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89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辨证以虚证为主,兼夹实证,虚证主要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3型,所兼夹实证主要为血瘀证、湿浊证、湿热证、水气证。所有病例均予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并分析证型与显像结果的关系。结果:各虚证中所占比例为脾肾气虚证(51.68%)脾肾阳虚证(34.82%)肝肾阴虚证(13.5%),脾肾阳虚证肾小球滤过率(GFR)及有效血浆流量(ERPF)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虚证(P0.05);兼证中湿浊证(49.4%)血瘀证(24.7%)湿热证(19.1%)水气证(6.7%),血瘀证GFR及ERPF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型(P0.05)。结论:总体来看,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GFR、ERPF密切相关,各证型在CKD 5期呈动态变化趋势,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可以为CKD的中医证候诊断提供一个参考依据,并为CKD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心脏损害与中医证型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共108例CKD3期(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中医证型、临床指标和心脏超声心动图(简称心超)指标等,分析中医证型与心超指标的相关性及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1)CKD3期患者中有48.1%存在心脏结构改变,19.4%存在心肌肥厚,82.4%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高血压、高血压病史时间、贫血、磷离子与心肌肥厚相关(P0.05),年龄和游离甲状腺素是瓣膜返流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2)正虚证中,阴阳两虚证的心脏损害程度比脾肾阳虚证和气阴两虚证高,而且阴阳两虚证的心功能损害相对于其他证型更为严重(P0.05)。心室重构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邪实证兼夹组的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大于无邪实证兼夹组(P0.05)。邪实证中,血瘀证心室重构发生率高于湿热证(P0.01),其余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D3期患者舒张功能减退和心脏结构改变已较普遍,部分患者存在心肌肥厚。贫血、高血压、高血压患病时间、磷离子是心肌肥厚的危险因素。阴阳两虚证的心脏损害程度比脾肾阳虚证和气阴两虚证高,而且阴阳两虚证的心功能损害相对于其他证型更严重,兼夹实邪可进一步加重心脏损害程度,其中兼有血瘀证的心肌肥厚和心室、心房扩大程度均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疾病(CKD)3,4,5各期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疾病患者29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观察正虚证和标实证在CKD3,4,5各期分布情况及正虚标实证兼夹分布情况。结果CKD3期正虚证中脾肾气虚出现频率最高,标实证中湿热出现频率最高;CKD4,5期正虚证中脾肾阳虚出现频率最高,标实证中湿浊出现频率最高。结论CKD3,4,5期正虚证的演变遵循由脾肾气虚到脾肾阳虚的规律。标实证主要为湿热、湿浊和血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chronic kidney disease-renal anemia, CKD-RA)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CKD-RA的精准辨证和规范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49例CKD 3—5期非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学、肾功能、贫血、铁代谢等临床资料,分析其中医证型分布与CKD分期、铁缺乏、贫血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CKD 3—5期的肾性贫血患者本虚证以肝肾阴虚证(36.95%)为主,主要分布在CKD 4期;其次为脾肾阳虚证,主要分布在CKD 3期;脾肾阳虚证与肝肾阴虚证在CKD 5期所占比例相同。69.88%的患者表现为虚实夹杂,脾肾阳虚兼水湿证最多见;肝肾阴虚在兼湿热证、血瘀证和浊毒证中均占比最高。与单纯的RA比较,伴有铁缺乏的RA患者在4种中医证型中的占比有显著性差异(χ2=7.813,P=0.049)。肝肾阴虚证在伴有铁缺乏的RA患者中比例较高,与脾肾气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气血两虚证患者血红蛋白均低于其他3种证型(P<0.05),血清铁高于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患者(P<0.05)。肝肾阴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失眠发生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型情况。方法 选择2019年9至12月在温州市中医院和温州市中心医院规律随访的PD患者17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及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并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分析PD患者失眠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型。结果 PD患者失眠发生率为45.03%。年龄大、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高、总尿素清除指数(Kt/V)低是导致PD患者发生失眠的影响因素。失眠组本虚证以气阴两虚证(42.86%)为主要证型,标实证以血瘀证(47.22%)为主要证型;而非失眠组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53.19%)为主要证型,标实证以湿浊证(47.73%)为主要证型。结论 年龄大、BUN高和透析不充分可能是PD患者发生失眠的影响因素。PD患者发生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分布特点:失眠组本虚证以气阴两虚证为主要证型,标实证以血瘀证为主要证型。非失眠组本虚证型以脾肾气虚证为为主要证型,标实证以湿浊证为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湿浊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慢性肾脏病(CKD)为本虚标实,湿浊证为其最常见的邪实证型。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之邪下注蓄积于肾脏。针对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提出补益脾肾、活血化瘀、化湿泄浊等中医治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辨证治疗肾脏病湿浊证延缓进展到慢性肾脏病5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共收集318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证型进行分析,并按病程分层对证候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318例患者中,单纯虚证68例,占21.4%;单纯实证27例,占8.5%;虚实夹杂证223例,占70.1%。病程0~2年者可见以痰(湿)热互结为主的实证,病程2年以上者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病程10年以上者多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随着病程延长,血瘀证逐渐增多。结论随着病程进展,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证型由热盛津伤、痰热互结逐渐向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证转化,血瘀证、痰浊证是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常见兼夹证。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0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中医病位、病性证素分布规律特点。【结果】(1)中医病位:肾的证素积分最高,其次为脾和经络;肾、脾、经络的证素积分与肝、心、肺、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中医病性:实性证素主要为痰、血瘀、湿,其比率为痰>血瘀>湿。虚性证素主要为阴虚、气虚和阳虚,其比率为阴虚>气虚>阳虚。(3)证素分布:肾病中阴虚证素积分最高,脾病中气虚证素积分最高,经络证素中血瘀积分最高。【结论】肾、脾、经络是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主要病位;本病虚证以阴虚、气虚和阳虚偏重,实证以痰、血瘀、湿偏重;临床多见肾阴虚证、脾气虚证及瘀血阻络证等证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积分在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分级对应关系中的运用,比较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分级、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水平的相关性,并通过心力衰竭积分评价不同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方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历,收集患者住院时的中医证型、BNP水平、心功能分级、中医方药,并根据病历出入院小结及病程记录进行心力衰竭积分评分。结果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中气阴两虚证和心血瘀阻证较多,心功能Ⅲ级的患者在各个中医证型的分布较平均,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在阳虚水泛证组中分布最广泛;中医证型5组间BNP水平不完全相同,气阴两虚证组BNP值低于其他4组且气虚血瘀证组低于痰浊壅肺证、阳虚水泛证组(P<0.05);心力衰竭积分在5组间由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痰浊壅肺证、阳虚水泛证这一顺序逐渐升高;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和阳虚水泛证方药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心力衰竭积分可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且可以对中医方药疗效进行一定评价,能反映中医证型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BNP水平可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临床调研的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病房及血透室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运用医学统计学的方法,研究慢性肾衰竭的中医各证型分布规律。结果:在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正虚证型以脾肾阳虚证患者最多(38.0%),其次为脾肾气虚证(26.0%),气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患者接近(15.0%),肝肾阴虚证最少(7.0%)。邪实证型以湿热证患者出现频率最多(51.0%),湿浊证及血瘀证次之,分别占43.0%和49.0%,水气证和风动证较少(35%)。在中医各虚证证候与肾功能衰竭各期的关系统计中,脾肾气虚证主要见于肾功能代偿期、失代偿期及衰竭期,在尿毒症期降低(P0.05);脾肾阳虚证中尿毒症期为最多,代偿期、失代偿期和衰竭期均较少(P0.05);气阴两虚证主要见于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代偿期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散在见于肾功能衰竭各期中,无明显差异;阴阳两虚证主要见于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尿毒症所占比例较大(P0.05)。在中医正虚与邪实兼夹的分布中,纯虚证未兼挟邪实者以脾肾气虚证为最多;湿浊证在脾肾亏虚证中出现最多,湿热证在气阴两虚证中出现最多,水气证在脾肾阳虚证出现最多,在肝肾阴虚证出现最少,血瘀证主要在脾肾阳虚和脾肾气虚证出现最多,风动证在各虚证中较少见,缺乏统计学意义。慢性肾衰竭不同证型之间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将为今后的临床中医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中医证型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肠癌中医证型构成分布主次,为临床治疗提供辨治方向。方法检索近10年网络数据库中西医学期刊,从383篇论文中收集中医治疗大肠癌确诊病例4 543例,对32种证型进行分类、归纳,分析比较中医证型的构成比及其差异。结果大肠癌常见中医证型依次是脾气虚弱型、湿热内蕴型、气血两虚型、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和脾肾阳虚型。结论大肠癌发生、发展的中医主要病理机制与脾气虚弱、湿热内蕴、气血两虚、肝肾阴虚、气滞血瘀和脾肾阳虚等相关,其证型结构的排列主次可为制定大肠癌中医治疗方案的框架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心病各中医证型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456例患者,分别统计吸烟史,测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水平,与同期的健康体检者20例比较,分析中医证型与吸烟、高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的关系。结果中医证型以心血瘀阻证及痰阻心脉证为主。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各证型组吸烟、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均升高(P〈0.05),其痰阻心脉证与吸烟关系最为密切(P〈0.05),痰阻心脉证及气滞血瘀证均以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最为明显(P〈0.05),FPG水平以气阴两虚证及心肾阴虚证升高为主(P〈0.05)。冠心病各证型组血脂TG、TC、LDL-C与对照组相比均升高,HDL-C降低(P〈0.05),其中TG、TC以痰阻心脉证最高,阳气虚衰证最低(P〈0.05);LDL-C以痰阻心脉证最高,气阴两虚证最低(P〈0.05);HDL-C以气阴两虚证最低,气滞血瘀证最高(P〈0.05)。结论吸烟、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辅助诊断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方法:选择6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胞宫、脾、胃。②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积分显著高于气虚、血虚、阳虚积分(P〈0.05~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湿、热、血瘀、寒、痰,气滞积分显著高于热、血瘀、寒、痰积分(P〈0.05~P〈0.01)。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源于肾虚,发于肝郁,病性属虚实夹杂,肾阴虚、肝气滞为其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消瘀泄浊饮治疗慢性肾脏病气虚夹瘀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消瘀泄浊饮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气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KD3-4期气虚夹瘀证患者60例,按随机化方法随机分成西医组(30例)和中西医结合组(30例),西医组予以西医基础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消瘀泄浊饮。连续治疗12周,所有患者在服药时、服药后12周检查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eGFR。评价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对比总结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组均显著优于西医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实验室指标均有改善,治疗后两组比较,血肌酐、血尿素氮、中医证候积分,中西医结合组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eGFR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西医基础治疗加用消瘀泄浊饮治疗CKD气虚夹瘀证患者,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至缓解期病机转归。方法:收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四诊情况,软件录入分析得出证素名称,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析。结果:70分以上的证素积分从高往低的分布频率前5位为:病位:急性期依次为肾〉肺〉心〉脾〉表;缓解期依次为肺〉肾〉心〉脾〉表。病性:急性期依次为气虚=痰〉阳虚〉血虚〉阴虚;缓解期依次为气虚〉阳虚〉痰〉阴虚〉血虚。病性等级急性加重期气虚重度占94%,痰重度占73.6%,血虚中度占28.3%。缓解期气虚重度41.5%,痰中度30.2%,血虚轻度占30.2%。结论:COPD病位在肾、肺、心为主,急性加重期到缓解期病位变化由肾转到肺为主,病性均以气虚、痰、阳虚、血虚、阴虚为主,但病性程度变化大。其中以痰、血虚变化最突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将慢性乙肝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气滞血瘀和脾肾阳虚五个证型各40例,分别做放免两对半定量、HBV-DNA定量、肝功能(ALT、AST、GGT、TBIL、A、G)、肝纤维四项(HA、PC-Ⅲ、LN、IV-C)检测,观察各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湿热中阻型,其HBV-DNA定量、肝功能、HBsAg、HBeAg指标均高于其他各型,由高至低依次为肝郁脾虚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各型之间肝纤维四项、HBV-DNA、HBsAg、HBeAg、ALT、AST、GGT、TBIL、ALB、GLB有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回顾性研究法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构成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虚、阳虚、阴虚、痰浊、水饮、血瘀是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性要素,心、肺、脾、肾、肝是基本病位要素;心力衰竭的病位证素在不同证候中具有对应的病性类证素。在气虚、痰浊为主的证候中,多与肺相关;在阳虚、血瘀为主的证候中,多与心相关;而以水饮为主的证候中则与心、肺均相关。结论:通过对心力衰竭证候要素及其相关关系的研究,为建立以证候要素为基本单位的辨证新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心力衰竭临床辨证提供新的思路,提示临床辨证可灵活组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结合有关文献及临床病例分析探讨老年淡漠型甲亢的主要病机及与地理环境、体质因素、情志失调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聚类分析和频数分析,对20例老年淡漠型甲亢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及证型分类。结果中医证型分为:气阴两虚、血瘀痰阻,肾阳亏虚、脾虚湿盛,肾虚不固、冲任失调,心肝阴虚,气滞痰瘀5个证型,因症状多不典型,故常易漏诊和误诊,经特异性治疗后,症状多能控制。结论临证应辨明虚实,以补其不足为治疗第一要务,着重益气养阴,密切结合病位的不同而选方用药,加强治疗的针对性。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做到及早诊断、及早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滋水分清饮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在糖尿病肾病各证型组的治疗规律。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66例进行治疗观察,其中治疗组按中医证型进一步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气虚和阴阳两虚组进行观察。对照组在控制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西药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滋水分清饮;观察周期为3个月。观察中医症状积分、血β2微球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治疗前后差异,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根据中医症状积分评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治疗组中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均显著降低,分别为(2.14±1.59)mg/L、(0.36±0.56)mg/L、(73.80±47.89)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4个证型分组治疗后,血β2微球蛋白在各组均有降低,阴虚燥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组、脾肾气虚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尿β2微球蛋白在阴虚燥热组、气阴两虚组、脾肾气虚组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滋水分清饮能显著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早期肾损害血、尿β2微球蛋白等指标,对于气阴两虚、脾肾气虚患者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