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模式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母亲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就诊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母亲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失访4例,对照组失访7例。试验组采用院外延续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护理模式,于产后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10个月和12个月收集两组母亲的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短式亲职压力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PSI-SF)得分。结果试验组母亲SCL-90因子总均分及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PSI-SF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院外延续护理模式可缓解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母亲的抑郁、焦虑情绪和亲职压力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母亲亲职压力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亲职压力简式量表、家庭功能量表,对2014年3月—2016年11月在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出生的134名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母亲进行调查,对量表得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134名研究对象的家庭功能总分为(2.47±0.49)分;亲职压力总分为(93.12±14.13)分;除外困难儿童维度分与亲职压力的3个维度分,行为控制分与亲职压力总分和2个维度分的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的家庭功能总分、各维度分与亲职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分都呈一定正相关(r为0.20~0.38,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情况、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发育情况、医疗保障、家庭类型及家庭总的功能评定,是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母亲的亲职压力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家庭功能是母亲亲职压力的重要预测因素,良好的家庭功能有助于缓解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母亲的亲职压力,其中主干家庭发挥了良好的家庭功能.加强家庭紧密度、清晰合理的角色分配、良好的沟通、有力又明确的情感支持,以及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反应对发挥正常家庭功能,缓解亲职压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指导无创机械通气早产儿母亲实施袋鼠式护理,并探讨该方法对其亲职压力和育儿胜任感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在银川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出生且入住NICU的64例无创机械通气早产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在常规发育支持护理的基础上,在早产儿住院第7天生命体征稳定后指导其母亲进行袋鼠式护理,每天1次,每次2 h,共干预7 d。对照组给予常规发育支持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早产儿住院第7天、第14天及2、4、6月龄时,分别采用亲职压力量表和育儿胜任感量表评估其母亲的亲职压力和育儿胜任感。结果 在早产儿住院第7天,两组亲职压力量表和育儿胜任感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儿住院第14天以及2、4、6月龄时,试验组亲职压力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育儿胜任感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指导无创机械通气早产儿母亲实施袋鼠式护理能降低其亲职压力,并提高其育儿胜任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状况,分析相关因素,为提高人性化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92位住院早产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有可能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组对象焦虑、抑郁得分分别是(47.66±10.95)、(50.04±12.75)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水平(P<0.001);37%的家属存在焦虑症状,42%的家属有抑郁症状;早产儿母亲组焦虑与抑郁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亲属(经两两比较,P<0.01);早产儿是否入住监护室、出生体质量、家庭收入3个变量进入焦虑回归方程;家庭收入、出生体质量2个变量进入抑郁回归方程(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全力救治早产儿生命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关心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入住监护室抢救、家庭收入较低的早产儿家属,特别是早产儿母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服药物自杀未遂者的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定42例口服药物自杀存活患者心理状态,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3个月后,应用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再次进行评测,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口服药物自杀存活患者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和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口服药物自杀存活患者的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和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口服药物自杀未遂患者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6.
蒋盘华  陶亚琴  凌慧 《护理学报》2017,24(17):43-47
目的 了解新生儿ICU住院早产儿母亲焦虑、抑郁现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ICU抢救存活的100例早产儿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新生儿ICU住院早产儿母亲的焦虑总分为(43.36±13.03)分、抑郁总分为(60.74±16.8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母亲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母亲年龄、家庭月均收入和接受信息支持(P<0.05);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母婴分离时间、接受信息支持和疾病不确定感(P<0.05).结论 新生儿ICU早产儿母亲存在较高程度的焦虑、抑郁.母亲年龄越大、家庭月均收入越低、并无法接受到相关信息支持,则早产儿母亲的焦虑程度越严重.母婴分离时间越长、接受信息支持越少、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高,则早产儿母亲的抑郁程度越严重.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重视早产儿的抢救与护理,而且要关注其母亲的心理反应,正确评估其焦虑、抑郁情况.尽可能满足其探视早产儿的心理需求,增强母婴互动,促进角色适应,提供相关信息支持,注意信息反馈,降低疾病不确定感,以缓解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关系.方法:将3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设为实验组,抽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30名设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抗抑郁剂联合激素替代治疗,观察2周.于实验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定焦虑抑郁状况,同时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呈正相关,对患者应用抗抑郁剂联合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对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并根据测评结果予以心理干预,干预6周末再次采用上述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5个因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心理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常模(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在胎儿异常引产孕妇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70例因胎儿异常住院引产的孕妇进行调查,利用项目分析、临床问卷症状归因等分析两量表的适用性。结果在该调查人群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15.7%和17.1%。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Cronbach’sɑ系数分别为0.852和0.895,但项目分析中两量表均有部分条目的条目总分相关性较低或删除后Cronbach’sα系数增大。根据临床症状归因和临床观察,量表中测评的焦虑和抑郁的多项症状如疲乏、尿频、睡眠障碍等在该类孕妇是由心理、生理、环境等多因素作用。结论胎儿异常引产孕妇的焦虑和抑郁水平较高,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在胎儿异常引产孕妇中的适用性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10.
殷静  金菊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3):3881-3884
目的探讨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有效的参考及支持.方法对100例NICU早产儿母亲展开问卷调查,选择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以及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等.结果研究对象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焦虑总分、抑郁总分分别为(82.84±29.12)分、(43.36±13.02)分、(60.74±16.84)分.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知,接受信息支持、文化程度、分离时间、抑郁评分及现居住地均纳入了疾病不确定感回归方程,一起为疾病不确定感总变异的31.4%进行阐释.结论研究对象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关键的影响因素包括分离时间、接受信息支持、抑郁评分、文化程度及当前居住地.临床护理人员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的时候,应多关注其母亲,注重其心理需求,给予她们相应的帮助,以使疾病不确定感有所减弱,有利于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银屑病病人心理状况研究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晓  叶静 《家庭护士》2006,4(6):5-6
[目的]研究银屑病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 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0例银屑病病人进行测试并与40名健康人对照.[结果]银屑病组的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等因子分及焦虑、抑郁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屑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需要心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银屑病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 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0例银屑病病人进行测试并与40名健康人对照.[结果]银屑病组的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等因子分及焦虑、抑郁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屑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需要心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心理干预6个月末再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并与全国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或0.01);心理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抑郁、恐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但总分及抑郁、焦虑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问题尤为显著,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母亲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4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母亲的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水平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母亲焦虑发生率为23.4%,抑郁发生率为40.7%,焦虑、抑郁得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水平.本组患儿母亲社会支持总分为(32.19±5.02)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水平;本组患儿母亲的焦虑、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影响患儿母亲焦虑、抑郁的因素为家庭经济收入.结论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母亲的焦虑、抑郁状况较突出,社会支持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可以减轻其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患儿及其母亲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施行手术前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07名拟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随机分为研究组52名和对照组55名,研究组在施行手术前1d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医护人员施行手术前1d和施行手术前1h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施行手术前1h的焦虑、抑郁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lt;0.01),术前1h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研究组总分、焦虑状态、躯体化、抑郁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lt;0.01)。结论:施行手术前医护人员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手术前医护人员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情绪评估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区丽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241-1243
脑卒中病人最常见的心理情绪变化是抑郁和焦虑,常用的评估量表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CL-90)、Beck抑郁问卷(BDI)、自评抑郁量表(SDS)、抑郁状态问卷(DSI)、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等。各量 表的适用人群和侧重各有不同,使用时主要根据病人完成评估的能力和临床工作人员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量表。及早发现和评定脑卒中病人的不良心理情绪,并给予及时、合理的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有利于卒中患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ADL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独生男孩首次患精神分裂症后,其母伴抑郁症状的临床特点,对38例患儿母亲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同时选取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相匹配的38例健康独生男孩的母亲为对照。结果:研究组常伴有抑郁症状,三种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提示,对伴抑郁症状(患儿)母亲应予心理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对存在心身健康问题(患儿)母亲给予咨询、指导和社会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紧张水平及反应强度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对79名精神科医护人员(医护组)和75名行政、辅助科室技术人员(对照组)采用职业任务量表、个体紧张反应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医护组职业任务量表总分及任务过重、任务不适、责任感和工作环境4个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个体紧张反应量表总分及职业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3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其他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医护组症状自评量表的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紧张水平较高,职业紧张反应强度大,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应对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缓解职业紧张状况,提高其心身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分析。结果:31.7%的糖尿病患者有焦虑症状;19.5%的糖尿病患者有抑郁症状;12.2%的患者同时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糖尿病患者的SAS、SDS总分受病程、有无并发症影响。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4周后,SAS、SDS总分都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随病程延长及并发症的出现,多表现心理障碍,加强糖尿病知识宣教,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病人最常见的心理情绪变化是抑郁和焦虑,常用的评估量表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CL-90)、Beck抑郁问卷(BDI)、自评抑郁量表(SDS)、抑郁状态问卷(DSI)、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等。各量表的适用人群和侧重各有不同,使用时主要根据病人完成评估的能力和临床工作人员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量表。及早发现和评定脑卒中病人的不良心理情绪,并给予及时、合理的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有利于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ADL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