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5月—2020年8月采用HTO治疗的84例(84膝)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BMI将患者分为正常组(A组32例,BMI<25 kg/m2)、超重组(B组27例,BMI 25~30 kg/m2)和肥胖组(C组25例,BMI>30 kg/m2)。A、B、C组BMI分别为(23.35±0.89)、(26.65±1.03)、(32.05±1.47)kg/m2。3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侧别、病程及术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及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显性失血量及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下降量;手术前后采用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体重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接受单侧初次THA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以BMI为分组依据,18.5 kg/m2≤BMI<24.0 kg/m2为体重正常组,24.0 kg/m2≤BMI<28.0 kg/m2为超重组,BMI≥28.0 kg/m2为肥胖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比较THA后人体质量指数(BMI)减少超过5%的时间间隔。 结果共有7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体重正常组28例患者、超重组46例患者、肥胖组4例患者,3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THA术后人体质量指数减少超过5%的中位时间分别为52个月(43, 69)个月、48个月(40,67)个月、47个月(41,60)个月,行log-rank检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4.72,P>0.05)。 结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患者在THA术后BMI减少超过5%的中位时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对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女性,体质量指数(BMI)对其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生殖医学科行IVF/ICSI-ET助孕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7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MI将其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体重正常组(18.5 kg/m2≤BMI<24 kg/m2)、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比较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IVF/ICSI助孕相关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 一般资料比较显示,各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bFSH)、bLH、bE2、AMH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超重组和肥胖组的Gn天数及Gn用量显著高于低体重组和体重正常组(P<0.01)。胚胎发育情况比较,体重正常组的受精率(89.68%)显著高于其他3组(低体重组87.00%、超重组86.26%、肥胖组8...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女性体质量指数(BMI)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行夫精人工授精(AIH)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我中心因排卵障碍因素行AIH助孕的不孕患者共1 24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女性不同BMI值分为4组:BMI<19 kg/m2为低体重组(n=154)、19 kg/m2≤BMI<24 kg/m2为正常体重组(n=799)、24 kg/m2≤BMI<27 kg/m2为超重组(n=197)、BMI≥27 kg/m2为肥胖组(n=90),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及AIH治疗、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各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既往妊娠和促排卵次数、及基础FSH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基础雌二醇(E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与正常体重组比较,低体重组、超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肥胖与前列腺癌根治术(RP)后病理特征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120例RP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前列腺体积、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和术后病理结果。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患者分为三组:正常组(18.5 kg/m2≤BMI<24kg/m2)30例、超重组(24kg/m2≤BMI<28kg/m2)66例、肥胖组(BMI≥28kg/m2)24例。结果 RP后,肥胖组患者Gleason评分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8例患者诊断为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PCa),其中BMI正常组6例,超重组27例,肥胖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例患者出现Gleason评分升级,其中BMI正常组5例,超重组13例,肥胖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0例患者术后切缘阳性,其中BMI正常组4例,超重组17例,肥胖组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肥胖患者在RP后Gleason评分以及病理分期更高,同时具有较高的切缘阳性率,Gleason评分升级发生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接受IVF/ICSI助孕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治疗的PCOS患者资料,共1 143个周期,按照BMI值分为正常体重组(18.5 kg/m2≤BMI<24 kg/m2,n=461)、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n=433)、肥胖组(BMI≥28 kg/m2,n=249),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促排卵方案、受精方式、移植胚胎个数及移植胚胎类型等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超重组和肥胖组的Gn起始量、Gn总量及Gn天数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2PN数、可用胚胎数、优胚数及囊胚形成率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超重组的中重度OHSS发生率(1.73%)和肥胖组的中重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别接受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术后主观感受上的差别,并通过人工关节被遗忘指数(forgotten joint scores,FJS)评分系统分析二者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同期行单侧膝关节UKA与TKA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共60例,分为UKA组和TKA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UKA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5~76岁,平均(63.9±6.7)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为(22.4±1.5)kg/m~2。TKA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5~75岁,平均(62.6±5.6)岁;BMI平均为(22.0±1.1)kg/m~2。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FJS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18.3±3.9)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UKA组FJS评分分别为(70.6±3.3)分、(71.8±3.2)分;TKA组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FJS评分分别为(59.3±3.1)分、(59.8±2.4)分;两组患者在同一随访时间段内组间FJ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组间FJS评分在同一随访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时UKA组的HSS评分明显优于TKA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方面,接受UKA的患者比接受TKA的患者假体的自我化程度更高,初期疗效也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体重指数(BMI)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228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胃代食管(经食管床)左颈机械吻合+空肠造瘘术的胸段食管癌患者,剔除术前接受过辅助放化疗、术前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浓度≤35 g/L)、合并心肺基础疾病、轻BMI(BMI<18.5 kg/m2)患者,最终收集符合标准的151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将151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为正常BMI组和高BMI组,其中正常BMI组(18.5kg/m2≤BMI<24kg/m2)92例,高BMI组(BMI≥24 kg/m2)5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高BMI组患者的术后食管吻合口瘘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B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7% vs 7.6%,χ2=7.80,P<0.01;84.7% vs 68.5%,χ2=5.05,P<0.05);但两组间切口感染、心脏并发症和乳糜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χ2=0.48,χ2=0.23,均P<0.05)。 结论高BMI患者较正常BMI患者易发生吻合口瘘和肺炎,可根据患者术前BMI指导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体质量指数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BMI<24kg/m2)、超重组(BMI为24~28kg/m2)和肥胖组(BMI≥28kg/m2),比较三组患者年龄、术前有内科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的占比、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等。结果:超重组和肥胖组术前有内科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超过正常体重组。而在年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方面,体重正常组与超重组及肥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1例中转开腹。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于超重及肥胖的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在患者基础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与正常体重患者相似的术中及术后结局,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将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150例纳入研究,患者术后均接受规律康复训练治疗。以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得分患者分为疼痛组(n=23)和非疼痛组(n=127)。回顾性收集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残留情况,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康复训练后疼痛残留的影响因素。 结果术后6个月,15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康复训练后疼痛23例,疼痛残留率为15.3%,疼痛组及非疼痛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t=3.149、20.409,均为P<0.05);疼痛组与非疼痛组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0,P>0.05);非疼痛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较疼痛组低(t=9.961,P<0.05)。年龄>60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关节软骨损伤、骨关节炎疼痛、行滑膜切除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疼痛残留的影响因素[优势比(OR)=3.130、2.164、2.259、3.881、1.998; 95%置信区间(CI):(1.537,6.376)、(1.420,3.298)、(1.135,4.495)、(1.376,10.945)、(1.054,3.785),均为P<0.05]。 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康复训练后仍有部分遗留疼痛情况,其发生与年龄>60岁、BMI>24 kg/m2、关节软骨损伤、骨关节炎疼痛、行滑膜切除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的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对术者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BMI≤24 kg/m2、24 kg/m22、BMI≥28 kg/m2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对比分析3组术中与术后相关指标、术者及助手的Borg疲劳评分、术者术后握力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拔管时间晚于A组,C组引流量、疼痛评分高于A、B两组(P<0.05),3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高于A、B两组(P<0.05),A、B两组间胸腔积液、术后漏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主刀及扶镜手Borg疲劳评分均高于A、B两组(P<0.05),术前、术后握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肥胖患者,需制定有效的手术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案,重点关注术后疼痛、切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LSG)联合食管裂孔疝修补术(HHR)治疗肥胖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接受LSG+HHR治疗的23例肥胖合并OSA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38.13±11.84)岁,体质量指数平均(37.84±4.03)kg/m2;记录术前、术后6个月患者体重、BMI、胃食管反流病调查量表评分、24 h pH检测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临床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数据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体重由术前的(100.78±9.11)kg降至(80.74±7.74)kg;BMI由术前的(37.84±4.03)kg/m2降至(28.98±2.36)kg/m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由术前的(34.04±13.8)降至(5.67±3.35);最低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72.3±4.19)提至(85.97±5.27),OSAS轻度、中度、重度组胃食管反流病阳性率分别为33.33%(2/6)、37.5%(3/8)与66.6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体重、酸反流及睡眠呼吸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LSG+HHR治疗肥胖合并OSAS的效果较好,可达到抗反流、减重及改善OSAS等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受者体质量指数(BMI)对肺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07例肺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者术前BMI水平分为低BMI组(BMI<18.5 kg/m2,114例)、正常BMI组(18.5 kg/m2≤BMI<24 kg/m2,145例)和高BMI组(BMI≥24.0 kg/m2,48例)。比较各组受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型、BMI、术前合并症、术前是否肺动脉高压、术中是否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使用KaplanMeier法估计受者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差异。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不同BMI组受者肺移植术后30 d、90 d和180 d死亡风险。结果 各组受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肺移植术后180 d生存分析中,不同BMI组受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BMI组受者肺移植术后90 d的死亡风险是正常BMI组的2.295倍[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肥胖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受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手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肥胖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80例患者中,43例患者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37例患者BMI<30 kg/m2,两组在年龄、性别、手术侧别、病变肾上腺大小、合并症、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I≥30 kg/m2组中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BMI<30 kg/m2组中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两组手术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在包括肥胖(BMI≥30 kg/m2)、年龄、性别、手术侧别、手术时间、出血量、病变肾上腺大小、合并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肥胖和年龄为独立的危险因素。 结论肥胖患者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非肥胖患者高,肥胖患者进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手术应特别注意围手术期准备,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对比分析应用专用工具的运动学对线全膝关节置换和机械对线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因膝骨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时间大于3个月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性关节病、髌股关节严重对位不良以及既往有膝关节侧副韧带或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按对线方法分为专用工具运动学对线全膝关节置换(KA-TKA)组和机械对线全膝关节置换(MA-TKA)组,记录手术前后髋-膝-踝(HKA)角度,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临床评分(KS-C)和膝关节功能评分(KS-F),术后3个月的遗忘关节评分(FJS),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有16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KA-TKA组82例,MA-TKA组80例。两组患者术后HK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KA-TKA组患者的KS-C评分(t=2.259)、KS-F评分(t=1.994)和FJS评分(t=2.945)均高于MA-TKA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KA-TKA与MA-TKA相比,术后下肢力线相似,具有更好的临床评分表现和更高的膝关节功能表现,以及更高的FJS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UKA组和TKA组。UKA组39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32例;年龄45~74岁,平均(63.4±7.9)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25.92±2.70)kg/m2。TKA组39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27例;年龄53~76岁,平均(65.8±6.3)岁;BMI为(26.61±4.07)kg/m2。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长、术后引流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和纽约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OA)术后人工关节被遗忘评分(FJS)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UKA治疗32例膝内侧间室OA患者。比较术后1、3、6个月的FJS评分、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HS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FJS评分与VAS评分、膝关节ROM、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48个月。FJS评分、VAS评分、膝关节ROM及HSS评分术后3、6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FJS评分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862,P 0.05),FJS评分与膝关节ROM呈负相关(r=-0.998,P 0.05),FJS评分与HS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956,P0.05)。结论 UKA治疗膝内侧间室OA疗效较好,术后进行良好的镇痛和膝关节锻炼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膝关节本体感觉和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我科接受膝关节单间室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orthroplasty,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患者术后1年、2年时人工关节被遗忘指数(forgotten joint scores,FJS)评分的差别,比较两种假体术后患者主观感觉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科行单侧膝关节TKA或UKA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90例,根据术中选用假体类型将患者分为TKA组与UKA组,两组各45例患者;UKA组男性20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5.9±9.5)岁,体重指数平均(29.2±4.2)kg/m~2;TKA组男性21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8.6±8.7)岁,体重指数平均(31.2±3.6)kg/m~2。比较UKA组和TKA组患者在术后1年(平均1.5年,1~2年之间)和术后2年(平均1.5年,2~3.6年之间)时间段的FJS和HSS评分结果。结果术后随访1年时UKA组FJS评分为(74.1±2.4)分,术后随访2年时为(74.7±2.2)分;TKA组术后随访1年时FJS评分为(60.1±3.1)分,术后2年时为(60.5±2.1)分;同一随访时间段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1年和2年时,与同组患者之间比较FJS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HSS评分术后1年时为(84.1±3.5)分,术后2年时为(86.1±3.2)分;TKA组HSS评分术后1年时为(80.1±3.7)分,术后2年时为(86.1±3.3)分;术后1年时UKA组HSS评分明显高于TKA组(P0.05);术后2年时UKA组与TKA组之间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UKA组与TKA组相比,接受UKA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手术满意度且假体自我感觉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肥胖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本科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106例,男性36例、女性70例。根据BMI,30例患者列入肥胖组(BMI≥30 kg/m~2),36例列入超重组(BMI 25.00~29.90 kg/m~2),40例列入正常体重组(BMI≤24.90 kg/m~2)。对比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KSS评分、伤口并发症、血栓事件、30 d再入院率以及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等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重组,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72 h时VAS评分,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有3例、超重组有1例发生伤口脂肪液化;肥胖组有2例、正常组有1例发生肌间静脉血栓,经相应处理均末造成不良后果。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3个月肥胖组的KSS评分和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低于超重组和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时,三组之间KSS评分和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可达到与正常体重、超重患者相同的临床效果,但术后疼痛症状较重,早期康复速度较慢,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住院时间延长,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髁关节置换术(UK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将68例(70膝)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UKA组及TKA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采用膝关节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人工关节被遗忘指数(FJS)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5~36个月。UK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均低于T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周,UKA组的KSS评分及ROM均高于T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个月,UKA组的FJS评分均高于T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KA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相比于TKA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