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析中药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析中药配伍禁忌的历史源流和现代实验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及现代文献关于配伍禁忌的记载,对"十八反"和"十九畏"的合理性进行探讨。结果:中药配伍禁忌有清晰的历史背景和现代研究基础,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凡属于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对,若无充分依据和应用经验,临床不宜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
广义药物配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配伍方法能否应用到西药中去?能否把中药、西药和营养素都纳入一个广义药物配伍体系之中?本文对此作一探讨。1 广义药物配伍1.1 概念 广义药物配伍是在批判地吸取了中药配伍、方剂配伍、药对药引、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药物对营养素吸收的影响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的一门研究中药、西药和营养素之间的配伍规律的学科。其特点有4个:①注重现代药学方法的应用;②配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药配伍中的中医“和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药配伍理论的内涵、科学实质进行探索,分析中药配伍规律的具体应用,发现中医"和谐"观是中药配伍规律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中药配伍理论是中医"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药配伍应用中不断体现着中医"和谐"观的内涵与精神.  相似文献   

4.
中药配伍禁忌是中药配伍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古人总结中药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有"十八反"和"十九畏",但现代文献资料、临床观察或实验研究,均无一致结论,以致给临床用药带来很多困扰。深入揭示中药配伍禁忌的科学本质,建立符合现代认知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思路与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为中药配伍禁忌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药现代化核心之一是方剂配伍规律的分析,而"宏观配伍"规律及"微观配伍"规律的研究则是其2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宏观配伍"规律研究存在的不足,使其研究思路过于狭窄,严重制约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从中药研究的现状及不足、辨证论治、灰色理论、多元统计方法的应用、可行性分析及前景5个方面,进一步系统深入地阐述以"灰色筛选法"为基础的中药研究新模式,以期为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相反理论的历史衍化和认识、现代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特点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十八反"结构形式上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的特点。"十八反"一方面表现出配伍产生毒性和干扰中药效应发挥方向实质效果,另一方面又存在一定病证条件、一定配伍环境影响下、反与不反的呼应和冲突。"十八反"研究过程反映了中药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发展,"十八反"结构形式的研究模式有别于化药等禁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需要从中药配伍禁忌的认识理念和视角出发,建立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毒性-效应并重的配伍禁忌研究模式,从而揭示中药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中药配伍是中医药临床的精华之一。近几年来在传统的配伍应用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和临床的研究结果,又发现了不少的新的有效的中药配伍。现将在肾脏病中应用的一些中药配伍介绍如下,以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苏叶与苏梗:苏叶长于疏散风寒,解表以和里。苏梗偏于疏肝?..  相似文献   

8.
中药方剂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遵循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以饮片配伍来组方制药,是一种传统中药应用模式,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应对多因素复杂性疾病,中药方剂具有理论优势和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但科学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中药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缺乏科学认知,导致中药方剂发挥疗效的规律认识不足,影响了中药疗效的稳定发挥,也阻碍了中药产品质量的提升。组分中药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突破了仅凭经验组方的传统,实现从饮片配伍到组分配伍的转变,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在3个国家"973"计划项目支持下,以揭示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研发创新中药为目的,围绕"两个相对清楚",开展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开拓了组分中药研究方向。十多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扩展,组分中药和效应配伍理论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完善。组分中药理论价值不仅是在新药发现方面,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技术沟通融合的桥梁,构建了关键技术体系,符合中药行业创新发展的需求。该文着重介绍组分中药研究历程、相关概念和技术发展以及在中医药理论研究、创新中药研发、中成药二次开发和制药技术升级换代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药配伍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配伍指中药的配合使用,中药配伍理论体系包括:七情和合、配伍宜忌、君臣佐使以及中药配伍的现代药理学、药效学、毒理学等的现代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药配伍理论研究问题瞻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认为:中药配伍是指两味或两味以上的中药配合应用。配伍应是指有规律、有制度的配合、搭配。规律、制度即配伍理论。对中药配伍理论完成体系、全面的科学探索,应是迎接新世纪中药理论研究中重要的一环。包括:中药配伍理论的内涵、分类、引申,中药配伍的药效学、药剂学、化学效果的现代科学研究。最后,提出关于中药配伍理论研究组织与分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现代临床实践中胃癌中医药治疗组方配伍规律,探索数据挖掘技术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本研究以CNKI及万方文献引擎为数据源搜集整理现代文献资料,综合运用频次统计、关联分析以及配伍网络等技术方法,分析了目标方剂集上中药使用频次及配伍特点等规律。结果:经筛选与标准化处理后,共纳入方剂116首,含中药1269味次,涉及17类212个中药。结论:中医治疗胃癌重视以扶正为本,随证常配伍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痰散结、理气行滞之品。  相似文献   

12.
分子配伍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中药配伍理论的科学意义,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从配伍角度看,中药配伍的发展存在三个层次:饮片配伍中药→组分配伍中药→分子配伍中药。提出分子配伍新模式,以及利用分子配伍研发现代中药的初步方法和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配伍减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雷公藤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杀虫止痒的功用,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其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肾脏性疾病、皮肤性疾病等,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尤为显著。但因其具有严重的毒副反应,尤其是肝肾毒性,限制了雷公藤的临床安全应用,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虽然目前存在的减毒方式众多,包括传统的净制减毒、炮制减毒、配伍减毒和现代的制剂减毒、结构修饰减毒、生物技术减毒以及其相互间的联合应用等,但并没有本质上解决雷公藤的安全问题。在古代医药文献中药物的毒性常指这种药物的偏性,在中医药理论看来,作为药物都有毒性,关键是正确使用。中药的配伍使用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配伍雏形,到《黄帝内经》中已有君臣佐使配伍用药的方剂,再到《神农本草经》中配伍理论的形成,到最后《伤寒论》经典名方的传世,记录了中药配伍应用的发展,也记录了中药配伍使用的重要意义,随着中药事业逐渐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中药配伍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迈向质量可控、机制清楚的组分配伍,故本文以雷公藤配伍减毒为中心,以配伍形式的发展为主线,对雷公藤配伍减毒进行综述,为雷公藤减毒增效研究提供思路,促进其合理开发和临床安全应用,也为其他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药配伍减毒研究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配伍减毒涉及的复杂反应过程制约了对配伍减毒机制的深层次解构。阐明配伍减毒机制是解决中药毒性问题的关键。"效毒二重性"决定了有毒中药"效-毒交集"特征,交集调控可反映配伍减毒复杂过程。网络药理学的出现,为开展有毒中药毒性成分筛查、致毒机制和减毒效应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在回顾中药毒性研究实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网络药理学在中药配伍减毒研究中的应用策略,并以附子为例探讨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中药方剂配伍是一个复杂的组分系统,蕴含着丰富的配伍信息。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中药复方配伍的研究,对促进方药配伍优化筛选,提高药效及促进我国中药事业走向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数理统计方法作为定量化分析与推断数据资料、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定性定量地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内涵。该文就数理统计方法在中药复方配伍研究中的应用,从方药配伍剂量优化、复方配伍的药效和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中药配伍禁忌规律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机制和内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有毒中药的配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减寿、增效、增毒、降效几方面,论述了应用有毒中药的合理配伍与配伍禁忌,同时结合临床及现代实验研究,探讨了部分有毒中药的配伍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中药遵循中医理论组合而成的方剂。多味中药在合适的剂量配比之下,协同发挥作用,实现中医的整体调节治疗。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传统的"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成分、药效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多种数理方法和模型的建立、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也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研究方法的发展虽促进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研究,但还需进一步建立适合中药复方配伍复杂关系的研究方法,以阐明中药复方及其成分/组分配伍的内在规律,进而构建新的现代中药复方,这也是目前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8.
王岚  彭成 《中医药学刊》2006,24(11):2020-2021
大黄与附子配伍是中药反佐配伍中增效减毒的重要方式。从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两方面综述了这一配伍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药对作为中药复方制剂的基础,以"同类相须、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相制为用"等原则配对,因其配伍相对简单而又能体现复方特色,近年来受到业界人士广泛关注。本文从中药药对的药剂基本理论如增溶、靶向及药动学行为改变等,以及其新型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中药药对配伍理论和应用提供新的药剂学诠释。在中医药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基于药对配伍的药剂学认识,以改进中药制剂与创新中药制剂并举,为丰富药对配伍的药剂学理论与现代药剂学相关联的新型中药药对制剂提出新见解。  相似文献   

20.
海藻与甘草药对是中药“十八反”中相反药之一.古今医籍,同用海藻、甘草的方剂屡见不鲜,在临床多用于治疗瘿瘤、乳癖、瘰疬等病.现代临床观察其配伍同用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报道不一.临床可否配伍应用海藻、甘草值得探讨.回顾古代海藻、甘草配伍应用实例,并总结现代医家临床应用海藻、甘草配伍治疗疾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报道,探析海藻、甘草配伍的功效、适用范围及作用机理,以期在临证时灵活应用“十八反”中海藻、甘草药对,发挥其独特功效,扩大中药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