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和解聚散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的肾组织中蛋白激酶C-βⅡ(PKC-βⅡ)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组、和解聚散方组,每组10只;造模后第2日开始灌胃,洛丁新组按[ 1.0mg/(kg·d)],和解聚散方组按[9.8g/(kg·d)],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于造模后7d取梗阻侧肾脏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PKC-βⅡ的表达.结果 UUO模型组中PKC-βⅡ在术后7d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两个治疗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UUO模型组.结论 和解聚散方可以降低肾组织中PKC-βⅡ的表达,这可能是和解聚散方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组及清化固肾排毒颗粒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手术方法(UUO)建立肾纤维化梗阻大鼠模型,术后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第7、14、21天,各组大鼠禁食不禁水1天,处死,取肾组织做病理检测,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GF-β1和α-SMA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干预第7、14、21天,模型组、洛丁新组、清化固肾排毒颗粒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显著增加,肾组织TGF-β1和α-SM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第7、14、21天,洛丁新组和清化固肾排毒颗粒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减轻,肾组织TGF-β1和α-SM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可能通过下调TGF-β1和α-SMA的表达来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实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组及清化固肾排毒颗粒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手术方法 (UUO)建立肾纤维化梗阻大鼠模型,术后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第7、14、21天,各组大鼠禁食不禁水1天,处死,取肾组织做病理检测,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GF-β1和α-SMA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干预第7、14、21天,模型组、洛丁新组、清化固肾排毒颗粒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显著增加,肾组织TGF-β1和α-SM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第7、14、21天,洛丁新组和清化固肾排毒颗粒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减轻,肾组织TGF-β1和α-SM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可能通过下调TGF-β1和α-SMA的表达来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实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解聚散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层黏连蛋白(LN)的影响。方法:采用UUO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和解聚散方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并设假手术组;UUO术后7天、14天和21天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手术侧肾组织CTGF和LN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模型组7天、14天和21天的CTGF和LN的表达均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和解聚散方组7天、14天和21天肾组织中的CTGF和LN表达均减少(P0.05);21天和解聚散方组CTGF的表达比贝那普利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和解聚散方可以降低肾间质纤维化不同时间点CTGF和LN的表达,表明了和解聚散方的有效性,验证了肾络聚散消长病机学说指导下的和解聚散法为延缓慢性肾脏病肾间质纤维化进展的有效治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肾衰方及其拆方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的调节及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肾衰方组、祛邪方组、补虚方组、苯那普利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动物模型,术后第7天、第14天分别观察梗阻侧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以及肾组织MMP7、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第7天、第14天,模型组与假手术相比大鼠肾组织MMP7表达下降,α-SMA表达增强,而经治疗后,肾衰方及其拆方组和苯那普利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MMP7蛋白表达提高,α-SMA蛋白表达下降;第14天肾衰方组大鼠较苯那普利组大鼠肾组织MMP7表达更强,且MMP7表达与α-SMA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肾衰方可能是通过诱导MMP7蛋白表达,抑制α-SMA蛋白表达,抑制肾间质纤维化进展,且肾间质纤维化属于本虚标实之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中药方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果蝇MAD类似基因2/3(Smad 2/3)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调节,探讨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西药组.术后14 d,观察梗阻肾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2/3和α-SMA的表达.[结果]益气活血法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并能下调TGF-β1、Smad 2/3和α-SMA的表达.[结论]益气活血法可通过下调TGF-α、Smad 2/3和α-SMA的表达,从而抑制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2017,(7)
目的探讨肾病I号方醋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Shenbingyihao Decoction,EASD)对肾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洛丁新片1.67 mg/kg)组、肾病I号方(生药18.75 g/kg)组、EASD(EASD,300 mg/k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各组ig给药14 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检测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取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TGF-β1、a-SMA蛋白及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3个给药组大鼠血清Scr、BUN升高(P0.05),间质纤维化程度加重(P0.05),肾组织TGF-β1、a-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3个给药组大鼠的血清Scr、BUN下降(P0.05),肾组织TGF-β1、a-SMA表达下降(P0.05)。结论肾病I号方及EASD能够延缓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a-SMA的表达,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肾病Ⅰ号方对肾纤维化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Ⅳ型胶原(COL-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洛丁新组和肾病Ⅰ号方组,每组6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和UUO模型组每日予2 m L生理盐水灌胃,洛丁新组按洛丁新片1.67 mg·kg~(-1)·d~(-1)给药,肾病Ⅰ号方组按18.75 g·kg~(-1)·d~(-1)给药。灌胃14 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检测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取肾组织行HE染色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α-SMA、COL-Ⅳ、TGF-β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α-SMA相对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洛丁新组、肾病Ⅰ号方组大鼠的SCr,BUN明显下降(P<0.05),肾组织α-SMA、COL-Ⅳ、TGF-β1表达量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Ⅰ号方对肾纤维化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α-SMA、COL-Ⅳ、TGF-β1的表达,从而达到肾脏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丹参酚酸B盐对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娟  张悦  陆海英  刘煜敏  林敏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1):2790-2793
目的:观察丹参酚酸B盐(SA-B)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12只)和治疗组(12只).模型组大鼠行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治疗组在UUO基础上给予SA-B水溶液(12.5 mg·kg~(-1))灌胃,各组于造模后第14,21天分2批处死.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角蛋白19 mRNA的表达.结果:SA-B能够显著改善梗阻侧肾脏的病理改变,显著减少肾组织α-SMA的表达,增加角蛋白的表达.结论:SA-B可明显改善UUO所致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止小管上皮-成肌纤维细胞转分化和抑制成肌纤维细胞的增生和活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和络泄浊方对缺血性肾脏病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及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探讨防治慢性缺血性肾脏病病变的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每组10只。采用单侧肾动脉不全结扎建立模型。实验第14天处死大鼠,取肾组织做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表达。结果 光镜下模型组和药物组大鼠的肾间质均有损伤。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药物组肾小球硬化指数评分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而药物组较模型组低(P<0.05)。药物组、模型组α-SMA、Ang Ⅱ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且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α-SMA、Ang Ⅱ表达下降(P<0.05)。结论 和络泄浊方可以通过下调α-SMA、Ang Ⅱ表达减轻缺血性肾脏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单侧输尿管结扎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单侧输尿管结扎造模组(UUO)和假手术对照组。造模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治疗组(中药组)和依那普利组。大鼠分别在第7,14,28天进行肾功能、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功能显著下降;依那普利和中药干预后,肾功能显著提高。光镜显示模型组大鼠出现显著间质纤维化,依那普利和中药干预显著减轻了肾小管损害。各个时间点,模型组肾间质损伤指数和α-SMA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升高。通过依那普利和中药干预在第7天时,显著降低肾间质损伤指数(模型组3.88±0.15,依那普利组2.48±0.43,中药组2.54±0.37,P<0.05)和α-SMA的表达(模型组7.27±1.62,依那普利组5.27±2.18,中药组5.05±1.45,P<0.05);用药第14,28天后,可进一步降低肾间质损伤指数(14 d,模型组7.65±0.87,依那普利组4.17±0.39,中药组4.24±0.42,P<0.01;28 d,模型组10.86±1.49,依那普利组6.19±0.58,中药组6.94±0.77,P<0.01)和α-SMA的表达(14 d,模型组17.48±4.16,依那普利组10.15±2.85,中药组10.58±3.19,P<0.01;28 d,模型组29.68±7.24,依那普利组17.81±0.58,中药组18.04±4.72,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改善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功能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降低肾间质损伤指数和α-SMA的表达,对拮抗肾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Ⅳ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的研究,探讨和络泄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UUO)进行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制备,48只W 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灌胃组。术后第3、10、20、30天每组各处死4只大鼠。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评定各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α-SMA、Ⅳ型胶原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肾脏MMP-9、TIMP-1mRNA的表达。结果:α-SMA、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模型组明显增强(P<0.01),中药灌胃组各时间点的表达均少于模型组,假手术组表达无明显异常。模型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及TIMP-1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并随时间延长表达增强,中药灌胃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及TIMP-1mRNA表达亦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较模型组表达弱(P<0.01)。MMP-9表达在模型组术后明显升高,第10天达到高峰,中药灌胃组在第20、30天时间点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和络泄浊方通过调节α-SMA、Ⅳ型胶原及MMP-9/TIMP-1的基因表达,影响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过程,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动态观察黄芪(AM)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纤维化分子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UUO组和UUO AM治疗组(AM组).在造模后7、14天处死动物,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和胶原Ⅰ(col Ⅰ)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鼠α-SMA mRNA表达量.用Westemblot检测大鼠α-SMA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术后大鼠肾脏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α-SMA、FN和col Ⅰ表达显著增高(P<0.05);AM治疗后可明显减轻UUO大鼠肾组织的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使UUO大鼠肾组织中高表达的α-SMA、FN和col Ⅰ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减轻和改善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0,(11)
目的:探讨丹参酚酸B(Salvianolic-acid B,SA-B)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所致的肾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单侧输尿管结扎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SA-B治疗2 w后,光镜、电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E-钙依赖性黏附素(E-cadherin,E-cad)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光镜下观察肾间质中大量细胞浸润,部分小管扩张,同时部分小管萎缩;电镜下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结构松散,混浊,肾间质显著增宽,间质细胞增多;α-SMA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E-cad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SA-B干预后,上述病理改变显著轻于模型组,α-SMA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E-cad蛋白表达略有上升(P0.05)。结论:SA-B通过抑制α-SMA蛋白表达,维持上皮细胞的表型,延缓肾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骨形态蛋白-7(BMP7)、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UUO动物模型,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观察术后第7天、第14天梗阻侧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及肾组织BMP7、α-SMA蛋白表达。结果:第7天、第14天中药各组和苯那普利组大鼠BMP7较假手术组减弱,但较模型组增强;而α-SMA则相反,且BMP7表达与α-SMA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该方可能是通过诱导BMP7蛋白表达,抑制a-SMA蛋白表达,减轻肾间质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柴苓汤对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α-SMA、MCP-1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柴苓汤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的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采用UUO大鼠肾病模型并用柴苓汤治疗。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组织α-SMA和MCP-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小管结构破坏,肾间质增宽,胶原纤维沉积增多,肾小管间质α-SMA、MCP-1的表达明显升高,而柴苓汤组各项指标较模型组显著为低。结论:柴苓汤能抑制MCP-1的生成,限制炎症反应的放大过程;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从而减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黄芪、丹参、川芎、地龙等)调控动力相关蛋白1(Drp1)抑制血管新生,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氯沙坦钾组(20 mg·kg-1)、益气活血通络方组(1.92 g·kg-1颗粒剂),每组12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式复制肾纤维化大鼠模型。术后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4 d。采用HE、Masson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 CD34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α-SMA、Vimentin、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Drp1及Ser616位点磷酸化Drp1(p-Drp1S616)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肾组织中VEGF-A、VEGFR2、CD34 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出现明显的肾小管上...  相似文献   

18.
左川  谢席胜  邓尧  樊均明 《中药材》2008,31(8):1185-1190
目的:动态观察黄芪(AM)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拮抗作用及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UUO组和UUO AM治疗组(AM组).在造模后第7、14 d处死动物,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CTGF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鼠CTGF mRNA和α-SMA mRNA表达量.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CTGF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时间点的UUO大鼠肾脏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CTGF和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随梗阻时间延长逐渐增高;黄芪治疗后可明显减轻UUO大鼠肾组织的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使UUO大鼠肾组织中高表达的CTGF和α-SMA降低(P<0.05).结论:黄芪可能从核酸和蛋白水平抑制CTGF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减轻和改善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桃仁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桃仁对单侧输尿管结扎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ig给2 mL自来水,蒙诺组ig予10 mg·kg-1和桃仁组ig予6 g·kg-1释成冲剂2 mL,每日1次。术后14 d处死大鼠,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有较弱表达,肾间质α-SMA和FN有较强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相比,桃仁组纤维化程度减轻,且α-SMA和FN的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弱,E-cadherin表达较强,有统计学差异(P<0.05),桃仁组与蒙诺组比无统计学差异少。结论:桃仁可能通过增强E-cadherin、减弱α-SMA和FN的表达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而减缓肾间质纤维化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20.
印鑫  彭蕴茹 《中草药》2020,51(11):3021-3028
目的观察白首乌C-21甾苷对单侧输尿管结扎所致的大鼠肾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5只为假手术组,剩余大鼠进行单侧输尿管结扎制备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阳性药氯沙坦钾(20 mg/kg)组及白首乌C-21甾苷高、低剂量(400、200 mg/kg)组,每组15只。各组大鼠于造模后第2天起,每天ig给药1次(10mL/kg),连续给药4周,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ig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干预28d后,每组取10只大鼠的肾组织,采用碱水解法检测肾组织中羟脯氨酸(Hyp)水平,采用HE和Masson染色检测病理损伤和纤维化程度,通过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测定肾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首乌C-21甾苷能明显改善肾纤维化大鼠的病变程度,减少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和胶原的增生,可以明显降低大鼠肾脏指数,降低肾组织中Hyp水平,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白首乌C-21甾苷可以明显上调大鼠肾组织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下调TGF-β1和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0.01);qRT-PCR结果显示白首乌C-21甾苷可显著降低大鼠肾组织collagen-Ⅰ、collagen-Ⅲ mRNA表达水平(P0.01)。结论白首乌C-21甾苷对单侧输尿管结扎的大鼠肾纤维化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的过度表达,下调TGF-β1、α-SMA蛋白高表达和上调E-cadherin蛋白低表达有关,通过调控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发挥抗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