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患者的疗效。方法48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加顺铂灌注化疗;对照组21例,采用顺铂灌注化疗。每周1次,连用4次后,观察临床疗效、患者生存质量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为62.96%,对照组有效率为38.10%,治疗组腹腔积液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及CD4+/CD8+均明显升高(P〈0.05),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③治疗组患者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用于恶性腹腔积液治疗时,可以控制腹腔积液,减轻毒副作用,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充双歧三联活菌对大肠癌术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前肠道准备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结果与手术前比较,对照组手术后大肠杆菌明显增加,双歧杆菌及B/E明显降低,内毒素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手术后双歧杆菌及B/E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B/E、阳性率、术后感染并发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补充双歧三联菌能够改善大肠癌患者的术前肠道菌群失调,有利于术后肠道菌群重建,使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维A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潮州市潮安区庵埠华侨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观察组联合阿维A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CD4+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CD4+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CD8+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观察组患者的CD8+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D4+/CD8+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维A可以提高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改变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失衡状态而发挥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单纯化疗组)和观察组(中药加化疗组),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免疫学指标、体重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58.54%,对照组为36.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NK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重及生活质量状况Karnofsky积分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好,能改善其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调节剂培菲康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辅助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将病人分为2组,分别给予培菲康、安慰荆治疗,疗程6个月,于治疗前后观察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CD3、CD4、CD8各项免疫指标的改变。结果:经治疗,培菲康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由25.0%下降到4.1%,对照组仅由22.7%下降到18.2%,两组具有可比性。培菲康组免疫球蛋白IgA数值有所下降,IgG、IgM、G数值有所升高,与用药前比较IgG及G明显升高(P〈0.05);培菲康组CD4/CD8之值明显升高(P〈0.05),CD4无显著变化(P〉0.05),CD8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用药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CD4、CD8、CD4/CD8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6)。结论:肠道菌群调节剂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免疫调节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升血方剂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以2011年2月至2015年6月在贵州省中医院肛肠科住院治疗的94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XELON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升血方剂治疗,治疗两个周期后检测两组治疗后的免疫功能及骨髓抑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稳定率为63.83%,明显高于对照组42.55%( 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及 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的发生率分别是70.21%、70.21%、17.02%、14.89%,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的发生率,分别是85.11%、87.23%、25.53%、23.40%,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K 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G‐CSF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血方剂能有效提高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骨髓抑制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岚  周力  陈晓琴  谭友文 《重庆医学》2015,(8):1107-1109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免疫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病毒、保肝、休息和营养支持治疗措施,观察组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注射胎盘多肽,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0 d的治疗后,观察组CD3+细胞(69.86±3.95)%、CD4+细胞(42.98±3.68)%、CD4+/CD8+(1.68±0.08)和自然杀伤(NK)细胞(22.89 ± 1.9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D8+细胞(30.89 ± 2.34)%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3+细胞、CD4+细胞、CD4+/CD8+和NK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D8+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10 d后,观察组:T bil (14.89 ± 0.97)μmol/L、Dbil (5.12 ± 0.26)umol/L 和Ibil (9.57 ± 0.52)μmol/L ,AST(40.98 ± 2.32)U/L、ALT(48.89 ± 2.24)U/L和A/G(1.81 ± 0.13)。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五参四苓汤联合逐饮散敷贴配合顺铂胸腔化疗对癌性胸水的影响。方法6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实验组35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在胸腔抽液后向胸腔内注入顺铂注射液30mg,并予以中药加味五参四苓汤煎服和逐饮散外敷;对照组在抽取胸腔积液后仅向胸腔内注入顺铂注射液30mg;两组均每周两次。比较两组胸水控制疗效,检测胸水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CYFRA21-1、NSE下降程度和外周血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以及观察对生活质量(KP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控制胸腔积液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控制胸腔积液总有效率63.33%(P〈0.05);实验组CEA、CA125、CA153、CYFRA21-1和NSE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不明显,P〉0.05);实验组CD3^+、CD4^+和CD4^+/CD8^+比值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增高而CD才下降(P〈0.05),并且CD3^+、CD4^+和CD4^+/CD8^+比值较对照组也明显增高而CD8^+下降(P〈0.05);治疗后实验组KPS评分上升例数多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80.00%和53.33%(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加味五参四苓汤联合逐饮散敷贴配合顺铂化疗能有效控制患者胸腔积液,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比单用顺铂治疗癌性胸水患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308nm准分子激光辅以免疫制剂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胸腺肽+308nm准分子激光和单纯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成47例胸腺肽+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的治疗组,42例单纯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的对照组。根据疗效判断标准判断2组的疗效,并观察2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2组在疗效方面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面颈部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58%,对照组为88.17%,躯干四肢、肢端关节分别为89.13%、77.78%,18.06%、33.33%。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面,2组治疗前和正常人CD3、CD4、CD8、CD4/CD8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P〈0.001)。2组在治疗前后治疗组(CD3、CD4、CD8、CD4/CD8有显著差异(P〈0.05,P〈0.01,P〈0.001),对照组CD3,CD4,CD8,CD4/CD8没有差异(P〉0.05)。结论单纯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瘢风50%以上的患者有相当程度的色素恢复,以面部效果最好,其次是头颈部皮损也有一定程度的疗效,躯于、手足部位的效果则一般。肢端关节效果较差,但采用胸腺肽+308nm准分子激光和单纯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以上各部位的治疗效果提高了3%~20%,肢端关节效果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镇痛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盆腔炎性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对照组30例予口服奥硝唑分散片。观察两组临床镇痛作用和治疗前后外周血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止痛疗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为8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CD4、CD4/CD8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CD8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CD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均能升高IL-2和IL-10(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镇痛作用明显,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肝硬化非感染性腹泻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肝硬化非感染性腹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抗病毒、护肝、利尿和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次,2次/d,连用4周.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ALT、AST和TBIL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X^2=5.54,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用于肝硬化非感染性腹泻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CD28、CD152水平变化,为慢性丙肝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用荧光抗体CD4-PECY5、CD8-PE标记过的患者CD4+淋巴细胞和CD8+淋巴细胞表面CD28、CD152表达水平,分析其治疗前后变化水平.结果 观察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CD4+ CD28、CD8+ CD2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D4+ CD28、CD8+CD28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 CD28、CD8+ CD28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CD4+ CD1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CD8+ CD152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D4+ CD152明显降低(P<0.05),CD8+ CD152+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 CD152+、CD8+ CD152与对照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HCV-RNA阳性率为82.5% (33/40),治疗后为17.5% (7/40),治疗后HCV-RNA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外周血T细胞CD28、CD152水平变化能反映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复制情况及免疫系统状态.  相似文献   

13.
史和平  刘韬 《医学综述》2014,(24):4568-4569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行胃癌根治术(D2)的41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20例)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及2436 h的肛门排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D3+、CD4+、CD8+和CD4+/CD8+比值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机体恢复促进作用较大,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胃肠恢复。  相似文献   

14.
罗欣 《现代医学》2014,(4):407-410
目的:探讨肠道益生菌制剂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1例,另设正常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肠道益生菌制剂治疗,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通透性、血内毒素水平(ETX)、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乳果糖(LAC)、LAC/甘露醇(MAN)、ETX均较正常组升高,MAN较正常组降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较正常组明显降低,梭菌、肠杆菌、酵母样真菌则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AC、LAC/MAN、ETX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明显高于对照组,肠杆菌、酵母样真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道益生菌制剂可明显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减少ETX的生成,同时改善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修复肠黏膜屏障,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对结直肠癌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9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FOLFOx方案化疗,观察组给予FOLFOx方案联合生态免疫营养支持疗法。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82.22%)高于对照组(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平均体重(BM)、体质指数(BMI)、肌肉群(LBM)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CD4+、CD8+、CD4+/CD8+、IgA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生态免疫营养支持疗法能够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两组均行放化疗,并给予自然饮食,观察组同时给予肠外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CD3^+、CD4^+、CD8^+、CD19^+、CD4^+/CD8^+、CD16^+5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CD16^+56^+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CD3^+、CD4^+、CD4^+/CD8^+、CD16^+56^+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行放化疗鼻咽癌患者同时给予肠外营养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湿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除湿饮冲剂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苦参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EASI积分、瘙痒程度、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可调节T细胞亚群紊乱,是治疗湿热型湿疹的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腺法新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NSCL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2组均给予联合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法新皮下注射,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T细胞亚群联合测定,并观察合并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免疫功能变化比较:对照组治疗后CD_4+及CD_8+及CD_8+变化不明显(P>0.05),CD_4+变化不明显(P>0.05),CD_4+/CD_8+/CD_8+比值降低(P<0.05);治疗组CD_4+比值降低(P<0.05);治疗组CD_4+及CD_4+及CD_4+/CD_8+/CD_8+升高(P<0.05),CD_8+升高(P<0.05),CD_8+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CD_4+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CD_4+及CD_4+及CD_4+/CD_8+/CD_8+高于对照组(P<0.05)。(2)感染发生率比较:治疗组发生感染性疾病16例(30.77%),对照组发生感染性疾病18例(37.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P<0.05)。(3)生存时间比较: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12.9个月vs.11.9个月,P<0.05)。结论胸腺法新能降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感染发生率,降低因合并感染而发生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研究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6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给予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必净治疗。测定与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情况、肺组织中白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在治疗两周后,观察组PH值与PaO2值均大于对照组,PaCO2值性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值与TNF—α值均小于对照组,PCT值小于对照组,CD4^+、CD8^+与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于脓毒血症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该疗效与其抗感染能力以及改善免疫功能有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