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5·12汶川大地震老年脊柱骨折类型构成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将119例伤员按照年龄分为两组,〈60岁组78例,≥60岁组41例。收集其骨折类型、神经损害程度、复合伤及多个部位脊柱骨折的有关数据,分析发生地震伤时老年人与中青年人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结果 ≥60岁组骨折类型以压缩骨折最多见(占所有骨折类型的48.8%),其次是爆裂骨折(占46.3%),仅有2例骨折脱位,未发现有安全带骨折,其骨折类型的总体构成情况与〈60岁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0例伤员伴发了较严重的神经损害(24.4%),29例伴发其它部位损伤(70.7%),16例出现多个椎体损伤,发生率为39.0%,与〈60岁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60岁组中神经功能发生A级损伤2例,B级损伤2例,C级损伤6例,D级损伤8例,神经功能正常(E级)的伤员有23例。发生复合伤的29例伤员中,并发肢体骨折20例,并发肋骨骨折11例,并发挤压综合征、肺挫裂伤、肠梗阻的伤员各有1例,并发两种以上复合伤5例。发生多个椎体损伤的部位以T12、L1、L2最多见,16例伤员中发生两个以上椎体压缩骨折10例,两个以上椎体爆裂骨折2例,1个椎体爆裂骨折及另1个椎体压缩骨折4例。结论 汶川大地震老年人脊柱骨折类型以压缩骨折和爆裂骨折为主,其类型构成与中青年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中青年脊柱骨折伤员相比,老年人发生严重神经损伤的比例低,发生复合伤和多个椎体损伤的比例高。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老年脊柱骨折伤员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汶川地震老年伤员脊柱骨折类型构成情况及临床特点,总结其护理对策。方法:分析41名老年脊柱骨折伤员的病例资料及护理对策,收集其骨折类型,神经损害程度,复合伤及护理效果等有关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脊柱骨折类型以压缩骨折最多见,其次是爆裂骨折,仅有2例骨折脱位,未发现有安全带骨折,其骨折类型的总体构成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10名患者伴发了较严重的神经损害,29名伤员伴发了其他部位的损伤,6名伤员出现了多个椎体的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其中,神经功能发生A级损伤的伤员有2名,发生B级损伤的伤员有2名,发生C级损伤的伤员有6名,发生D级损伤的伤员有8名,而神经功能正常(E级)的伤员有23名。在发生了复合伤的29名患者中,有20名伤员并发了肢体骨折,有11名伤员并发了肋骨骨折,其中有5名伤员并发了两种以上的复合伤。所有伤员经过有效的护理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发生有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结论:①汶川地震老年人脊柱骨折类型以压缩骨折和爆裂骨折为主,压缩骨折最多见,其类型构成比与中青年人有明显差异;与中青年脊柱骨折患者相比,老年人发生严重神经损伤的比例低,发生复合伤和多个椎体损伤的比例高。②有效的护理对策,能够有效预防地震伤所致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四川地震脊柱脊髓损伤类型构成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将198例伤员按照年龄段分为4组,收集骨折类型、神经损害程度、复合伤及多个部位脊柱骨折的数据,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骨折类型以压缩骨折最多见(占49.3%),其次是爆裂骨折(占45.9%)。198例伤员中,脊髓损伤105例,ASIA分级:A级20例,B级18例,C级25例,D级42例。发生复合伤41例。发生多个椎体损伤的部位以T12、L1、L2最多见。结论四川地震脊柱损伤类型以压缩骨折和爆裂骨折为主,主要集中在18~65岁年龄段,脊髓损伤占脊柱损伤的53.0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5.12汶川大地震致脊椎外伤伤员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5月12日至6月12日因地震性脊柱外伤在我院行放射检查者,共320例。其中行X线检查310例,CT检查38例,MRI检查15例。结果:148例伤员影像学检查为阳性,阳性率为46.25%。30-39岁年龄组伤员人数最多,为68例,其中女性40例。阳性伤员中,多发伤有80例(54.05%)。单一椎体骨折98例,多发椎体骨折42例,椎体脱位12例。椎体压缩骨折114个,爆裂骨折26个,附件骨折31个。310例伤员中,共累及182个椎体,即颈椎15个,胸椎59个,腰椎100个,骶椎8个。结论:地震致脊椎外伤受累人群主要为30-39岁青年女性,多发伤多见。单一椎体骨折相对多见,骨折损伤类型以压缩性骨折为主,腰椎为最常见受伤部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脊柱外伤的及时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汶川大地震期间合并有多发伤的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汶川大地震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81例脊柱骨折,其中223例合并有多发伤,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结果:223例合并多发伤的脊柱骨折中单纯椎体骨折138例,单纯附件损伤37例,椎体+附件骨折48例;平均年龄43.45±14.05岁;椎体分布以下胸段和腰段为主,胸腰段占60%左右;致伤原因中砸伤占82.1%;脊柱手术治疗35例,占需手术治疗的27.8%;合并伤共267例次;严重并发症127例次;合并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101例,占45.3%,有15例在搬运中发生脊髓损伤。结论:汶川大地震发生在山区,地震烈度高,伤员多为复合伤,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受累椎体多,治疗的重点首先放在处理开放伤、感染、并发症上,影响了脊柱骨折的治疗;早期救援时正确施救才能有效防范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柱骨折类型与脊髓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00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中,压缩骨折49例,爆裂骨折60例,骨折脱位79例,脊柱后成角畸形158例,基保全瘫患者依次分别为14例,39例,54例和94例。结论 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损伤部位以T12、L1最多见(123例,74%),脊柱骨折类型与瘫痪程度有关,爆裂骨折和骨折脱位者更易导致完全性瘫痪,其中尤以骨折合并脱位者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MNSF)的特点、诊断与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2例MNSF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ASIA分级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畸形矫正率的变化,同时行CT扫描,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32例患者共累及椎体70个节段,关键损伤部位骨折类型以爆裂骨折和骨折脱位为主(84.4%)。随访时间2~6年,平均3.5年,均达骨性愈合。脊髓不完全性损伤病例(B、C级),术后ASIA分级分别提高1~2级,感觉运动评分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脊髓完全性损伤病例(A级)ASIA分级与评分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NSF合并损伤多、易于漏诊或延误诊断,治疗上应明确多节段骨折的关键部位及骨折的性质,根据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类型选择相应的固定融合节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 年1 月至2008 年3 月,共收治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31 例,其中男18 例,女13 例;年龄19 ~63 岁,平均38 岁;T 11 骨折1 例,T 12 骨折7 例,L1 骨折11 例,L2 骨折4 例,L3 骨折5 例,L4 骨折2 例,L5 骨折1 例;骨折椎体平均高度48%,术前后凸角平均28.8 °,神经功能按Frankel 分级:A 级5 例,B 级13 例,C 级7 例,D 级3 例,E 级3 例.所有病例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复位,经伤椎及上下椎椎弓根固定.结果 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至平均96%,后凸角矫正至前凸角平均6.2 °,29 例获得13 ~25 个月随访,平均16.5 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 级5 例,B 级5 例,C 级6 例,D 级4 例,E 级9 例,伤椎椎体高度平均为93.6 %,前凸角平均为5.3 °.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和脊柱生理曲度,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9.
纪琳  邓开鸿 《华西医学》2009,24(2):392-394
目的:分析四川汶川地震脊柱损伤患者CT表现及其价值。方法:对地震发生后近2个月内先后送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的148名脊柱外伤伤员,进行脊柱骨折特点CT分析。结果:148例伤员共有341个椎骨骨折,其中颈椎骨折49个,胸椎骨折110个,腰椎骨折179个,骶椎骨折3个。压缩骨折43个,爆裂骨折41个,后柱断裂149个,压缩骨折合并后柱断裂6个,爆裂骨折合并后柱断裂102个,骨折脱位18个。148例脊柱伤员有84例伴发椎管狭窄。结论:CT能准确、快速地对地震脊柱损伤患者进行诊断,为临床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13年甘肃省岷县、漳县地震重症伤员的受伤部位及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在地震发生7天内送往兰州市各大医院的岷县、漳县60例地震重症伤员的临床资料,采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60例地震伤员中,20例为单部位损伤,40例为多部位损伤,受伤部位共计120处。四肢伤41例,共53个部位骨折,其中上肢11例(12个部位),下肢34例(41个部位)。头颅伤14例,共16个部位。脊柱伤13例,共累及14个椎体,20个部位,其中10例伴有脑和脊髓损伤。胸部伤17例,伴有肋骨骨折6例,骨折27处。另外,7例伤员伴有内脏损伤,累及腹部4个部位。结论此次地震伤以全身多部位、多器官损伤为多,其中以四肢骨折多见,腹部损伤少见。影像检查有助于地震伤员的筛查及分类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本次地震中椎体损伤所占比例及椎体损伤类型。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5月31日采用DR、CR投照和/或16排螺旋CT检查地震伤员1767人次的影像学资料。采用DR、CR投照及16排螺旋CT检查,其中平片检查1317例,CT扫描450例。结果:291例伤员椎体损伤(16.5%),其中单纯椎体损伤237例(13.4%),椎体损伤合并其他部位损伤54例(3.1%)。结论:脊柱损伤在地震伤中占较大比例,在救治及搬运伤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胸腰椎爆裂骨折有不同程度的骨折片突入椎管 ,为达到良好和获得神经管道的减压 ,对此类损伤趋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我院从1996年2月开始应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取得满意效果。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36例 ,男26例 ,女10例。年龄17~68岁 ,平均38岁。损伤节段 :T113例 ,T128例L115例 ,L27例 ,L33例 ,L41例 ,其中1例为T12L1二节椎体爆裂骨折。致伤原因 :高处坠落伤25例 ,车祸伤7例 ,压砸伤4例。并发其它部位骨折10例。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法分级 :A级3…  相似文献   

13.
老年胸腰段骨折脱位围手术期处理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损伤多由脊柱骨折脱位引起,胸腰段是脊柱活动度最大的区域,易骨折脱位并发截瘫。本病虽然在老年人中所占比例较少,但由于老年人体弱多病,具有各种脏器机能衰退的特点,苦处理不当,则可带来~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我院骨科1986年3月~1996年1月,共手术治疗老年胸腰段骨折脱位并部分瘫痪46例,现就其围手术期处理中的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1临床资料男35例,女11例;年龄60~86岁,平均68.2岁。受伤机制:直接砸伤17例,高处坠落伤13例,车祸16例。脊柱损伤部位T11~L2段。骨折类型:爆裂伤10例,旋转屈曲型6例,屈曲压缩一脱位22例…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71~1985年收治急性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并截瘫患者52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52例中男38,女14,年龄17~56岁。坠落伤20,压伤13,跌伤9,交通伤6,弹片伤与扭伤各2。损伤部位:胸_(1~11)9,胸_(12)~腰_135,腰_(2~5)8。52例除2例弹片伤、1例扭伤和1例跌伤为单纯椎体压缩骨折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脱位。并发全瘫36,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爆裂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对此类病人恢复的影响。方法1995年8月~2002年1月间收治爆裂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人手术治疗31例,平均年龄33.6岁,男26例,女5例,平均随访时间2年5个月(2个月~6年)。符合Denis爆裂型骨折,根据损伤情况行Harrington棒固定11例,Dick钉固定18例,AF钉固定2例,受伤距椎板切除减压术时间:伤后6h18例,24h内10例,1周内手术2例,9d内手术1例。结果脊髓损伤评定标准采用Frankel法,术前A级18例,B级10例,C级3例,术后随伤A级9例,C级2例,D级15例,E级5例。结论爆裂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应该尽早手术,彻底减压,解除脊髓压迫,阻断脊髓继发性损害,可靠内固定。  相似文献   

16.
背景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尤其是关于实施前、后路手术及减压范围,内固定装置的选择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目的探讨Moss Miami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改善患者脊髓功能、脊柱活动度及下肢疼痛的效果.设计前后对照分析.对象选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脊柱外科2001-01/2003-06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行Moss Miami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患者27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男17例,女10例;年龄19~65岁,平均32.8岁.损伤部位L114例,T12 6例,T12,L14例,L1,L2 2例,L1,L2,L3 1例;其中有脊髓损伤11例,Frankel分级为A级1例,B级2例,C级8例.术前CT显示椎管狭窄率(43±13.5)%.干预19例进行Moss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板间植骨融合术,8例经后外侧减压、半椎板切除,Moss 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加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术.脊髓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分为5级,A级为严重障碍,E级为正常);术后疗效评价根据神经功能、脊柱活动、腰背痛及下肢疼痛恢复情况评估(分为改善、无变化、加重).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应用Moss 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疗效评价.②手术前后和随访时患者伤椎椎体前后高度及椎管狭窄率.③手术前后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27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Moss 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疗效评价结果神经功能改善10例,无变化1例;脊柱活动改善26例,无变化1例;下肢疼痛改善10例,无变化17例;腰背痛改善23例,无变化3例,加重1例.②手术前后和随访时患者伤椎椎体前后高度及椎管狭窄率结果随访时伤椎前后高度及椎管狭窄率均较手术前有显著改善[伤椎前高度93.5%比44.2%;伤椎后高度90.7%比79.3%;椎管狭窄率(8.2±6.6)%比(43.0±13.5)%,P<0.01].手术后和随访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术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评定结果11例脊髓损伤患者中,10例分别提高1~3级,1例A级无变化.结论Moss Miami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明显改善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椎体高度,操作简单,复位固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大地震后早期骨科伤员伤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详细的伤情数据,为组织医疗救助提供准确有效的抢救.方法 回顾性分析地震发生后最初1周内收治的骨科伤员伤情,并总结规律.结果 地震后第1周内(5月12~19日)收治的1275名伤员中,四肢与脊柱损伤1179例(92.47%),骨科伤员中无骨折脱位的软组织损伤482例(40.88%),其中挤压伤112例(23.23%);有骨折脱位的伤员697例(59.12%)中多发骨折237例(34%);下肢骨折422例(60.55%),上肢骨折183例(26.25%),脊柱骨折142例(20.37%).骨折伤员合并有心、肺、脑、腹部脏器损伤89例(12.76%).所有伤员中死亡24人.结论 在地震发生后,大批骨科伤员同时产生,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和救治是改善预后、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损伤 ,占整个胸腰段骨折的 64%~ 81 % [1 ] 。其损伤机制是轴向高能量冲击导致椎体向四周爆裂 ,碎骨片突入椎管压迫脊髓而引起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临床上爆裂性骨折易与压缩性骨折相混淆 ,导致诊断错误而耽误治疗。我院自 1 990年以来收治胸腰段骨折 90例 ,其中爆裂性骨折 63例。本文对此误诊问题进行讨论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男 67例 ,女 2 3例。年龄 1 7~ 65岁 ,平均 35.8岁。伤因 :交通事故伤 56例 ,高处坠落伤 2 6例 ,其他原因伤 8例。损伤部位 :L1 骨折 54例 ,T1 2 骨折 2 2例 ,L2 …  相似文献   

19.
背景:胸腰椎前路手术中,植入物塌陷是影响胸腰段骨折患者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发生植入物塌陷、钉道松动、植骨不愈合、脊柱后凸畸形的缺陷更加明显.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安全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椎体植骨替代材料.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病例来自于2004-01/2008-01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对象:20例中重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男6例,女14例;年龄51~82岁,平均69岁.新鲜骨折17例,陈旧性骨折3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人工椎体为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该人工椎体直径10~35 mm,长度30~100 mm,呈圆柱状,中空直径3~12 mm,管壁厚度2.5~6.5 mm,椎体四周为直径2 mm小孔,人工椎体接触面积为78.5~176 7 mm~2.固定物为佛山施太保公司的前路钉板系统,系钛合金材料.方法:常规气管插管全麻,取右侧卧位,根据骨折累及的节段不同而选用不同部位的切口,行前路减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支撑,钢板内固定.主要观察指标:X射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植入体松动情况,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伤椎高度及脊髓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200-800 mL,手术时间2.0~3.0 h,术后患者肺部感染1例,伤口延迟愈合1例.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X射线片复垒显示相邻椎体三四个月愈合,植入体无明显移位,重建的椎体高度丢失少.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断钉断棒及内固定松动移位等现象.术后3个月Cobb角、伤椎高度及脊髓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术后两次随访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应用丁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可增人植骨融合面积,减少局部压强,防止植入体松动下沉,有效恢复椎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用前路椎管减压、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支撑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合并截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6年1月收治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合并截瘫40例,年龄17~62岁。受伤部位:T_(12)5例、L_1 16例、L_2 13例、L_3 6例。神经损害按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19例、C级8例、D级6例。所有病例均行前路椎管减压、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支撑植骨、钛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获得6~25个月(平均13个月)的随访。神经功能:除5例Franel A级和2例D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改善。其中由A级到B级2例;B级到C级7例,B级到D级12例;C级到D级5例,C级到E级3例;D级到E级4例。36例伤椎接近解剖复位,6例复位良好。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平均为椎体的42.8%,术后平均为90.5%,重建的椎体高度无丢失。矢状面Cobb角术前平均为28.4°,术后平均为14.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于术后3~6个月骨性融合。无感染、无椎体移位和断钉等并发症。结论:前路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支撑植骨能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的结构和高度,可避免取自体髂骨植骨,是一种有效的脊柱前路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