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实习生安宁疗护知信行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2—3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32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横断面研究,通过问卷星平台向其发放问卷,统计护理本科实习生安宁疗护知信行现状,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理本科实习生安宁疗护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果:护理本科实习生安宁疗护知识维度评分为9~19分,平均(16.12±2.03)分;态度维度评分47~85分,平均(67.69±8.45)分;行为维度评分9~40分,平均(30.28±6.3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未参加过安宁疗护培训、不愿意参与安宁疗护志愿服务均为护理本科实习生安宁疗护知识维度评分低的危险因素(P<0.05);男性、不愿意到安宁病房工作均为护理本科实习生安宁疗护态度维度评分低的危险因素(P<0.05);男性、未参加过安宁疗护培训均为护理本科实习生安宁疗护行为维度评分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未参加过安宁疗护培训、不愿意参与安宁疗护志愿服务、不愿意到安宁病房工作均为护理本科实习生安宁疗护知信行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护理实习生的安宁疗护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长沙市某三甲医院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261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B),以问卷星电子问卷对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收到有效问卷259份。护理实习生的安宁疗护态度总分为(73.67±12.31)分;其中对安宁疗护患者利益的态度得分为(16.29±3.24)分,对照顾临终患者产生恐惧不安心理的态度得分为(9.37±2.24)分。是否担任班干部、是否避免谈论死亡对护理实习生安宁疗护态度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担任班干部、是否避免谈论死亡是影响护理实习生安宁疗护态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护理实习生安宁疗护的态度整体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不同层级医院临床护士对于安宁疗护的认知态度及从业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广西1 653名临床护士进行安宁疗护认知及从业意愿的问卷调查。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临床护士知识量表得分为(10.21±3.75)分,态度量表得分为(34.90±3.54)分,只有455名(27.5%)护士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从事安宁疗护相关工作,1 198名(72.5%)的护士表示不愿意或不确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职称、月收入、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或培训、是否有临床经验是安宁疗护知识的影响因素;学历、宗教信仰、家里是否有>60岁老人同住、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或培训是安宁疗护态度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相关教育或培训、是否有临床经验影响护士安宁疗护的从业意愿。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护士安宁疗护知识及态度处于中等水平,对安宁疗护的从业意愿普遍不强,是否接受过安宁疗护培训是其知识、态度和从业意愿的一致影响因素。因此,扩大安宁疗护理念宣传,加强护士安宁疗护教育培训,以提高护士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和态度,促使更多的护士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不同层级医院临床护士对于安宁疗护的认知态度及从业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广西1 653名临床护士进行安宁疗护认知及从业意愿的问卷调查。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临床护士知识量表得分为(10.21±3.75)分,态度量表得分为(34.90±3.54)分,只有455名(27.5%)护士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从事安宁疗护相关工作,1 198名(72.5%)的护士表示不愿意或不确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职称、月收入、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或培训、是否有临床经验是安宁疗护知识的影响因素;学历、宗教信仰、家里是否有>60岁老人同住、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或培训是安宁疗护态度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相关教育或培训、是否有临床经验影响护士安宁疗护的从业意愿。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护士安宁疗护知识及态度处于中等水平,对安宁疗护的从业意愿普遍不强,是否接受过安宁疗护培训是其知识、态度和从业意愿的一致影响因素。因此,扩大安宁疗护理念宣传,加强护士安宁疗护教育培训,以提高护士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和态度,促使更多的护士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聊城地区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及态度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于2022年1—6月选取404名聊城地区各级医院的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安宁疗护知识及态度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聊城地区医护人员安宁疗护的知识得分为(13.02±4.10)分,平均得分率为65.10%,态度得分为(38.67±5.64)分,平均得分率为64.50%。年龄(41~50)岁、接受过教育培训、医治或护理过中晚期患者、了解伦理道德和文化习俗与知识得分成正相关(P<0.05)。年龄(>50岁)、职称(副高级职称)、岗位(医疗)、医治或护理过中晚期患者会对态度得分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P<0.05)。结论 聊城地区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和态度处于中等水平,加强建设规范的安宁疗护体系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宁疗护认知及态度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中青年人群的安宁疗护认知、个人意愿及死亡态度现状。探究微信公众平台对于普及安宁疗护观念的效果。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安宁疗护知识问卷、安宁疗护个人意愿问卷、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AP-R量表)对河南省124名中青年进行调查,了解中青年人群安宁疗护的认知和个人意愿现状。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安宁疗护知识宣教,比较干预前后安宁疗护认知与死亡态度状况。结果中青年人群的安宁疗护知晓率较低,仅58.1%;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安宁疗护知识宣教前后安宁疗护知识问卷得分分别是(4.02±1.00)分和(4.16±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人群的安宁疗护认知现状较差,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安宁疗护知识宣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安宁疗护的认知现况,为后阶段设置相关课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170名有安宁疗护病房见习经历和50名没有见习经历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安宁疗护知识平均得分为(9.63±3.39)分,认知平均得分为(74.65±11.5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是否有过见习经历、是否愿意学习及给他人介绍安宁疗护、是否愿意从事安宁疗护在知识和认知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加安宁疗护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提高护生安宁疗护认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个体为中心的视角探讨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认知能力水平的不同潜在类别及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云南省某医科大学在校护生,于2023年3月至2023年6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宁疗护知识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SPSS、Mplu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护生安宁疗护认知能力水平被识别出3个潜在类别,分别命名为安宁疗护高认知能力水平组、一般认知能力水平组、低认知能力水平组,占比分别为28.74%、57.29%、13.97%;护生的性别、民族、居住地、安宁疗护学习和实践经历(有无接触过癌症终末期患者、有无接受过安宁疗护相关的培训)、是否愿意从事安宁疗护相关工作是护生安宁疗护认知能力水平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护生安宁疗护认知能力水平存在3个潜在类别,未接触过癌症终末期患者、未接受过安宁疗护相关的培训、不愿意从事安宁疗护相关工作、居住于农村的男性少数民族护生安宁疗护认知水平较弱。未来学者可根据护生安宁疗护认知能力水平的不同潜在类别的特征制定针对性的培训策略,以提高护生的安宁疗护认知能力水平,为安宁疗护队伍储备人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安宁疗护护士死亡应对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8名安宁疗护护士为调查对象,收集可能影响其死亡应对能力的人口社会学变量资料,采用死亡应对能力量表(CDS,共8个维度,30个条目,总分30~210分)评估其CDS评分。安宁疗护护士CDS评分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8名安宁疗护护士CDS评分为(142.08±21.07)分,各条目均分为(4.75±0.63)分,其中生命省察能力维度得分率(81.18%)最高,处理失落能力维度得分率(51.48%)最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安宁疗护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护理过死亡患者经验、丧亲经历、接受死亡教育或安宁疗护培训情况是影响其死亡应对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安宁疗护护士死亡应对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充分考虑护士年龄、工作年限、护理过死亡患者经验、丧亲经历等因素,加强对安宁疗护护士的教育与培训,使其掌握处理和调适死亡相关事件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其死亡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冯梅  罗丹  刘茜  刘湘萍 《医学与社会》2023,(10):115-119+125
目的:探讨湖北省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知识状况与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的关系,为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的机制研究和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湖北省22家三级医院415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缓和医疗照护自我能力量表、安宁疗护知识问卷、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中文版美国重症护理协会健康工作环境评估量表为调查工具,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安宁疗护知识状况和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间的关系。结果:湖北省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与安宁疗护知识(r=0.189,P<0.01)、安宁疗护态度(r=0.220,P<0.01)、健康工作环境(r=0.373,P<0.01)均呈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安宁疗护知识仅通过安宁疗护态度和健康工作环境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127。结论: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知识状况与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呈正相关。安宁疗护态度和健康工作环境在安宁疗护知识和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提示在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时需要重点考虑环境因素和态度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安宁疗护知识掌握情况及安宁疗护态度现状.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我院2019—2020级26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安宁疗护知识问卷总分为(12.134±3.945)分,平均正确率为60.71%;安宁疗护态度调查问卷总分为(53.000±6.400)分,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为满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民众对安宁疗护的认知程度和个人选择意愿,为安宁疗护的发展和推进提供决策依据,采取配额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11个区的1200名广州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69份,其中290人(29.9%)从未听过安宁疗护,18人(1.8%)非常了解安宁疗护,661人(68.3%)对安宁疗护有一定程度的认知;772人(79.7%)表示会选择安宁疗护,197人(20.3%)不愿选择安宁疗护。通过卡方检验得到女性、较高年龄、较高学历的居民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度更高,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接受过生死教育、死亡恐惧感高、月可支配收入高的居民愿意选择安宁疗护的概率更高。得出居民的安宁疗护认知普遍不足,但是选择在临终前接受安宁疗护的意愿较高,精神抚慰成为重点需求,家庭式安宁疗护服务前景广阔,提高安宁疗护认知、降低感知费用和提升心理慰藉服务将有利于安宁疗护工作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3.
颜海萍  叶俏  魏霞  陈红先 《安徽医学》2021,42(2):207-211
目的 了解珠海市社区护理人员阿尔茨海默症知信行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采用问卷对珠海市区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基本资料和阿尔茨海默症知识、态度及行为。结果 问卷回收283份。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9.87±3.11)分、(4.79±1.88)分和(3.90±2.62)分,总分为(28.57±5.09)分。无满分人员。单因素分析显示:学历、职称不同的社区护理人员知识和态度得分不同,阿尔茨海默症疾病培训史、接触史、患者照护史及职务不同的社区护理人员态度、行为及总分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阿尔茨海默症疾病培训史及患者接触史不同的社区护理人员知信行总分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珠海市社区护理人员对阿尔茨海默症知识掌握及应用能力不足,学历和职称的不同会影响社区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疾病培训史及患者接触史影响社区护理人员知信行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安宁疗护病房护士的护理伦理敏感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职业状态认知问卷、护理伦理敏感性问卷调查184名安宁疗护病房护士一般情况、职业状态认知情况和护理伦理敏感性,分析安宁疗护病房护士的护理伦理敏感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84名安宁疗护病房护士的护理伦理敏感性得分为(37.21±5....  相似文献   

15.
背景 上海安宁疗护服务已走过30余年的历程,目前上海全市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积极推进试点、制订服务规范、实施能力培训等措施,有力推动了安宁疗护持续、规范、高效发展。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医疗机构肿瘤安宁疗护资源使用状况及从业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情况。方法 2019年3-9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别从上海市7个中心城区(黄浦区、徐汇区、杨浦区、普陀区、静安区、长宁区、虹口区)的14家试点安宁疗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安宁疗护从业医护人员42名为研究对象。分析试点机构2018年卫生统计报表和财务报表(安宁疗护病床使用率、安宁疗护时间、安宁疗护中心人均医疗费用、安宁疗护中心日均医疗费用)。并采用自行设计的《上海市安宁疗护试点机构医护人员从业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医护人员从业满意度进行调查与访谈,具体内容包括受访者的基本信息、从业满意度(薪资福利、职业发展、职业认同感、离职意向、同行关系、工作满意度)以及影响安宁疗护从业医护人员职业满意度的因素。结果 2018年上海市中心城区试点安宁疗护机构的安宁疗护病床使用率为(48.42±2.34)%;平均住院时间为(41.8±3.5)d,人均医疗费用为(7 632.8±234.7)元,日均医疗费用为(182.6±22.6)元;居家安宁疗护平均时间为(56.2±7.5)d,人均医疗费用为(1 371.3±186.4)元,日均医疗费用为(24.4±4.2)元。社区医疗机构安宁疗护从业医护人员对薪资福利、职业发展的满意度偏低,对同行关系和职业认同感的满意度偏高。安宁疗护从业医护人员对居家安宁疗护和机构安宁疗护的工作满意度结果相似。影响安宁疗护从业医护人员开展机构安宁疗护服务的主要因素是:“待遇较低、工作量大,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依靠机构自身运营补贴,专项经费不足”“长期面对即将死亡的患者,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较大”;影响安宁疗护从业医护人员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主要因素是:“工作琐碎,医护人员待遇不足”“从业医护人员数量不足”“各方重视程度不足”。结论 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有效减轻了社会和家庭负担,但仍存在安宁病床的使用率不高,安宁疗护从业医护人员的待遇和满意度偏低,不同医疗机构间转诊不通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生)对安宁疗护知识、能力和素养需求情况,为制订安宁疗护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安宁疗护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已完成临床实习的233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只有35.2%的护生对安宁疗护有所了解,52.8%的有照护终末期患者和失去亲人经历,58.8%的有安宁疗护培训需求。结论 实习后护生对安宁疗护认知水平较低,但对相关知识和技术学习需求较高。通过培训提升护生安宁疗护能力和素养,对培养认同安宁疗护理念、具备安宁疗护知识与能力的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并分析护理本科生的老化知识掌握情况与对临终老人的护理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护理教育者制定相应培养方案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抽取广东省6所本科院校1 031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老化知识掌握情况和对临终老人的态度及护理意愿。结果 护理本科生对临终老人的护理意愿得分为(6.05±2.756)分。护理本科生的老化知识掌握情况与年级、与老年人的相处状态显著相关(P<0.001);护理本科生对临终老人的态度与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与老人同住过、与老年人的相处状态显著相关(P<0.05)。影响护理本科生对临终老人护理意愿的因素为年级、是否与老人同住过、与老年人的相处状态、对临终老人的关注情况、对老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临终老人的态度(P<0.05)。结论 护理本科生对临终老人的护理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对临终老人的态度趋于正向,老化知识掌握较好、正向态度对护理本科生对临终老人的护理意愿具有积极影响。护理教育者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增加护理学生与临终老人的接触机会,提高其对临终老人的正向态度,使更多学生愿意为临终老人提供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居家临终癌症患者照顾者支持需求现状,为其提供针对性支持,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5月对广东省某宁养院接受居家宁养服务的203例临终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家临终癌症患者照顾者支持性需求总分为(14.23±8.66)分,处于中等水平,且存在多种需求;相关分析显示,照顾者需求与照顾负荷呈显著正相关(r=0.417,P<0.01),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356,P<0.05)。因此,对居家临终癌症患者照顾者需求进行评估,提供干预性支持,可以减轻其照顾负担,改善其生活质量,是提升安宁疗护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晚期患者临终期采用安宁疗护的效果分析及中期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选取肿瘤晚期患者86例,均处在临终期,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主要使用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增加使用安宁疗护。结果:在实施护理之前,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忧郁自评量表(SDS)的得分是61.17分和57.63分,对照组是61.34分和57.82分;在实施护理工作和安宁疗护之后,研究组的得分是39.72分和41.13分,对照组是44.27分和47.23分;在中期生活质量评分当中,研究组的评分得分是88.6分,对照组是79.2分。结论:肿瘤晚期患者临终期采用安宁疗护能够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中期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低血糖知信行的现状,为低血糖相关教育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及医护人员低血糖知信行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小程序对北京市某三甲综合医院护理人员543人进行调查。分析护理人员低血糖知识、态度、行为的得分结果及影响因素。结果:护理人员低血糖知信行总得分为(94.55±10.57),得分率为85.9%。知识维度得分为(23.82±3.48),得分率79.4%;态度维度得分为(31.68±5.44),得分率90.5%;行为维度得分为(39.04±5.50),得分率86.7%。护士长的知识得分高于护士和规培护士,主管护师的知识得分高于护士,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工作时长>10年的护士的态度得分高于工作6~10年的护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是否为血糖联络员在行为得分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低血糖知识水平亟待提高,态度及行为水平较好,主要问题为低血糖食物使用单一、升糖食物运用能力较差,好发人群、发病原因的识别能力有待提高。管理者应强化糖尿病教育团队的管理,从而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