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的研究多见于骨髓、脐血等组织,而在鹿茸组织中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是否能诱导为软骨细胞目前尚不清楚。实验拟建立梅花鹿鹿茸生长中心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体外诱导鹿茸间充质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实验于2006—03/2007—06在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基础兽医研究室完成。①实验材料:4岁龄健康雄性梅花鹿由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于生长早期锯取梅花鹿鹿茸,在解剖显微镜下定位和切取间质层(突起部),即为鹿茸间充质干细胞所在的组织层。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鹿茸生长中心间充质干细胞,锥虫蓝染色显示细胞活性达90%以上,将活性确定后的细胞液氮冻存。取第3代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以及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条件培养基诱导培养。③实验评估:培养12d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细胞化学及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细胞。 结果:①鹿茸生长中心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可以获得均一的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的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均匀,呈长梭形,克隆样生长,增殖迅速。②转化生长因子β1体外定向诱导鹿茸间充质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分化的鹿茸间充质细胞生长迅速,诱导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呈典型的软骨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阳性,Ⅱ型胶原表达阳性。 结论:采用酶消化法可以从鹿茸生长中心间充质层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转化生长因子β1具有促进鹿茸生长中心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背景:有研究表明大肠杆菌(E.coil)肽聚糖乙酰化抑制溶解性转糖酶的酶切活性,但对淋球菌胞壁质乙酰化对该类酶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观察淋球菌的肽聚糖乙酰化对革兰阴性菌溶解性转糖酶家族二的酶切效果的影响.方法:运用同源重组方法敲除淋球菌的肽聚糖乙酰化基因A和B(△pacAB),制备3H标记的野生株和突变株的肽聚糖.应用分子克隆和蛋白表达纯化技术获得溶解性转糖酶A,体外测定溶解性转糖酶A对淋球菌和突变株(△pacAB)的肽聚糖酶切效果和最适酶切温度.结果与结论:溶解性转糖酶A经克隆、表达和纯化得到浓度为26.12 g/mL蛋白;氚代葡糖胺标记并纯化得到氚代淋球菌肽聚糖多聚体;溶解性转糖酶A对40%乙酰化的淋球菌FA19肽聚糖酶切效果仅为9.71%,但对去乙酰化的突变株肽聚肽的酶切效果达93.45%;溶解性转糖酶对淋球菌肽聚糖酶的最佳酶反应温度为30℃.结果提示,淋球菌的肽聚糖乙酰化抑制溶解性转糖酶蛋白的切割活性,淋球菌可能通过胞壁酸乙酰化抑制溶解性转糖酶A引起的自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色念珠菌耐药性产生的过程,建立白色念珠菌的体外耐药模型。方法: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倍倍增加方法对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敏感菌株进行氟康唑和氟康唑加阿苯达唑(2 mg·L-1)2种不同诱导途径的体外耐药性 诱导,得到的耐药子代在无药酵母抽提物蛋白胨葡萄糖(YEPD)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传代培养,观察MIC的变化情况。结果:经2种不同途径进行耐药性诱导,受试菌株均获得耐药性,但其耐药程度不同;耐药 子代经过42 d的无药传代后MIC值无明显变化。 结论:通过体外人工诱导获得了白色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模型,并且该获得性耐药稳定性较好;阿苯达唑可促进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甘草总黄酮混悬液中总黄酮和甘草查尔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UV)和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总黄酮和甘草查尔酮的含量。结果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结论通过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及回收率试验等证明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华蟾毒精(CBG)单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复制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测定胸腺、脾脏重量并计算脏器指数;用 MTT 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腹腔巨噬细胞(MΦ)能量代谢水平,中性红吞噬法测定腹腔 MΦ的吞噬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CBG可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脏器指数,改善免疫抑制小鼠低下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强小鼠腹腔 MΦ能量代谢水平和吞噬中性红的能力,提高外周血CD4+、CD8+细胞数.结论 CBG对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升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尤其是CD4+细胞数,使CD4+/CD8+比值上升,活化并增加免疫效应淋巴细胞,进而发挥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有研究表明大肠杆菌(E.coli)肽聚糖乙酰化抑制溶解性转糖酶的酶切活性,但对淋球菌胞壁质乙酰化对该类酶的影响未见有报道。 目的:观察淋球菌的肽聚糖乙酰化对革兰阴性菌溶解性转糖酶家族二的酶切效果的影响。 方法:运用同源重组方法敲除淋球菌的肽聚糖乙酰化基因A和B(∆pacAB),制备3H标记的野生株和突变株的肽聚糖。应用分子克隆和蛋白表达纯化技术获得大肠杆菌溶解性转糖酶A,体外测定溶解性转糖酶A对淋球菌和突变株(∆pacAB)的肽聚糖酶切效果和最适酶切温度。 结果与结论:溶解性转糖酶A经克隆、表达和纯化得到浓度为26.12 g/mL蛋白;氚代葡糖胺标记并纯化得到氚代淋球菌肽聚糖多聚体;溶解性转糖酶A对40%乙酰化的淋球菌FA19肽聚糖酶切效果仅为9.71%,但对去乙酰化的突变株肽聚肽的酶切效果达93.45%;溶解性转糖酶对淋球菌肽聚糖酶的最佳酶反应温度为30 ℃。结果提示,淋球菌的肽聚糖乙酰化抑制溶解性转糖酶蛋白的切割活性,淋球菌可能通过胞壁酸乙酰化抑制溶解性转糖酶A引起的自溶的发生。 关键词:淋球菌;肽聚糖;肽聚糖乙酰化基因;溶解性转糖酶A;组织构建  相似文献   
7.
复方熊胆眼药水对大鼠的慢性毒性邓旭明梁焕春阎继业阮承迈韩红伟张金子(解放军农牧大学药学教研室,长春130062)用Wistar大鼠,体重150-180g,♀♂各半,随机分为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和空白对照4个组,分别给予复方熊胆眼药水0.1,1.0,...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单独使用3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及与外输泵抑制剂利血平(20μg/ml)结合使用,对临床分离的2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MIC。结果表明,利血平使个别敏感菌株和中低度耐药菌株的MIC降低,说明其存在外输泵介导的耐药表型;而对喹诺酮高耐药菌株的MCI却没有受到影响,一些菌株的MIC甚至变大。另外,利血平对亲水性喹诺酮影响较大,对疏水性喹诺酮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关东丁香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关东丁香(Syringa veutinaKom)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等常压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关东丁香叶中分得7个化合物,并鉴定为丁香苷(1)、Lirodendrin(2)、(+)-Medioresinol di-O-β-D-glucopyran oside(3)、芦丁(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6)、D-甘露醇(7)。结论: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丁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4、5、6和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没食子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没食子是没食子蜂寄生于没食子树上生成的虫瘿。没食子药用历史悠久,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是我国新疆维吾尔医常用药。但对其系统的文献综述还未见报道。本文从没食子的本草及鉴定、化学成分及其性能等几个方面,结合作者实验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1本草及鉴定研究1.1没食子药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