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关节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方法选取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40例。所有入选者要求半月板损伤Stoller分级为Ⅲ级,且膝骨关节炎Keligren Lawrence分级为Ⅱ级或Ⅲ级;并排除发病前有明显外伤史、合并有交叉韧带损伤或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RP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例,PRP组为关节镜联合应用PRP组;对照组为单纯关节镜治疗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对术前和术后1、3、6个月随访时临床疗效、疼痛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同组不同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组间各时间点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随访发现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及WOMAC评分均明显降低,而Lysholm评分明显升高;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可明显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3个月、6个月PRP组患者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WOMAC评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VAS评分:t=4.125,P<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t=8.557,P<0.05;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t=7.428,P<0.05;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t=15.564,P<0.05;术后3个月WOMAC评分:t=6.932,P<0.05;术后6个月WOMAC评分:t=9.174,P<0.05)。 结论关节镜下行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修整手术联合应用PRP治疗近期疗效优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南通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98例,其中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者纳入研究组(n=49),应用小切口半月板部分切除者纳入对照组(n=49)。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前术后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采用卡方检验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124,P<0.05)、两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2,P>0.05),研究组术后3 d(t=14.154,P<0.05)及术后1年(t=15.685,P<0.05)的Lysholm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3 d研究组患者的静息痛评分(t=13.974,P<0.05)和行走痛评分(t=13.976,P<0.05)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年研究组患者的静息痛评分(t=14.258,P<0.05)和行走痛评分(t=14.859,P<0.05)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手术时间短于研究组(t=8.568,P<0.05),且手术费用更低(t=3.405,P<0.05)。 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有创伤小,疼痛轻等优点,小切口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技术难度较低,亦可在临床中选择性采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成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的术后疼痛对短期内膝关节功能和软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152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成型术,术后3个月VAS疼痛评分≥1者纳入疼痛组(n=43)、其余患者纳入无痛组(n=109)。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膝关节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两组关节液中软骨代谢指标,并对影响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的LKSS、HS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均为P<0.01),且疼痛组显著低于无痛组(t=12.217,5.928;均为P<0.01)。术后两组关节液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均为P<0.01),且无痛组显著低于疼痛组(t=7.230,12.411,11.504;均为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关节软骨损伤、负重时间≥1周均为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OR=5.068,7.893,8.142;P<0.05),术后冷敷为保护因素(OR=0.150,P<0.05)。 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成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在短期内可获得较好的膝关节功能且能改善关节内环境,术后疼痛的发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且危险因素多,临床中需予以关注和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缝合系统(Fast-Fix)联合血凝块缝合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31例采取Fast-Fix联合血凝块缝合半月板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评价其术后疗效。其中包括男18例,女13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2±8)岁,经患者亲自了解目的及相关风险后,自愿参加试验,纳入标准为初次单侧半月板损伤,不合并其他关节内损伤,不合并下肢血管神经损伤;主观体征存在患膝疼痛、交锁症状,但无明显关节受限,可进行一般日常活动;排除标准为MRI示合并有膝关节内其他损伤、陈旧性半月板损伤、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先天性膝关节发育畸形。在关节镜下应用半月板修补缝合系统联合血凝块修整缝合损伤的半月板。观察患者术后3月、术后6月的康复情况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IKDC 2000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VAS评分、IKDC 2000评分、Lysholm评分的差异,评估其手术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均未出现膝关节疼痛、交锁、二次手术及其并发症。经数据分析,不同时间VAS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963.131,P<0.01),术前VAS评分显著高于术后3月(t=-33.897,P<0.01)、术后6月VAS评分(t=-30.460,P<0.01),而术后3月和术后6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P>0.05);不同时间IKDC 2000评分(F=4 688.837,P<0.01)和Lysholm评分(F=11 544.044,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IKDC 2000评分和Lysholm评分显著低于术后3月(t=76.205,P<0.01;t=128.766,P<0.01)和术后6月评分(t =78.183,P<0.01;t=131.180,P<0.01),而术后3月和术后6月IKDC 2000评分(t=1.496,P>0.05)、Lysholm评分(t=1.896,P>0.05)相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缝合系统(Fast-Fix)联合血凝块缝合半月板损伤可获得良好的术后疗效,但对于血凝块如何促进半月板愈合的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采取常规膝前外、内侧入路和膝高位前外侧、高位极前内侧入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收治的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0岁,单侧发病(Outerbridge分级<3级),无下肢骨折及膝关节其他损伤。依据在术中手术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常规组(26例),采取常规膝前内侧、前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改良组(31例),采取膝高位前外侧入路和高位极前内侧入路进行手术。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关节腔内积液量,采用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膝前视觉模拟(VAS)评分、Lysholm评分和MRI复查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5.1±2.1)个月,术后切口均Ⅰ级愈合。两组患者Watanabe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常规组:t=-19.719,P<0.05;改良组:t=-30.094,P<0.05),且改良组术后Lysholm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膝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255,P>0.05),常规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膝前VA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t=-9.603,P<0.05),而改良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膝前VAS评分与术前类似(t=-1.139,P>0.05)。常规组手术时间(t=14.434,P<0.05)、术后关节腔积液量明显高于改良组(t=40.989,P<0.05)。MRI复查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半月板不愈合情况(χ2=0.035,P>0.05)。 结论两种手术入路均可完成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处理,并获得良好的的近期疗效。采取膝高位前外侧、高位极前内侧入路,镜下视野大,同时避免对髌下脂肪垫刨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术后膝前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髌骨周围去神经化对行膝关节置换术的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影响。 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纳入标准: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单侧TKA,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满意且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4%~6%,同意参与该研究。排除标准:髌骨表面置换,既往下肢骨折畸形愈合,既往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精神性疾病病史,无法配合功能锻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88例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纳入去神经化组38人,非去神经化组50人。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Feller髌股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结果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去神经化组的AKS膝关节分级(t=16.474、7.452)、AKS膝关节功能(t=7.906、1.484)、Feller评分(t=13.999、13.583)、VAS评分(t=-10.903、-3.609)均比非去神经化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相同指标分别做前后自身对比,AKS膝关节分级(t=25.506,P<0.05)、AKS膝关节功能(t=19.173,P<0.05)、Feller评分(t=11.873,P<0.05)、VAS评分(t=-10.344,P<0.05)随着时间延长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去神经化组有3例(7.9%)患者发生术后手术切口红肿,分别发生在术后第3、3、5天;非去神经化组有4例(8.0%)患者发生手术切口红肿,分别发生在术后第2、3、3、3天,1例(2.0%)患者出现轻微脂肪液化。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延迟愈合、手术切口裂开、感染。 结论糖尿病患者TKA术中行髌骨周围去神经化可以改善短期膝关节功能、减轻膝前疼痛,且不会引起手术切口并发症增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将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骨科88例拟定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研究。纳入符合膝关节骨关节炎诊断标准,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排除不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者。经随机余数法分组,其中44例采用ERAS围手术期方案(实验组),44例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方案(对照组)。对其进行临床评价,包括术后24 h血红蛋白及输血比例、住院时间(LOS)、术后并发症、术后24 h、1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膝关节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ROM)。两组LOS、血红蛋白比较采用成组设计资料t检验,组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比较采用配对设计资料t检验,VAS评分、HSS评分、膝关节ROM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实验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输血比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LOS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HSS评分、膝关节ROM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F=9.87,P<0.001;HSS评分F=10.98,P<0.001;ROM F=9.94,P<0.001),均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分组上,术后24 h、1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392、3.9855,均为P<0.05),术后24 h、1个月及6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SS评分和膝关节RO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S评分t=6.6350、5.7948、3.5763,均为P<0.05;ROM t=7.8032、3.9390、4.7654,均为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5688、0.5180,均为P>0.05),术后12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SS评分和膝关节ROM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SS评分t=0.7687,P>0.05;ROM t=0.9523,P>0.05)。时间上,实验组和对照组从手术前到术后12个月VAS评分呈降低趋势,实验组和对照组从手术前到术后12个月HSS评分和膝关节ROM呈升高趋势。 结论ERAS理念干预下,患者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短期疼痛轻,康复快,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保残与否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对膝关节术后运动学特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指导临床治疗及选择更优康复方案。 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所收治50例行ACL重建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保留ACL胫骨残端分为保残组(25例)与非保残组(25例),以及健康受试者(25例)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年龄≤5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术侧或健侧膝关节无活动受限;无神经系统疾病;不伴同侧膝其他韧带损伤,对侧膝关节亦无损伤;留存术后1年完整资料。排除标准:年龄>55岁;BMI>30 kg/m2;术侧或健侧膝关节活动受限;伴有膝关节其他韧带损伤或对侧膝关节存在损伤;存在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资料不完全而无法统计者。采用三维膝关节动态功能分析系统(Opti_Knee)计算膝关节6自由度数据及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并分析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及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本体感觉(位置觉和运动觉)数据,以及胫骨隧道内口(术前为ACL足迹)中心至外侧半月板前角韧带足迹前后向及内外向距离偏差,其中,各组6自由度统计学差异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各组基本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及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验,各组运动功能评分、主观评分、本体感觉数据、中心距偏差均采用t检验分析。 结果保残组术后3个月内外旋、屈伸范围、术后6个月内外旋范围低于对照组(t=-2.365,P<0.05;t=-3.123,P<0.01;t=-2.419,P<0.05);非保残组术后3个月内外翻、内外旋、屈伸、上下位移、内外位移范围、术后6个月内外旋、屈伸范围低于对照组(F =9.554,P<0.05;t=-5.067,P<0.01;t=-5.119,P<0.01;t=-2.655,P<0.05;t=-2.863,P<0.01;t=-3.516,P<0.01;t=-4.100,P<0.01),术后6月前后位移范围大于对照组(t=2.464,P<0.05),术后12月内外旋范围小于对照组(t=-3.076,P<0.01)。非保残组术后3月内外旋、屈伸角范围、术后6月屈伸角范围低于保残组(t=2.512,P<0.05;t=2.428,P<0.05;t=2.267,P<0.05)。保残组术后3月术侧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高于非保残组(t=2.272,P<0.05)。保残组术后3月及6月Lysholm评分高于非保残组(t=4.706、P<0.01;t=2.106,P<0.05),保残组术后3月IKDC评分高于非保残组(t=2.987,P<0.01),保残组中心内外向距偏差小于非保残组(t=-2.600,P<0.05),保残组术后3月及6月60°位置觉小于非保残组(t=-2.063,P<0.05;t=-2.147,P<0.05)。 结论保残重建ACL患者较非保残者在运动学特征上更接近于正常人,而且在术后前中期恢复更优于非保残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及半月板全切除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半月板损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确诊为盘状半月板损伤不伴韧带松弛或损伤,单侧膝关节发病,无关节畸形及严重骨质疏松。依据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25例)和B组(43例),A组施行关节镜下全切除术,B组施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采用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情况、术后3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MRI复查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级愈合。A组半月板的优良率(64.00%)显著低于B组(7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4,P<0.05)。术前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和B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77±16)分、(93±19)分]均较术前[(56±12)分、(66±14)分]显著提高(t=4.541、5.231,P<0.05),且B组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2,P<0.01)。B组的术后3个月膝关节评分(HSS)总分(88.0±2.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7,P<0.05),但两组患者疼痛、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评估显示B组的完全愈合率高于A组,且A组发现2例有关节退行性病变。 结论半月板成形术及全切除术术式均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但半月板成形术能最大程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减少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疗效优于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最有效方法,而术后疼痛管理效果是直接影响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试图探索股神经阻滞(FNB)联合膝关节周围局部浸润阻滞(PAI)在TKA术后早期的镇痛效果,并讨论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及前景。 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回顾性纳入2018年10月8日至2019年2月8日因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关节病院骨坏死与关节重建病区行TKA的126例患者,接受PNB+PAI者为实验组,接受FNB+内收肌管阻滞(ACB)者为对照组,每组63例,所有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分别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12、24、48、72 h膝关节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阿片类药物用量及膝关节活动度(ROM),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人口学特征及术前V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72 h。术后6、12、24 h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3.232、2.946、3.146,P<0.05),术后48、72 h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527、1.108、P>0.05),术后24 h实验组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t=3.082,P<0.05),术后48、72 h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t=0.543、0.902,P>0.05)、阿片类药物用量(t=0.857,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χ2=52.29,P>0.05)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股四头肌无力、局部血肿等不良并发症。 结论FNB+PAI在TKA术后早期疼痛管理中效果确切,同FNB+ACB相比,在术后24 h内的镇痛作用及膝关节活动度更优,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FNB+ACB的替代方法,并可以在TKA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本体感觉训练配合康复路径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我院96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损伤患者,年龄(39±4)岁,男66例(68.75%),女30例(31.25%)。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组(n=48)、联合组(n=48),分别采取常规康复和康复路径+强化本体感觉方法训练8周。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及训练前后患膝关节位置(中间段、伸展段、屈曲段)重现偏差、运动控制能力、步行功能、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 结果9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11±0.68)个月。(1)训练8周后联合组伸展段、中间段、屈曲段患膝关节位置重现偏差(4.02±1.15、4.05±0.89、4.11±0.94)低于常规组(4.61±1.20、4.72±0.93、4.78±0.87),VL、RF、VM的RMS(75.61±5.62、80.52±6.71、74.48±5.12)高于常规组(67.79±6.17、74.12±5.94、68.95±5.56)(P<0.05);(2)训练8周后联合组运动控制能力、步行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3)联合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33%与常规组4.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强化本体感觉训练配合康复路径可改善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损伤患者表面肌电图,缓解疼痛,提高运动控制能力及步行能力,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肩袖缝线过线器进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撕裂捆扎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7月至2019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肩袖缝线器捆扎缝合半月板撕裂损伤患者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0~55(36.0±1.4)岁。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12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评估疼痛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5(12.6±0.7)个月。未出现关节积液、缝合失效等并发症。2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存在轻度疼痛,但临床查体无异常;1例患者中度疼痛合并关节间隙局部按压痛,其余患者均无异常。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49.55±1.21)分提高到术后12个月的(98.95±0.42)分,VAS评分由术前的(5.18±0.78)分降至术后12个月的(1.03±0.77)分,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由术前的(50.63±9.20)°提高到术后12个月的(130.38±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使用肩袖缝线过线器捆扎缝合适用于大部分的半月板损伤,包括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及外侧半月板体部、后角撕裂。此项技术解决了缺乏专用半月板缝合器情况下的半月板全内缝合需求,且具有手术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术后功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何新庄 《中国骨伤》2024,37(2):191-195
目的:评估对侧膝关节疼痛程度对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1年手术侧关节功能障碍及治疗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行TKA的635例患者,男296例,女339例;年龄(69.33±9.38)岁,病程(1.15±0.44)年。根据术后对侧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为轻度或无疼痛(VAS 0~3分)423例,中度疼痛(VAS 4~6分)105例,重度疼痛(VAS 7~10分)107例。分析比较对侧膝关节不同疼痛程度对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及满意度评分的影响。结果:对侧膝关节疼痛VAS在TKA术后明显降低,年龄大、身体质量指数高、术后手术侧膝关节WOMAC评分高、对侧膝关节中、重度疼痛是患者不满意的危险因素(P<0.05),OR分别为1.285、1.665、2.319、1.863。手术侧膝关节疼痛度高、居家环境为步梯房是患者出院1年后WOMAC评分高的危险因素(P<0.05);出院后坚持锻炼、功能性训练是患者出院1年后WOMAC评分高的保护因素(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骨隧道缝合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经骨隧道缝合治疗23例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9~48(25.0±4.7)岁;左膝10例,右膝13例。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12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采用VAS进行疼痛评价。术后12个月通过MRI检查外侧半月板损伤愈合情况。结果:2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24(17.0±4.3)个月。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时19例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达到正常,4例患者存在膝关节活动受限。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88.52±6.48,较术前46.12±7.35明显提高(P0.05)。术后12个月VAS评分0.8±0.7,较术前4.3±1.6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经骨隧道缝合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可有效缓解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丁云鹏  章亚东 《骨科》2021,12(2):143-14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后角胫骨止点重建并缝合固定术治疗症状性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11例症状性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19.5岁(14~25岁)。左膝6例,右膝5例;军事训练伤5例,运动损伤6例。均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半月板后角胫骨止点重建并缝合固定于关节囊、恢复半月板稳定性手术。病人术后均进行随访,记录并分析病人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根据Ikeuchi膝关节评分评价总体优良率。结果术后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时间为5.5年(5.1~8.2年)。病人患膝弹响、绞锁症状消失,10例病人疼痛症状消失,1例明显缓解,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病人VAS评分从术前(6.42±1.12)分下降至术后(2.05±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3,P=0.026);Lysholm评分从术前(56.9±7.2)分提高到术后(96.5±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27,P=0.032)。根据Ikeuchi膝关节评分,优7例,良3例,中1例,总体优良率为91%。结论对于有症状的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损伤,可以行半月板成形、后角胫骨止点重建并缝合固定术治疗,可保留病人半月板部分功能,短期内观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