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西藏阿里地区高寒游牧民族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发病形式及临床特点。方法对西藏阿里地区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现场调查,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及关节症状等资料,进行血沉、膝关节正侧位片检查。结果本组共纳入97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 55,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46. 3±13. 4)岁,高峰在40~49岁,男性发病年龄为(51. 3±12. 8)岁,高峰在50~59岁;男、女患者中,体质量指数(BMI) 24~28 kg/m~2者占比分别为10. 5%、6. 8%;关节症状中,关节肿胀13例,关节压痛72例,关节活动受限61例;膝关节X线片以Ⅲ~Ⅳ级改变为主,占56. 7%;内侧胫股关节异常发生率为64. 9%,外侧胫股关节异常发生率为3. 1%,髌股关节异常发生率为4. 1%;因本病而停止家务劳动及放牧者占4. 1%,明显减轻工作量者占9. 3%,劳动量持续减少一半以上者占7. 2%。结论西藏阿里地区康乐小区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且女性发病年龄显著早于男性,BMI对膝骨关节炎患病率无明显影响,膝关节X线片显示膝关节内侧胫股关节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外侧胫股关节及髌股关节,疾病对部分患者的生活造成明显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戴燕  李箭  丁岚利 《华西医学》2001,16(2):231-231
我院门诊外科于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2月收治双膝骨关节炎病人 5 8例 ,共 116个关节 ,采用经膝眼穿刺和经外侧髌股关节间隙穿刺两种不同方法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 480次 ,比较两种不同穿刺关节内给药的结果 ,探讨其优缺点 ,以寻找最佳膝关节注射给药方法。提高膝关节内注射药物的治疗成功率、有效率。1 病例资料5 8例双膝关节骨关节门诊就诊病人 ,男 16例 ,女 42例 ,年龄 :5 6~ 76岁。经骨科专科医生确诊为“双膝骨关节炎” ,主要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纳治疗及其它综合治疗。2 方法2 1 分组 :5 8例病人双侧膝关节分别交替采…  相似文献   

3.
施沛特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关节炎是常见的中老年骨关节疾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关节疼痛。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1年 9月我们向膝关节腔内注射施沛特 (透明质酸钠注射液 ,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产 )治疗骨关节炎 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中男 8例 ,女 2 2例 ,45~ 72岁 ,平均 51岁 ,均为膝关节病变 ,单侧 2 5例 ,双侧 5例。有膝关节外伤史 3例 ,合并关节腔积液 2例 ,骨质疏松症 6例 ,均经临床、X线、超声检查确诊。1 2 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膝关节屈曲呈 90度 ,选髌韧带内侧或外侧凹陷处为穿…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5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瑞明  王俊华  谢谨 《中国康复》2004,19(5):261-261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1例,男18例,女33例;年龄40~78岁,平均53.6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7年;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髌周压痛或磨髌及浮髌( ),其中27例X片示不同程度的关节边缘骨刺形成、骨质疏松或关节间隙变窄;2例MRI片示膝关节退行性变、髌上滑囊少量积液。采用30号1.5毫针斜刺阳陵泉、阴陵泉、血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髌股关节软骨损伤与膝关节内侧间室单髁置换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内侧间室单髁关节置换的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26例(30膝).术前以核磁共振评估髌股关节软骨有无损伤将患者分为两组:有损伤组12例,无损伤组18例;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牛津膝关节评分(OKS)、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结果评分(KOOS)评价髌股关节软骨损伤对膝关节内侧间室单髁置换术疗效的影响.[结果]无损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OKS、KOOS评分术前均优于有损伤组,两组间术前各项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与术前相比,Lysholm膝关节评分、OKS、KOO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髌股关节软骨无损伤组Lysholm评分、OKS评分、KOOS评分仍优于有损伤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评分改善程度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髌股关节软骨损伤对于膝关节功能有影响,但在手术适应证内,髌股关节软骨损伤对单髁置换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滑膜挤压综合征系指增生的滑膜组织受髌股关节挤压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常因膝关节外伤、劳损、增生性关节炎或变态反应而引起。此征需经关节镜检查后方能确诊 ,关节镜直视下手术治疗效果佳。自 1998年 7月~ 2 0 0 0年 6月 ,我院收治 5 4例 62膝 ,均经关节镜下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4例 ,男 3 6例 ,女 18例 ;年龄 3 6~ 66岁 ,平均 5 1岁。主要症状是行走、膝关节屈曲及上下楼时疼痛 ,有些伴有弹响或打“软腿”症状。全部病例均有压痛 ,压痛部位在髌股关节内侧 (3 2膝 )、外侧 (2 0膝 )、“膝眼”(1…  相似文献   

7.
不同MR扫描序列对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SE序列、FSE序列、二维SPGR序列及三维脂肪抑制SPGR序列对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5例尸体膝关节 ,关节腔内注射 40ml生理盐水。所有髌股关节均作常规自旋回波 (SE)序列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2 WI和PDWI、二维毁损梯度回波 (2DSPGR)序列以及三维脂肪抑制毁损梯度回波 (3DFS SPGR)序列轴位扫描。计算每种序列诊断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符合率。结果 在 3DFS SPGR序列正常髌股关节软骨表现为三层结构 ,其诊断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符合率分别为 92 %、86%和 90 %。结论 在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中 ,3DFS SPGR序列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较SE、FSE和 2DSPGR序列要高 ,是观察关节软骨结构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束髌股韧带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急性髌骨脱位行双束髌股韧带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3、6、12、24个月各随访1次,无髌骨脱位及半脱位发生,术后1a患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0°及屈膝30。髌骨外推试验和外推恐惧试验均阴性,2例存在髌股关节摩擦感,1例股四头肌力量减退。末次随访时,本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5~97分,Tegner运动水平主观评分5~7分,Kujala评分89~96分。结论双束髌股韧带解剖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创伤小、对伸膝装置影响小,可有效恢复髌股关节功能及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髌股关节排列紊乱的CT检查价值。方法 膝关节疼痛患者2 1例(2 6膝) ,对膝关节屈曲0°、15°、30°髌股关节进行CT检查,对髌骨的位置作出定性评价。结果 在伸展状态下至屈膝30°股肌收缩导致髌骨出现移位和倾斜。最常见的异常是髌骨移外侧位伴倾斜。在屈膝30°股肌收缩时,在患膝组中10个未发现髌股关节异常排列的膝中,有3例出现外移和/或倾斜。余下7个未发现髌股关节异常排列的膝中,在屈膝15°股肌收缩时,发现有3个为潜在性髌骨位置异常。结论 屈膝0°~30°在股肌收缩状态下,髌股关节CT扫描是检出髌股关节排列紊乱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体力劳动者的一种常见病 ,多在 4 0~ 6 0岁发病。最早症状为关节持续性酸痛 ,或活动时突感刺痛 ,关节活动不灵活 ,在早晨起床和久坐起立时更为明显。作者于 1990~ 2 0 0 2年共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14 8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4 8例中男 82例 ,女 6 6例 ;年龄4 2~ 6 8岁 ;病程 1~ 8年。单肢 86例 ,双肢 6 2例。均依临床表现及X线片为诊断依据。以膝关节压痛、有骨磨擦、活动不灵、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为便于掌握本症治疗适应证 ,根据X线表现分为 :初期 :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髌骨边缘或髁间嵴骨…  相似文献   

11.
背景: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后有关髌股关节问题的并发症高达39%,而造成置换后髌股关节并发症的原因很多,其中低位髌骨是引起髌股关节并发症的原因之一,但是常被临床医生忽视.目的:分析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后导致髌股关节并发症的原因之一髌骨低位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7/2009-0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关节骨科行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78例85膝临床资料.按照HSS膝关节评分将病例分成两组,高分组和低分组.将两组置换前后膝关节X射线片对照,应用Insall-salvati法测量髌骨的高度,并利用Hofmann方法测量关节线的位置变化.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低位髌骨与Insall-salvati指数及关节线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高分组59膝未发生低位髌骨;低分组26膝中23膝发生不同程度的髌骨低位,其中6膝Insall-salvati指数为1.1±0.1,17膝关节线上移(7.0±2.3)mm.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位髌骨发生与Insall-salvati指数和关节线的上移有一定关系.提示初次全膝表面置换后髌骨下移的发生是由于胫骨聚已烯垫的厚度大于截骨的厚度即关节线上移和髌韧带的挛缩引起的.因此在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中要最大程度恢复原有的膝关节线位置,并加强早期的膝关节功能锻炼,以尽快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防止髌韧带的挛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71例(97个膝关节)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均行了膝关节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SH)2.5ml,1次/周,共5次。以膝关节疼痛情况、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活动度等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经6个月~4.5年(平均19个月)随访,本组71例(97个膝),疗效优49例(65个膝)(67%);良12例(19个膝)(19.6%);中8例(11个膝)(11.3%);差2例(2个膝)(2.1%)。优良率为86.6%。结论透明质酸钠能有效地抑制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及肿胀等,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背景:膝关节置换中是否置换髌骨是一个持续争论的话题。目的:侧重评价保留髌骨膝关节置换后髌骨的影像学稳定性和症状改善。方法:对39例(48膝)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保留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结果与结论:术中记录髌骨软骨退变分级Ⅲ级和IV级达36膝,占75%,置换后HSS评分及FELLER髌骨评分较置换前明显改善,明显膝前痛病例为5例,占10%,其髌骨病理分级均达到Ⅳ级。保留髌骨膝关节置换前后影像学评价髌股关节的对线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下肢力线校正满意。提示对于置换前髌股轨迹不良、术中软骨病理分级较低者应该进行选择性的髌骨置换,恰当选择病例采用保留髌骨的膝关节置换可减少髌股关节并发症,置换前仔细评估,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操作可进一步改善髌股轨迹。  相似文献   

14.
膝五针加刺络拔罐治疗4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膝骨关节炎又称膝关节骨质增生病 ,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目前临床上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 ,为进一步探讨新的治疗方法 ,我们采用膝五针加刺络拔罐治疗膝骨关节炎 ,得到满意疗效。共收治膝骨关节炎 48例 ,男 2 2例 ,女 2 6例 ;年龄 36~ 73岁 ;病程半年~ 1年 1 2例 ,1~ 2年 1 5例 ,2年以上 2 1例。诊断标准 :⑴有反复发作关节痛病史 ,屈膝困难 ,疼痛难忍 ,疼痛与天气变化关系不明显 ;⑵膝关节活动时可闻及 (触及 )摩擦音(感 ) ;⑶X线片示膝关节软骨面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 ;⑷血液类风湿因子阴性 ,血沉、抗 “O”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骨关节炎是一组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1 ] ,是引起膝关节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 1994~1999年进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并膝内翻2 9例 (35膝 )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0例 ,女 19例 ;年龄 40~ 6 5岁 ,平均5 2 .5岁。病程 2~ 10年 (平均 6年 ) ,右膝 15例 ,左膝 8例 ,双膝 6例。内固定器械为腰野式钢板螺钉 (腰野式钢板螺钉原理同髁钢板 ,但远端只用两枚松质骨螺钉固定 ,轻巧 ,固定方法简单、牢固 )。1.2 手术方法  1腓骨截骨 :沿腓骨中段外侧作纵切口 ,约4cm ,骨膜下切除腓骨 1cm…  相似文献   

16.
全膝表面置换术术后运用CPM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是结构复杂的关节 ,对运动功能要求较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后要求达到负重、伸屈、外展及旋转稳定性好[1] 。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4月我院采用由捷迈 (Zimmer)公司提供的人工膝关节进行全膝表面置换术 (TKA) 10例 ,术后应用CPM康复治疗 ,临床疗效满意 ,现将手术、护理及康复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0例病人 ,其中男 6例 ,女4例 ,年龄 4 5~ 6 9岁 ,平均年龄 5 6 .9岁。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 7例 ,股骨髁粉碎性骨折合并骨关节炎 3例 ,所有患者屈膝 <90° ,其中 3例患者屈膝<70° ,1例屈膝仅 30°…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756-3757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关节内透明质酸注射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关节内透明质酸注射治疗,观察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并比较术前、术后1、3、6个月疼痛VAS评分与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30例患者术后优良率高达86.67%,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00%;术后1、3、6个月时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而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关节内透明质酸注射治疗不仅疗效明显,安全性高,而且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对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并进行疗效评价。方法:选择2000-06/2003-10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骨科就诊符合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89例患者纳入治疗观察对象,行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1次/周,2mL/次,连续5周为1个疗程。注射后第2天患者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及膝关节非负重状态下主动屈伸功能锻炼。并在治疗期间停用各种口服药物及局部物理治疗。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进行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前后评分。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年,显效26例,有效37例,进步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1%(81/98)。56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关节腔内注射后,临床症状即获得明显改善;19例患者6~8个月后进行了第2疗程的治疗;14例患者接受了3个疗程的治疗。全部病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玻璃酸钠对缓解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疼痛症状,减轻肿胀并改善关节功能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三维脂肪抑制快速毁损梯度回波序列 (3DFS FSPGR)对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能力。方法  5例尸体膝关节 ,对 1例髌股关节用不同参数的 3DFS FSPGR序列轴位扫描 ,找出软骨 /液体和软骨 /骨髓对比噪声比最佳的参数。用该参数的 3DFS FSPGR序列扫描另外 4例髌股关节。所有髌股关节均另外作 3DFS SPGR序列扫描。用双盲法对髌股关节的大体标本和MRI进行软骨病变的评价 ,计算每种序列诊断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符合率。结果  3DFS FSPGR序列扫描时间为 1分 3 2秒 ,其诊断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符合率为 92 %、71%和85 % ;3DFS SPGR序列扫描时间为 4分 5 5秒 ,其诊断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符合率为 92 %、86%和90 %。结论  3DFS FSPGR序列对软骨病变的诊断能力与 3DFS SPGR相当 ,但扫描时间仅约为其 1/ 3。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膝骨关节交合并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患者25例,均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手术采用常规髌下前内侧和前外侧入路,根据镜下关节软骨退变程度选择有限清理或对损伤关节软骨进行生物学修复.术后随访4~12个月,应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优20例,良好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5%.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为(41.52±1.50)分,术后为(84.64±2.10)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治疗无关节力线结构异常、合并有机械症状及X线片显示轻~中度的骨关节炎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