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体外测定三个CYP2C19基因型(CYP2C19*1、CYP2C19*2、CYP2C19*3)酶动力学常数和药物抑制常数,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方法:以CEC(3-cynao-7-ethoxycoumarin)作为CYP2C19特异性荧光底物进行酶学反应,检测CYP2C19三个多态性酶的活性,使用非线性回归方法计算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Km值,Vmax值和内在清除率Clint值(Vmax/Km)。通过将特异性荧光底物CEC,待检测中草药物以及其他用来模拟体内环境的相关实验条件相组合进行体外酶抑制反应,分析待检测的19种中草药物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抑制效应,并计算其IC50值。结果:抑制筛选实验表明:2C19参与代谢的底物和已知抑制剂均对其有抑制作用,多数中草药物对CYP2C19抑制作用微弱或者无抑制作用;化学结构或治疗作用类似的同类药品对CYP2C19的抑制情况不一;不同基因型被同一种药物抑制程度也不尽相同,甚至差别较大。结论:建立了高效、稳定、简便的荧光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为后期研究CYP2C19应用于创新药物或新药先导化合物临床前代谢性质的筛选和预测奠定了基础,为临床潜在药物相互作用提供前期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9,(7):917-922
目的:研究桃仁-红花药对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以化合物口服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标准,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DRAR-CPI)、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筛选桃仁-红花药对的活性成分及治疗ONFH的作用靶标。借助网络拓扑属性分析软件Cytoscape 3.6.0构建活性成分-ONFH靶标网络。结合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连接度排名前5的靶蛋白,并利用分子对接服务器预测其与桃仁-红花药对活性成分的结合活性。利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靶点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中代谢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从桃仁-红花药对中筛选出活性成分44个,包括黄芩苷、槲皮素等,与ONFH相关的作用靶点78个,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急性C反应蛋白(CRP)等。经分子对接服务器分析发现,桃仁-红花药对的活性成分与靶蛋白结合能力较强。经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桃仁-红花药对治疗ONFH的生物过程与凋亡过程负向调节、核转录因子κB活动的正向调节等有关,主要通过调节分泌型糖蛋白信号通路、黑色素生成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基底部细胞癌信号通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桃仁-红花药对治疗ONFH的主要靶标和通路,可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芳香化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筛选特异性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筛选模型。方法 用胎盘的微粒体作为芳香化酶的酶源 ,以 [1β 3 H]雄烯二酮作为反应底物 ,通过测得产物3 H2 O的放射能来检测芳香化酶的活性。结果 建立了通过测定产物3 H2 O的放射能来检测芳香化酶活性的3 H2 O法。对该方法的反应动力学研究发现底物雄烯二酮的Vmax=33 3pmol·(min·mgpro tein) -1,Km=113nmol·L-1。用此方法作为芳香化酶抑制收稿日期 :2 0 0 4-0 3 -19,修回日期 :2 0 0 4-0 4-19资金项目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资助项目作者简介 :全海天 ( 1980 -) ,男 ,博士生 ,研究方向 :肿瘤药理 ,Tel:0 2 1 5 0 80 660 0 2 5 17,E mail:haitianquan @hotmail.com ;楼丽广 ( 1967-) ,男 ,研究员 ,通讯作者 ,研究方向 :肿瘤药理 ,Tel:0 2 1 5 0 80 60 5 6,Fax :0 2 1 5 0 80 70 88,E mail:lglou @mail.shcnc .ac .cn剂的筛选模型 ,测得抗肿瘤药物exemestane对酶的抑制为不可逆抑制 ,其IC50 =70nmol·L-1,与文献报道相当。结论 此方法可以作为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筛选模型 ,用来筛选以芳香化酶为靶点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药领域对靶向调节特定生命活动过程的新分子化合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效、低成本地发现亲和配体分子的新型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DNA编码的化合物库(DNA encoded compound library,DEL)筛选技术应运而生。DEL作为组合化合物库,可以是简单小分子化合物的集合,也可以是具有高级空间结构的复杂小分子库,每个化合物都以共价方式与特异的DNA序列偶联,因而可将库中所有化合物与靶标蛋白进行合并筛选,随后使用高通量测序对DNA编码序列进行测序来鉴定结合的配体分子。近年来,应用DEL技术筛选开发候选药物的例子已越来越多地被报道,本文回顾和总结了DEL技术的实施流程,特别是DEL库构建和亲和筛选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展示了利用DEL技术筛选开发的最新亲和配体分子,并对DEL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梁金菇多糖对人类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 (HL 6 0 )是否具有凋亡诱导作用 ,并进一步研究半胱天冬酶 3(Caspase 3)基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四氮唑蓝比色法 (MTT法 )观察梁金菇多糖对HL 6 0细胞的抑制率 ,应用形态学、流式细胞术、DNA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应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梁金菇多糖对HL 6 0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在HL 6 0细胞凋亡过程中 ,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转录水平比用药前增强。结论 :梁金菇多糖促HL 6 0细胞凋亡 ,且与Caspase 3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曲格列酮(troglitazone,TGZ)对白血病NB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TGZ(0~80μ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B4细胞0、24、48、72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时的DNA梯状条带。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及其裂解底物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poly(ADP-ribose)polymerase)]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对凋亡调节蛋白Bax及Bcl-2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20μmol/L以上的TGZ可显著抑制细胞的生长,在Hoechst染色后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现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药物作用72h后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可见明显的DNA梯状条带。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Caspase-3被活化出现20000的亚单位,同时PARP被裂解出现89000的亚单位片段。药物作用48h后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显著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CYP2C19ml是引起CYP2C19酶活性缺陷的主要等位基因,有83%左右的慢代谢者含有CYP2C19ml等位基因,本文试图建立一步PCR测定CYP2C19ml等位基因的方法。方法:根据等位基因特异扩增(ASA)原理设计两对分别特异扩增野生型等位基因和突变型等位基因的引物,建立了一步PCR测定CYP2C19ml等位基因的方法。结果:对39位随机受试者进行了基因分型研究,发现3位CYP2C19ml纯合子、18位CYP2C19ml杂合子,其余18位为野生型纯合子。结论:说明效法能够用于测定CYP2C19ml等住基因,并且证明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和污染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细胞色素P450 2C19单碱基突变位点CYP2C19m1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CYP2C19ml是引起CYP2C19酶活性缺陷的主要等位基因,有83%左右的慢代谢者含有CYP2C19ml等位基因,本文试图建立一步PCR测定CYP2C19ml等位基因的方法。方法:根据等位基因特异扩增(ASA)原理设计两对分别特异扩增野生型等位基因和突变型等位基因的引物,建立了一步PCR测定CYP2C19ml等位基因的方法。结果:对39位随机受试者进行了基因分型研究,发现3位CYP2C19ml纯合子、18位CYP2C19ml杂合子,其余18位为野生型纯合子。结论:说明效法能够用于测定CYP2C19ml等住基因,并且证明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和污染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葛根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中药黄酮葛根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探讨葛根素对何种VSMC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及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情况;采用cDNA差式分析法观察药物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葛根素可促进VSMC凋亡,药物作用48h后凋亡率为15.5%,对照组为1.0%,荧光显微镜及电镜观察均可见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2)cDNA差式分析筛选出两条长752bp和761bp的片断。同源检索显示与葡萄糖调节蛋白GRP94基因高度同源。结论:葛根素可促进VSMC凋亡,可能与促进VSMC的GRP94的片断,同源检索显示与葡萄糖调节蛋白GRP94基因高度同源。结论:葛根素可促进VSMC凋亡,可能与促进VSMC的GRP94的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受试者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多态性对奥美拉唑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筛选12名健康男性和12名健康女性受试者,采用随机分组、双交叉的试验方案,每组分别服用一种奥美拉唑7d,洗脱期7d,第2周期交换用药。用LC-MS/MS方法测定每周期第1天和第7天多个时间点血药浓度,计算两种奥美拉唑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检测受试者基因位点CYP2C19*2(681G>A)和CYP2C19*3(636G>A),按照基因型分成快代谢型、中等代谢型和慢代谢型。结果:慢代谢型、中等代谢型和快代谢型在药代动力学参数t1/2、MRT0-t、CL、Vd、AUC0-t、AUC0-∞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连续给药后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相对减小。结论:CYP2C19多态性与奥美拉唑的代谢密切相关,临床上应关注基因多态性对奥美拉唑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靶向C-raf mRNA(ISIS5132)和PKC-α mRNA(ISIS3521)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合用对肺腺癌A549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MTT法). 单用药组药物浓度为500,200和80 nmol·L-1;合用组A两药浓度分别为250,100及40 nmol·L-1,即两药药量减半,药物摩尔浓度之和与单用药相同. 合用组B两药浓度分别为500,200及80 nmol·L-1,但作用时间减半(各3 h),两药作用时间之和与单用药相同. 结果表明,在合用组A,两药浓度水平为100 nmol·L-1时,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ISIS3521单用药组的200 nmol·L-1水平(P<0.01);在合用组B,两药浓度水平为200和80 nmol·L-1时,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分别大于ISIS3521单用药组的200 nmol·L-1和ISIS5132单用药组的80 nmol·L-1水平(P<0.01);其余合用组各个药物浓度水平的效应,与相应的单用药组的效应相近. 提示靶向不同癌基因的反义药物合用,可能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及对载药与药物溶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水难溶性药物的分散性及溶出度,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作为水难溶性药物的载体。方法探索得到简单有效地制备球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工艺条件,采用扫描电镜及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分析表征载体的外观形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并选取水难溶性药物西洛他唑作为模型药物,以溶剂浸渍挥干法载药制得药物固体分散体,采用热分析、氮气吸附-脱附曲线以及溶出度实验研究药物固体分散体的基本性质。结果制得的二氧化硅载体的形貌近球状,粒径大小分布在200~250 nm,载体的比表面积最高可达1 101.54 m2.g-1,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4.0 nm。载药过程对西洛他唑在载体中的存在形式没有影响,固体分散体中西洛他唑的溶出度得到显著提高,当药物与载体的质量比为1∶3时,药物60 min累计溶出达85%。结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有望成为水难溶性药物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13.
Z24经口染毒大鼠尿液的核磁共振谱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Z2 4染毒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的改变及其与组织病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探讨代谢组学在药物毒性早期筛选中的应用。方法Wistar大鼠连续经口给予Z2 4 6 0 ,130及 2 0 0mg·kg- 1,连续 5d后收集 2 4h尿液 ,测定核磁共振([1H]NMR)谱 ,并进行血浆生化指标测定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Z2 4 2 0 0mg·kg- 1组大鼠血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分别升高14 8% ,14 0 %和 110 % ;130和 2 0 0mg·kg- 1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脏炎症和坏死。 [1H]NMR谱主成分分析发现各组在不同染毒条件下的代谢状态可相互区分 ,与肝脏病理和血浆生化改变相一致。结论 大鼠尿液 [1H]NMR代谢谱与Z2 4毒性作用强度密切相关 ,代谢组学分析是一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体内药物毒性早期筛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9F体内核磁共振技术观测5-氟尿嘧啶在小鼠肝脏中的代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19F体内核磁共振技术(19F NMR)直接观测了5-氟尿嘧啶(5-FU)在小鼠肝脏中的代谢产物和代谢动力学,昆明种(KM)小鼠和C57小鼠iv 5-FU 200 mg·kg-1后,用19F表面线圈测得5- FU在肝脏中依次代谢为α-氟-β-脲基丙酸(FUPA)和α-氟-β-丙氨酸(FBAL). 在荷S180瘤KM小鼠肝脏中还可检测到活化产物氟代核苷/核苷酸(FNUC). 5-FU在KM和C57小鼠肝脏中清除较快,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6.7±3.0和36.6±2.4 min,其主要产物FBAL的最大生成rmax(相对强度比)分别为84±14和92±10. 但在KM小鼠肝脏中由FUPA进一步降解为FBAL的速率明显快于C57小鼠,t1/2r分别为31±8和57±13 min. 相应地,在C57小鼠肝脏中FUPA能维持一定的水平并达到rmax 26.2±2.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神经胶质瘤细胞(C6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C6细胞加入槲皮素0~200μmol·L-1培养1 h后,于42℃水浴加热1 h,再正常培养12 h。MTT法检测C6细胞存活率,Hoechst/PI双染法,annexinⅤ-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热激蛋白70(HSP70)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加热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凋亡率均无明显改变,但加热组HSP70表达水平从正常对照组的0.22±0.01升高到0.36±0.02(P<0.01)。槲皮素能明显抑制C6细胞增殖,槲皮素50,100,150和200μmol·L-1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3%,86%,77%和75%,呈浓度依赖性(r=0.94,P<0.05)。槲皮素50,100和200μmol·L-1显著诱导C6细胞凋亡(P<0.05)。与加热组相比,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增加,C6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均明显增加,最高细胞凋亡率为59%,槲皮素200μmol·L-1处理后明显降低了加热导致的HSP70表达增加,降低了53%(P<0.01)。结论槲皮素可以抑制HSP70表达并诱导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The goal of our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an apoptosis assay used after short-term drug exposure could predict selective toxicity to cancer cells. To this end we compared the effect of eight anticancer drugs and 10 toxic compounds without known antitumor activity in cultures of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and normal diploid fibroblasts by Apoptosis ELISA and growth inhibition assays. There was an overlap in concentration values of drugs and toxins inhibiting proliferation in cancer cells. In contrast, Apoptosis ELISA clearly distinguish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ompounds. Anticancer drugs induced apoptosis in cancer cells at 0.0015-0.5 microM, while toxins were effective at much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8.0-50.0 microM. Moreover, six out of the 10 toxins did not induce apoptosis in cancer cells. The normal:cancer cell (N:C) ratio for growth inhibiting concentrations was in a similar range for anticancer drugs and toxins. The N:C ratio for apoptosis inducing concentrations was 33-200 for anticancer drugs and 1.3-3.0 for toxins. Our data indicate that apoptosis assays could be used to detect selective toxicity of anticancer drugs by determining apoptosis induction in cancer cells or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apoptosis-inducing concentrations in normal and cancer cells.  相似文献   

17.
应用体内19F NMR谱观察并定量评价了5-氟尿嘧啶(5-FU)在荷S180瘤和B16瘤小鼠肿瘤内的摄取和代谢动力学过程. 5-FU 200 mg·kg-1 iv后,药物在S180和B16瘤内的主要产物为其活性产物氟代核苷/核苷酸(FNUC),同时可检测到少量的降解产物α-氟-β-丙氨酸(FBAL)和α-氟-β-脲基丙酸(FUPA). 在S180瘤内,5-FU摄取,消除以及FNUC的生成有较大的个体变异, 5-FU的消除半衰期t1/2ke 41.5-84.8 min, FNUC生成t1/2r为26.0-91.9 min. 当甲氨蝶呤(MTX)与5-FU合用时,5-FU在S180瘤内的活化代谢过程明显加快,t1/2ke缩短为29.9-43.4 min, FNUC的生成速率显著提高,生成量增加. 5-FU在B16瘤内的摄取及代谢过程的个体波动较小,其t1/2ke为39±5 min, FNUC的生成t1/2r为60±7 min, 在B16瘤内,MTX的合用不能明显加快5-FU转化为FNUC的反应,也不改变5-FU在瘤内的消除模式. 上述结果表明,5-FU对肿瘤的化疗作用与肿瘤灌注5-FU在瘤组织内的摄取和活化代谢过程密切相关,亦可受到合用药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介孔复合硅(CaO-SiO2-P2O5)微球,考察其作为水难溶性药物载体提高水难溶性药物的分散性及溶出度的优势。方法采用sol-gel方法制备介孔CaO-SiO2-P2O5微球,以扫描电镜及氮气吸附-脱附等方法分析表征载体的外观形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选取尼莫地平为模型药物,以溶剂浸渍挥干法载药制得药物固体分散体;采用热分析、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分析以及溶出度实验研究药物固体分散体的基本性质。结果制得的复合硅载体的形貌近球状,粒径大小主要分布在3~6μm,载体的比表面积为637.34 m2.g-1,孔容为1.371 8 cm3.g-1,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12 nm。当药物和载体的质量比为1:4时,药物能够被包埋分散于载体内部,且以无定型的形式存在,45 min尼莫地平累计溶出达80%。结论介孔CaO-SiO2-P2O5微球有望成为水难溶性药物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西罗莫司干预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以探讨西罗莫司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性及机制。方法 PC12细胞处理分为正常对照组、鱼藤酮50nmol.L-1组和西罗莫司25,50,100和200μg.L-1组。PC12细胞加入西罗莫司25,50,100和200μg.L-1预处理12h后,再加入鱼藤酮50nmol.L-1作用24h。采用4′,6-二脒-2-苯基吲哚(DAPI)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凋亡形态变化;AnnexinⅤ-FITC/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罗丹明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吖啶橙荧光染色法检测自吞噬体形成;Western印迹法检测胱天蛋白酶3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表达。结果与鱼藤酮模型组比较,西罗莫司50,100和200μg.L-1组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了20.6%,35.4%和40.2%(P<0.05,P<0.01);西罗莫司25,50,100和200μg.L-1组可以升高鱼藤酮导致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分别为1.8,2.2,2.4和3.2倍。西罗莫司100μg.L-1预处理促使LC3由Ⅰ型向Ⅱ型转变,胱天蛋白酶3的20ku活性片段降低16.2%。结论西罗莫司通过增强失调线粒体的自吞噬降解作用,降低线粒体相关的促凋亡因子的释放和激活,进而抑制依赖胱天蛋白酶凋亡途径的激活而对鱼藤酮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提示西罗莫司有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