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误诊或手术失误致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由于误诊或手术失误致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方法:总结分析1996年-2006年因误诊或手术失误导致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病例。结果:因误诊或手术失误导致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17例,包括回盲部肿瘤漏诊3例,阑尾系膜及腹腔出血3例,阑尾残株过长和遗留远端阑尾3例,大网膜粘连综合征2例,腹腔积血继发感染及盆腔脓肿各1例,粪瘘1例,盲肠扭转1例,卵巢囊肿1例,右输尿管结石1例。再手术16例痊愈,1例回盲部肿瘤广泛转移者死亡。结论:由于经验和技术不成熟,是导致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诊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与预防对策。方法 对收治的急诊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再手术者因操作不当再手术5例,其中术后阑尾系膜出血2例,急性肠梗阻1例,阑尾残株炎2例;因漏诊、其他疾病误诊4例,其中漏诊右半结肠癌2例,卵巢囊肿蒂扭转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例。再次手术后全部治愈。结论 操作不当、诊断失误是急诊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遵循外科基本原则,规范手术操作,避免漏诊、误诊是预防急诊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基本时策。  相似文献   

3.
郑世平 《当代医学》2011,17(16):81-82
目的分析阑尾切除术后早期再次手术的原因,寻找有效合理的方案避免再次手术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2年3月~2010年10月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手术原因包括腹腔脓肿8例;粘连性肠梗阻6例;阑尾残株炎5例;阑尾系膜出血3例;肠瘘1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例;盲肠游动扭转1例;回盲部肿瘤1例;阑尾类癌1例。所有患者均于近期治愈。经随访结肠肿物复发1例,转院继续治疗;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急性阑尾炎误诊、手术操作不熟练、阑尾局部解剖不清、不重视阑尾炎及阑尾切除术等是导致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手术成功率可有效避免并发症,降低术后再手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1例中,1249例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术,2 例行阑尾周围脓肿引流术,10例为阑尾根部穿孔或腹膜后阑尾中转剖腹手术.1例术后出血而再手术,戳孔感染4例,无因肠瘘、肠粘连、肠梗阻而再手术者.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要正确处理系膜并将阑尾移出腹腔,可降低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此术式尤其适用于肥胖,小儿及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阑尾切除术后近期再手术的临床情况以及原因。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阑尾手术切除患者共482例,其中有34例患者在阑尾切除近期需要进行再次的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阑尾近期再手术的原因。结果:近期再次手术治疗的发生率为7.05%,阑尾切除近期再手术最为常见的阑尾残株炎,有32.4%,其次是腹腔脓肿,占29.4%;黏连性肠梗阻有26.5%;肠瘘占11.8%。其中由于手术操作技巧原因以及结扎不牢所导致的阑尾残株炎和肠瘘占44.1%。结论:提高阑尾切除的手术技巧,术前仔细检查和诊断,手术过程值操作及时处理各种出血和清洗引流工作,减少阑尾切除短期的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6.
阑尾切除后再手术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业智 《当代医学》2010,16(22):84-85
对16例因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手术方式和教训进行分析,再手术原因有腹腔脓肿、粘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出血、美克尔憩室炎、阑尾腺癌、粪瘘、活动盲肠、卯巢囊肿扭转、腹腔血肿继发感染、切口疝、烟卷引流滑落腹腔等,根据不同的原因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均治愈。  相似文献   

7.
急诊腹腔镜诊治急性阑尾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治急性阑尾炎的优点及术中处理技巧。方法 对3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及手术,通过术中对阑尾系膜、阑尾根部等的具体处理,使手术更安全、简便,费用降低。结果 本组病例腹腔镜下均明确诊断,其中包括5例术前未明确诊断,镜下得以确诊。36例镜下完成阑尾切除术,2例分别因阑尾根部穿孔及腹膜后阑尾且解剖不清而中转开腹。术后无腹腔感染、粪瘘、阑尾残株炎、腹腔内出血、伤口感染等,术后出现肠麻痹腹胀1例,经禁食、胃肠减压等处理后治愈。住院时间平均4、5天。结论 腹腔镜诊治急性阑尾炎,在微创的优势下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功能,正确处理阑尾系膜及阑尾根部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原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收集本院自1985年1月—2000年12月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53例,其中47例为传统胆囊切除术,6例为LC。近期冉手术17例(32.1%),远期再手术36例(67.9%)。结果:再手术原因:胆总管残留结石37例(69.8%),肝外胆管损伤5例(9.4%),术后腹腔内出血5例(9.4%),十二指肠损伤2例(3.8%),胆囊癌术中漏诊2例(3.8%),胆囊管残留过长伴结石2例(3.8%)。结论:胆囊切除术虽为普通,但并发症较多。重视胆囊切除术、严格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规范手术操作与加强术后观察以减少并发症、降低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9.
<正>阑尾切除术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带来严重并发症。现对我县近4年来10家医院阑尾切除术后近期再手术或转院再手术19例的原因作一分析,以飨读者。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1例,女8例,年龄14~72岁。第一次阑尾切除术后病检:慢性阑尾炎6例,蜂窝组织炎性阑尾炎3例,坏疽性阑尾炎9例,阑尾粘液腺癌1例。再手术距第一次手术时间最短12小时,最长20天,平均9.8天。再手术原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升结肠癌、横结肠癌漏诊各1例,肠梗阻误诊1例,术中误伤回肠穿孔1例,回肠肠壁缝合于腹壁,阑尾系膜出血、切口出血、血友病甲术后切口腹腔创面渗血各1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2例,膈下脓肿、肠间脓肿、右髂窝脓肿脓液污染腹腔致弥漫性腹膜炎各1例,盆腔脓肿、切口感染各2例,阑尾粘液腺癌1例。  相似文献   

10.
阑尾术后腹腔内出血是较严重的并发症,自1980年“来我们共遇5例,占同期阑尾切除术的0.12%(5/4176),再手术治愈。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技术改进及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分析10例采用电凝法处理阑尾系膜,用7号普通丝线"外结内扎"法结扎阑尾根部,无钛夹腹腔镜切除阑尾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0~75 min,术中出血0~5 ml,术后平均住院4 d,术后无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内出血、残端瘘、肠粘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外结内扎"法妥善处理阑尾残端及系膜,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Whipple术后近期再手术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Whipple手术后近期再手术病例的临床分析,研究Whipple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355例Whipple手术后近期再手术的33例资料,分析再手术原因、诊断及处理方式。结果再手术33例中,腹腔大出血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4例,胰漏4例,膈下脓肿5例,腹腔广泛感染4例,肠梗阻4例,胆肠吻合口狭窄1例,胃排空障碍1例,切口裂开2例。予相应处理后6例死亡,余痊愈。再手术死亡率18.18%。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合理掌握再手术指征是提高Whipple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和评价前列腺增生症 (BPH)开放治疗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BPH开放术后再手术患者主要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继发性出血 6例 (40 %) ,膀胱颈挛缩 6例 ,(40 %) ,腺体残留复发 2例 (6 .6 7%) ,前列腺癌 1例 (3.33%) ,全部患者均进行开放手术 ,术后出血停止 ,尿路梗阻症状解除 ,生活质量改善。结论 BPH开放手术后继发性出血 ,膀胱颈孪缩造成的排尿困难是BPH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BPH常规开放治疗的并发症及再手术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 综合分析9例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残余胆囊结石6例,腹腔出血1例,胆管损伤1例,胆漏1例。9例再手术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对胆囊切除术后仍有症状者应做全面检查,找出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绝大部分的再次手术通过术前评估及术中各种方法的应用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5.
直肠癌根治术中吻合器应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我中心采用双吻合器手术治疗的350例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350例低位直肠癌均应用双吻合器成功施行Dixon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55例,其中早期吻合口出血5例(1.4%,吻合口瘘21例(6.0%),吻合口狭窄18例(5.1%),局部复发11例(3.1%),因并发症再次手术10例(2.9%),余经非手术治疗恢复出院,无手术死亡.结论应用双吻合器可以扩大Dixon手术适应证的范围,但必须严格遵守根治原则;熟练的外科技术和积极的预防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二次手术的策略和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7例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实施二次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 4 例、女性 3 例,平均(44.1±11.5)岁(28~60岁),右侧6例,左侧1例。二次手术的原因包括:(1)肿瘤切除后复发的病例2例;(2)肿瘤体积大并与血管关系密切,首次手术未能成功切除肿瘤的病例3例;(3)术前未诊断出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而没有进行药物准备,首次手术中出现血压剧烈波动而中止手术的病例2例。所有病例都进行了影像学评估、儿茶酚胺检查和充分肾上腺素能α受体阻滞剂的药物准备。手术方式包括经腹开放手术4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1例、后腹腔镜手术2例。应用的创新技术包括翻肝技术、下腔静脉切断再吻合技术、左肾静脉切断技术。结果: 肿瘤平均大小 (8.0±3.2) cm (3.6~13.9 cm)。二次手术距首次手术的中位时间9个月(四分位数间距:6, 19个月)。二次手术中位手术时间407 min(四分位数间距:114, 430 min),中位出血量1 500 mL(四分位数间距:20, 3 800 mL)。5例手术成功,1例术中仅做探查未能成功切除肿瘤,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中输血5例,中位输注悬浮红细胞800 mL(四分位数间距:0, 2 000 mL),术后淋巴漏1例,保守治疗自愈。切断左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切除再吻合病例,术后肾功能正常。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2±3.3) d (4~13 d)。存活6例患者中位随访33.5个月(四分位数间距:4.8, 48.0个月),手术未成功病例仍带瘤生存,余病例尚无复发。结论: 首次开放手术不能成功切除和复发的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二次手术难度大,出血多,手术风险高,存在手术失败和围手术期死亡风险,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附件切除术在老年妇女附件良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妇女因附件良性病变行腹腔镜下单纯附件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与传统开腹行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的35例老年患者做对照。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手术组为29.93±3.17m in,开腹手术组为55.86±5.47 m in,腹腔镜手术组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P〈0.01);术中出血腹腔镜手术组34.50±8.34m l,开腹手术组94.00±19.88m l,腹腔镜手术组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腹腔镜手术组19.43±5.17h,开腹手术组43.69±8.45h,腹腔镜手术组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P〈0.01);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腹腔镜手术组4.30±0.47d,开腹手术组6.14±0.69d,腹腔镜手术组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P〈0.01);手术并发症率腹腔镜手术组1例,开腹手术组3例,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单纯附件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老年妇女附件良性病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颅脑外伤术后进展性颅内血肿早期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进展性颅内血肿(PHI)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2例颅脑外伤术后PH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征、CT扫描、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32例术后PHI中硬膜外血肿(EDH)8例,脑内血肿(ICH)15例,硬膜下血肿(SDH)5例,多发性出血4例;主要表现为术中或术后脑膨出,术后意识障碍无明显好转或一度好转后又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再手术24例,死亡8例。结论颅脑外伤术后PHI可发生于不同部位和时间以及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诱因,早期诊断和合理的处理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19例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资料。结果:219例中,215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例行腹腔镜阑尾周围脓肿引流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腹腔残余脓肿形成等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野清晰、探查范围广、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在术前诊断不明确时可弥补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不足,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