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枣三种粗提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广枣中三种不同工艺提取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为找到一种抗心律失常作用较强的主要化学单体或简单复合物打下基础。方法:(1)乌头碱导致大鼠心律失常;(2)哇巴因导致豚鼠心律失常;(3)结扎冠脉导致大鼠心律失常。结果:样品1、样品2可显著延长乌头碱所致大鼠早搏、室速、室颤、心脏停搏出现时间,使哇巴因所致豚鼠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延长,明显减少结扎大鼠冠状动脉所导致的室性异位搏动数、推迟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室速时程、降低室颤发生率,并呈剂量依赖性。样品3使乌头碱所致大鼠室速、室颤出现时间缩短,使哇巴因所致豚鼠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所导致的大鼠室性异位搏动数、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和室速时程均有不同程度的负性影响。结论:样品1、样品2能对抗乌头碱、哇巴因、结扎冠状动脉等所导致的心律失常的发生;而样品3不仅没有对抗作用,还有可能促进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律安口服液抗大、小鼠 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用氯仿致小鼠心律失常、用氯化钡致大鼠心律失常、乌头碱致大鼠心律失常,大鼠冠状动脉结扎致心律失常,以观察不同剂量的心律安口服液对大、小鼠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结果:心律安各剂量组能明显拮抗氯仿对小鼠所致的室颤发生率,也能降低冠脉结扎再灌注大鼠的心律失常;心律安各剂量组能延长氯化钡、乌头碱所致大鼠室速、室颤和死亡时间,同时也加快心律的恢复。结论:心律安口服液能拮抗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其机理可能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钾、钠离子传递系统,降低心肌自律性,延长绝对不应期,从而抑制异位节律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宁心律康颗粒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宁心律康颗粒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模型以及对冠状动脉结扎诱发的犬心律失常模型的作用,研究宁心律康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①一次静注乌头碱复制大鼠心律失常模型,记录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出现时间以及心室颤动的发生率.②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1/3处复制犬心律失常模型,记录心律失常的潜伏期、出现心律失常后的心电图心律失常评分以及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发生率.结果:①宁心律康能明显推迟大鼠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出现时间,减少心室颤动的发生率;②宁心律康能明显推迟犬冠状动脉结扎后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减少心律失常的分值以及降低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发生率.结论:宁心律康具有良好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以下简称总黄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采用乌头碱和冠状动脉结扎复灌诱发大鼠的室性心律失常、哇巴因诱发豚鼠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记录总黄酮对乌头碱和哇巴因致室早(VP)、室颤(VF)、心脏停跳(HS)的剂量和冠状动脉结扎复灌至VP、VF及HS发生率。结果:总黄酮20,40mg/kg显著增加乌头碱致VP、VF及HS的阈剂量,减少冠脉结扎复灌诱发大鼠VP、VF及HS的发生率;可提高哇巴因诱发豚鼠VP、VF的阈剂量,但对致死剂量无明显影响。结论:总黄酮对实验性心律失常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
早搏宁冲剂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早搏宁冲剂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豚鼠,家兔,观察早搏宁冲剂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和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影响,以及早搏宁冲剂对电刺激家兔室颤阈及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诱发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早搏宁冲剂可增加乌头碱及哇巴因诱发心律失常的用量,提高电刺激家兔室颤阈值,延迟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减少早搏次数及室速持续时间。结论:早搏宁冲剂具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益心饮能提高由乌头碱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的用药剂量,也能提高由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室性早搏、室速和死亡的用药剂量,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还提示益心饮能减少结扎鼠冠状动脉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加快窦性节律的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果显示:益心饮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三七部皂甙对结扎左冠状动脉主干5分钟后再通,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可明显减少室性早搏,室速发生率和心律失常总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黄芩甙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黄芩甙(Bai)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通过静脉注射乌头碱,哇巴因,氯化钡或结扎大鼠左冠脉前降支复制各种动物心律失常模型,在预先静脉注射Bai的基础上,观察药物对各种实验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结果:Bai可增加乌头碱或哇巴因诱发大鼠或豚鼠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所需剂量,推迟氯化钡致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推迟缺血再灌注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并缩短室速和室颤的持续时间,降低室颤的发生率。结论:Bai具有一定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花红景天对室性心律失常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雳  吴翔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2,22(4):388-389,392
目的:探讨大花红景天对实验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氯化钙、乌头碱致大鼠,哇巴因致豚鼠及肾上腺素致大白兔心律失常模型。观察大花红景天对上述模型的影响。结果:口服红景天水提液后,显著减少氯化钙致大鼠室速、室颤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并显著提高氯化钙致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阈剂量;显著提高乌头碱致大鼠室速、室颤的阈剂量;显著推迟肾上腺素致大白兔室性心律失常开始发作的时间、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及窦性心律恢复时间;未能显著减少哇巴因致豚鼠室速、室颤的发生率,未能显著提高哇巴因致豚鼠室性心律失常的阈剂量。结论:大花红景天水提液对多种实验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迷走神经刺激对老年大鼠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时迷走神经刺激对老年大鼠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分为:(1)成年组:心肌缺血组(MI组,陀=15)、心肌缺血+迷走神经刺激组(MI—Vs组,乃=15)和假手术组(sO组,n=10);(2)老年组:心肌缺血组(MI组,儿=15)、心肌缺血+迷走神经刺激组(MI.VS组,凡=15)和假手术组(S0组,n=10)。心电图监测各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进行比较。结果:结扎冠状动脉30min内,老年MI组室速和室颤发生率较成年MI组显著增加(P〈0.05);老年MI.VS组与老年MI组室速和室颤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老年MI—VS组不可逆性室颤发生率较老年MI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老年大鼠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而迷走神经刺激的抗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效应却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莲子心酚性生物碱抗心律失常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哇巴因、氯化钙、乌头碱、氯仿诱导的心律失常模型,观察酚性生物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酚性生物碱能显著提高哇巴因和乌头碱致大鼠室性早搏(VE)、室性纤颤(VF)及心脏停搏(CA)时的用量;延长CaCl2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缩短生存大鼠的窦性心律恢复时间,减少死亡率;降低氯仿所致小鼠室颤发生率,延长小鼠出现室颤的时间。结论莲子心酚性生物碱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新的PAF受体拮抗剂BN50739对早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并探讨PAF在早期再灌注心律失常形成机制中的意义。结果显示:BN50739能降低再灌注性室性早搏、室速、室颤的发生率,室颤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P<0.01)。BN50739还可缩短室速+室颤时间以及总的心律失常时间(P<0.05),并可降低由室颤导致的大鼠死亡数(P<0.05)。证实BN50739对大鼠早期再灌注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提示PAF在早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iv 乌头碱30μg/kg 可引起清醒大鼠多种心律失常。槐胺碱13.3,15mg/kgiv 可使清醒大鼠室性早搏(VP)和室速(VT)的出现延迟,并明显降低室颤(VF)的发生率,死亡时间延迟,死亡率亦降低。结果显示槐胺碱有较好的抗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二丙酰基莲心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二丙酰基莲心碱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采用乌头碱、哇巴因、氯化钙三种抗心律失常模型。结果:二丙酰基莲心碱(5mg/kg,iv)可明显提高乌头碱致头鼠、哇巴因致豚鼠发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心脏停搏用量;延长氯化钙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减少早搏、室颤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论:二丙酰基莲心碱具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1(邻溴苄基)6,7甲二氧基2甲基3,4二氢异喹啉碘盐(O BBMMDI)对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乌头碱、氯化钡、肾上腺素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大鼠心律失常模型,观察O BBMMDI的保护作用。【结果】O BBMMDI可明显对抗乌头碱、氯化钡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延长心律失常诱发时间,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对肾上腺素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也有一定的对抗作用,并可减轻结扎造成的心肌缺血。【结论】O BBMMDI可对抗大鼠心律失常模型,提示其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6.
莲心碱冻干粉针抗心律失常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莲心碱冻干粉针抗心律失常的药效学。方法采用哇巴因、氯化钙、乌头碱、氯仿诱导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分别观察不同剂量组的莲心碱冻干粉针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高、中、低剂量的莲心碱冻干粉针均能显著提高哇巴因和乌头碱致大鼠室性早搏(VE)、室性纤颤(VF)及心脏停搏(CA)时的用量;延长氯化钙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缩短生存大鼠的窦性心律恢复时间,减少死亡率;降低氯仿所致小鼠室颤发生率,延长小鼠出现室颤的时间。结论莲心碱冻干粉针具有广泛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益心饮』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益心饮抗心律失常的作用,采用乌头碱、氯化钡及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心律失常模型,观察比较益心饮组与对照组等对大鼠室性早搏、室速和致死用药剂量等的影响。结果:益心饮组与对照组比较致心律失常用药剂量明显增加(P〈0.05 ̄0.01);在结扎大鼠冠脉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及窦性节律恢复时间上益心饮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减少(P〈0.05)。表明益心饮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红黄通脉冲剂(HHTM)的主要有效部位为黄酮类化合物,HHTM100mg.kg^-1(以所含总黄酮计)po给药,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肾上腺素诱发家兔室性心律失常及引起小鼠室颤明显对抗作用,明显提高上腺素和乌头碱致室性心早搏的阈剂量,减少氯仿致小鼠室颤的发生率。对哇巴因诱发豚鼠的心律失常无明显一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安定抗麻醉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安定对麻醉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给麻醉大鼠注射安定,然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观察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安定可明显降低麻醉大鼠的室性期外收缩的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室性期外发生率大剂量、中级量和小剂量给药组分别降低96%、90%和83%。室颤发生率对照组89%,各给药组分别降低至0。对室速时程也有明显缩短作用,与对照组比,大剂量、中级量和小剂量和小剂量给药组室速时程分别降低91%、71%和63%。结论:安定对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养阴益气合剂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阴益气合剂具有抗氯仿-肾上腺素、乌头碱所致的心律失常作用。预防性胃饲该合剂,可明显地延长家兔和大鼠致心律失常的潜伏期,缩短发作时间,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和降低室颤的发生率,并能有效地提高乌头碱致心律失常的阈剂量。离体蟾蜍心脏离子灌洗实验表明,该合剂可能对心肌细胞Ca2+和Na+内流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