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利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左房粘液瘤血流动力学的变化。168例左房粘液瘤患,男76例,女92例,平均年龄44岁。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切除治疗。采用左室长轴、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心尖四腔、大动脉短轴等切面,充分显示肿瘤的瘤蒂部位、长度及肿瘤的大小,观察二尖瓣口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左房粘液瘤的瘤蒂越靠近二尖瓣口,对瓣口的血流速度影响就越大;瘤蒂长度越长,活动度就越大,对瓣口的血流速度影响也越大;粘液瘤的体积越大,对瓣口血流速度的影响越大。结论:观察左房粘液瘤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心内占位病变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5年6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47例心内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43例(91.4%),均为粘液瘤,分布于左房41例,右房1例,右室1例;恶性肿瘤2例,分别为右室横纹肌肉瘤和左房肺动脉内膜肉瘤;左室附壁血栓1例;左心耳内翻1例。所有患者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2例,三尖瓣成形术1例。结果:1例粘液瘤术后2年复发,分布于左房及右房,再次手术切除。2例恶性肿瘤均于术后6个月内死亡。其余心内占位病变恢复良好。结论:典型粘液瘤经超声心动图即可确诊,非典型粘液瘤及其它非典型部位的心内占位病变需借助CT、MRI及PET进一步明确诊断。心脏占位病变一经诊断应尽快手术,即使发生脑梗塞也非手术禁忌,良性肿瘤预后较好.恶性肿瘤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近三年来,我院通过超声检查发现了临床一度误诊的三例左房粘液瘤,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三例均为女性,年龄33~64岁,病程2个月~1年半。临床上2例曾误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例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三例患者均首先经超声心动图作出诊断(其中一例尚用B型超声显象),以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人一般情况改善,超声心动图异常回声消失。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房粘液瘤的价值已得到国内外作者普遍公认。据国内文献报告经超声检查的81例心房粘液瘤,阳性率为98.7%。文章还讨论了左房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了16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资料。13例心房粘液瘤,左房粘液瘤占12例;3例右房血管肉瘤。左房粘液瘤以二尖瓣口梗阻所致的临床表现为主,早期诊断,手术摘除,预后良好;右房血管肉瘤以心包受累和腔静脉回流受阻为突出的临床表现,病程短,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左房粘液瘤的诊治及疗效.方法 51例左房粘液瘤,在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2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结果 死亡2例,死亡率3.9%;术后并发血管拴塞4例,出现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2 a后原位复发1例.结论 左房粘液瘤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超声心动图是左房粘液瘤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13例左心房粘液瘤,概述了左房粘液瘤和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临床和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9例左房占位性病变,其中4例左房粘液瘤,5例左房血栓。左房血栓切面超声心动图上为半圆形,无蒂,附着面大,不运动,多位于左房后壁;而左房粘液瘤则为圆形,活动度大,附着面小,多位于房间隔近二尖瓣环处,在舒张期可脱入二尖瓣而变长。通过病例分析认为超声心动图对左房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左房粘液瘤X线平片与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左房粘液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左房粘液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且加以比较与鉴别。结果 (1)左房粘液瘤的X线平片与二尖瓣狭窄略有相似,但其具有相对特征。(2)超声波能直接显示左房内团块状回声,并可观察瘤体随心动周期而活动情况。结论 在临床上当瘤体阻塞瓣口后产生类似二尖瓣狭窄的症状和体征,加之两者的X线平片表现有相似之处,因而有时在鉴别诊断上较困难,超声心  相似文献   

9.
经左房切口行左房粘液瘤切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小勇  林尚清 《四川医学》1998,19(5):385-385
左房粘液瘤一旦诊断明确应尽快手术。关于心脏切口的选择。多数在主张经右房及房间隔切口。本文报告左房切口行左房粘液瘤切除术21例,并就左房切口的优点,左房粘液瘤与二尖瓣的关系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报告超声心动图诊断心房粘液瘤13例.12例经手术证实,1例超声具典型表现。肿瘤源于左房9例,右房3例,双心房1例。左房粘液瘤的体征酷似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右房粘液瘤酷似三尖瓣狭窄、右心衰竭或心包炎,每致误会。超声心动图对本病的诊断及术后随访最有价值,本组有1例术后二度复发,均据此发现而再手术。文中对心房粘液瘤的有关鉴别诊断及术后复发因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24例心脏原发肿瘤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 1983~ 1998年共收治原发于心脏的肿瘤共 2 4例 ,现将治疗情况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病例 2 4例 ,年龄从 13~ 6 1岁 ,平均年龄 41 7岁 ,病程5个月~ 12年。其中女性 10例 ,男性 14例。全组病例均被病理证实 :其中粘液瘤 2 2例 ,发生在左房隔面、左心房腔后壁 (左房三瘤体 1例、二瘤体 3例 ) ;来源于二尖瓣根部者 2例 ,胶冻分叶息肉状或葡萄状瘤 18例 ,实质性表面光滑性瘤 4例。蒂根部≥ 1.5cm的有 4例 ,蒂根部径最大的≥ 2cm。粘液瘤直径最小者为 2 8cm ,最大者为 6 7cm ,平均 3 7cm。全组病例中 ,仅有 2…  相似文献   

12.
左房粘液瘤一旦诊断明确应尽快手术。关于心脏切口的选择,多数人主张经右房及房间隔切口。本文报告经左房切口行左房粘液瘤切除术21例,并就左房切口的优点、左房粘液瘤与二尖瓣的关系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我院收治确诊为左房粘液瘤的5例(其中3例经手术或/及病理证实;两例已由朱氏等作临床病例报道),作简要X线诊断分析。临床资料一、病例报告例1,女性,53岁,因进行性消瘦,乏力,心悸一年多,畏寒,发热二天伴抽搐4次,临床拟诊上呼吸道感染和抽搐待查而入院。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内有一团云雾状阴影,拟诊为左房粘液瘤。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左房粘液瘤切除术。手术结果:左房内有一褐红色肿瘤8  相似文献   

14.
<正> 例1,男,50岁。以胸闷,心悸1个月收入院。曾诊断异位心律。超声所见:左室、左房、右室不大,主动脉内径增宽,右房内径40mm×50mm瘤体回声。心脏舒张期可能瘤体不大,未突入右心室。超声诊断:右房粘液瘤。 例2,女,54岁。以心前区疼痛不规则半年而来院就诊。曾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伴二尖瓣狭窄。超声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收入住院治疗的4例心脏粘液瘤,其中男2女2,均行手术摘除、发生在左房3例,右房1例。1例左房粘液瘤二次部分脱落致脑动脉栓塞、偏瘫,左眼失明,1例右房粘液瘤部分脱落,致肺动脉栓塞出现大咯血,1例在院外误诊为肝炎风湿性二尖瓣病,延误手术,以致手术后死亡。据此,本文探讨了对本病的诊断,强调除临床外,应充分应用ECG、UCG及X线,进行确诊后当尽快施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正> 心脏粘液瘤以往常误为风湿性瓣膜病变,仅在尸体解剖或手术探查时发现。自超声心动图应用于临床,心脏粘液瘤检出率明显增加,术前多能明确诊断。我院近二年来共发现左房粘液瘤7例(手术3例),本文试就其临床类型作一分析。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两例左房粘液瘤,结合复习了国内报道的58例,着重分析了临宋及X线平片特点,并提出了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鉴别的要点。认为今后凡临床上疑有风心病二尖瓣病变,而X线表现不典型者,应疑有本病可能,并应进行超声心动图或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提高左房粘液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心腔内肿瘤,以左房粘液瘤较为多见。我院1982年11月~1983年4月相继收治2例左房粘液瘤,现摘要如下。1例经临床和病理诊断均为左房粘液瘤,瘤体无被膜。做了急诊手术,但术后意识一直不清,无尿和低血压约10小时后死亡。另1例诊断同例1,但瘤体大部份可见被膜,经手术后痊愈出院。文章讨论中关于检出率提到,过去左房粘液瘤正确诊断率很低。近年来由于超声心动用  相似文献   

19.
<正> 及时而彻底地摘除心腔内肿瘤,是治疗心房粘液瘤的唯一手段和基本要求。1980年以来,我院手术治疗5例。本文重点介绍巨大心房粘液瘤摘除术的有关技术问题。临床资料我院自1980年1月至1984年8月,手术治疗左房粘液瘤4例,右房粘液瘤1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6—54(平均32.8)  相似文献   

20.
左房粘液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心脏原发性良性肿瘤,可因组织坏死,脱落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与栓塞,甚至阻塞房室瓣口或大动脉而突然死亡。但由于肿瘤阻塞房室瓣口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临床症状和体征酷似二尖瓣狭窄,易与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相混淆。以往文献报告的病例多数为尸检或二尖瓣手术中被发现,心血管造影术的开展,提高了诊断正确率,但因操作较复杂,对病人有一定的痛苦和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