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急性白血病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分型(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的相互关系。方珐:选择我院2000~2002年确诊的169例初诊急性白血病进行形态学与单克隆检测免疫学分型比较。结果:106例FAB分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学特征有M3 HLA-DR(-),M4、M5有CD14( )特征,及有淋系相关抗原表达;63例FAB分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学分型有单纯髓系4例,B-ALL18例,T-ALL5例,变异型23例,混合型13例。结论:在AML中(除M0、M7),不如形态学直观、分型仔细。对于ALL病FAB分型不如免疫学分型,对于M0、M7,只有依靠免疫学分型。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两者要相互结合,互相补充,才能更好地反映急性白血病的状况,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克隆抗体在形态学难以分型的急性白血病分中的价值。方法采用APAAP法检测14例形态学难以分型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表型。结果:14例患者均有某个系列特异性(或相关性)标志表达,免疫学分型为急性髓性白血病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刀性未分化白血病1例。结论:单克隆抗体有助于形态学难以分型的急性白血病的分型。  相似文献   

3.
对52例急性白血病进行多种细胞化学染色和单克隆抗体免疫分型,并与以FAB为基础的形态学分型比较.结果表明,氯醋酸酯酶在鉴别粒细胞系统、α-醋酸萘酯加氯化钠抑制试验在鉴别单核细胞系有重要作用.其中2例形态学、细胞化学不能分型的白血病,显示髓系单克隆抗体阳体,并发现5例混合白血病同时表达粒系和淋巴系的抗原标志.提示细胞化学和免疫学分型能明显提高急性白血病形态学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特征与诊断价值,各系相关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检测白血病患者,根据抗体体积分系统进行分型.结果显示,三染色标记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除均表达淋系抗原外,同时伴髓系抗原(CD13、CD33)的表达,其中cCD79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除表达髓系抗原外,同时伴淋系抗原(CD19、CD7)表达,其MPO、CD117中特异性较高.结论:流式细胞仪三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法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能够确诊一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对于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8例免疫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特点,探讨不同表型ALL缓解率及预后的差别.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CD45/侧散射(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28例形态学分型为ALL的患儿幼稚细胞表面分化抗原进行分析,并与细胞组织化学(FAB分型)进行比较.对所有ALL患儿进行化疗,比较完全缓解率的差异.结果:128例患儿形态学与免疫学检查符合率为81.25%,有16例形态学误诊被免疫分型纠正.128例ALL患儿中104例表达淋系抗原,纯B系抗原表达52例,纯T系抗原表达22例.淋系中可合并髓系抗原表达,30例伴有髓系抗原表达,主要表达CD33、CD13,4例ALL-L2为纯髓系表达,8例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伴淋系表达,8例为未分化型,4例急性混合型白血病同时表达2种以上淋系和髓系抗原标志,其中在B-ALL中CD19敏感性最高,在T-ALL中CD7敏感性最高,HLA-DR、CD34等非系列相关抗原在儿童ALL中均有较高表达.伴髓系表达的ALL完全缓解率低于无髓系表达者(X2=17.26,P=0.028).结论:免疫分型能助诊一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是对白血病细胞形态学诊断的重要补充.儿童ALL采用形态学结合免疫学分型可获得T、B细胞来源、肿瘤细胞分化阶段和异常抗原表达等参数,有助于临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45例急性白血病病人进行免疫表型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均表达髓系抗原,部分同时伴有淋系统抗原(CD47)表达,急性淋系白血病均表达淋系抗原,少数伴有髓系抗原(CD13、CD33)表达。1例慢粒急淋变既表达髓系抗原标记,又表达B系抗原标记。结果表明,白血病免疫表型是急性白血病诊断与分型的重要手段,但仍需结合细胞形态学、组织化学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了解急性白血病 ( AL)形态、细胞化学、免疫分型及髓过氧化物酶基因 ( MPO m RNA)表达。方法:采用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链亲和素 -胶体金原位杂交法对 137例 AL 患者进行分型。结果 :4 1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AL L)中有 5例表达髓系抗原 ,7例 MPO m RNA表达为阳性 ;9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 AML)中有 8例表达淋系抗原 ,所有髓系均不同程度的表达 MPO基因。 5例为 FAB不能分类的 AL( U AL) ,其中 1例表达淋系抗原 ,2例表达髓系抗原 ,3/ 5例 MPOm RNA为阳性。 结论 :联合分析 AL 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学及 MPO m RNA表达等特点 ,对于 AL 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此分型弥补了 FAB分类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对65例急性白血病(AL)进行了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综合分型,其中ALL41例,包括B系ALL21例、T系ALL18例、T/B杂合型2例;ANLL19例中具有粒或单核系免疫表型者11例,8例结合形态学分型与核型分析定为ANLL;另有5例免疫表型及核型等不具有亚型特异性,暂定为急性未定型白血病。检出的特异性染色体异常包括ph、6q~-、12p~-、t(8;21)、t(15;17)、inv(3q)等。形态学检查是AL诊断分型的基本方法,但单纯依靠形态学诊断可能造成分型的偏差;免疫分型有助于ALL的正确诊断与分型,是对ALL形态学诊断的有力补充,而对ANLL的分型目前尚有局限性;核型分析对AL尤其是ANLL的分型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MIC:分型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40例ALL。患者按常规骨髓涂片及细胞化学染色进行形态学分析,并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免疫表型,用R显带技术分析13例的细胞遗传学。结果:FAB分型ALL-LI型3例,L2型35例,L3型2例。细胞免疫表型符合T细胞系ALL13例(伴髓系表达2例),B细胞系ALL21例(伴髓系表达4例),T/B细胞系共同表达ALL5例(伴髓系表达1例),未分化型急性白血病1例。13例中有8例核型异常。结论:ALL患者形态学检查结合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综合分析,有利于明确白血病细胞克隆的来源,有利于估计预后,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6例初诊或化疗未缓解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分析。方法:采集白血病患者EDTA-K2抗凝外周或骨髓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髓系、T系、B系、红系、巨系分化抗原及非特异性抗原。结果:ALL患者均表达淋巴系抗原,但有部分病例同时表达髓系抗原(CD13或CD33)。3例髓系淋系双表型杂合性白血病同时表达2个以上淋系和髓系抗原标志,1例T系、B系双克隆杂合性白血病细胞分别表达两种以上T系和B系抗原。结论: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可弥补形态学的不足,提高分型正确性,结合细胞形态学检验能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定及基础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选用一组国产单抗,采用APAAP桥联免疫酶标组化染色技术,在对217例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测定的基础上,就CD_(38)、HLA-DR和CD_93种非系限性单抗,在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单抗具有系限表达的相对特异性。CD_(38)抗原主要在T-ALL中表达(75.9%),对区别T-ALL和非T-ALL有参考价值。HLA-DR和CD_9抗原具有B系表达的相对特异性,联合检测不仅可用于区分非T-ALL和T-ALL。而且对于非T-ALL和ANLL的鉴别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荣华  陈信义  褚雨霆  侯丽  王婧 《医学综述》2012,18(13):1973-1976
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白血病干细胞(LSC)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其具有与正常造血干细胞类似的无限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且LSC处于静止期,能逃逸化学药物的治疗作用,从而导致白血病复发和难治。其中,白血病复发及其难治与LSC表面分子标志物及分化抗原表达密切相关。因此,以LSC特异性表面抗原或分子标志物为靶点,寻找和发现治疗白血病的生物靶向药物已成为可能治愈白血病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胞浆抗原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胞浆抗原CyCD_3,CyCD_(22),CyCD_(79a)和MPO。结果:T—ALL阳性胞浆抗原主要表达在CyCD_3,阳性率占88.9%。B—ALL阳性胞浆抗原主要表达在CyCD_(79a),AML主要表达CyMPO。结论:CyCD_3和CyCD_(79a),及MPO可分别作为T—ALL,B—ALL和AML系列特异性标志,对正确诊断白血病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淋巴细胞白血病30例免疫学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一组抗淋巴细胞膜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对30例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免疫学分型研究。结果表明,23例急性白血病中有8例为T细胞型(T-ALL),12例为前B细胞型(preB-ALL),3例为未分化型白血病。8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以分为两个亚型。  相似文献   

15.
成人白血病特殊免疫标志细胞增殖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流式细胞仪,以细胞膜分化抗原和DNA含量双参数测定法,探讨了57例各型白血病患者骨髓和11例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抗原阳性表达细胞的增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型白血病细胞不仅有相应的分化抗原表达,而在不同病期相应的抗原呈彼消此长现象。HLA-DR~+细胞%、HI_(115)~+细胞%在初发、复发病人较高,在慢性期、缓解期病人较低。膜抗原和DNA双参数分析表明,白血病骨髓增殖期细胞中大部分为与各型白血病细胞相应的免疫标志细胞,根据白血病细胞这种增殖特性的变化,可预测疾病变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儿童期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新方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一种胞膜与胞浆抗原相结合、特异与敏感标志相结合的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研究儿童期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用CD45/SSC双参数点图区分白血病细胞和正常血细胞后,先用系列特异和敏感指标确定白血病细胞的系列来源,然后根据不同系列来源进一步检测。结果 CD45/SSC能明确区分白血病细胞和正常血细胞。胞浆抗原cCD79a、cCD3和MP0分别是B-ALL、T-ALL和AML的特异性抗原,且能够覆盖白血病分化的各阶段。CD19和CD7分别是B-ALL和T-ALL的系列敏感抗原。这两类抗原的结合在确定急性白血病的系列来源时特异、敏感、可靠,避免了仅用胞膜标记时因抗原跨系表达而获得可疑结果。结论 该方案可提高儿童期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的准确性,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免疫分型方案。  相似文献   

17.
对20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联合化学治疗进行了临床观察。12例得到正规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采用COAP方案,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采用DA方案。结果2例完全缓解(16.7%),4例部份缓解(33.3%),住院期间死亡6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并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方法:对12例化疗后发生ATLS与未发生ATLS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对发生ATLS的患者化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发生ATLS的高危因素可能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骨髓幼稚细胞比例、生化中乳酸脱氢酶、血尿酸有关;ATLS均表现为高钾血症、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低钙血症及肾功能损害,并且预后差,死亡率高。4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6例及时治疗后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结论:针对可能出现ATLS的患者进行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细胞抗原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72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进行免疫分型。结果:AML患均表达两种以上髓系抗原,其中部分伴有淋系抗原(CD7)表达,M7表达巨核细胞抗原。ALL患均表达淋系抗原,部分表达一种或两种髓系抗原。1例混合型白血病同时表达两种以上淋系和髓系抗原标志。4例慢粒急淋变既表达髓系抗原又表达淋系抗原。结论:免疫分型是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基础上对于急性白血病诊断与分型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