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 TBI)患者急性期脑功能改变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 MRI)低频震荡幅度(ALFF)数据分析方法。12例m TBI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纳入研究,RS-f MRI数据采用GE公司MR750 3.0 T成像系统获得。使用矩阵实验室(MATLAB)R2007a软件包搭建数据分析环境,应用统计参数图(SPM5)软件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工具包(REST)V1.8、高级版静息态f MRI数据处理助手软件包(DPARSFA)V2.0及MRI图像查看与分析软件包(MRIcron)等软件进行数据的预处理、统计分析和结果显示。结果 1 m TBI组较健康对照组比较,ALFF值降低脑区主要包括:小脑后叶、小脑扁桃体、下半月小叶、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顶叶及中央后回等;2m TBI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LFF值升高脑区主要包括:边缘叶、扣带回、楔前叶、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及右侧额下回等;3 m TBI患者存在明显的临床表现及认知功能变化,如肢体平衡及协调能力、记忆、语言、情绪反应等。结论 m TBI组多个脑功能区存在明显异常,这可能与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认知功能改变有关,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下脑区的改变可能会为m TBI患者诊断提供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f MRI)研究方法,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基础状态下异常脑活动区及其意义。材料与方法对30例抑郁症患者(符合DSM-IV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和与之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静息态脑功能扫描。运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e fluctuation,ALFF)方法对数据分析,并采用双样本检验方法进行组间对比处理。结果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ALFF图组间分析:抑郁症组大脑的双侧部分额叶、颞叶、扣带回及右侧角回等区域ALFF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在双侧内侧前额叶、楔叶、楔前叶、小脑半球的ALFF值显著减低。结论ALFF技术可以直接反映抑郁症患者情绪异常引起的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信号代谢的改变,有助于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的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 ALFF)方法探究慢性期脑卒中患者基线脑活动异常变化。材料与方法16例慢性期左侧皮层下病变脑卒中患者和1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均接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在0.01~0.08 Hz频段内计算f ALFF值,运用双样本t检验(P0.05,Alpha Sim矫正)比较两组间的f ALFF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卒中患者组f ALFF值显著降低区域主要位于病灶同侧丘脑和基底节区,其中丘脑的f ALFF值与患者临床手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54,P=0.030.05)。结论脑卒中自发神经活动异常与病灶部位和病灶所致的手运动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阐释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侧面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患者是否存在脑功能和结构上的改变。材料与方法结合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和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观测33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与33例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之间的自发性脑活动和脑结构上的差异。磁共振数据采用Matlab和SPM12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分析采用双样本t检验,统计阈值为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经过FWE检验矫正,P0.05,大于30个体素的团块将被报道。结果静息态脑功能结果显示,HFS患者在小脑Ⅵ小叶区的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 Ho)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VBM结果显示,HFS患者在小脑Ⅵ小叶区灰质体积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结论 HFS患者的小脑Ⅵ区存在脑功能和脑结构的改变,提示小脑异常可能和HFS患者持续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的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技术探讨新疆南疆维吾尔族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及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特点。材料与方法15例维吾尔族ESRD患者为试验组(ESRD组),20名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同区域长期居住的健康维吾尔族人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行rs-fMRI检查。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ESRD患者的认知功能。计算ALFF和基于种子点的FC值,并比较两组间大脑ALFF及FC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ESRD患者异常脑区的ALFF、FC和临床信息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南疆维吾尔族ESRD组双侧楔前叶(峰值点在右侧楔前叶)的ALFF(自发活动)减低;通过基于种子点的FC显示ESRD组的右侧楔前叶与右侧楔前叶/双侧中扣带回/双侧后扣带回/右侧内侧眶额叶的功能连接减弱;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的右侧楔前叶-右侧内侧眶额叶FC和MoCA认知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83,P=0.005)。结论南疆维吾尔族ESRD患者的大脑默认网络区域(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自发活动以及功能连接减弱,可能是造成脑功能受损、认知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在左旋甲状腺激素(L-T4)替代治疗前后,默认网络脑区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 MRI)技术检测14例初诊成人原发性甲减患者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前后及15例健康对照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强度。结果利用基于种子的分析方法显示,健康对照组前后两次扫描双侧丘脑与后扣带回/楔前叶的功能连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减组治疗后扫描时,双侧丘脑的丘脑枕区域与后扣带回/楔前叶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较治疗前出现显著性下降(左侧:P=0.007,右侧:P=0.001)。结论甲减患者双侧丘脑与后扣带回/楔前叶之间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强度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索鞍区占位视力受损患者引起的脑功能活动改变情况。方法筛选21例鞍区占位视力受损患者,并选择与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21名。计算ALFF、ReHo、FC值,然后采用双样本t检验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鞍区占位视力受损患者组双侧楔叶、左侧舌回、右侧SMA区域ALFF值降低,双侧豆状核ALFF值升高。双侧楔叶ReHo值降低,楔前叶、左侧岛叶皮层和左侧豆状核ReHo值升高,并且楔前叶和左侧岛叶皮层的ReHo值与常规磁共振手动测量的占位的左右直径存在明显正相关性。在功能连接结果中,高级视觉皮层与双侧楔叶、双侧顶上小叶、双侧颞上回、双侧缘上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及SMA存在功能连接减弱。结论鞍区占位视力受损患者存在视觉以及视觉以外相关脑区神经元活动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低频振幅(ALFF)分析对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的脑功能进行研究,分析其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改变的特征。方法实验组16例及健康对照组16例行静息态f MRI检查。利用DPARSF软件对静息态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两组间ALFF改变的脑区,并分析ALFF改变脑区与患病病程长短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全脑ALFF值升高的脑区主要分布于脑桥、中脑及其周围、右侧额叶和颞叶、前扣带回、左侧尾状核、壳核和枕叶等区域。ALFF降低的脑区主要分布于后扣带回,楔前叶、顶下小叶、内侧前额叶及左侧额叶等脑区(P0.05)。难治性右侧颞叶癫痫(TLE)与患病病程呈正相关的脑区,主要分布于右侧的颞上回及左侧额下回区域;呈负相关的脑区,主要分布于内侧前额叶、右侧顶下小叶、左侧颞叶等脑区(P0.05)。结论难治性右侧TLE患者发作间期静息状态下存在广泛的脑功能网络异常,并与患者发病病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ALFF分析法可以有效地反映癫痫患者异常的神经功能网络,有助于解释难治性TLE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记忆损害特征及其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改变的关系。方法收集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5例(vMCI组)及健康老年志愿者15名(对照组),采用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分析记忆功能,采用rs-fMRI分析脑静息态低频波动振幅(ALFF),比较两组记忆评分差异,并与ALFF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vMCI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短时记忆(ST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在额顶枕叶和皮质下区域存在广泛异常的自发脑活动。去除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的影响后,偏相关分析显示,vMCI组双侧壳核ALFF与STM评分呈负相关,左侧楔叶ALFF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左侧额上回/辅助运动区(SMA)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左侧额内侧回/SMA及右侧壳核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缺血性白质病变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记忆损害主要表现为短时记忆减退,机制可能与多个脑区功能异常有关,双侧壳核代偿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并结合低频振幅分数(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ation,fALFF)和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来探讨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患者是否存在某些脑功能上的异常,从而为躯体症状障碍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信息.材料与方法45例右利手SSD患者和43名右利手健康对照组参与静息态磁共振扫描,fALFF和DC分析探测SSD患者静息态下自发性脑活动上的特征.SPM12软件用于磁共振数据的分析,组分析采用双样本t检验fALFF和DC统计阈值为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经过family wise error(FWE)校正,P<0.05,且大于10个体素的团块将被报道.结果静息态脑功能结果显示SSD患者在边缘叶、丘脑处(t=4.91)fALFF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SSD患者在额叶、扣带回(t=5.20)的DC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这些异常的区域可能与SSD的发病机理有关,这些区域的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个体情绪处理、自我感觉和身体知觉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观察烧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无应激障碍(Non-PTS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的改变。方法 对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PTSD组、Non-PTSD组各16例和正常对照组16名行静息态fMRI(rs-fMRI),应用ALFF方法分析各组大脑自发活动的差异,并对PTSD组存在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临床用PTSD诊断量表(CAPS)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TSD组左侧额下回/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岛叶、双侧海马旁回/前扣带回/额内侧回ALFF增高,左侧舌回、双侧后扣带回/楔前叶ALFF减低,而Non-PTSD组ALFF显著增高的脑区分布于右侧小脑后叶、颞中回、眶额叶、岛叶及左侧海马旁回,Non-PTSD组中未发现ALFF减低脑区;与Non-PTSD组相比,PTSD组右侧丘脑ALFF显著减低,未发现ALFF增高脑区。PTSD患者右侧丘脑平均ALFF值与CAPS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637,P=0.008)。结论 烧伤患者静息态下脑活动存在异常,可能与严重烧伤后复杂的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MRI (rs-fMRI)低频振幅(ALFF)方法观察男、女性慢性腰痛(CLBP)患者脑功能活动差异。方法 前瞻性纳入CLBP患者(CLBP组,n=57)及健康对照者(HC组,n=57),采集rs-fMRI数据,分析CLBP组内不同性别患者及组间存在差异脑区的ALFF值,观察CLBP组内性别间存在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视觉模拟评分(VAS)的相关性。结果 CLBP组及HC组各含男性24人、女性33人。CLBP组男性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双侧内侧额上回ALFF值高于女性(P均<0.05);HC组不同性别间上述脑区ALF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LBP组女性双侧小脑7b区、8区和9区ALFF值较HC组女性显著升高(P均<0.05),2组男性间上述脑区ALF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LBP组女性右侧额中回ALFF值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425,P=0.014),女性其余脑区及男性各脑区ALFF值与VAS评分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 不同性别CLBP患者额叶及小脑局部脑区功能活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rs-fMRI)及低频振荡振幅(ALFF)算法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相关的自发脑活动异常。方法 收集35例ESRD患者(ESRD组)和32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对其行连线测试(TMT)评估及rs-fMRI;采集ESRD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清肌酐、血红蛋白、尿素和胱抑素C。采用SPM8及REST l.8软件,获得2组平均ALFF图;提取2组间ALF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差异脑区的平均ALFF值与TMT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SRD组患者双侧额中回、双侧楔前叶、双侧额内侧回、双侧扣带回、双侧颞中回、左侧枕中回及右侧额上回平均ALFF值减低(P均<0.001,FDR校正),无平均ALFF值增高脑区。ESRD组左侧额中回(r=-0.57,P<0.001)及中扣带回(r=-0.55,P<0.001)平均ALFF值与TMT评分呈负相关。ESRD组前扣带回(r=0.63,P<0.001)、左侧额中回(r=0.64,P<0.001)及左侧颞中回(r=0.51,P<0.001)平均ALFF值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差异脑区平均ALFF值与ESRD组血肌酐、尿素、胱抑素C水平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 ESRD患者左侧额中回及中扣带回自发脑功能异常与执行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左侧额中回自发脑活动异常与贫血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估ESRD患者执行功能障碍及治疗监测的影像学标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rs-fMRI)低频振荡振幅算法(ALFF)观察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对28例ESRD患者(ESRD组)和2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rs-fMRI。对所有受试者均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估,并采集ESRD组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水平。以统计参数图(SPM 8)及REST 1.4软件分析2组受试者fMRI数据,得到平均ALFF图,获得组间ALFF值差异脑区,并提取其平均ALFF值。对ALEF值与MoCA评分及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ESRD组Mo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6)。与对照组比较,ESRD组双侧额中回、双侧额内侧回、右侧额上回、双侧楔前叶、双侧额下回、双侧尾状核、双侧扣带回、左侧枕中回和双侧颞中回平均ALFF值减低(P均<0.001,FDR校正),未见平均ALFF值增高脑区。ESRD患者左侧额中回(r=0.68,P<0.001,FDR校正)及左侧颞中回(r=0.59,P<0.001,FDR校正)平均ALFF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ESRD组各差异脑区平均ALFF值与血肌酐、尿素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ESRD患者存在整体认知障碍,且与左侧额中回及颞中回自发脑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可为观察ESRD患者在维持性透析过程中的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影像学标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低频振幅(ALFF)方法评价无灶性癫痫(NLE)患者脑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对43例NLE患者(病例组)和46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利手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3.0T超导MR扫描仪进行静息态功能MR序列扫描,然后将病例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ALFF分析,再对ALFF分析结果进行两样本t检验,并分析病例组ALFF统计脑图与患者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ALFF升高的脑区位于左小脑后叶、右海马、右额中回、右颞上回、右额上回。ALFF降低的脑区位于右楔前叶。病例组患者左颞叶、右楔前叶、右屏状核、右颞上回、左中央后回ALFF与病程呈正相关;左脑岛、左中央前回、右额中回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 ALFF方法可无创检测NLE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变化,并了解其与患者病程的相关性,为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方法探究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认知相关的自发脑活动改变。材料与方法对29例认知功能正常的MSA患者(MSA-normal cognition,MSA-NC)、33例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MSA患者(MSA-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SA-MCI)与33名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进行rs-fMRI扫描。应用ALFF方法比较各组间自发脑活动改变,并对患者组间存在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认知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C相比,MSA-NC在左侧角回及右侧颞中回出现ALFF增强;与HC相比,MSA-MCI在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内侧前额叶、前扣带回、中扣带回出现ALFF减低,而在双侧颞下回、角回、左侧枕中回、右侧颞中回、楔前叶及右侧小脑、小脑蚓出现ALFF增强。与MSA-NC相比,MSA-MCI在右侧额叶皮层出现ALFF减低,并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呈正相关(r=0.531,P<0.05);在右侧小脑出现ALFF增强,并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499,P<0.05)。结论MSA特异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由小脑与额叶皮层损伤共同介导,其中小脑起到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fMRI技术观察肝性脑病(HE)患者大脑基线活动改变。方法 对24例HE患者行静息态fMRI扫描,获取低频振幅(ALFF),其中临床症状明显的肝性脑病(OHE组)及临床症状隐匿的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组)各12例。另选1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ALF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的脑区主要集中于额叶、顶叶及颞叶。与对照组比较,OHE组ALFF升高的脑区包括右侧小脑后叶、左侧小脑前叶、左侧海马旁回及左侧额下回/岛叶皮质,MHE组ALFF升高的脑区包括右侧缘上回/颞上回;OHE组ALFF减低的脑区包括双侧内侧前额叶皮质、双侧后扣带回/左侧楔叶、右侧中央后回/中央前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及左侧辅助运动区,MHE组ALFF减低的脑区包括左侧距状裂皮质、双侧后扣带回/右侧楔前叶、左侧中央后回、双侧中央旁小叶及双侧辅助运动区(P均<0.05)。与MHE组比较,OHE组ALFF减低的脑区包括左侧前扣带回、双侧内侧前额叶皮质、双侧后扣带回、右侧角回/枕上回及右侧额中回(P均<0.05)。OHE组及MHE组双侧后扣带回ALFF均与血氨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OHE及MHE患者均存在静息态下脑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原发性痛经(PDM)发病机制及针灸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例PDM患者(PDM组)及27名健康女性[健康对照(HC)组],于经期行痛经相关评分量表评估,采集头颅低频振幅(ALFF)及度中心性(DC)静息态功能MRI(rs-fMRI);之后对PDM组行针灸治疗,于其后行第二次量表评估并采集rs-fMRI,比较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脑区ALFF值及DC值差异。结果PDM组针灸治疗前痛经评分显著高于HC组及该组针灸后(P均<0.05)。PDM组右侧背外侧额上回(SFGdor)ALFF值及左侧颞中回(MTG)、左侧SFGdor、左侧后扣带回DC值均高于HC组(P均<0.05),而左侧脑岛ALFF值低于HC组(P=0.043)。PDM组内针灸后双侧脑岛ALFF值及左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旁小叶DC值均高于针灸前(P均<0.05),而左侧颞下回、右侧MTG、左侧枕中回、右侧楔前叶ALFF值及左侧壳核/尾状核、右侧壳核DC值均低于针灸前(P均<0.05)。结论PDM患者经期多个脑区功能异常,针灸治疗有助于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全脑信号对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低频振幅(ALFF)及分数ALFF(fALFF)的影响。方法 纳入21例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及2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于去除和未去除全脑信号2种预处理条件下,根据rs-fMRI数据计算ALFF及fALFF,分析梗死组发病7天内(急性期)与3个月(恢复期)之间、后者与对照组之间ALFF及fALFF存在差异的脑区。结果 未去除全脑信号条件下,梗死组恢复期大脑双侧额上回、后扣带回(PCC)和健侧壳核ALF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健侧额下回眶部及颞上回颞极ALF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梗死组患者恢复期健侧楔叶、颞下回、枕中回ALFF明显高于急性期(P均<0.05)。去除全脑信号条件下,梗死组恢复期健侧额上回、PCC及壳核ALF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健侧额下回眶部及颞上回ALF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梗死组恢复期健侧颞下回ALFF明显高于急性期(P<0.05)。梗死组恢复期与对照组、梗死组内不同时期之间各脑区fALFF未见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随运动恢复而发生脑皮质功能代偿;未去除全脑信号条件下可显示更多ALFF存在差异的脑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