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Autoimmunethyroiddisease ,AITD)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临床特点及其在AITD中的致病作用 ,寻找AITD特征性的诊断指标。方法 :运用放免法测定 77例Graves病 (Graves’disease ,GD)甲亢期、39例桥本甲状腺炎 (Hashimoto’sthyroiditis,HT)甲减期患者及 39例正常人的甲状腺球蛋白 (TG)、反三碘甲腺原氨酸 (rT3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FT3 )、游离甲状腺素 (FT4)、超敏促甲状腺激素 (s 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TRAb) ,分析各种抗体的临床特点以及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AITD组 (包括HT和GD)中TPOA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GAb和TRAb的阳性率 (P <0 0 5 )。GD甲亢组患者TRAb的滴度及阳性率明显高于HT甲减组患者 (P <0 0 0 1) ,而TGAb、TPOAb的滴度及阳性率明显低于HT甲减组 (P <0 0 1)。HT甲减期患者的TGAb、TPOAb ,尤其是TPOAb与FT3 存在显著负相关 (r =- 0 334,P <0 0 5 ,r=- 0 5 2 0 ,P<0 0 5 )。GD甲亢期患者的TRAb与FT3 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r=0 4 2 4 ,P <0 0 5 )。结论 :TPOAb可以作为AITD特征性的诊断指标。TRAb在GD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而TGAb、TPOAb尤其是TPOAb在HT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正常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特点。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2 4例正常人、12 5例Graves病 (GD)甲亢患者及 136例桥本甲状腺炎 (HT)甲减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 (TG)、反三碘甲腺原氨酸 (r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 )、超敏促甲状腺激素 (s 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TSH受体抗体 (TRAb) ,分析正常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特点。结果 :正常人群TGAb、TPOAb、TRAb有一定阳性率 ,分别为 4 .94 % (16 /32 4 )、7.10 % (2 3/ 32 4 )、3.4 0 % (11/ 32 4 ) ,但滴度较低。与GD甲亢及HT甲减患者相比 ,甲状腺抗体阳性的正常人的TGAb、TPOAb、TRAb的滴度明显减低 (P <0 .0 5 )。甲状腺抗体阳性的正常人的TGAb、TPOAb、TRAb的滴度与甲状腺抗体阴性的正常人的TGAb、TPOAb、TRAb滴度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正常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存在一定阳性率 ,但正常人群所出现的甲状腺抗体无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0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游离T4(FT4)、游离T3(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POAb)、促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联合检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及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POAb、TRAb阳性率分别为80.00%(80/100)、91.00%(91/100)、17.00%(17/100)与对照组TGAb5.00%(5/100)、TPOAb7.00%(7/100)、2.00%(2/100)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中FT4、FT3、TSH、TGAb、TPOAb、TRAb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自身抗体中成分进行综合判断分析,有利于判断甲状腺疾病的正确性及特征性,几个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及分析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人促甲状腺激素(h-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诊治的242例Graves病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242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血清FT3、FT4、h-TSH、TPOAb、TGAb、TRAb水平进行比较,并比较观察组患者中不同严重程度及是否伴有突眼者的上述指标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清FT3、FT4、TPOAb、TGAb及TR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h-TSH则低于对照组,不同严重程度及是否伴有突眼者的检测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3、FT4、h-TSH、TPOAb、TGAb、TRAb在Graves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且受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突眼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抗体指标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并住院待产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130例为甲减组,同期选取孕周与甲减组相匹配的孕妇19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各组孕妇孕早期(12~14周)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水平,并计算阳性率(TPOAb>5.61 IU·mL-1为阳性),同时追踪其妊娠结局,对甲减组及对照组孕妇血清甲状腺功能及抗体指标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甲减组与对照组孕妇孕早期血清TSH、TPOAb的表达以及子痫前期发病率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TSH≥2.5 mIU·L-1,子痫前期的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POAb抗体表达的阳性与否无关。结论:当孕妇出现TSH≥2.5 mIU·L-1的时候,无论其TPOAb阳性与否,其子痫前期的发病率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同时补充硒酵母胶囊,对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缓解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发GD患者64例,随机分为:赛治加硒组,每天服用硒酵母胶囊200μg加甲巯咪唑;赛治组,仅服用甲巯咪唑。治疗前后检测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1(GPx-1)活力水平。结果:治疗12个月后赛治加硒组的FT3、FT4、TPOAb及TRA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促甲状腺素水平和GPx-1酶活力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TPOAb、GPx-1酶活力水平与赛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赛治加硒组抗甲药物治疗12个月后的缓解率为90.63%,优于赛治组的68.75%(P<0.01)。结论:硒制剂能降低TPOAb、TRAb的水平,增加GPx-1酶活力水平,缓解自身免疫及抗氧化损伤,从而提高GD患者抗甲药物治疗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7.
陈娟 《中国现代医生》2013,(15):75-76,78
目的探讨丙硫氧嘧啶联合氟羟强的松龙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伴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2012年8月收集的70例AITD伴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硫氧嘧啶治疗组和丙硫氧嘧啶联合氟羟强的松龙治疗组。每组35例。在治疗过程中,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变化水平,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丙硫氧嘧啶治疗组治疗后FT4下降明显(P〈0.05),TSH的水平略有上升,TPOAb和TGAb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丙硫氧嘧啶联合氟羟强的松龙治疗组治疗后FT3、FT4、TPOAb和TGAb较治疗前有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上升(P〈0.05)。结论丙硫氧嘧啶与氟羟强的松龙联合用药可以有效降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伴有甲亢患者血清中FT3、FT4、TPOAb和TGAb的水平,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胡小平  谢谦  于波  邵勇  张杰  钟绮丽  马刚 《海南医学》2012,23(10):17-19
目的通过检测指标分析慢性荨麻疹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关系,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和自体皮肤血清试验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分为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组,68例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患者组,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组和对照组各60例,记录分析四组人群的临床资料,检测游离甲状腺素(FT3、FT4)、高敏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POAb、TRAb),并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比较各组指标间的差异性。结果慢性荨麻疹组TGAb、TPOAb、TRAb和ASS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组TGAb、TPOAb、TR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慢性荨麻疹组,两组ASS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甲亢组TGAb、TPOAb阳性率和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Ab和ASS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荨麻疹组sTSH水平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自身抗体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ASST在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指标分析慢性荨麻疹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关系,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和自体皮肤血清试验的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组,68例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患者组,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组和对照组各60例,记录分析四组人群的临床资料,检测游离甲状腺素(FT3、FT4)、高敏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POAb、TRAb),并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比较各组指标间的差异性.结果 慢性荨麻疹组TGAb、TPOAb、TRAb和ASS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组TGAb、TPOAb、TR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慢性荨麻疹组,两组ASS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甲亢组TGAb、TPOAb阳性率和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Ab和ASS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荨麻疹组sTSH水平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自身抗体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ASST在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Hu YM  Liu W  Lu GH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1):940-942
目的 探讨和鉴别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 ,提高临床检出率。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甲亢患者 ,进行甲状腺细针细胞学检查 ,其中Graves病 49例 ,男 2 0例 ,女 2 9例 ,平均年龄 41± 1 1岁 ,桥本甲亢 2 2例 ,男 5例 ,女 1 7例 ,平均年龄 39± 1 2岁 ;分别对其进行甲状腺自身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TMA)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TR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FT4)联合测定 ,分析这些抗体在Graves病组 ,桥本甲亢组中的变化及与甲状腺功能 ,以及与甲状腺大小的关系。结果 Graves病组TRAb、FT3水平明显高于桥本甲亢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其TRAb、TPOAb、TMA、TGA的阳性率分别为 83 67%、75 51 %、57 1 4 %、48 98% ,TPOAb与TGA的双项阳性率为 48 98%。桥本甲亢组TRAb阳性率为 1 3 64 % ,其余阳性率均为 86 36 % ,TPOAb与TGA的双项阳性率为86 36 % ,明显高于Graves病组。相关性分析显示 ,TRAb与FT3呈显著正相关 ,双侧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增大与FT3、TRAb正相关。结论 对TRAb、TPOAb、TGA、FT3进行综合判断分析 ,才能有助于Graves病与桥本甲亢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血清IL-17水平,探讨IL-17在GD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148例GD患者分为3组:GD未治疗组(A组,70例)、131I治疗后GD控制组(B组,41例)和GD未控制组(C组,37例),另取3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17,电化学发光法检测FT3、FT4、TSH、TRAb。结果 GD患者的血清IL-17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分组比较:IL-17在A组最高,C组次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最低,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GD患者血清IL-17的表达水平与FT3、FT4、TRAb的浓度呈正相关,与TSH浓度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 IL-17可能在GD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GD患者血清中FT3、FT4激素分泌增加可能与IL-17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甲状腺肿大及眼征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内分泌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Graves病患者154例.分别按照患者有无甲状腺肿及有无甲状腺眼征,分为甲状腺肿大组(A组)和无甲状腺肿大组(B组)以及有眼征组(C组)和无眼征组(D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FT3、FT4、TSH、TPOAb、TGAb、TRAb .结果 154例患者中,甲状腺肿大者112例(72.7%),伴甲状腺眼征者62例(40.3%).甲状腺肿大组的FT3、FT4、TPOAb和TRAb均高于无甲状腺肿大组(P<0.05),年龄小于无甲状腺肿大组(P<0.01).有甲状腺眼征组的TPOAb、TGAb和TRAb均高于无甲状腺眼征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甲状腺肿大与年龄、TPOAb、TRAb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9、0.295、0.198,P<0.05).甲状腺眼征与TGAb、TRAb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0、0.228,P<0.05).结论 Graves病患者甲状腺肿与年龄、高滴度的TPOAb和TRAb相关,甲状腺眼征与高滴度的TGAb和TRAb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抗甲状腺药物(ATD)甲巯咪唑治疗格雷夫斯病(G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GD复发的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8月至2009年6月诊治的306例初发GD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硫咪唑治疗后缓解141例(缓解组,为停药后随访2年以上无复发,占46.1%)、未缓解165例(未缓解组,包括复发和未能停药,占53.9%),比较各因素对治疗转归的影响,观察甲状腺素水平正常后不同时点未缓解组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受抑制情况。结果与缓解组相比,未缓解组发病时的年龄较小[(36±9)与(46±10)岁;t=3.152,P=0.002],游离L水平高[(25.2±8.9)与(18.7±9.4)pmoL/L;t=3.326,P=0.001],游离L/游离T。比值高[(0.62±0.19)与(0.47±O.12);t=3.331,P=0.001],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高[(29±12)%与(19±11)%;t=3.389,P=0.001]。logistic分析显示,发病时甲状腺大小、游离L/游离.r4比值、TRAb水平是药物治疗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复发亚组停药时甲状腺明显肿大、伴眼征的比例高,sTSH受抑制的比例在不同时点均明显高于缓解组(X。值分别为77.515、114.411和136.232,均P〈0.01)。结论发病时甲状腺明显肿大、TRAb水平与游离L/游离T。比值高的患者,药物治疗反应差;停药时甲状腺仍明显肿大、伴眼征者及sTSH延迟恢复者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讨Th1/Th2平衡偏移在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主要为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中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病程阶段的变化.方法 选取HT患者60例,GD患者60例,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0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各组间性别比例及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通过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中Th1趋化因子(CXCL10)及Th2趋化因子(CCL22)的含量,比较各组间及不同病程阶段血清CXCL10、CCL22水平及二者(CXCL10/CCL22)比值有无差异;分析血清CXCL10、CCL22及二者比值与甲功(TT3、TT4、FT3、FT4、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TRA)及炎症因子(ESR、CRP)的相关性.结果 AITD患者血清CXCL10、CCL22水平及二者比值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及正常体检者(P<0.05),后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疗程小于3个月者)患者血清CCL22水平明显高于HT者,而CXCL10/CCL22明显低于HT者(P<0.05),两组血清CXC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发AITD患者与复发者比较Th1/Th2趋化因子水平及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稳定后,AITD患者血清趋化因子水平及比值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体检者.血清CXCL10、CCL22水平及二者比值与TPOAb、TGAb、TRAb、CPR、ESR及甲状腺体积呈正相关,与FT3、FT4、TSH无相关性.结论 Th1及Th2共同参与了AITD的发病,但以Th1为主.HT与GD患者Th1/Th2偏移有所不同,后者Th2免疫异常更为显著,且经药物治疗后,GD患者Th1/Th2平衡恢复较HT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ITD)与25(OH) 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初诊Graves病(GD)42例,缓解期GD 38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HT)24例,健康对照组38例。检查血清25(OH) D、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并对25(OH) D水平、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抗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初诊GD组、缓解GD组及HT组的血清25(OH) D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组(初诊期、缓解期)血清25(OH) D与FT3、FT4、TT3、TT4 TSH TR-Ab水平无相关性。HT组25(OH) D与TPO-Ab、FT3、FT4、TT3、TT4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AITD患者血中25(OH) D水平的不足,显示其可能在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浙贝颗粒对Graves(GD)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及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将82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浙贝颗粒联合甲巯咪唑)和对照组(甲巯咪唑),观察两组连续用药12个月,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相关抗体、停药后复发率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均可使GD患者血清FT3、FT4、TRAb、TPOAb水平和阳性率下降,治疗组(3.02±1.01,1.34±0.32,3.28±2.21,12.64±7.17)较对照组(4.07±0.85,2.46±0.23,9.57±3.25,36.36±8.53),下降更为显著(P〈0.01),停药后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14.29%)与对照组(35%)相比(P〈0.05)。结论复方浙贝颗粒可以降低Graves患者自身抗体水平,促进甲状腺机能恢复,对Graves患者的异常免疫反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杭体(TRAb)水平的改变在Graves'病(GD)的诊断、治疗和复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访观察116例GD患者并于初诊时、治疗6、12、18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血清TRAb,TPOAb、TGA,并继续随访直至2年。另根据临床转归情况进行分组。分为初诊组、缓解组、复发组和转为甲减组,于确立分组当时再次采血检测TRAb,TPOAb、TGA。对照组为37例健康人。结果GD各组的TRAb检测值高于对照组,初诊组和复发组的TRAb高于缓解组;转变为甲减的组TPOAb、TGA的检测值高于其它各组。结论检测血清TRAb浓度对GD的诊断、治疗及随访复发、预后估计都具有重要价值。TPOAb、TGA持续高水平是Graves'患者转归甲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肖明  谢毅  占松涛  张宝林 《当代医学》2014,(24):153-154
目的 探讨发酵虫草菌粉治疗对促甲状腺素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 antibody,TRAb)阳性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TRAb水平的影响,以了解其在GD治疗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医院门诊TRAb阳性的GD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实验组(n=30)。对照组使用他巴唑治疗,实验组使用他巴唑联合发酵虫草菌粉治疗,他巴唑片起始量为10mgTid,之后每月根据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用量;发酵从草菌粉(金水宝胶囊)3粒Tid。检查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18个月时,2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和TRAb水平。比较2组TRAb水平。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18个月TRAb水平(IU/L):(28.05±4.32)、(27.96±4.36)、(22.72±3.90)、(12.26±1.21)、(8.52±1.06)。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18个月TRAb水平(IU/L):(28.38±4.18)、(26.29±3.89)、(21.03±3.76)、(10.76±0.96)、(5.21±0.97)。2组对比12、18个月后TRAb水平,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发酵虫草菌粉可明显降低GD患者TRAb的水平,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背景 Graves'病(GD)患者发生肝损害常见,少数甚至出现肝衰竭。GD导致肝损伤的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可诱导大鼠肝脏的氧化应激。α-硫辛酸(ALA)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目的 探讨ALA在GD合并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初诊为GD合并肝损伤或GD合并肝损伤治愈1年后复发者共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激素组、ALA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水飞蓟宾胶囊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激素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治疗,ALA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ALA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4天、第28天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28天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 3组第14天、第28天的ALT、AST均低于治疗前(P<0.01);激素组、ALA组第14、28天的ALT、AST均低于常规组,激素组第28天的ALT、AST均低于ALA组(P<0.01)。3组第28天的TS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FT3、FT4、TgAb、TPOA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其中,激素组、ALA组第28天的TSH水平高于常规组,ALA组第28天的TSH水平低于激素组,激素组第28天FT3、TgAb、TPOAb水平低于常规组、ALA组(P<0.01)。3组第28天的SOD、T-AO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激素组、ALA组第28天的SOD、T-AOC水平均高于常规组,MDA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1);激素组第28天的SOD、T-AOC水平均高于ALA组,MDA水平低于ALA组(P<0.01)。结论 ALA可通过减弱GD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少肝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