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u Y  Yuan J  Feng XM 《中国针灸》2011,31(2):155-15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辅助全麻与单纯全麻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影响的差异.方法: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TEAS辅助全麻组(T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每组20例.T组采用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电刺激30 min后全麻下实施手术,电刺激持续至手术结束;G组单纯全麻下完成手术.记录麻醉前(T0)、插管后5 min(T1)、气腹建立后5 min(T2)、气腹建立后15 min(T3)、手术结束(T4)时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浆内皮素(ET)、皮质醇(Cor)含量.记录术中低血压或高血压发生情况.结果:G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5 min血液动力学指标较术前下降,幅度大于T组(P<0.05);气腹建立后T组血液动力学指标较术前无显著变化,而G组则逐渐增高,与术前及T组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组围手术期ET、Cor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G组在建立气腹后逐渐增高,且均高于T组各时点(均P<0.05).结论:针刺辅助麻醉有利于维持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液动力学的平稳,减轻CO2气腹所致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谢爽 《上海针灸杂志》2020,39(5):579-583
目的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老年骨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按照麻醉方法随机分成穴位电刺激组和全身麻醉组,每组46例。全身麻醉组行全身麻醉,穴位电刺激组在全身麻醉组基础上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比较两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应答时间、术中丙泊酚使用量、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浆皮质醇(Cor)、内皮素(ET)、简易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SE)评分。结果穴位电刺激组应答时间较全身麻醉组短,术中丙泊酚使用量较全身麻醉组低(P<0.05);T1(诱导后)穴位电刺激组MAP较全身麻醉组高,T2(插管时)、T3(切皮后5 min)穴位电刺激组MAP较全身麻醉组低,T2、T3、T4(手术结束时)穴位电刺激组HR较全身麻醉组低(P<0.05),穴位电刺激组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全身麻醉组小;T2、T3穴位电刺激组血浆Cor水平较全身麻醉组低(P<0.05),T1穴位电刺激组血浆ET水平较全身麻醉组高,T2、T3、T4穴位电刺激组血浆ET水平较全身麻醉组低(P<0.05);麻醉后12 h、24 h穴位电刺激组MMSE评分较全身麻醉组高(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麻醉中,可减小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减轻术中应激反应,减少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促进患者术后意识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arcotrend麻醉监测下老年肠癌根治术患者不同麻醉深度的血流动力学与应激指标变化。方法将择期腹腔镜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20例分为3组,麻醉深度浅度组为D0、中度组为D2、深度组为E1,统计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建立气腹前2 min(t3)、建立气腹后2 min(t4)、手术结束时(t5)、拔管时(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麻醉前、术毕、术后1 d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在t2、t4、t6时点,浅度组MAP与HR均明显高于t0时以及其他2组(P均0.05);t1与t3时3组MAP均明显低于t0时(P均0.05),且深度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其他2组(P均0.05)。3组手术结束时与术后1天的ACTH水平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均0.05);在手术结束与术后1 d,浅度组IL-6、CRP、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麻醉前及其他2组(P均0.05);浅度组与中度组Cor在手术结束与术后1天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深度组(P0.05);深度组ET-1在手术结束与术后1 d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P均0.05)。结论中度麻醉深度能够有效抑制老年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平稳,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时的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乳剂组(A组)和异丙酚组(B组)。观察诱导前、诱导后1 min、插管后2 min血流动力学及血糖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后1 min、插管后2 min B组的血流动力学抑制明显高于A组(P均0.05),血糖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有效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全身麻醉中的辅助镇痛效应,初步探讨其镇痛机制。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全麻组)、TEAS复合全身麻醉组(TEAS+全麻组),每组30例。全麻组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进行诱导插管;术中异丙酚靶浓度为(3.0±0.5)μg/mL,瑞芬太尼恒速输注(22±5)mL/h,顺式阿曲库胺间断静脉注射。TEAS+全麻组选用疏密波(2 Hz/100 Hz)TEAS患侧合谷配劳宫穴、内关配外关穴30 min,再行气管内插管全麻。记录两组TEAS前、麻醉诱导后及插管后1 min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记录麻醉药物的使用量,观察手术结束后病人苏醒质量、气管拔管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放射免疫法测定TEAS前、TEAS 30 min、切皮后5 min、术毕各时间点血浆中β-内啡呔(-βEP)的含量。结果: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时,TEAS+全麻组的MAP平稳,优于单纯全麻组(P0.05)。TEAS+全麻可明显减少镇痛药用量,缩短病人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TEAS+全麻组TEAS 30 min、切皮后5 min及术毕的-βEP水平与单纯全麻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乳腺癌手术麻醉中,TEAS可强化单纯全麻的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与血浆中-βEP的升高有关,是一种较为优良的麻醉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老年颅脑手术麻醉诱导中应用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颅脑手术患者74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应用丙泊酚实施麻醉诱导,研究组则应用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剂实施麻醉诱导,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变异系数、心率变异系数及外周血管阻力变异系数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颅脑手术中应用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剂实施麻醉诱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升麻醉优良率,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与异丙酚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n=30)和异丙酚组(P组,n=30)。P组病人用异丙酚2.0mg,/kg,E组用依托眯酯乳剂0.3mg/kg诱导,监测诱导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3min、5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E组麻醉诱导后SBp、DBp、HR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组麻醉诱导后SBp、DBp、HR与诱导前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全身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影响比较大,而依托咪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则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后路开放性腰椎手术患者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后路开放性腰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前TEAS组32例、术中TEAS组31例和假TEAS组31例。3组患者麻醉方法相同,并均于进入手术室后将两组电极片贴于患者双侧合谷和内关,连接电子针疗仪,术前TEAS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TEAS 30 min(强度10~20 mA),术中TEAS组于手术开始即刻给予TEAS至术毕(强度15 mA),假TEAS组全程开启电子针疗仪但无电流输出。分别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时(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切皮后10 min(T3)、手术结束时(T4)、麻醉苏醒时(T5)和气管拔管时(T6)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采用ELISA法检测T0、T3、T4时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深度对于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68例择期行腹腔镜辅助下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深度分为A组、B组与C组,比较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腹前2 min(t3)、气腹后2 min(t4)、手术结束(t5)和拔管时(t6)。3组HR、MAP变化情况以及麻醉前(ta)、术毕(tb)及术后1 d(tc)时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t0比较,在t2、t4、t6时点A组HR、MAP均明显增加(P0.05),且明显高于B组与C组(P均0.05);在t1、t3时点3组MAP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C组显著低于A组与B组(P均0.05)。3组Cor、ACTH、TNF-α、IL-6和CRP在ta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在ta时点的ET-1明显高于A组与B组(P均0.05);与ta时点比较,在tb、tc时点A组与B组的Cor、C组的ACTH、ET-1及TNF-α、IL-6、CRP浓度均升高明显(P均0.05)。结论对于老年肠癌患者而言,术中将麻醉深度维持在D2和E1较佳,可较好地抑制机体应激反应,但D2对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更为有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胸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拟行胸腹部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观察2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t2时和t3时HR、MAP均小于t1时(P均<0.05),t4时HR、MAP较t1时无明显差异(P均>0.05);对照组t2时和t3时HR、MAP均小于t1时(P均<0.05),t4时HR、MAP高于t1时(P均<0.05),且明显高于观察组t4时(P<0.05),2组Sp(O2)、P ET CO2无明显改变(P均>0.05),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术后唤醒时间、躁动发生率及咽痛和声音嘶哑发生情况等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安全有效,适合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胸腹部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CE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普宁市人民医院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46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CEA,对照组仅进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水平及苏醒效果。结果:气管插管即刻(T1)、气腹后10 min(T2)及拔管后即刻(T3)时,两组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降低,两组患者血糖(Glu)、血清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T1、T2及T3时HR和MAP均高于对照组,Glu、Cor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烦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苏醒后警觉/镇静评分(OAA/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CEA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水平,促进患者麻醉后苏醒并提升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00例ASAⅠ~Ⅱ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A组)和依托咪酯复合组(B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孕妇麻醉前、手术前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苏醒时间,离院时间。结果:B组患者HR、MAP较麻醉前降低,苏醒时间,离院时间较A组短。结论:依托眯酯复合用于无痛人流术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腹腔镜妇科手术麻醉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和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组,对麻醉前,气腹后5min,改头低脚高位后5min及排出腹腔气体平卧后5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气腹后5分钟、改变体位5分钟时,两组HR均较麻醉前明显增快(P〈0.05) MAP变化不明显 连续硬膜外麻醉后脉搏SpO2有所下降,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组则无此现象,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妇科手术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右美托咪定在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80例为对象,根据麻醉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咪达唑仑,观察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的Sp O2波动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MAP和HR术中波动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MAP和Sp O_2波动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见效即可和手术结束10 min后,两组的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见效10 min、30 min、1 h、手术结束即刻:观察组患者的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且术中维持良好的镇静深度,利于术后的唤醒,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长链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联合局部阻滞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6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观察A组28例、观察B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丙泊酚联合常规全身麻醉联合局部阻滞,观察A组应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联合局部阻滞,观察B组应用中长链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联合局部阻滞,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呼吸功能指标、术后指标与苏醒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插管后5 min三组患者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气腹后30 min和手术结束即刻,观察B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观察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各时段氧合指数(OI)、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A组和B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拔...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手术患者采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019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 74 例,随机分为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照组(n = 37)与采用依托咪酯维持麻 醉观察组(n = 37),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苏醒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时心率(HR)、舒张压 (DBP)、收缩压(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各项指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不良 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依托咪酯麻醉效果理想,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 力学的水平,苏醒质量良好,且麻醉方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或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胸部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太康县人民医院胸部手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硬膜外阻滞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麻醉,硬膜外阻滞组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右美托咪定组接受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三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皮质醇(Cor)水平。结果:对照组气管插管后(T2)、进胸探查时(T3)以及关胸时(T4)的MAP、HR和Cor均高于右美托咪定组和硬膜外阻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较于对照组,硬膜外阻滞组和右美托咪定组T2、T3、T4的Cor水平更低,右美托咪定组T2时间点的Cor水平低于硬膜外阻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可取得和复合硬膜外阻滞相似的效果,可使患者的机体应激反应得以降低,同时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的效果更为优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儿童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麻醉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方法:选择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59例,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n=30)和芬太尼组(F组,n=29)。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1mg/kg、丙泊酚2.5mg/kg、维库溴铵0.1mg/kg;R组瑞芬太尼1μg/kg,F组芬太尼2μg/kg,以2%利多卡因1.5-3ml行咽、喉、气管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R组立即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F组术中吸入异氟烷、氧化亚氮,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调整吸入浓度。手术开始前局部注射1%盐酸利多卡因,预计手术结束前10分钟停止吸入麻醉药;结果:两组患儿插管前、插管后、手术开始5分钟的HR、MAP无显著差异,R组手术开始后30分钟的HR低于F组(P&lt;0.05),苏醒时间短于F组(P&lt;0.05),恶心呕吐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地用于儿童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异氟醚麻醉对脑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8例择期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DI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异氟醚麻醉,I组采用异氟醚麻醉,观察2组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切头皮时(t4)、切硬脑膜时(t5)、取瘤时(t6)、术毕(t7)和拔管即刻(t8)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皮质醇水平,统计2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DI组t2、t3、t4、t5、t6时MAP、HR、血糖、皮质醇水平与同期Ⅰ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5);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与I组相比较均显著缩短(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异氟醚可降低脑肿瘤切除患者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分别配伍依托咪酯、丙泊酚、咪达唑仑静脉诱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方法将术前无高血压的ASAⅠ级或Ⅱ级,接受腹腔器官、四肢、脊柱及颈部择期手术治疗,实施气管插管全麻的中青年患者80例,随机单盲分为依托咪酯组(Y组,n=30)、丙泊酚组(B组,n=30)、咪达唑仑组(M组,n=20)3组。静脉诱导:Y组泵注依托咪酯0.3 mg/kg、瑞芬太尼15μg/kg;B组泵注丙泊酚1 mg/kg、瑞芬太尼15μg/kg;M组泵注咪达唑仑0.1 mg/kg(配成0.5 mg/m L)、瑞芬太尼15μg/kg。泵注时间6 min,泵注1 min后静注阿托品0.007 mg/kg,意识消失后静注维库溴铵0.1 mg/kg。泵注结束测量MAP、心率(HR)后行气管插管。结果插管前Y组MAP降低幅度明显小于M组(P0.01),Y组、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Y组、B组MAP升高幅度明显小于M组(P0.01),Y组、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前3组HR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B组HR升高幅度明显小于M组(P0.05)。抑制气管插管反应效果Y组特级、B组Ⅰ级、M组Ⅱ级。结论 Y组应作为本研究人群气管插管全麻的首选诱导用药方法,B组为次选方法,最好不用M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