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多种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为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梳理近几年文献发现,目前中医证候研究存在资料的采集、证候的判定和证候量化方面主观性较大,针对临床证候的不平衡性及动态性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综合可行的研究方法等诸多问题。围绕中医证候的兼夹性、动态性、不平衡性、复杂性等特点,文章将灰色模型和马尔可夫模型相结合,探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在中医证候预测中运用的科学性,以期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科学性,进而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推进中医证候研究的客观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病证候及相关理化指标文献的系统分析,并结合数据挖掘方法,探寻高血压病证候诊断的客观依据,为深入研究高血压病证候生物学基础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现有高血压病证候及相关理化指标文献,采用复杂系统熵统计分析方法,对高血压病证候与理化指标的复杂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常见证候中以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等4种证型为主,通过统计分析证候与理化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得到与高血压常见证候相关性排名前15位的理化指标。结论:采用复杂系统熵数据挖掘技术探索中医证候与理化指标的复杂联系,既能反映高血压各证型共性的病理改变,又能通过不同证候间理化指标的改变程度及组合模式反映不同证候突出的病理特征,为证候诊断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证候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依据与精髓,其综合概括了机体在内外因素作用下的整体性反应状态,具有主观、定性的特点。而现代医学用以诊断疾病的检验指标具有客观、定量的特征。将主观、定性的中医证候进行量化处理,与客观、定量的现代检验指标相结合,为中医证候辨证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的新思路。该文以高血压前期肝阳上亢证为例,运用量表学与代谢组学数据建立证候判别模型,就中医证候宏微观辨证体系的构建进行可行性探讨,对实现中医证候诊断的客观化以及辨证论治的规范化、标准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证候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复杂巨系统[1],证候诊断研究是建立在广度、深度、基础与深入、数据研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基础上的研究过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为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平台,数据挖掘用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构建证候诊断标准模型的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之一,是目前中医证候研究的一个热点[2]。潜在类别技术与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开始应用于证候诊断的新技术之一[3]。宏观表征是一个可感知或  相似文献   

5.
基于聚类分析的径向基神经网络用于证候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优化中医证候诊断模型,为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提供可行性方法.方法:提出用于中医证候诊断的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利用聚类分析确定RBF神经网络隐层的参数,运用最小二乘确定RBF神经网络输出层的参数.结果:通过模型检验,证候诊断模型判准率比BP网络模型判准率高;证候诊断模型训练速度比BP网络模型快.结论:基于聚类分析的RBF神经网络用于中医证候诊断的研究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以TF-IDF相对熵为证候的量化依据,构建症状-证型模糊诊断矩阵,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患者的症状矢量空间,建立中医证候诊断的推理模型及推理机制。实验表明,此模型对中医证候诊断是可行的,也为中医智能化诊断中的机器学习,提供了一种重要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质谱(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在大肠癌围手术期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大肠癌围手术期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大肠癌围手术期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深入认识该病特定阶段的病因病机,掌握该病证候的发展规律,为该病中医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利用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探索该病特定阶段中医证候诊断的客观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中医药诊疗该病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为病证结合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依据。结论: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日益成熟,其正逐渐向其他医药领域延伸,在大肠癌围手术期证候研究方面也将会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探讨艾滋病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进展.在文献学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近年来结合临床研究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艾滋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初步拟定了7个艾滋病基本证候辨证标准量表.证候诊断量表的制定对艾滋病中医理论的构建、中医证候诊断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靠性及临床评价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着手于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现状,从四诊信息采集、证候群特异性生物学基础研究、中医证候模型的建立以及证候辨证方法客观化4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四诊信息客观化是中医证候客观化的前提;系统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证候生物学物质基础的探索提供了可行条件;方证结合和建立证候动物模型是证候研究的重要突破口;复杂系统理论为辨证客观化提供新方法。证候客观化研究应当从中医整体性出发,多学科交叉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基于统计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的中医四诊多源信息融合分析方法,并分别论述了其原理、特点及其在中医领域的应用。为建立中医证候诊断的数字化、客观化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阴虚证诊断标准的研究是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化重要的环节,已有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了研究。现总结各类疾病阴虚证的诊断标准,分析用于证候标准化研究的方法,特别针对量化诊断的方法进行概述,包括症状、舌象、脉象的量化方法研究。症状的量化是证候诊断的核心,阴虚证诊断标准的建立尚需更为完善的证候模型及统计学方法。阴虚证是肺癌的常见证型,基于目前的进展可为肺癌阴虚证诊断标准的制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慢性胃炎(CG)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通过对15年来CG的中医证候规范化及四诊客观化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从证候分型研究、证候客观化研究以及四诊客观化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421-1423
中医四诊客观化是证候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而证候规范化、客观化是中医走向世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条件。文章分析了舌脉面诊仪器综合应用于临床辨证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结合多年来相关研究在诊断客观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提出舌、脉、面诊仪器综合应用以增强中医辨证诊断客观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研究思路初步探讨,期望能为中医诊断客观化的发展完善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智龙  陈宏  吉学群  薛莉  宫军  王春梅 《中医杂志》2011,52(16):1379-1382,138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搜集162例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的基本信息、中医四诊及辅助检查信息,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医证候进行初步客观化分析。结果经因子分析后,可获得15个基本符合中医证候诊断的公因子;以症状和体征为自变量通过聚类分析,将162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为5类;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最终确定了各类别的证候模型。结论经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将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证候归为5大类,即痰湿血瘀证,气阴两虚证,脾虚湿盛证,阴虚热盛证,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证及证候标准化、客观化和规范化是近30年来中医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证候学研究涉及到复杂科学,证本身具有"组学"特征,不是某一个微观指标所能表征。近年来由于多学科的介入,DME测量方法引入,以及高速运算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中医证候的复杂性科学问题提供了可能。证候规范和测量涉及到多指标的量化测量和降维等多元统计学方法,高级统计方法引入深化了证候研究。文章系统回顾了聚类分析、探索性和证实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数据挖掘等统计学方法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综述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贝叶斯网络、多因子降维、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文献挖掘、系统评价9种数据挖掘算法及方法相关内容,认识各自优势与不足。概括9种方法在冠心病中医证候挖掘中的应用,阐释冠心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为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化依据。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17.
证候诊断的客观化、标准化一直是制约中医药学科发展的瓶颈。在长期开展肾阳虚证定性和半定量化诊断的理论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向全国23所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诊断学专家发出了调查咨询,经统计、分析,重新确认了肾阳虚证在临床最常见的33个辨证因子,较以前的肾阳虚证诊断标准更为简便,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对证候诊断中的疑惑和困扰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智能模型建立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金亮  李建生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707-1709
为探求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模型研究方法,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智能模型建立,提出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智能模型建立以病证结合为前提,以合理的数据和智能方法及结论的实用性为研究关键的思路。最后提出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智能模型建立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据预处理的贝叶斯网络在中医证候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证候诊断模型的建立,寻找证候诊断标准的可行性方法。方法:针对病例样本少,变量维数高的问题,提出先用层次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高维变量进行降维,最后利用生成的主成分进行贝叶斯网络学习和分类。结果:通过数据预处理后,贝叶斯网络分类平均正确率达到了88.75%。结论:基于数据预处理的贝叶斯网络用于中医证候诊断的研究是可行的,为进一步的证候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医四诊信息和证候量表研制中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目前中医四诊信息和证候量表的研制成果,提出在其研制过程中应注意把握的关键问题:确定目的是构建中医证候量表的前提;中医概念操作化及理论框架是构筑中医证候量表的核心;对条目池内涵准确描述和分级量化是建立证候量表的基础;中医四诊指标对证候诊断的权重、证候诊断是技术难点;明确中医量表与西医量表的区别。实现病证的量化诊断,探讨证候组合规律,促进证候规范化,是引入量表所尝试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