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汤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是否与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剂相似.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和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空腹血糖>11.1 mmol/L的大鼠随机分为知柏地黄汤组、达格列净组、糖尿病组.所有大鼠每周称重1次.在第45天和第90天进行尾静脉采血,测定血清葡萄糖...  相似文献   

2.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cyanidin,GSPC)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肾脏功能蛋白的影响。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给予GSPC灌胃治疗12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脂(TG)、总胆固醇(T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水平;测定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肾脏肥大指数(KW/BW)和肾脏近端小管(proximal tubules,PT)钠泵活性。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模型组大鼠FBG,TG,TC和KW/BW显著升高,SOD,NO,NOS,ISI和肾脏门钠泵活性显著降低;②与T2DM模型组比较,GSPC治疗组大鼠TG,TC和KW/BW显著降低,SOD,NO,NOS,ISI和肾脏PT钠泵活性显著升高。结论GSPC对T2DM大鼠肾脏功能蛋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GSPC降低动物体内氧化应急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补脾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疗效及管球反馈机制的影响。方法 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取25只作为正常组,余75只应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补脾益肾组、氯沙坦组、补脾益肾组予补脾益肾方23.4 g·kg-1灌胃,氯沙坦组予氯沙坦片9 mg·kg-1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持续治疗11周,每2周测1次随机血糖,第11周结束后取材进行指标检测,各组大鼠放入代谢笼,记录24 h尿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4 h UAER)、肾小管损伤相关蛋白和尿肌酐,取血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糖原(PAS)染色、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肾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SGLT1),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2(NKCC2)、缝隙连接蛋白40(CX40)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腺苷Ⅰ型受体(A1AR)在肾脏定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肾脏组织SGLT1、SGLT2、NKCC2、CX40、A1AR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病理显示肾小球体积增大,基底膜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与模型组比较,补脾益肾组大鼠的肾脏病理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不同时间点随机血糖、24 h UAER、肾小管损伤相关蛋白均升高(P<0.01),肾组织SGLT1、SGLT2表达均增强(P<0.01),NKCC2、CX40、A1AR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脾益肾组随机血糖、24 h UAER、肾小管损伤相关蛋白均下降(P<0.01),SGLT1、SGLT2表达下调,NKCC2、CX40、A1AR表达升高(P<0.05)。结论 补脾益肾方能够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减轻早期高滤过,其对糖尿病肾病的干预作用与调节管球反馈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损伤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表达,探讨通心络对糖尿病早期肾小球高滤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SD雄性大鼠40只,采用高脂饲料+低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缬沙坦组(10 mg·kg-1·d-1)和通心络组(0.4 mg·kg-1·d-1),分别于4周和8周观察T2DM大鼠血糖(F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肾功能(Scr,BUN,Ccr)的变化;8周末次给药后取肾组织,计算肾重指数(KW/BW),采用western blot及real time-PCR技术检测AngⅡ和AngⅡ1型受体(AT1R)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T2DM大鼠的FBG、UAER、Scr、BUN、Ccr及KW/BW较空白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通心络组FBG无明显变化(P>0.05),其他各指标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WB及RT-PCR结果显示通心络可以降低肾组织中AngⅡ和AT1R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P<0.05)。结论:通心络可以改善T2DM大鼠早期的高滤过状态,抑制尿白蛋白的排泄及肾脏肥大,保护肾功能;通心络可能是通过下调肾组织中AngⅡ的表达,抑制异常活化的RAS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贞清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其对大鼠肝脏盐诱导激酶1(salt-inducible kinase 1, SIK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 SREBP-1c)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高糖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贞清方组、二甲双胍组,每组8只,并设立正常对照组8只,贞清方组给予贞清方每日12 g生药/kg灌胃,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混悬液每日150 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持续治疗12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游离脂肪酸(FFA)、 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称体重和肝脏湿重并计算肝重指数,测肝脏TG含量, 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及SIK1在肝脏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SIK1、SREBP-1c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FFA、 TG、TC、ALT、AST水平、肝重指数和肝脏TG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脏重度脂肪变性,肝SIK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SREBP-1c mRNA 和蛋白表达增多(P〈0.01);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贞清方组与二甲双胍组大鼠FBG、FFA、 TG、TC、ALT、AST及肝重指数均降低,肝脏TG含量下降,SIK1 mRNA 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多,而SREBP-1c mRNA 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同时大鼠的肝脏病变程度得到了改善。贞清方组FBG、TG、TC、ALT、AST、肝TC含量、SIK1 mRNA 和蛋白表达、SREBP-1c mRNA 和蛋白表达均优于二甲双胍组(均P〈0.05)。结论本实验发现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SIK1表达降低,同时贞清方可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渴络欣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疗效及是否通过管球反馈机制发挥作用。方法 自10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取25只作为正常组,余75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渴络欣组和氯沙坦组,每组25只。渴络欣组予渴络欣胶囊每日5.4 g/kg灌胃,氯沙坦组予氯沙坦片每日9 mg/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持续11周。每2周测1次随机血糖。第6、11周结束后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4 h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管损伤相关蛋白和尿素氮、血尿肌酐;行苏木素-伊红染色、糖原染色、马松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肾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SGLT1),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2(NKCC2)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腺苷1型受体(A1AR)在肾脏定位;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肾组织SGLT1、SGLT2、NKCC2、A1AR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基底膜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渴络欣组较模型组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随机血糖、24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香连丸对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共60只,随机分出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采用高脂饮食联合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T2DM模型。将糖尿病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140 mg/kg)、香连丸低剂量组(150 mg/kg)和香连丸高剂量组(300 mg/kg),每组8只。灌胃给药6周后进行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血清中空腹血糖(FBG)、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碱性磷酸酶(ALP)等肝功能水平,以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酸(UA)、尿素(UREA)、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血清中ALT、AST、ALP、γ-GT、TC、TG、UREA、IL-6、TNF-α、MDA水平极显著性升高(P<0.01),ALB-Ⅱ、T-SOD水平极显著性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大鼠血清中ALT、AST、γ-GT、UA、IL-6、MDA水平极显著性下降(P<0.01),香连丸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T、AST、γ-GT、T-SOD、MDA水平极显著性下降(P<0.01),香连丸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T、AST、γ-GT、UA、T-SOD、MDA水平极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香连丸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功能,对2型糖尿病造成的肝脏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脾俞”“胃脘下俞”“足三里”“三阴交”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及股四头肌和脂肪组织锌α2糖蛋白(ZAG)、葡萄糖转运体4 (GLUT4)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12只雄性ZDF大鼠采用Purina#5008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诱导T2DM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另选取6只同月龄雄性ZL大鼠作为空白组。对电针组大鼠行电针干预,穴取双侧“脾俞”“胃脘下俞”“足三里”“三阴交”,连续波,频率15 Hz,电流强度2 mA,每次20 min,每日1次,每周连续6次,共4周。于造模前、干预前后测量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干预前后测量大鼠体质量。干预后,采用酶比色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NS)、ZAG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股四头肌和脂肪组织ZAG、GLUT4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体质量及血清TC、TG、FFA、INS含量升高(P<0.0...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葛根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疗效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葛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对非正常组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1制造T2DM模型。葛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葛根浸膏2.1,1.4,0.7 g·kg-1,二甲双胍组灌胃盐酸二甲双胍0.2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1次/d。灌胃8周后,测量大鼠空腹血糖(FBG),糖化血清蛋白(GSP),胰岛素(FINS),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免疫组化观察胰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活化转录因子6(ATF6)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FBG,GSP,TG,TC,FINS,TNF-α含量明显增高(P0.05),HOMA-IR指数明显上升(P0.05),胰腺组织中GRP78,ATF6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葛根高、中、低剂量组FBG,GSP,TG,TC,FINS,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HOMA-IR指数明显降低(P0.05),胰腺组织中GRP78,ATF6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葛根可以显著改善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抑制胰腺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减少胰腺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ATF6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2型糖尿病患者(T2DM)86例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MAU组)40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4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NC组)。测定3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压(SBP、DBP)及血肌酐(cr)等。同时,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IMT,化学发光法检测尿白蛋白的含量,根据所得数据分析UAER和IMT的相关性。结果NMAU组较NC组FBG、TC、TG、LDL、SBP、IMT明显升高(P均〈0.05);MAU组较NC组FBG、TC、TG、LDL、SBP、IMT、UAER明显升高(P均〈0.05);MAU组较NMAU组IMT、UAER显著升高(P均〈0.05)。MAU组患者UAER与IMT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1)。结论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IMT密切相关,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重要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川芎嗪(TMP)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单侧肾切除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正常手术组,贝那普利(Lotensin)组,川芎嗪高、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按组别分别予贝那普利1、7mg/(kg&#183;d)、川芎嗪150,50mg/(kg&#183;d)灌胃,共12周。实验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测定尿微量蛋白排泄(UAER);治疗12周,测定各纽大鼠血清FPG,BUN,Scr,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管间质TGF-β3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UAER进行性升高,FPG,BUN,Scr明显升高(P〈0.01;P〈0.05),肾小管间质TGF-β3表达明显增加(P〈0.01)。川芎嗪高剂量组大鼠UAER明显降低,FPG,BUN,Scr下降,肾小管间质TGF-β3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能下调DN大鼠肾小管间质TGF-β3表达,缓解肾小管间质损害,从而达到对DN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知柏地黄汤对解脲支原体(Uu)感染大鼠睾丸组织IL-2、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Uu感染所致的男性不育症的部分免疫学机制。方法:经膀胱接种建立大鼠睾丸组织感染解脲支原体的动物模型。实验设知柏地黄汤治疗组、美满霉素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给生理盐水,治疗组灌胃给相应药物,连续给药21d后取标本检测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睾丸组织IL-2、TNF-α蛋白表达水平,RT-PCR技术检测睾丸组织IL-2、TNF-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Uu感染大鼠后,睾丸组织IL-2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降低,TNF-α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知柏地黄汤组睾丸组织IL-2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NF-α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知柏地黄汤能通过影响Uu感染大鼠睾丸组织IL-2、TNF-α的表达水平而发挥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黄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SD大鼠心肌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经喂食高脂高糖饲料和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T2DM模型。造模成功大鼠根据血糖异常水平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中药组(三黄降糖方组)及格列齐特组。模型组按10 mL/(kg·d)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格列齐特组按17.5mg/(kg·d)给予格列齐特(Ⅱ)片灌胃;中药组给予生药22 g/(kg·d)的三黄降糖方灌胃。四周后腹主动脉釆血测定三组大鼠血糖、心肌酶谱及肾功能等指标,肾脏取材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中药组FPG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格列齐特组CK、CK-MB及LDH较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UA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肾脏病理切片显示肾小球正常,近、远曲小管破坏不明显。结论:三黄降糖方可以降低T2DM模型大鼠血糖水平,改善因T2DM引起的心肌受损和肾小球硬化,从而降低糖尿病心肌病、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六一汤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养合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达格列净阳性对照组及黄芪六一汤低、中、高剂量组。实验期间每周称体质量,尾静脉采血测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2型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和钠-葡萄糖转运蛋白(SGLT2)的表达;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GLUT2、SGLT2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SGLT2、GLUT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六一汤各组糖化血红蛋白、SGLT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GLUT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黄芪六一汤对模型大鼠体质量及GLUT2、SGLT2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黄芪六一汤对高脂高糖饲养合并腹腔注射STZ致糖尿病大鼠具有降糖作用,治疗效果与达格列净相似,其作用机制与抑制SGLT2蛋白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葛根交泰丸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OD组),二甲双胍组(MET组),葛根交泰丸高(GJH),中(GJM),低(GJL)剂量(12.15,8.1,4.05 g·kg-1)组;治疗后每周测量大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FBG),末次给药24 h后收集大鼠血清样本,比较各组大鼠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肝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的差异。结果:与N组比较,MOD组大鼠体质量减轻,FBG,TG,TC,LDL-C,ALT,AST,BUN,SCr,UA均升高,HDL-C降低(P0.05);与MOD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体质量均增加,FBG,TG,TC,LDL-C下降(P0.01),MET组,GJH组和GJM组ALT,UA明显下降(P0.05);与MET组比较,GJH组和GJL组体质量,LDL-C下降(P0.05),GJL组FBG,ALT,UA均升高(P0.05),GJM组TC,LDL-C降低(P0.01);与GJM组比较,GJH组和GJL组体质量降低,FBG,TC,LDL-C均升高(P0.05),GJL组ALT,UA升高(P0.01)。结论:不同剂量的葛根交泰丸均能明显降低T2DM大鼠的血脂及血糖水平,增加大鼠体质量,抑制ALT表达,降低UA含量,可用于防治T2DM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Bre)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肥大的抑制作用与机制。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给予灯盏花素腹腔注射治疗,测定大鼠血糖、血脂、总胆固醇、血清胰岛素水平、肾脏肥大指数和单根近端小管(PT)钠泵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模型组血糖、血脂、总胆固醇水平都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降低;6周组大鼠PT钠泵活性显著升高,但12周组大鼠PT钠泵活性显著降低;12周组肾脏肥大指数显著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Bre治疗组血糖、血脂、总胆固醇水平都显著降低;6周组大鼠胛钠泵活性显著降低,但12周组大鼠PT钠泵活性显著升高;ISI显著升高;12周组肾脏肥大指数显著降低。结论Bre能抑制T2DM大鼠肾脏肥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糖、血脂和总胆固醇水平,升高ISI和稳定胛钠泵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滋肾丸(ZSW)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及机制,为ZSW治疗DN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发性糖尿病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达格列净组(1.0 mg·kg-1)及ZSW高、中、低剂量(6.0,3.0,1.5 g·kg-1)组,非糖尿病db/m小鼠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其余各组使用相应药物干预12周。每2周检测尾静脉空腹血糖(FBG);每4周检测尿白蛋白/肌酐(ACR),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胱抑素C(CysC);给药12周后摘眼球取血,血清检测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光镜及投射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分析肾小管上皮EMT标志物表达强度;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分析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核损伤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MT标志物、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及焦亡相关炎症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上述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BG,BUN,血SCr及尿ACR,NAG酶,CysC显著升高,肾组织出现病理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EMT标志物表达强度、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TUNEL染色阳性率、肾组织焦亡相关炎症因子和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ZSW及达格列净组FBG,BUN,血SCr及尿ACR,NAG酶,CysC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不同程度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EMT标志物表达强度显著改变(P<0.01),蛋白及mRNA表达不同程度改变(P<0.05,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TUNEL染色阳性率及肾组织焦亡相关炎症因子的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结论 ZSW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及EMT,可能是其治疗DN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芪六一汤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肾小管上皮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的作用,探讨该方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7只SPF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5 g·kg~(-1)),黄芪六一汤低、中、高剂量组(3.15,6.30,12.60 g·kg~(-1));糖尿病模型复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喂养28 d后,40 mg·kg~(-1)体重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造模。STZ注射后第7天开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药物灌胃,正常组、模型组同法灌胃相应体积的水。连续灌胃给药治疗6周,每周1次,禁食6 h后尾静脉取血测血糖,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后,给大鼠进行尾静脉取血测血糖,然后麻醉大鼠,腹腔静脉取血,处死动物后留取取肾、胰腺做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查。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四项、体重、进食量、肾组织SGLT2蛋白表达等指标。结果:各造模组的血糖均高于正常组(P0.01),血糖13.0 mmol·L~(-1)。经过6周自行恢复后,模型组血糖仍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二甲双胍组、黄芪六一汤中、高剂量组血糖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升高,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黄芪六一汤高剂量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造模组大鼠胰腺病理切片HE染色可见胰岛结构完整,说明本实验中并未造成胰岛的完全破坏。肾脏病理切片可见,各组大鼠肾脏肾小球、集合小管、近端及远端小管的结构完整,未见明显病理损害。各给药组大鼠肾组织SGLT2蛋白表达均有所降低(P0.05,P0.01)。结论:高糖高脂饮食合并腹腔注射STZ致糖尿病大鼠模型肾组织SGLT2蛋白表达增高,黄芪六一汤能降低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降低模型大鼠肾组织中SGLT2蛋白表达的作用。部分抑制肾小管上皮葡萄糖重吸收可能是黄芪六一汤治疗糖尿病的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配伍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T2DM大鼠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200 mg·kg-1),生知母-生黄柏组,盐知母-盐黄柏组,生知母-盐黄柏组,盐知母-生黄柏组(6.48 g·kg-1);另设同周龄喂食普通饲料大鼠为空白组。各组大鼠按剂量连续灌胃给药30 d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清蛋白(GSP),肝糖原含量,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游离脂肪酸(NEFA),脂肪细胞因子[瘦素、脂联素(ADP)],肾功能[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E)]等指标的变化,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肝脏和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知母-黄柏盐炙前后各配伍药对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T2DM大鼠FBG,GSP,TC,TG,LDL-C,NEFA,瘦素,BUN,CRE水平及HOMA-IR,升高FINS,HDL-C,ADP,肝糖原含量及ISI,且以盐知母-盐黄柏药对调节T2DM大鼠糖脂代谢的效果最为显著;各配伍药对均能一定程度的改善糖尿病大鼠胰腺、肝脏和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其中盐知母-盐黄柏药对修复病理损伤的作用最佳。结论 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配伍对T2DM大鼠均有降糖调脂的作用,其中以盐知母-盐黄柏药对的降糖调脂综合药效最优。  相似文献   

20.
三七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七皂苷(PNS)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PNS对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四氧嘧啶复制DM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PNS高、低剂量治疗组。生化检测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尿蛋白(Upro);HE、PAS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肾组织TGFβ1、PAI—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BUN、Cr、Upro、TC、TG水平升高(P〈0.01),肾小球基底膜增厚,TGFβ1、PAI-1mRNA表达增加(P〈0.05)。PNS治疗组大鼠以上生化指标均降低,肾小球纤维化程度减轻,TGFβ1、PAI-1mRNA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七皂苷可能通过降低TGFβ1、PAI-1mRNA表达,进而对DM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