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亚梅  黄金 《护理研究》2006,20(11):2999-3000
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目前护理教育体系中培养层次较高的教育形式,是培养高级护理管理、教学、科研及临床高级人才的主要渠道。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完善,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全面技能的护理研究生,目前尚在探索之中。临床实践是研究生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何合理地安排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是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郭静  王瑛  卢国华 《护理研究》2014,(17):2054-2056
介绍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及职业嵌入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内涵、国内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认为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嵌入培养模式是目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郭静  王瑛  卢国华 《护理研究》2014,(6):2054-2056
介绍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及职业嵌入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内涵、国内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认为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嵌入培养模式是目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招生与入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总结了其现存的问题,指出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陈井芳  唐四元  吉彬彬  蒋芬 《护理研究》2012,26(23):2125-2127
[目的]调查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社区护理课程学习现状,为社区护理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国不同地区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320名,进行社区护理课程学习现状及需求的调查。[结果]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社区护理、护理管理。80.0%以上的研究生认为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开设社区护理课程和参加社区实践;87.5%的硕士研究生学习过社区护理理论课程,但仅有53.1%的硕士研究生参加过社区实践。[结论]依据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课程学习的需求和社区护理的发展现状,应适当增加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社区护理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社区护理课程学习现状,为社区护理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国不同地区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320名,进行社区护理课程学习现状及需求的调查。[结果]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社区护理、护理管理。80.0%以上的研究生认为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开设社区护理课程和参加社区实践;87.5%的硕士研究生学习过社区护理理论课程,但仅有53.1%的硕士研究生参加过社区实践。[结论]依据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课程学习的需求和社区护理的发展现状,应适当增加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社区护理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自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开始护理硕士教育[1],目前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基本形成了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多形式结构的体系.实践证明,护理硕士承担着具有挑战性的角色和使命,为促进专业发展,提高和增强护理的专业地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就我国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状况,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临床实践是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护理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关键路径。本文分析了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的现状,并针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体系、研究生自我管理及监管制度五个方面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对策,旨在引起相关部门对护理学硕士临床实践的重视,提高护理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构建与CNS接轨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外临床护理专家的发展和培养方面进行阐述,结合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面对的问题,提出了与CNS接轨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构想.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与CNS接轨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外临床护理专家的发展和培养方面进行阐述,结合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面对的问题,提出了与CNS接轨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构想。  相似文献   

11.
护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其就业前景和社会需求,为改进护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工作满意度量表与专业认同量表等问卷,结合访谈法,调查北京大学护理学院1992~2008年间毕业的护理硕士研究生44人。结果:调查对象中30人(68.2%)从事护理教育工作,12人(27.3%)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与专业认同得分分别为53.70±7.80,38.77±5.41。结论:目前护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以从事护理教育为主,今后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向多元化发展,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培养临床护理专家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型硕士、专科护士、护理专家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与专科护士并轨培养的认知及态度。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问卷,采用便利抽样,从全国东北、东、中、西部部分省市调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50名、专科护士250名和护理专家50名。结果专科护士和护理专家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了解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专硕和护理专家对专科护士的了解程度相对较高。三组人群普遍对并轨相关政策不太了解。三组人群普遍认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并轨是可行的,且支持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国家级专科护士培训并轨。从临床实践环节实施并轨是三组人群认可度最高的并轨方式。结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与专科护士并轨培养是可行的,但护理专业型硕士与专科护士之间的了解不足。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可尝试与国家级专科护士培训并轨,从临床实践环节实现接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且符合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体外生命支持护理教学方案,为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科化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及半结构式访谈初步形成教学方案,2018年7—12月,运用德尔菲法对26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结果2轮函询后形成5条一级指标(培养目标)、22条二级指标(培养目标)、77条三级指标(培养内容)、2条培养方式及时间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体外生命支持护理教学方案,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程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及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均较好。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体外生命支持护理教学方案,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依据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和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确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课程设置方案,提高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方法在查阅文献、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课程,采用Delphi法对指标进行评价筛选。结果经过2轮咨询后,各专家意见趋于一致。2轮咨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2%、9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5、0.875;指标变异系数为0.059~0.225;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6(P<0.01)。最终确定由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必修学位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学术活动4个部分组成的理论课程。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课程设置构建合理,可为提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能力和培养质量奠定基础,加快护理专科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导师指导与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关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专业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关注的培养质量问题。方法自设问卷对国内10所护理院校的导师及研究生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生培养质量主要标准的界定,研究生教育对个人的主要作用,对导师形象以及在指导领域、指导方式和指导频率等方面的期望等9个条目。结果目前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最为重要的问题是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论文水平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准,入学水平和导师指导是培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生教育期间,导师在课题研究与申报领域方面的指导是最为重要的,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选择不同的指导方式。结论确保研究生的入学水平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严把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采用灵活的指导方式进行多领域、多元化指导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是护理教育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高级护理实践工作坊,并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对某高校2016级—2018级88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工作坊教学法开展高级护理实践课程,并采用高级护理实践课程成绩、学生反思日记及对18名护理硕士的质性访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工作坊教学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能力考核的总分为(87.19±4.61)分。对学生反思日记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提取出工作坊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工作坊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反思、工作坊的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三大主题。结论 工作坊不仅提高了护理专业硕士的综合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成长,学生普遍反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张瑛  王瑛  卢国华  杨永  刘芳 《全科护理》2012,(34):3169-3171
[目的]通过对临床一线科学型护理硕士进行半结构访谈,为我国今后培养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提供依据。[方法]对6名毕业于不同院校并就职于4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科学型护理硕士进行半结构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目前工作在临床一线护理硕士研究方向与工作科室不符、社会对护理硕士认识有限、医院给其施展舞台不足、合理分层使用护士有待提高。[结论]社会、医院对护理硕士要有正确认识,为其发展提供空间、合理分层使用;国家应适时调整两种类型护理硕士招生比例,对促进护理事业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代荣  张华  赵岳  臧小英 《天津护理》2014,22(5):377-379
目的:研究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关键要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半结构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天津市某高校护理学院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从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要素问题:招生、师资、课程设置、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培养关键要素问题的访谈,被访者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结论:被访者对招生、学制、师资、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达成一致意见,但在课程设置中的具体科目和所占学分、临床实践的具体分配等尚存在分歧,需要将来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为构建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