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点按颈肩穴对原发性冻结肩疼痛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观察组给予点按颈肩穴。每日治疗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评分(UCLA),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P0.05),UCLA评分均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UCLA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按颈肩穴对原发性冻结肩疼痛期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短时强刺激颈肩穴治疗颈肩综合征的即时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颈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安慰组,每组32例。安慰组予安慰按摩,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治疗组予短时强刺激颈肩穴。各组均治疗单次后观察即时疗效,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及颈椎临床评价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试验期间,脱落病例4人,均为安慰组病例;最终完成试验者92例,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及安慰组28例。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评分降低比对照组及安慰组更加显著(P0.05),而对照组与安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UCL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UCL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评分增高比对照组及安慰组更加显著(P0.05),而对照组与安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评分增高比对照组及安慰组更加显著(P0.05),而对照组与安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强刺激颈肩穴的即时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颈肩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肩三针配合手三阳经输穴贴敷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肩三针配合手三阳经输穴贴敷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肩手部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变化,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定,肩手部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上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I评分及FMA评分升高,VAS评分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BI评分、VAS评分及FMA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手部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肩三针配合手三阳经输穴贴敷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缓解肩手部疼痛症状,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联合续筋接骨液内服治疗NeerⅡ期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续筋接骨液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刀松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下降,ROM评分及UCLA评分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OM评分及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联合续筋接骨液内服治疗NeerⅡ期肩袖损伤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液压扩张法联合针刀镜松解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6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液压扩张法联合针刀镜松解术治疗,对照组行全麻下手法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VAS)低于治疗前,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液压扩张法联合针刀镜松解术能显著提高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颈肩腰腿疼痛的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该院接收治疗的颈肩腰腿疼痛患者140例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颈肩腰腿疼痛治疗法,观察分析两组短期疗效,即治疗后的总疗效及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疗效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2.8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疗法相对于采用疼痛治疗仪对治疗颈肩腰腿疼痛者的短期疗效更为显著,有效缓解疼痛与不适,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颈肩腰腿疼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中药外敷治疗,观察组行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颈肩腰腿痛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颈肩痛、腰腿痛VAS评分中无痛的例数明显的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重度疼痛的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颈肩腰腿部疼痛患者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套管针刀组合火针治疗风寒湿型原发性冻结肩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60例风寒湿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套管针刀治疗,观察组予套管针刀组合火针治疗,均每10 d治疗1次,连续治疗2次。观察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度变化,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VAS评分逐渐降低,Constant-Murley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外展、体侧外旋、体侧内旋角度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所有患者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套管针刀组合火针治疗风寒湿型原发性冻结肩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刀治疗,且不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风险低、早期临床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齐刺肩四穴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齐刺肩四穴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予齐刺肩四穴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肩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肩部疼痛、失眠、肢体不协调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关节稳定性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齐刺肩四穴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卒中后肩痛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肩痛症状,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肩膊区刺络拔罐联合常规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冻结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肩周炎冻结期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1例)和针刺组(35例,脱落1例)。两组患者均予功能锻炼。针刺组患者取患侧肩髃、肩髎、臂臑、阿是穴等进行针刺治疗,隔日1次,每周针刺3次,共治疗4周。在针刺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组于患者肩膊区(天宗、臑俞、肩贞3穴连线区域内)行刺络拔罐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治疗前后压痛阈值,并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时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随访时,两组患者UCLA肩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UCLA肩关节评分高于针刺组、VAS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压痛阈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随访时,联合组愈显率分别为48.4%(15/31)和51.6%(16/31),均高于针刺组的23.5%(8/34)和23.5%(8/34,P...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肩三针温针灸联合祛痛化湿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肩三针针刺治疗;治疗组40例予肩三针温针灸联合祛痛化湿汤治疗。2组均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强度(PPI)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ROM)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PP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三针温针灸联合祛痛化湿汤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关节腔痛点注射联合臂丛麻醉下四步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臂丛麻醉下四步手法松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关节腔痛点注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天,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1)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86.6%;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内旋范围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仅肩关节外展、前屈范围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组内比较,两组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3个月比较,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痛点注射联合臂丛麻醉下四步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疗效满意,较单纯四步手法松解能更明显地缓解疼痛,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引导下平衡针联合董氏奇穴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董氏奇穴和平衡针治疗。采用VAS疼痛评定法和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JOA)进行指标评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80.0%(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JOA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评分差值比较,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下降幅度及JOA各项评分升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联合平衡针治疗肩周炎粘连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膏摩配合功能锻炼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微创关节科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70例,皆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功能锻炼)和治疗组(35例,采用常规功能锻炼加中药膏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UCLA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VAS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组间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周、2周、6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10周时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膏摩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能减少患者疼痛,方法简便,易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肩关节镜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冻结肩患者预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第2天给予独活寄生汤内服;采用ASES评分、VAS疼痛评分法、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手术后,患者VAS疼痛评、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术后3周、术后3个月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SES、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关节镜术后配合独活寄生汤内服治疗冻结肩,能够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缓解术后疼痛,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松动术结合针灸等综合疗法对颈肩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110例颈肩疼痛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在神经松动术基础上介入针灸综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等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tual Anaglogue Scale,VAS)评分并探讨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统计结果显示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内临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神经松动结合针灸综合治疗在治疗颈肩疼痛患者上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等级,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穴透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经穴透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MA评分均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疗法相比,经穴透刺法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患者患肢疼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苍龟探穴针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肩MPS)的疗效。方法:选取连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门诊收治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对照组以普通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组采用苍龟探穴针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疼痛VAS评分及临床症状、体征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及临床疗效优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疗效优于治疗1周后,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苍龟探穴针法联合体外冲击波较普通针刺结合冲击波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好,具有止痛效果较好、疗效较持久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管晓军  陈清清  魏晓兵 《河北中医》2023,(10):1655-1658
目的 观察葛根汤加减联合运动康复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13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5例予运动康复疗法治疗,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表(UCL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关节活动度(包括前屈和外旋)及简明健康生活调查表(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85%(61/6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52/6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UCLA评分均升高(P<0.05),疼痛VAS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VAS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肩关节前屈及外旋角度均增加(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肩关节前屈及外旋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F-36心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循经远端选穴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传统"中风-中经络"针刺治疗、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循经远端选穴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及上肢FM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及上肢FMA评分3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疼痛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及上肢FMA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循经远端选穴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在改善患者疼痛、患侧手肿胀及上肢功能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