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晓凤  张俊峰 《医学综述》2013,(20):3664-3666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重要调控因子,在转录后水平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分裂以及器官的发育.据估计,miRNA调节着人类细胞大约1/3的蛋白质表达,进而参与几乎所有生命体的生理及病理过程.大量研究证实,内皮特异miRNA参与调控血管新生过程各个环节,在血管新生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miR-126、miR-210、miR-424、Let-7等具有促进血管新生作用;miR-221/miR-222、miR-34a、miR-217等则具有抑制血管新生作用.并且miRNA合成过程中两个关键性酶Dicer和aDrosha也在血管新生中占居重要地位.因此,miRNA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靶向治疗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iR-125b对肝脏血管新生的调控作用,为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用miR-125b模拟物和抑制物对人肝窦内皮细胞进行转染,而后使用qRT-PCR和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化抗原簇31(CD3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Ⅳ型胶原(CollagenⅣ)、层粘连蛋白(LN)的mRNA和蛋白表达,荧光探针检测一氧化氮(NO)的表达;扫描电镜检测人肝窦内皮细胞表面窗孔的改变;血管形成实验观察各组血管新生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5b与VEGF的靶向关系。结果 qRT-PCR和ELISA检测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25b模拟物转染后VEGF、CD31、vWF、CollagenⅣ、LN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而miR-125b抑制物转染后VEGF、CD31、vWF、CollagenⅣ、LN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荧光探针检测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25b模拟物转染后NO平均荧光强度表达下降(P<0.05),而miR-125b抑制物转染后NO平均荧光强度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3.
肌肉特异性microRNAs在失神经肌肉萎缩中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iR-1、miR-133和miR-206等3种肌肉特异性microRNAs在失神经支配所致骨骼肌萎缩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坐骨神经离断术建立小鼠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采用失神经前后腓肠肌湿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百分比对模型进行评价,应用Northern blot方法检测失神经支配不同时间点肌肉特异性microRNAs的表达变化.结果 成功建立小鼠腓肠肌失神经萎缩模型,在该过程中,随着失神经支配时间的延长,骨骼肌特异性miR-206表达明显上调,miR-1、miR-133表达先快速下调后逐渐回升.结论 随着失神经支配时间的延长,骨骼肌特异性microRNAs表达发生明显变化,骨骼肌特异性microRNAs可能在失神经介导的骨骼肌萎缩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探讨miR-296在角膜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以及其对自噬蛋白LC3B-Ⅰ/Ⅱ、p62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体外角膜新生血管模型。实验分为6组(Control组、模型组、VEGF+miR-296 mimic NC组、VEGF+miR-296 mimic组、VEGF+miR-296 inhibitor NC组、VEGF+miR-296 inhibitor组)。采用RT-qPCR检测miR-296在体外新生血管中的表达;转染过表达或者低表达miR-296,采用CCK-8、划痕实验、成管实验探究miR-296在体外角膜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采用KEGG和GO分析预测miR-296参与的通路及其靶基因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iR-296对自噬蛋白LC3B-Ⅰ/Ⅱ、p62表达的影响。结果 RT-qPCR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模型组中miR-296表达升高[(2.84±0.23)比(1.32±0.04),t=6.42,P<0.01];与VEGF+miR-296 mimic NC组相比,VEGF+m...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微小RNA(MicroRNA)在大鼠角膜缘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生成信号通路间的相关性,探讨MicroRNA在角膜缘新生血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缝线法建立SD大鼠角膜缘新生血管模型,选择LAN MicroRNA芯片,采用酶标记方法标记样品,将样品与芯片探针杂交,对表达谱芯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明显差异表达MicroRNA为16个,其中上调10个,下调6个。明显上调的MicroRNA有:miR-142、miR-146、miR-21、miR-223、miR-214、miR-199、miR-483、miR-322、miR-126 miR-1224;明显下调的有miR-30e、miR-101、miR-184、miR-200c、miR-200b、miR-204。其中与VEGF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的有:miR-142、miR-146、miR-21、miR-223、miR-199、miR-322、miR-200、miR-30e、miR-204、miR-1224。通过检索,miR-142 miR-200和miR-322与VEGF相关基因重合最多。结论:miR-142 miR-200和miR-322在大鼠角膜缘新生血管模型中差异表达显著且与VEGF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微小RNA(microRNAs,miRs)通过靶向降解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或抑制mRNA翻译参与个体发育,细胞增生、分化、凋亡,肿瘤形成等生理病理过程。近年的研究证实循环中的miRs以稳定的形式存在于各种体液包括血浆、尿液中,可作为疾病的生物标记物。已经鉴定的哺乳动物miRs中约50%在基因组中成簇存在,转录为多顺反子的最初转录本,而miR-144前体以miR-144/miR-451簇形式存在。近年研究表明,miR-144既是红系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也参与肿瘤、心脑血管病等的发生,本文对miR-144在血液病、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中的表达变化、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0a-5p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氧对照组、miR-20a-5p高表达组,每组24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在出生后第7天置于氧浓度(75.00±2.00)%氧箱中建立OIR小鼠模型,连续高氧环境5 d后置于常氧中饲养。高氧环境结束前1 d,高氧对照组玻璃体腔内注射1μL磷酸缓冲盐溶液(PBS),miR-20a-5p高表达组玻璃体腔内注射1μL miR-20a-5p激动剂(miR-20a-5p agomir)(1μmol/L),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正常组一直置于空气中正常饲养。高氧结束后各组小鼠正常空气再饲养5 d进行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视网膜组织miR-20a-5p、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VEGFR-2表达情况;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苏木精-伊红(HE)染色计数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视网膜组织中VEGF阳性细胞情况。结果模型组和高氧对照组在出生第17天自视盘向周围发出的放射状大血管迂回、不规则扩张,出现大量新生血管,且新生血管结构及分布紊乱,周边毛细血管网闭塞; miR-20a-5p高表达组相较模型组和高氧对照组在出生第17天自视盘向周围发出的放射状大血管迂回不明显,血管不规则扩张现象减轻,新生血管明显减少。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高氧对照组视网膜组织中miR-20a-5p水平降低(P0.05),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核数量、VEGF蛋白阳性面积百分比、视网膜组织中VEGF、VEGFR-1、VEGFR-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分别与模型组、高氧对照组相比,miR-20a-5p高表达组视网膜组织中miR-20a-5p水平升高(P0.05),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核数量、VEGF蛋白阳性面积百分比、视网膜组织中VEGF、VEGFR-1、VEGFR-2mRNA表达水平降低(P 0.05)。结论升高miR-20a-5p可抑制VEGF通路从而减少OIR小鼠视网膜血管新生,实现对OIR小鼠视网膜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单链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非编码区特异性结合,在转录后水平沉默靶基因表达,从而发挥着功能。一些研究表明miR-181a的表达与肿瘤密切相关,对肿瘤的形成、侵袭及转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miR-181a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目前还有诸多争议,一些研究表明miR-181a具有抑癌基因的作用,而另一些研究发现其具有促进肿瘤生成、转移的作用。本文就其在乳腺癌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潜在作用机制,以及其未来临床应用可能,如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早期乳腺癌诊断,评估病人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敏感性,作为辅助化疗药物增强化疗敏感性药物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血益气方通过调节miR-484靶向VEGF调节血管新生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制备miR-484过表达HUVEC细胞模型,采用活血益气方药物冻干粉干预,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Matrigel体外三维成形实验分别检测活血益气方对HUVEC增殖、迁移和管状成形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活血益气方对VEGFA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484过表达模型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1),迁移面积减少(P<0.05),参与成管的长度、分支数、节点数减少,成管能力显著下降(P<0.01),VEGFA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活血益气方药物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1),迁移面积增加(P<0.05),参与成管的长度、分支数、节点数增多,成管能力提升(P<0.05),VEGFA 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结论:miR-484抑制VEGFA mRNA的表达和HUVEC的增殖、迁移和成管,活血益气方对该过程有一定的负向调控作用,这可能是活血益气方促进血管新生的新的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酸中毒诱导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大鼠动物(AIR)模型,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正常新生大鼠及ROP模型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规律,探讨二者表达变化与酸中毒的关系、对视网膜血管发育的作用以及在酸中毒诱导ROP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1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酸中毒诱导模型组(ROP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全视网膜VEGF、PEDF的mRNA水平.结果 RT-PCR结果 显示,8日龄ROP大鼠VEGF mRNA转录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停止管饲NH4Cl后ROP组VEGF mRNA转录水平逐渐增强,10日龄、13日龄ROP大鼠视网膜VEGF mRNA转录水平明显上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5日龄、8日龄ROP大鼠视网膜PEDF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停止管饲NH4Cl的10日龄、13日龄视网膜中其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在实验过程中PEDF mRNA的表达趋势与VEGF相反;ROP组大鼠在酸中毒期间其VEGF mRNA/PEDF mRNA之值明显降低,停止管饲NH4Cl后,VEGF mRNA/PEDF mRNA之值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酸中毒使VEGF mRNA表达下调,PEDF mRNA表达上调;停止管饲NH4Cl后二者表达的影响与酸中毒时相反;VEGF、PEDF可能在视网膜正常血管发育及ROP的新生血管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比率变化过程与视网膜新生血管发展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