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难治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近年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CHF3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者30例对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CHF诊断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心功能分级标准参照纽约心脏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心力衰竭(CHF)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终末期的共同归宿。随着人群的老龄化,CHF的发生率日益增长。美国Framingham资料显示,在50-59岁的人群中,CHF的发生率为1%,以后每增长10岁,CHF的发生率增加1倍。一旦确诊的CHF出现,6年病死率:男性为82%,女性为6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CHF的病死率还会继续增高。  相似文献   

3.
陈杭 《中国中医急症》2000,9(6):251-251
临床实践表明,庆余救心丸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为进一步证实其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治疗价值,本研究观察了庆余救心丸对 CHF的血液动力学效应,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临床资料 本组 20例均为 1996年 10月~ 1997年 12月本院心内科住院的 CHF患者,其中男 14例,女 6例;年龄 38~ 78岁,平均 (60.5± 10.5)岁;冠心病 12例,扩张性心肌病 4例,高血压心脏病 2例,肺心病 2例;心功能分级按 NYHA分类,Ⅱ~Ⅲ级 12例,Ⅲ级 8例。全部病人均为窦性心律,无房室瓣返流。 1. 2观察方法 20例病人入…  相似文献   

4.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心脏因慢性心肌病变长期负荷过重等原因引起心功能减退排出的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心血管病的常见致死原因。近年来,笔者用生脉注射液为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30例,并以常规疗法治疗CHF30例作为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至自庆资料60例CHF患者均符合新药(中药)治疗CHF由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诊断标准,排除不稳定型心绞历、糖尿病、原发性肾脏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回机分为两级:治疗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必30~78岁,…  相似文献   

5.
2000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采用别直参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6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均系我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CHF的诊断与NYHA心功能分级参照《实用内科学》标准[1]。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男31  相似文献   

6.
2002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力衰竭(CHF)患者60例,并与西医治疗的40例作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CHF诊断标准[1],心功能Ⅲ~Ⅳ级(心功能分级按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1974年制定的标准),排除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7.
β-受体阻滞剂现已成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常规治疗药物,为探讨卡托普利和比索洛尔联用治疗CHF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现将我院60例住院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参附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疗效。方法:将CHF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参附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硝酸甘油静滴,两组均治疗14d,并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及随访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均以治疗组为佳。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作为CHF尤其是顽固性CHF治疗的重要辅助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伟丽  王晓峰 《山西中医》2010,26(11):53-54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系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出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临床表现。CHF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CHF的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医疗费用更高,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1992~1995年笔者应用脉络宁为主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60例,并以常规疗法治疗CHF60例作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CHF患者均符合新药(中药)治疗CHF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的诊断标准,排除不稳定型心绞痛、糖尿病、原发性肾脏疾病,血压<13/skPa及肝肾功能不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7~79岁,平均53.5岁;病程1~17年,平均5.3年;主要症状:气短60例,心悸58例,浮肿58例,端坐呼吸27例;心功能互级6例,巨级36例,N级18例;原发病:肺心病32例,高心病7例,风…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当前舌象仪相关文献的发布情况,总结舌象仪的研究现况。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三大数据库进行题名或关键词检索,检索式为“舌象仪or舌象分析仪or舌诊仪or舌象采集or数字舌图or舌象分割or舌体分割or舌象分析or舌诊客观化”,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0月。对文献的发表时间、文献作者、第一作者所在地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期刊情况、资助基金来源、主要研究内容、舌象仪型号及舌象仪研发单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舌象仪相关研究的文献366篇,前期年发文量逐年增长,但近年来年发文量增长缓慢。舌象仪相关研究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及核心期刊。其主要的资助来源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及各类厅局级项目。舌象仪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图像采集技术、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分析技术、舌象仪的临床应用及舌象仪的实验室应用等内容的研究。目前应用较多的舌象仪有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BOX型舌象仪和DS01舌象仪,DS01舌象仪包括DS01-A和DS01-B两种型号;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发的TDA-1小型舌象仪和DKF-Ⅱ舌象仪;上海中医药和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ZBOX-Ⅰ舌象仪;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TP-Ⅰ舌象仪;天津市天中依脉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YM-Ⅲ中医舌象采集仪;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Smart TCM-I舌象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研发的TIAG 舌象仪;天津中医药大学研发的3D舌象仪。结论 舌象仪的相关研究虽然前期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进入平台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探讨肝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增加会引起人们的情志变化,本文利用中医的基本观点和肝的特性,探讨肝气郁结所导致的多种脏器疾病发生的机理,详细探讨肝郁的各种影响提出治疗要兼顾情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