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研究海南假韶子叶子中脂溶性浸膏的木栓烷型三萜类化合物.方法 采用反复常压硅胶柱色谱技术与重结晶技术,对海南假韶叶子中石油醚提取浸膏进行分离纯化,得到4种化合物.并采用现代波谱法结合理化分析对提纯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分别为:①粉蕊黄杨酮醇,②海棠果醇,③海棠果醛和④表木栓醇.结论 该脂溶性提取浸膏主要为木栓烷型三萜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黎药海南风吹楠脂溶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海南风吹楠(Horsfieldia hainanensis Merr.)枝叶脂溶性部分细胞毒活性及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TT法进行其细胞毒活性测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海南风吹楠脂溶性部分对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显示了生长抑制活性;从海南风吹楠枝叶脂溶性部分鉴定了20个成分。结论:本次研究为海南风吹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槟榔果实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槟榔果实的脂溶性成分。结果:从槟榔果实脂溶性部分鉴定了13个化学成分,占其总量的96.14%,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脂肪酸。结论:本次研究为槟榔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紫茉莉脂溶性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药材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鉴定脂溶性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得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中鉴定出38个脂溶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及其酯、烯烃等类化合物,占峰面积的91.54%.结论:本方法可全面的分离鉴定紫茉莉中的脂溶性成分,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比较山桃仁和桃仁石油醚提取部位中脂溶性化学成分种类及其含量的差异,为探寻中药桃仁的有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加热回流法及溶剂萃取法相结合提取脂溶性化学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离鉴定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质量分数.结果 山桃仁中脂溶性化学成分鉴定出了44个化合物,脂肪酸占脂溶性总成分的83.70%;桃仁中脂溶性化学成分鉴定出了35个化合物,脂肪酸占脂溶性总成分的82.70%.结论 该方法分离效果好,重现性高,操作简单,可用于桃仁的质量控制;山桃仁的脂肪酸含量较高,不同品种的样品含量存在差异性.为合理使用中药桃仁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飞龙掌血脂溶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飞龙掌血脂溶性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冷浸法提取飞龙掌血中脂溶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在飞龙掌血中分离得到45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7个,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77.33%。结论:飞龙掌血脂溶性成分主要为烃类(40.32%),其次为酯类(37.01%)。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硬毛地笋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冷浸法提取硬毛地笋中脂溶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在硬毛地笋中分离得到29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2个,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75.19%。结论:硬毛地笋脂溶性成分主要为酯类(38.67%),其次为倍半萜类(26.58%)。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金银花脂溶性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气象色谱-质谱(GC-MS)法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检出39个色谱峰,鉴定出29个化合物,占总组分的94.03%。结论金银花脂溶性成分主要为烃类和脂肪酸,其中13种烃类化合物占总脂溶性成分的45.10%,11种脂肪酸占总脂溶性成分的43.18%;植物甾醇为次要成分,占总脂溶性成分的8.26%。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对四川引种玛咖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其挥发油及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对比。方法: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石油醚超声提取法分别提取玛咖中的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玛咖挥发油及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质谱库检索系统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过结构鉴定,从玛咖挥发油中鉴定出22个挥发性化学成分,占98.85%的比例。脂溶性成分中鉴定出40个化学成分,占73.99%的比例。挥发油成分与脂溶性成分的差别较大,十二烷、喹啉、3-甲氧基苯甲醛、棕榈酸甲酯、亚油酸乙酯为两部分中共有的化合物。结论:首次对四川引种玛咖挥发油和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GC-MS对比分析,该研究为四川引种玛咖药物资源及其质量标准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大头陈脂溶性成分。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大头陈药材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通过计算机对标准质谱谱库的检索进行化学成分定性。结果:从大头陈脂溶性成分中共检出41个组分,并鉴定了39种成分。结论:这些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其中23种成分为首次在大头陈中鉴定出。  相似文献   

11.
红鱼眼的显微结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鉴别和进一步制定红鱼眼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红鱼眼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茎横切面外韧型维管束环状排列,中柱鞘纤维新月形。叶横切面主脉凸起不显著,叶肉中可见草酸钙簇晶。粉末中可见晶鞘纤维;石细胞众多,孔沟明显;棕色块易见。结论以上显微特征稳定,可作为红鱼眼的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动态荧光透视技术(VFSS)研究头体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1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康复组。针刺组采用头体针治疗,康复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及VFSS进行临床评估,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康复组(66.7%);治疗2星期后,两组患者经VFSS检测,在口期滞留、咽期滞留及误吸、渗透方面发生率均明显减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星期后,经VFSS检测时间参数,两组在口腔传递时间、咽传递时间、腭咽部关闭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且针刺组较康复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头体针治疗可明显缓解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龙爪槐花中有效成分芦丁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龙爪槐花中提取芦丁 ,开发芦丁新的药源。方法 采集不同花期龙爪槐的花 ,提取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测定芦丁的含量。结果 龙爪槐花中含有有效成分芦丁。芦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 99.3% ,RSD为 1 .9%。龙爪槐不同时期中含有 5 .6 %~ 1 0 .0 8%的芦丁。结论 龙爪槐花可作为开发芦丁的新的药源植物  相似文献   

14.
地枫皮果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从地枫皮果挥发油中共检出63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54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16.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从地枫皮果挥发油中共检出63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54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山楂的化学成分.方法 以多种色谱技术,对山楂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出10个化合物,分别为(-)-表儿茶素(1)、(-)-表没食子儿茶素(2)、原花青素B2(3)、金丝桃苷(4)、槲皮素-3-O-β-D-6"-乙酰基吡喃阿洛糖苷(5)、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β-D-6"-乙酰基吡喃葡萄糖苷(7)、绿原酸(8)、eucomic acid (9)、kasispyrol (10).结论 化合物5、9和10为首次从山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丹参与白花丹参的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比较丹参与白花丹参不同采收部位种子特性。方法:分别收集丹参、白花丹参主果穗上段、中段、下段种子,测定其萌发率、含水量、单穗种子粒数、千粒重等指标。结果:白花丹参果穗位置越高,种子萌发率越高,单穗种子粒数越多;丹参果穗位置越低,萌发率越高,中段单穗种子粒数最多;白花丹参与丹参不同部位种子的含水量、千粒重差异不显著。结论:丹参和白花丹参采收部位不同的种子特性不同,采收时白花丹参可优选中上段,丹参优选中下段,并通过分批集中的方法,提高种子质量均一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龙爪槐花中有效成分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 ,以醋酸乙酯 -甲酸 -水 (8∶ 1∶ 1)为展开剂 ,展开 ;以三氯化铝和碘蒸气分别显色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龙爪槐花中含有与槐花中相同的有效成分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龙爪槐花中芦丁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薄层扫描法测定龙爪槐槐叶中芦丁含量的方法。方法 取龙爪槐叶干品 ,用乙醚提取 ,弃去醚层后 ,用甲醇提取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芦丁的含量。结果 芦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为97.3% ,RSD为 1.9%。结论 本法适用于龙爪槐槐叶中芦丁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