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Background  Balloon dilatation angioplasty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treating benign ureteral strictu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lacing double J (D-J) stents using high-pressure balloon angioplasty in treating benign ureteral stricture.

Methods  A total of 42 patients (48 cases) with benign ureteral stricture (42 had benign ureteral stricture) were investigated by inserting dual D-J stents using high-pressure balloon angioplasty. The control group contained 50 patients (57 cases) employing the conventional balloon angioplasty with a single D-J stent inserted for comparison.

Results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ed and control groups was 87.8% (36/41) and 62.7% (32/51), respectively (P <0.05).

Conclusion  This new approach produces a better curative effect than the conventional balloon angioplasty with a single D-J stent insertion in treating benign ureteral stricture.

  相似文献   

2.
周化庆 《河北医学》2002,8(1):26-28
目的:研究再发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我院1985年以来25例再发脑出血患者在发病6h内进行超早期手术治疗及发病24h后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18再发脑出血行超早期手术治疗,10例(55.56%)患者恢复到再出血前功能状态;7例(38.89%)患者遗留重度偏瘫及失语后遗症;一例(5.56%)死亡。7例再发出血并于出血24h后行手术治疗,2例(28.57%)患者恢复到再出血前功能状态;3例(42.86%)遗留重度偏瘫及失语后遗症;2例(28.57%)死亡。结论:对再发脑出血患者,采取早期手术治疗可明显的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疗现状,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2007~2010年临床初诊为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的186例患者的主要实验室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6例患者中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31.7%,其中抗核抗体(ANA)阳性42例(22.6%),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14例(7.5%),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5例(2.7%),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阳性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检出率分别为9.7%和7.5%;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检出阳性率最高的自身抗体为ANA,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主要出现AMA抗体;95%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滴度大于或等于1∶32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较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滴度的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有诊断价值,分析肝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电泳等实验室数据也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治疗术中冰冻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9年7月在航空总医院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3的42例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时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采用自身对比研究,比较患者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全切术后组织学结果。结果:5年间收治的42例CIN3患者中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比较,符合者52.38%(22例),不符合者47.62%(20例),有降级2例,占4.76%(2/42),升级18例,占42.86%(18/42),术中冰冻发现2例早期浸润癌,漏诊11例CIN3和3例早期浸润癌。结论:术中冰冻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不适合于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布加氏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鸿  游箭  钟立明  魏欣  杨林  缪南东  任勇军 《西部医学》2009,21(12):2107-2108,2111
目的探讨布加氏综合征(BcS)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10例BCS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其中9例行MR检查、4例行CT检查。介入治疗采用①经颈静脉和股静脉双向会师行下腔静脉开通;②经颈静脉行肝静脉开通;③经颈静脉和下腔静脉造影并测压。结果诊断肝静脉型1例,下腔静脉阻塞型2例,混合型7例,其中超声误诊3例。10例12次介入治疗,11次获成功,1例失败和1例复发,再次介入治疗成功。4例采用球囊扩张术加内支架植入术,其它均行球囊扩张术。结论影像学检查相结合,诊断准确率有明显提高。介入治疗BCS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42例恙虫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恙虫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2例恙虫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均有草丛树木接触史,均出现高热,焦痂和溃疡41例(97.6%),淋巴肿大36例(85.6%),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阳性37例(88.1%),血白细胞计数多数正常或稍低32例(76.2%),27例(64.3%)有肝损害,9例(21.4%)有肺部影像学的改变,经氯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均治愈。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是恙虫病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脑血管造影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症状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术前全脑血管造影。对136支狭窄的血管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不同时期进行脑血管造影随访。结果:105例患者术前共存在136处狭窄血管,支架治疗术后70处血管狭窄恢复了正常血管直径,54处残余狭窄小于20%,7处残余狭窄界于50%~80%之间,有5例因支架不能到位,放弃手术。术中血栓保护伞完全被封堵住1例。所有患者术前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70例患者获得术后1~24个月的脑血管造影随访,其中颈动脉再狭窄2例,椎动脉起始部再狭窄6例,颅内动脉再狭窄6例。结论:术前进行充分的脑血管造影评估,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的早期影像表现及相应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收集分析62例经左下肢增强CT检查诊断为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行内科保守治疗,36例行球囊扩张后支架置入28例,二期23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21例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滤器保护下行置管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后14例行球囊扩张,12例支架置入。术后所有患者随访8-12月。结果术后静脉曲张消失、溃疡愈合,色素沉着明显改善,21例患肢肿胀患者中,19例肿胀消失,2例明显减轻。结论左下肢静脉CT成像能明确Cockett综合征诊断,了解狭窄程度及血流路径特点,及时给予综合治疗能有效减少Cockett综合征后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我们对10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平行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其中CAG阳性者68例(68.0%),平均运动试验阳性者53例(53.0%),CAG阳性者中运动试验阳性49例(72.1%),CAG阴性者中运动试验阳性4例(12.5%)。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2.1%,特异性为88.9%,认为运动试验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M  Hua XM  Wan L  Jiang F  Zhong J  Ma J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9):756-758
目的 探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应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 34例急性破裂动脉瘤在发病6d内采用GDC早期栓塞治疗动脉瘤。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6例,Ⅱ级23例,Ⅲ级4例,Ⅳ级1例。其中1~3d内治疗14例,4~6d内治疗20例。2例宽颈动脉瘤采用Medtronic AVE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结果 除2例因血管严重痉挛致使微导管无法到位操作失败而实施动脉瘤夹闭术外,其余28例造影证实为完全闭塞,4例为90%闭塞。介入治疗中发生动脉瘤破裂1例,GDC尾端残留于瘤动脉2例,均未导致临床后果。无死亡及严重后遗症。经随访未见再次破裂出血。结论 早期应用GDC栓塞治疗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具有微侵袭性,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对258例不孕症患者利用腹腔镜检查诊断不孕原因,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并追踪随访术后妊娠率,妊娠结局。结果258例中95例为输卵管炎,术后妊娠42例,妊娠率4421%,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妊娠62例,妊娠率7381%,6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术后妊娠27例,妊娠率4436%。结果表明:腹腔镜检查能迅速,正确地诊断不孕原因,术后针对病因治疗,提高了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IgG4相关性疾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认识,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IgG4相关性疾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及治疗方面的特点。结果:10例IgG4相关性疾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中,垂体受累者6例,硬脑膜受累者4例;单纯神经系统受累者仅2例,其余8例患者均合并其他脏器受累;一半患者以神经系统受累为首发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多表现为多饮、多尿、头痛、视力下降等。实验室检查中,9例(90.0%)血清IgG4水平升高,血清总IgE升高者7例(87.5%),部分患者血清IgG、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升高,补体C3、C4下降。8例患者接受了不同部位的组织病理活检,病理检查均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部分可见纤维组织增生。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80%)联合了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因病情反复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所有患者中,2例(20%)达到完全缓解,8例(80%)部分缓解,中位随访时间13.5个月,复发4例。结论:IgG4相关性疾病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垂体、硬脑膜为常见受累部位,大多合并其他脏器受累,但半数患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因症状不典型,应结合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组织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刘庆文  刘西平  李萱  高励  张仲 《西部医学》2012,24(9):1694-1696
目的探讨脑保护装置(EPD)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10年10月采用脑保护装置对42位颈动脉狭窄患者47支靶血管施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分析和总结手术成功率,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结果手术成功率100%,狭窄改善程度由(76.14±12.86)%下降到(16.45±8.37)%,术前术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并发症发生率7.14%,其中术中1例出现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2例出现微栓子脱落导致轻度脑梗塞,对症治疗后恢复,6例(12.8%)脑保护装置中可见斑块碎片。结论颈动脉支架+脑保护装置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能明显降低术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原则。方法:选择妇科门诊高催乳素患者60例,根据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明确发病原因,针对病因用溴隐亭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HPRL患者60例中垂体催乳素瘤占18.3%,甲低占16.6%,药物因素占8.3%,无明确病因占55%。结论:HPRL可引起月经量减少、闭经、溢乳、不孕及早期流产等临床症状,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针对病因可行手术及放疗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SLE患儿的临床资料。33例患儿首发症状以面部红斑、发热及关节炎为主;临床表现中肾脏受累87.88%,血液系统受累81.82%。病情活动性(SLEDAI积分)以中至重度活动为主(84.85%)。实验室检查以补体C3降低(93.94%),ANA阳性(90.91%)和ds-DNA阳性(78.79%)为主。14例肾脏病理活检中,Ⅳ型占42.86%。[结果]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缓解;17例重症病例,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快速控制病情。5年生存率85.71%(12/14)。[结论]儿童SLE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困难;儿童SLE最易累及肾脏,早期肾脏活检,联合免疫抑制剂正规治疗,可改善预后;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快速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死455例PCI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评价不同时期心肌梗死(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即刻疗效及远期疗效. 方法:对1988-04/2001-12住西京医院的455例经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或(和)支架术并在术前已明确诊断的MI患者进行1 mo~8 a的随访. 其中69例为急性MI(AMI)后直接PCI或溶栓后补救性PCI;263例为AMI后2 mo内择期PCI和123例陈旧性MI(OMI,MI时间大于2 mo)后的PCI. 结果:在66例单纯球囊扩张术及389例结合支架术或直接支架术中,手术成功率98.5%,2例术中死亡,3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382例随访1 mo,无症状存活率87.7%,死亡12例. 129例随访2~8 a,无症状存活52.7%,死亡10例. 71例有症状复查冠脉造影中,30例发生再狭窄. 结论:MI患者PCI即刻疗效好,远期无事件存活率52.7%,AMI伴多支病变或心源性休克是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大于2 mo以上的MI患者也能在PCI中获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早期感染期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永嘉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经临床证实的早期感染期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实验室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62例患者中50例首诊主诉有感冒样症状,62例肺吸虫抗体阳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5.51±3.06)×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35.6%±19.0%,均有不同程度升高,42例肺内病变合并胸腔积液,4例单纯性胸腔积液,16例仅有肺内病变。结论:首诊主诉感冒样症状,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结合肺内病灶,需考虑到并殖吸虫病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刘艺昌  叶放蕾 《中原医刊》2007,34(11):11-12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42例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诊治情况。局限于外耳道的外耳道胆脂瘤20例(Ⅰ型),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侵及中耳的外耳道胆脂瘤12例(Ⅱ型),行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伴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的外耳道胆脂瘤(其中3例侵及中耳)10例(Ⅲ型),分别行胆脂瘤清除术、乳突根治术加外耳道成形术,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3年。结果单纯外耳道胆脂瘤患者,术后无复发;侵及中耳及乳突的外耳道胆脂瘤,手术成功率83.3%(10/12);伴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的外耳道胆脂瘤(其中3例侵及中耳),手术成功率80.0%(8/10)。结论外耳道胆脂瘤根据侵及范围,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疗效满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并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6例临床诊断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ERCP资料。结果46例PCS患者中42确(91.30%)成功胆道造影,确诊胆管结石26例(26/28),23例均行EST成功取石,成功率82.14%;确诊十二指肠乳头狭窄9例(9/11),均在内镜下治疗成功;确诊胰头癌2例、胆管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其中1例行胆道支架内引流术取得成功。结论对于PCS患者ERCP是一种理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宏 《右江医学》2002,30(2):109-110
目的 :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AHN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将AHNP 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5例 ,治疗组强调保守治疗 ,使用生长抑素、1,6 二磷酸果糖、糖皮质激素、无肾毒性广谱抗生素和全静脉内营养疗法等 ,如有手术指征 ,就积极手术 ,基本术式是三造瘘、胰包膜切开、坏死组织清除、胰腺周围和腹腔引流等 ;对照组以手术为主 ,保守治疗为辅作对照 ,然后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死亡 5例 ,病死率为 11.1% ;对照组死亡 13例 ,病死率为 2 8.9%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AHNP之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治疗上首先强调保守治疗 ,并掌握手术指征及时手术 ,以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