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花铁线莲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钺  王慧丽 《中草药》1997,28(6):329-330
从黄花铁线莲ClematisintricataBunge的地上部分分得5个结晶性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Ⅱ),山柰酚(kaempferol,Ⅲ),槲皮素(quercetin,Ⅳ)和硝酸钾(Ⅴ),其中化合物Ⅲ,Ⅳ和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虎金丸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及层粘蛋白(laminin,LN)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CCl4所致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用放免法检测血清PCⅢ、HA、LN。结果:虎金丸能显著降低各期模型大鼠血清中HA、LN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长期疗效优于秋水仙碱组。能维持血清中PCⅢ的血清含量在肝纤维化期(9、12周)基本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虎金丸能延缓肝纤维化的形成,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苏欣康(中药复方)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的影响。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苏欣康组(口服苏欣康配方颗粒剂)和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于治疗前后以酶联免疫法测定血小板GPⅡb/Ⅲa。结果苏欣康组血小板GPⅡb/Ⅲa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苏欣康具有抑制GPⅡb/Ⅲa活性的作用,治疗ACS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红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心脏功能IV级患者45例,随机分为地高辛(I组),红参(II组),地高辛加红参(Ⅲ)3个治疗组,每组15例,治疗后血液动力学及生化指标的改善率Ⅱ,Ⅲ组高于I组,而以Ⅲ组最明显。结果提示红参对心力衰竭有效而安全,无副作用,与地高辛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裂叶苣荬菜黄酮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从烈叶苣荬菜干燥全草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得5个黄酮化合物,经化学性质和光谱特征分析分别签定为:金合欢素(acacctin,Ⅱ)、山柰素(kaempferol,Ⅲ)、柯伊利素(chrysoeriol,Ⅲ)、木犀草素(tuteolin,Ⅳ)和异鼠李素(isorhamnetin,Ⅴ)。其中Ⅰ、ⅡⅢ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6.
黄花杜鹃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忠建  李国强 《中草药》1996,27(5):262-264
从黄花杜鹃Rhaododendronprzewalskii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中分得8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为:熊果酸(Ⅰ),(+)-儿茶精(Ⅱ),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甙(Ⅲ),桦木甙(Ⅳ),桦木精醇(Ⅴ),木毒素-Ⅰ(Ⅵ),闹羊花毒素-Ⅲ(Ⅶ)和马醉木糖甙A(Ⅷ)。  相似文献   

7.
甘草抗病毒有效部位体外抗副流感病毒(Ⅲ型)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甘草抗病毒有效部位(GC3—1—4)体外抑制副流感病毒(Ⅲ型)的作用。方法:采用煎煮法和柱层析法提取分离得到甘草抗病毒有效部位(GC3—1—4)。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药,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观察GC3—1—4在Hela细胞中对副流感病毒(Ⅲ型)的抑制作用。结果GC3—1—4半数中毒浓度(TQ50)为144.17μg/ml;抑制副流感病毒(Ⅲ型)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12.82μg/ml,治疗指数(TI)为11.25;GC3—1—4对副流感病毒(Ⅲ型)的抑制作用存在量效反应关系;在感染后6h以内给药,GC3—1—4对副流感病毒(Ⅲ型)均有抑制作用。结论:GC3—1—4在Hela细胞中对副流感病毒(Ⅲ型)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牛角地黄冲剂对大鼠内毒素休克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灌胃牛角地黄冲剂,可明显抑制静注内毒素引起的动脉血压的降低,抑制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组织因子(TF)含量的升高,提高其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组织因子(TF)比值,并防止休克后血小板数和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水杨梅化学成分的研究(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高骏  何直升 《中草药》1997,28(4):195-198
从水杨梅根Adinarubella中分得7个成分,经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为:5-hydroxy-2-methylchromone7-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Ⅰ),5-hydroxy-2-methylchromone7-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Ⅱ),2,4,6-trimethoxy-Phynol-1-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Ⅲ),strictosidinicacid(Ⅳ),barman-3-carboxylicacid(Ⅴ),马钱素(loganin,Ⅵ),2-O-α-D-glucopyranosyl-D-glucose(Ⅶ),其中Ⅲ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山茱萸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从中药山茱萸中分离并鉴定了10种化合物:熊果酸(Ⅰ),5,5’-二甲基糠醛醚(Ⅱ),5-羟甲基糠醛(Ⅲ),没食子酸(Ⅳ),3,5-二羟基苯甲酸(Ⅴ),马钱素(Ⅵ),7-O-甲基莫诺甙(Ⅶ),7-脱氢马钱素(Ⅷ),β-谷甾醇(Ⅸ)和脱水莫诺甙元(Ⅹ)。其中Ⅹ为首次从天然界中分得,Ⅱ、Ⅲ和Ⅷ为第一次从山茱萸科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祁州漏芦地上部位的植物蜕皮激素化合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姜晓峰  李铣 《中草药》1997,28(5):262-264
从祁州漏芦Rhaponticumuniflorum(L.)DC的地上部位分得7个植物蜕皮激素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中6个为蜕皮甾酮20,22-单异丙叉物(ecdysterone20,22-monoacetonide,Ⅰ),rubrosterone(Ⅱ),rhapisterone(Ⅲ),viticosteronE(Ⅳ),筋骨草素C(ajusteroneC,Ⅴ),蜕皮甾酮(ecdysterone,Ⅶ)。Ⅱ、Ⅳ为首次从祁州漏芦属中得到,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2.
Ⅲ型胶原氨基肽(PⅢP)、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N—C)在病毒性肝炎中常作为肝细胞损伤程度的诊断依据,我院采用疏肝活血健脾补肾汤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经观察对PⅢP、LN、N—C指标的改善有较好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30例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加栓塞(TAE)结合中药制剂-AC-Ⅲ注射液进行临床观察(AC-Ⅲ组),与常规的TAI加TAE治疗27例(常规组)进行对比。结果AC-Ⅲ组肿瘤缩小率AFP含量下降或转阴率和一年以上生存率均优于常规组。此外,AC-Ⅲ组病人疗后免疫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长叶榧叶中对人体DNA多聚酶β的抑制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仁通  张与欢  方圣鼎 《中草药》1997,28(12):707-710
从长叶榧Torreyajackii叶中分得5种成分,经波谱分析及化学反应鉴定为二十烷醇(Ⅰ)、β-谷甾醇(Ⅱ)、反式璎珞柏酸(Ⅲ)、(+)松脂素单甲醚(Ⅳ)和(+)松脂素(Ⅴ),其中Ⅲ对人体DNA多聚酶β及白血病P388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绵马贯众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绵马贯众Dryopteriscrassirhizoma的乙醚浸膏中分得3种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数据鉴定为绵马贯众素ABBA(dryocrassine,Ⅰ),绵马酸ABA(filixicacid,Ⅱ)和白绵马素AA(albaspidin,Ⅲ)。化合物Ⅱ和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6.
苦味西葫芦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苦味西葫芦(Cucurbita pepo cv dayangua Lu Anmin.)的化学成分。方法: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分离,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为脑苷(V),13(18)-齐墩果烯-3-醇(VI),胡萝卜苷(IV),β-谷甾醇(Ⅲ),豆甾醇(Ⅲ),硬脂酸三十二烷醇酯(II)和三十三烷(I),结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江南地不容根水溶性生物碱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光文  邓京振  赵守训  杨虹 《中草药》1996,27(10):586-588
继前文,从民间草药江南地不容Stophaniaexcentrica根中又分离并鉴定了4个非季铵水溶性生物碱成分:(-)-N-甲基衡州乌药破[(-)-N-methylcoclaurine,Ⅰ)、(+)一街州乌药碱〔(+)-coclaurine,]Cephamorphinanine(Ⅲ)和Sinococuline(Ⅳ)。其中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属植中分得,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毛叶假鹰爪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毛叶假鹰爪Desmosdumosus(Roxb.)Saff.根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了其中7个化合物,分别是lawinal(Ⅰ),5,7-二羟基-8-甲酰基-6-甲基双氢黄酮(Ⅱ),去甲氧杜鹃花素(Ⅲ),去甲氧杜鹃花素-7-甲酸(Ⅳ),β-谷甾醇(Ⅴ),豆甾醇(Ⅶ)和苯甲酸(Ⅷ)。化合物Ⅱ为天然界首次分得,Ⅲ,Ⅳ,Ⅵ为本种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19.
两头尖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匡海学  田振坤  张宁 《中草药》1996,27(6):328-330
从两头尖(多被莲花Anemoneraddeana的根茎)中分出4种皂甙,经鉴定分别为五加甙K(Ⅰ)、竹节香附素A(Ⅱ)、常春藤皂甙B(Ⅲ)和竹节香附皂甙R8(Ⅳ).其中Ⅰ和Ⅲ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0.
血必净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血毕竟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实验对照组(Ⅱ组),西药治疗组(Ⅲ组)和血必净组(Ⅳ组)。静脉注射内毒素(LPS)造成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后Ⅲ组和Ⅳ组立即分别注射甲基强的松龙(MP)和血必净注射液,观察各组动物血浆TNF-α的含量。实验后处死动物。进行肺泡灌洗,检测肺泡灌洗液中TNF-α的含量,摘取肺组织,检测肺湿、干重,光镜观察肺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血浆以及肺泡灌洗液中TNF-α的含量,Ⅱ组显著升高,与Ⅰ组比较(P〈0.01);Ⅲ组以及Ⅳ组含量有所降低,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肺湿、干重,光镜观察肺病理形态学改变,Ⅳ组改善明显优于Ⅲ组。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