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超声检查诊断肾癌的价值——附5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经手术和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证实的肾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数理分析,分析超声检查与活检结果的符合情况,并重点分析肾癌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的表现特点.结果:超声检查诊断肾癌与活检的符合率为93%(52/56),误诊3例,分别为肾囊肿1例、肾错构瘤2例,漏诊1例(无阳性表现).超声检查诊断为肾癌的51例中,其二维超声图像表现为肾实质内出现肿块,以低回声为主,有球体感、边界较清晰,其中2例肿块直径小于2 cm,1例肾静脉内有癌栓;CDFI均检出异常血流信号,阻力指数为0.61-0.85,平均0.75.结论:对肾脏有肿块者,综合分析其超声检查的二维超声图像及CDFI特点,对肾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肾错构瘤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肾错构瘤的超声表现。方法 对37例肾错构瘤行灰阶及彩色多普勒(部分)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肾错构瘤主要表现为高回声,直径≤3cm及>3cm组中各占91%和76%。肾错构瘤呈外突出或出现无回声区者分别为32个和5个。肾多发错构瘤13例,同侧肾错构瘤出现高低回声并存者2例。14例肾错构瘤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发现肿瘤彩色血流分布类型有5种,瘤内血流以中心型和穿透型多见,阻力指数>0.60。结论 灰阶超声和彩色超声联合检查对诊断肾错构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小肾癌的声像图征象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小肾癌(直径≤30mm)的声像图征象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2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肾癌进行超声检查。与正常肾实质和肾窦部回声比较。将肿瘤回声水平分为四级。采用灰阶超声观察肿瘤内部回声、周边低回声晕或高回声环,部分病例还进行了彩超检查。结果 本组病例中较肾实质回声强的小肾癌13例(46.43%),与肾实质回声水平相当和低于肾实质回声13例(46.43%),以囊性成分为主的2例(7.14%)。周边低回声晕或高回声环者共14例(50.00%),内部出现囊性成分者8例(28.57%)。结论 灰阶超声有助于诊断小肾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增强扫描的运用能够提高小肾癌的定性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癌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表现,以提高小肾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肾癌的回声水平,周边回声和彩色多普勒周边及内部的血流情况。比较腹部凸阵探头与高频探头彩色超声和CT检查结果。结果24个肾癌肿块中呈高回声9例,等回声4例,低回声10例,无回声1例。肿块周边见低回声声晕的9例,内部见小囊样回声的5例。用腹部探头观察24个肿块的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周边呈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6例,呈半环形血流信号18例,呈环形血流信号0例,肿块内部血流信号显示率20.83%。用高频探头观察21个肿块的显示周边血流信号,呈条状1例,半环形的14例,环形血流信号6例,肿块内部血流信号显示率90.48%。3例因患者肥胖高频探头观察不满意。高频探头彩色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90.48%,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1.67%二者比较P〉0.05。结论灰阶超声可敏感检出小肾癌。高频探头可敏感检出肾癌内血流信号,有助于提高小肾癌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7例乳腺良性肿块和44例乳腺癌肿块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灶的声像图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93%。良、恶性肿块在二维灰阶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灰阶声像图结合彩色血流成像的典型表现,可以判断其性质,对一些非典型病例,还应结合病史综合分析,以便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肾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在健康体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健康管理中心彩超声筛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肾癌26例,与手术病理诊断及历年体检资料对照,探讨其超声声像图特点并分析误诊、漏诊原因。结果:早期肾癌的声像图回声及血流表现为多样性,以不均质中低回声病灶最多见占65.4%;其中误诊为错构瘤3例,误诊为囊肿并分隔1例,6例未明确提示,另有2例小肾癌漏诊。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对早期肾癌筛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超声医生应全面掌握肾癌声像图,以提高早期肾癌的筛查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987~2001年96例资料完整的肾实质肿瘤病例进行分析,所有病例术前均由超声首先作出诊断,术后经病理证实。1资料和方法本组男63例,女33例,年龄2~76岁。左肾42例,右肾52例,双肾同时发病2例,2例均为双肾多发。黑白超声检查46例,彩超检查50例。使用Aloka-650,Acuson-128XP?10,Logic4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均为3.5MHz。2结果病种组成及肿瘤大小分类见表1。肾癌、肾错构瘤和肾母细胞瘤的二维回声特点见表2。肾肿瘤彩色和能量多普勒检查结果见表3。表1病种组成及肿瘤大小…  相似文献   

8.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评价肾盂移行细胞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肾盂移行细胞癌26例。结果显示:81%的病例具有典型的声像图,即患例肾窦回声分离,内有一弧立的实性肿瘤回声,以低回声表现居多。体积大且侵犯肾实质的肿瘤易误诊,而体积较小的肿瘤易漏诊。CDFI示86%(6/7)的肿瘤内部无血流信号。二维超声结合CDFI的诊断准确性为84.6%。作者分析了肾盂癌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认为二二维超声和CDFI联合应用对本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胆管细胞癌超声分型与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管细胞癌(CCC)的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方法对169例胆管细胞癌行二维超声检查,其中76例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和记录肿瘤所在部位、边界、大小、内部回声、肝内扩张胆管内径、肿瘤周边和内部彩色多普勒血流的分布情况,并根据二维声像表现对胆管细胞癌进行超声分型。结果169例胆管细胞癌超声检出团块型108例,结节型20例,狭窄型13例,囊状型9例,栓塞型12例,复合型(兼有2种或2种以上声像表现)7例。诊断准确率达93.49%(158/169),误诊的11例中5例诊断为单纯肝内胆管结石,4例诊断为单纯肝脓疡,2例诊断为肝内胆管囊状扩张。169例中肝门型胆管细胞癌发生率最高为52.07%(88/169),其次为左肝33.14%(56/169)。肿瘤近端肝内胆管扩张159例(159/169,94.08%)。胆管细胞癌合并结石59例(59/169,34.91%),其声像表现为肿瘤内见强回声团聚集,后伴明显声影,胆管壁显像不清。胆管细胞癌合并肝脓疡14例(14/169,8.28%),其声像表现为肿块内部或肿块旁见低回声液性区,液性区旁扩张的胆管内见实体回声。76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瘤内见丰富动静脉血流信号者仅占14.47%(11/76)。49例(49/76,64.47%)肿瘤包绕门静脉分支致血管内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消失或血流束变细,其中22例(22/49,44.90%)可见与门静脉并行的肝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束,27例(27/49,55.10%)肿瘤内门静脉与肝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均消失。结论肿瘤形态不规则,境界不清楚,内部回声多样,肿瘤梗阻近端胆管扩张,肿瘤内部门静脉分支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消失是胆管细胞癌的特征性声像改变。充分认识胆管细胞癌的声像图特征可提高其术前超声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5例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和彩色多普勒特点,以提高乳腺肿瘤超声定性诊断的符合率。方法 对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了解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然后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并分别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在乳腺肿块声像图诊断中,以肿块边界回声特征最为重要,它是肿块良、恶性鉴别的关键。本文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肿块前、侧缘有不规则强回声,同时彩色多普勒检出丰富血流信号。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界光滑,侧缘回声减弱,彩色多普勒不能检出或检出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结论 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特征,对乳腺肿瘤性质的判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组织谐波成像技术 (THI)、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图 (CDE)及放大功能在肾错构瘤 (RAL)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 2 3例 RAL行二维超声、THI、CDE探查 ,并将病灶进行放大观察 ,全部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RAL 表现为强回声型 (78.3% )、低回声型 (0 .9% )及混合回声型 (13% ) ,强回声型超声诊断有较高符合率。低回声及混合回声型试用超声新技术进行鉴别诊断 ,利用 THI可使肿瘤的边界回声增强 ,后方衰减进一步减低。 CDE提高 RAL内血流的检出率 (76 .9% )和血流分布的密度。采用局部放大功能观察病灶内部的细微结构 ,本组 4例发现内部有低回声带及低回声条索状分隔。结论 :RAL声像图表现复杂 ,利用 THI及 CDE超声新技术 ,进行病灶局部放大 ,均有助于观察RAL的声像图特征 ,以提高 RAL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何秀军  敖颖  唐琼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1):1297-1299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经穿刺或手术后病理检查或治疗后随访证实的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阻力指数(RI)、血流检出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欠规整,边界不清,边缘似伪足状,内部回声欠均质,多见微小钙化点,其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较良性肿块更丰富,RI及检出率也更高。而大多数良性肿块形态规整,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质,钙化斑多为颗粒状或弧形。但良、恶性肿块之间也有交叉现象,如乳腺纤维瘤、乳腺炎性包块与乳癌,微小乳癌与乳腺小叶增生等。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但为减少误诊,尚须结合病史及临床资料,必要时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结果:42例乳腺癌患者38例符合乳腺癌声像图特点,超声诊断符合率达9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准确、便捷,综合分析乳腺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肿物的血流分级和血流频特点对临床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超声对颈部神经鞘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回顾分析21例颈部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21例病人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常规进行二维超声检查,记录其大小,回声类型,边界,均匀度,后方回声等声像图表现,其中10例应用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测肿瘤的血供情况。结果 21例颈部神经鞘瘤均为单发,声像图以低回声多见,伴有退行性变者,可表现为囊实性混合回声,肿瘤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多为不均匀成欠均匀,彩色多普勒显示其血供丰富。结论 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具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盘性肿块多表现为边界清晰光滑,内部回声均匀,可见侧边效应。而恶性肿块的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部分伴有微小钙化灶,后方回声衰减。中晚期病例可见周边卫星灶和同侧腋窝、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恶性肿块内血流检出率、流速、阻力指数均高于良性肿块,且失部分为穿入性血流。结论: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准确率较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小肾癌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小肾癌(直径≤3.0 cm)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肾癌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正常肾实质的回声比较,观察肿瘤回声水平并分为5种声像图类型.同时观察肿瘤周缘回声征象.部分病例进行了彩超检查.结果小肾癌的灰阶超声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28.6%,病灶最小直径仅为1.2 cm,与其他影像学比较同样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内部呈低回声和分隔囊状无回声以及周缘高回声可考虑为超声诊断小肾细胞癌的主要声像图特征.结论灰阶超声对早期发现小肾细胞癌有较大帮助,联合彩超和CT能更为提高小肾细胞癌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彩超诊断小肾细胞癌技术特征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肾错构瘤声像图特征与病理学基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简称错构瘤)声像图特点与病理学基础的关系。方法:对28例肾错构瘤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不同回声强度错构瘤的病理类型,肿瘤内的血流分布情况。结果:肾错构瘤的回声类型分为高回声、高低回声、低回声、混合性回声。肿瘤位于肾上极8例,下极14例,肾中部6例,向肾外生长8例,肿瘤大于10cm的15例。彩色多普勒检查,肾错构瘤内的血流供应分4种类型:①穿透型;②中心型;③边缘型;④混合型。病理结果:高回声肾错构瘤为变性成熟的脂肪组织,低回声肾错构瘤为异型性的平滑肌和畸形的血管组织,高低相间回声肾错构瘤为同时含有脂肪、血管和平滑肌组织,混合性回声错构瘤为肿瘤内出血的表现。结论:超声显像从图像回声强度可较准确地估计肾错构瘤所含脂肪、平滑脂和血管的比例,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的情况,为错构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联合应用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76例乳腺肿块经二维超声了解其形态、边界、内部回声 ,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 ,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肿块内有无血流信号。结果 二维声像图特征 ,良性肿块表现为 :形态规则 ,边界清晰 ,内部回声均匀 ,纵横比 <1。恶性肿块多表现为 :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清 ,内部回声不均匀 ,有后方衰减 ,纵横比 >1。彩色多普勒显像 ,恶性肿块多有丰富血流信号。结论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肿块 ,判断其良恶性 ,准确率较高 ,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琰  高玉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5):1189-1189,1191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24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检查,将声像图表现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表现为多结节分布,占78%(25/32),且周边少见晕环,腺体实质回声增粗;甲状腺腺瘤表现为单结节分布,占83%(20/24),且周边多见晕环,实质回声均匀。CDFI示:两者结节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甲状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术前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进行超声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表现,探讨超声在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43例共169个病灶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乳腺恶性肿瘤57个,乳腺良性病变112个。结果:二维声像图显示乳腺良性病变多表现为形态规则(76.8%)、边界清晰(81.3%)、内部回声均匀(71.4%)及纵横比<0.7(76.8%),彩色多普勒显示内部血流较少(92%)且阻力指数多小于0.7(94%)。而乳腺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87.7%)、边界不清(80.7%)、内部回声不均匀(79%)、微小钙化(54.4%)及纵横比≥0.7(77.2%),彩色多普勒易检出彩色血流(93%)且阻力指数多大于0.7(73.7%)。结论:综合各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参数指标可显著提高对乳腺肿块鉴别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