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在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severe adenovirus pneumonia,SA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诊断为腺病毒肺炎的159例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腺病毒肺炎组和重症腺病毒肺炎组.比较2组血LDH、AST和CK-MB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曲线)比较三者对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检验效能大小.结果:与普通腺病毒肺炎患儿比较,重症患儿血清中LDH、AST和CK-MB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LDH对重症腺病毒肺炎的诊断效能最好.结论:血LDH、AST和CK-MB水平升高对提示重症腺病毒肺炎有很大帮助,尤其要关注血LDH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newborn early warning score,NEWS)、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NCIS)在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sepsis)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非重症组(103例)和重症组(77例)。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PEWS评分、NEWS评分、NCIS评分和入住ICU的时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三种评分系统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预后评价中的效能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组与非重症组患儿性别构成、胎龄、产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入住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EWS、NEW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重症组,NCIS评分显著低于非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评分评估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预后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WS、NEWS、NCIS评分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552、0.549和0.698。结论:PEWS、NEWS、NCIS三种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评估新生儿败血症病情变化、预后评估等方面效果较好,能准确反映出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应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绘制临床决策曲线,为临床诊疗和预后提供指导。方法 对2017年1月~2021年12月因腺病毒肺炎住院的65例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重抽样法。模型性能的量化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校准曲线图进行拟合度测试和校准。绘制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模型的临床效用。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症与非重症肺炎患儿的住院天数、咳嗽天数、喘息、三凹征、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喘息、LDH与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显著相关。列线图显示,发生重度腺病毒肺炎概率为80.3%。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影响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感染的AUC为0.899,其敏感度为80.0%,特异性为80.0%,预测效果较好。校准曲线图较好地显示了实际概率和预测概率之间的良好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显示了该模型对几乎所有阈值概率的明显净收益。结论 腺病毒肺炎好发于婴幼儿期,住院天数、LDH水平和有无喘息可作为预测儿童腺病毒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为临床诊疗和预后提供指导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儿童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STEPSS)对癫痫持续状态(SE)儿童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该院急诊抢救室和儿童重症监护室符合SE诊断标准的患儿,入院时记录STEPSS,随访结局包括死亡、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治疗后反应。评估STEPSS在预测SE患儿不良预后方面的价值。结果 共140例SE患儿进入研究,47例预后不良,16例死亡。评价STEPSS对SE患儿不良预后预测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6,95%置信区间(CI)为(0.823,0.950),P<0.001。STEPSS>3分作为截断值预测不良预后的灵敏度为0.851,特异度为0.882;预测死亡的灵敏度为0.688,特异度为0.677;预测难治性SE的灵敏度为0.778,特异度为0.685。结论 STEPSS是临床用于预测SE患儿预后和治疗反应的有效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D-二聚体(D-D)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临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MPP患儿231例,根据患儿疾病程度以及预后情况分为轻症组(n=151)、重症组(n=80)以及预后良好组(n=166)、预后不良组(n=65),同时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患儿临床相关资料以及检验指标,分析NLR、SII、D-D对MPP患儿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重症组患儿SII、NLR、D-D均高于轻症组、健康对照组(P<0.05),且轻症组患儿NLR、SII、D-D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NLR、SII、D-D与MPP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均呈现正相关(r=0.274、0.453、0.375,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SII、D-D水平升高为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NLR、SII、D-D及三者联合应用对患儿预后转归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组(n=72)和重症组(n=38),另选取同期110名健康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SAA/hs-CRP、NLR及PCT水平,不同预后患儿SAA/hs-CRP、NLR及PCT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A/hs-CRP、NLR及PCT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组、轻症组SAA/hs-CRP、NLR及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预后不良患儿血清SAA/hs-CRP、NLR、PCT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AA/hs-CRP、NLR及PCT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8...  相似文献   

7.
沈春  马腾腾  孟文颖  曹芮  杨海萍 《广西医学》2023,(18):2174-2179
目的 探讨胸腺指数及外周血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LC)与感染性肺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3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胸腺指数、外周血AL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感染性肺炎新生儿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胸腺指数、外周血ALC单独及联合预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 203例患儿中,共42例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共161例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0.69%。预后不良组患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7分占比、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肺部超声评分、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水平高于或长于预后良好组,胸腺指数、外周血ALC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肺部超声评分、治疗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增加是感染性肺炎新生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胸腺指数、外周血ALC增加则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腺指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小儿重症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与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重症监护室就诊的980例患儿,分为两组即2017年组(490例)与2018年组(490例),2017年组依据经验评估,2018年组使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评估小儿病情。比较两组病情评估的准确性。结果 2017年组普通病区护士识别危重症患儿33例(6.73%)送往重症监护室,2018年组护士识别危重症患儿83例(16.94%)送往重症监护室。结论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小儿重症患儿病情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腺病毒肺炎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并评估个体化预测儿童腺病毒肺炎后BO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20年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呼吸科诊治腺病毒肺炎患儿17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是否发展为BO分为BO组(43例)和非BO组(127例);比较2组患儿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腺病毒肺炎后BO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列线图在线网站绘制预测儿童腺病毒肺炎后BO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BO组患儿既往喘息病史比例、热程、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腺病毒载量、白介素-8(IL-8)水平均高于非BO组(χ^(2)/t/U/P=4.832/0.028、3.388/0.001、3.201/0.002、3.498/0.001、1505.000/0.000、12.252/0.000)。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既往有喘息病史、热程长、住院时间长、呼吸机使用时间长、高腺病毒载量、高IL-8水平是儿童腺病毒肺炎后B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8.573(2.581~133.634)、1.352(1.022~1.788)、1.193(1.033~1.378)、2.383(1.135~5.004)、1.226(1.059~1.420)、1.043(1.024~1.062)]。ROC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儿童腺病毒肺炎后BO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校准曲线为斜率接近1的直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1.182,P=0.997。结论基于既往喘息病史、热程、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腺病毒载量、IL-8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儿童腺病毒肺炎后BO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SAP)的表现特征和判断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SAP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组(n=52)和重症组(n=7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作ROC曲线,寻找SAP的早期判断指标。结果:重症组住院时间、热程、LDH、AST、累及肺叶≥2个、胸腔积液比例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年龄、ALB均明显小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血WBC、NE、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得出年龄、热程、AST、LDH、ALB五个独立相关因素可作为重症腺病毒肺炎有价值的预测指标,界值分别为年龄3.5岁、热程6.5 d、LDH 560 U/L、AST 63.5 U/L、ALB 36.5 g/L。结论:SAP热峰高,热程长,酶学指标高,肺部病灶广泛,如不能早期识别,病死率较高。当腺病毒肺炎患儿年龄≤3.5岁、持续高热≥6.5 d、初诊时LDH≥560 U/L、AST≥63.5 U/L、ALB≤36.5 g/L,应注意SAP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联合STESS量表评分对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SE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和STESS量表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S100B蛋白、STESS量表评分对SE患儿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患儿SE发作时间、生长发育落后史、发作类型、气管插管、头颅影像学异常、脑电图异常、S100B蛋白水平及S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发作时间>1 h、头颅影像学异常、脑电图异常、S100B蛋白、STESS评分是SE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血清S100B蛋白和STESS量表评分联合应用对预测SE患儿近期预后具有较高价值(P<0.05)。 结论血清S100B蛋白水平、STESS评分是SE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应用对预测SE患儿近期预后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microRNA-506(miR-506)联合microRNA-146a(miR-146a)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76例ALL患儿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所有儿童血清miR-506、miR-146a表达。对研究组患儿进行规范化治疗,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患儿的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儿血清miR-506、miR-146a表达。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506联合miR-146a对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miR-506、miR-146a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ALL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7.63%(21/76)。预后不良患儿miR-506、miR-146a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预后良好患儿(P<0.05)。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患儿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免疫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血清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Ig)G、Ig M抗体、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D-D)水平及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22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g G、Ig M抗体、CRP及D-D水平,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其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预后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g G、Ig M抗体、CRP及D-D水平预测患儿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Ig G抗体、Ig M抗体、CRP和D-D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治疗预后不佳56例(25.45%),单因素分析发现,预后不佳与预后良好组住院时间、是否集体生活、有无抗菌药物应用、Ig G抗体、Ig M抗体、CRP及D-D含量等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Ig G抗体、Ig M抗体、CRP和D-D均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g G、Ig M抗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与分析肺超声(lung ultrasound)评分联合血清锌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72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肺超声评分联合血清锌检查,随访患儿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72例患儿随访时间为(13.09±0.28)个月,预后良好60例,占比83.3%。预后良好组的病程、年龄、性别、体重、身高与预后不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的肺超声评分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血清锌含量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在72例患儿中,Spearman分析显示肺超声评分、血清锌含量与预后良好都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超声评分、血清锌含量都为影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比较高,多伴随有血清锌含量降低与肺超声评分升高,肺超声评分联合血清锌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袁锋  龙勇  徐术根  丁宁 《重庆医学》2021,50(12):2061-2064,2069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CD14+)水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97例SAP患者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46例)和预后不良组(51例).常规收集血钙、氧合指数(PaO2/FiO2)、尿素氮、肌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兰森(Ranson)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HLA-DR+/CD14+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预后发生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组尿素氮水平、肌酐水平、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Ranson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钙、PaO2/FiO2、HLA-DR+/CD14+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外周血HLA-DR+/CD14+水平与肌酐水平、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Ranson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高BISAP评分、高APACHEⅡ评分、低HLA-DR+/CD14+水平是影响SAP患者不良预后发生危险因素.外周血HLA-DR+/CD14+水平预测SAP不良预后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灵敏度为84.30%,特异度为84.80%.结论 不良预后SAP患者外周血HLA-DR+/CD14+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作为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腺病毒肺炎(SAP)患儿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腺病毒肺炎(AP)患儿118例,分为SAP组57例和非SAP组61例,将SAP患儿根据预后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4天、治疗7天血清MIP-1α、TGF-β1、IL-10水平,及其对SAP诊断和预后的效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MIP-1α、TGF-β1、IL-10水平治疗后两组均随时间逐步下降,且治疗前、治疗4天、治疗7天SAP组均高于非SAP组(P<0.05)。治疗后有效组MIP-1α、TGF-β1、IL-10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MIP-1α、TGF-β1、IL-10三者联合检测对SAP诊断和预后预测的效能最高(P<0.05)。结论SAP患儿血清MIP-1α、TGF-β1、IL-10水平高,三者联合检测对SAP诊断和预后预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袁锋  龙勇  徐术根  丁宁 《重庆医学》2021,50(12):2061-2064,2069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CD14+)水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97例SAP患者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46例)和预后不良组(51例).常规收集血钙、氧合指数(PaO2/FiO2)、尿素氮、肌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兰森(Ranson)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HLA-DR+/CD14+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预后发生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组尿素氮水平、肌酐水平、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Ranson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钙、PaO2/FiO2、HLA-DR+/CD14+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外周血HLA-DR+/CD14+水平与肌酐水平、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Ranson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高BISAP评分、高APACHEⅡ评分、低HLA-DR+/CD14+水平是影响SAP患者不良预后发生危险因素.外周血HLA-DR+/CD14+水平预测SAP不良预后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灵敏度为84.30%,特异度为84.80%.结论 不良预后SAP患者外周血HLA-DR+/CD14+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作为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脑病科急性脑出血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入院24 h内的SII指数,根据出院改良Rankin(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预后不良组(mRS>2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 共纳入320例脑出血患者,111例(34.7%)取得了良好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出血量、NIHSS评分、SII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II指数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0.785,95.0%可信区间(0.705~0.812,P<0.05),最佳截断值1 383.94,特异度64.5%,敏感度79.2%。结论 早期SII指数升高与脑出血患者出院时的不良预后高度相关,可用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对急诊观察室患儿病情评估的价值。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急诊观察室就诊的2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PEWS评分,将72小时内有无抢救或住院作为评估标准,分析PEWS评分系统对急诊观察室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结果 250例患儿中,死亡1例(0.40%),其PEWS评分为12分,存活患儿平均评分为(2.32±0.71)分;住院99例(39.60%),其中留观时PEWS评分为8~10分29例(29.29%),评分为5~7分50例(50.51%),评分低于5分13例(13.13%)。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抢救患儿7例(包括1例死亡患儿),PEWS评分均高于10分,显著高于非入住PICU的患儿(P<0.05);留观24 小时后带药回家的患儿151例(60.40%),PEWS评分均低于5分,平均(2.24±0.72)分,显著低于住院患儿的评分(t=6.57,P<0.01)。 结论 PEWS评分系统可作为快速、有效评估急诊观察室患儿病情的重要方法,其方法简便可行、操作性强,有着良好的分辨能力,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清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和肽素(copeptin)联合测定对重症肺炎儿童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0例。根据患儿随访6个月的预后情况,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n=35例)和预后良好组(n=65例)。患儿入院后,常规记录患儿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尿常规和病程,针对性的给予患儿氧气吸入、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等。收集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合并症等。患儿进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后,24 h监测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pH值、动脉血氧分压、血钾、尿素氮/血肌酐、血钠、血红蛋白等,并根据患儿的测定结果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评分。患儿进入PICU 24 h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儿血清中copeptin水平和PTX3水平。比较重症肺炎儿童预后的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通过ROC曲线评估血清PTX3、copeptin联合测定对重症肺炎儿童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儿的性别和合并心力衰竭的比例、平均年龄、呼吸频率心率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CIS评分、疾病危重程度病例、血清PTX3、copeptin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将对重症肺炎儿童预后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CIS评分、血清PTX3、copeptin水平是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TX3的ROC曲线的AUC为0.861(95%CI:0.804~0.911,P<0.001),敏感度为71.12%,特异度为62.32%;血清copeptin的ROC曲线的AUC为0.841(95%CI:0.801~0.900,P<0.001),敏感度为69.43%,特异度为65.21%;联合检测ROC曲线的AUC为0.888(95%CI:0.853~0.943,P<0.001),敏感度为78.66%,特异度为69.66%,提示血清PTX3、copeptin联合测定对重症肺炎儿童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结论 血清PTX3、copeptin联合测定对重症肺炎儿童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