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双上肢及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不同时期患侧上肢F波各参数的变化特征,探讨F波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比较57例脑卒中患者与30名健康者F波各参数。在肌电图导引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分别在注射当日,注射后第2、4、6、8和12周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行F波检测。结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卒中组患侧F波潜伏期延长,F波传导速度减慢,F波波幅增高,F波面积增大;与脑卒中组健侧比较,患侧F波传导速度减慢,F波出现率下降,F波波幅增高,F波面积增大。与注射当日比较,注射后第2、4和6周F波波幅降低,注射后第2、4、6、8和12周F波面积减小。其中注射后第4~6周F波波幅降低及F波面积减少最明显。结论 评价脑卒中上肢痉挛的电生理指标可选择F波波幅和F波面积。脑卒中患者注射A型肉毒毒素,结合康复锻炼,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客观判断预后的检查方法。方法:对门诊及住院怀疑DPN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及F波检查。结果: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受累程度重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程度重于上肢;有运动神经传导异常者可伴有F波异常。结论: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辅以F波检查是DPN客观全面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判断DPN病情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电图在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6例GBS患者发病后2周内神经电图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F波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CV减慢占31.3%;末端潜伏期(ML)延长占28.1%;SCV减慢占25.0%;F波异常率87.5%。结论: 神经电图中F波是GBS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尤其F波出现率降低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49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进行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测定,结果显示:运动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度减慢伴随诱发电位波幅的明显降低占57.6%,F波潜伏期轻度延长占32%,感觉传导速度轻度减慢占12%,感觉诱发电位波幅轻度降低占7%,失神经电位占71.4%。提示本组大多数病人与典型格林—巴利综合征不同,可能是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一种亚型——急性运动轴索损害性多发性神经病。  相似文献   

5.
格林-巴利综合征电生理改变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电生理改变的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珐对5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均在发病2w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以及F波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电生理改变特点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及波幅下降。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下降,F波潜伏期延长,出现率下降。发病1w内F波的阳性率达100%。结论总结得出以传导速度减慢者恢复快.预后好;而以波幅下降者恢复慢,预后差;感觉异常率低于运动,电生理除了可作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同时可作为临床判断疗效和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以及神经康复的动态随访指标。  相似文献   

6.
陈明玉 《吉林医学》2013,(36):7581-7582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F波特点。方法:对29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ALS组)及2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正中神经、尺神经F波测定及对比分析。结果:ALS组总的F波出现率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分别为14.6%和15.2%,明显低于对照组(80.95%,81.2%,P<0.01,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ALS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平均F波潜伏期都明显延长(P<0.01,P<0.001);F波传导速度减慢(P<0.05,P<0.05)。结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可出现F波各种指标的改变,可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F波联合皮肤交感反应(SSR)和常规神经传导检测(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周围神经症状分为无症状组(103例)、有症状组(221例)及同期对照组(100例),均行正中神经和胫神经F波,四肢感觉、运动神经传导检测(NCV)和SSR检查。分析比较组间F波、NCV和SSR指标的临床特点。结果 糖尿病患者下肢运动、感觉神经损害程度重于上肢,且四肢感觉神经异常比例高于运动神经(P<0.05);对糖尿病有症状组、无症状组进行SSR和NCV联合检测,总异常率为90.1%,明显高于单独应用NCV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DM)有症状组上肢正中神经F波出现率减少,F波传导速度减慢,下肢胫神经F波出现率减少,F波潜伏期延长。无症状组仅上肢正中神经F波出现率减少。与DM无症状组比较,有症状组上肢正中神经F波传导速度减慢,下肢F波出现率减少,F波潜伏期延长(P<0.05),而上肢F波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组进行NCV、SSR和F波联合检测异常率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周围神经功能的改变,并对临床神经电生理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神经传导技术检测MS患者双侧正中、尺、胫和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以及潜伏期和波幅;采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双侧正中和胫神经于不同刺激点引出的潜伏期;采用F波检测双侧正中神经F波的出现率和传导速度.结果:MS患者正中、尺、胫和腓神经的MCV和SCV均不同程度地减慢,MCV的异常率高于SCV ,有48 5 %的患者出现至少1条神经NCV的减慢;MS患者MCV潜伏期的延长以正中和尺神经远端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药物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F波传导速度变化规律及特点。方法 收集药物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患者 5 7例 ,全部患者均进行了F波传导速度检测 ,对其F波传导速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注射抗生素药物当时或注射后很快出现注射下肢不同程度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此类事件多发生在乡村卫生院或小诊所 ,患者多为儿童。腓总神经及胫神经损伤F波传导速度均低于正常值 (P <0 .0 1)。结论 药物注射性坐骨神经F波传导速度有其典型特点 ,掌握其规律及特点 ,对实际临床法医学鉴定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对22例GBS患者进行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测,共检测78条运动神经.52条感觉神经,47条F波及62块肌肉,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上、下肢MCV减慢占44.8%.远端潜伏期延长占24.3%,SCV减慢占38.1%,F波异常占89.3%,EMG提示神经原性改变占64.5%。结论:GBS为广泛的周围神经损害的电生理特征,F波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MCV异常发生率,F波与MCV同时检测在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神经肌电图检测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格林 -巴利综合征的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 :对 30例格林 -巴利综合征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和F波检测。结果 :30例格林 -巴利综合征患者检测均以周围神经脱髓鞘为主的特点。神经传导速度表现为 :周围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减慢 ,末端潜伏期延长 ,异常率为 10 0 % ;肌电图表现为 :神经源性改变 ,异常率 93% ;F波出现率降低 ,潜伏期延长或消失 ,异常率 10 0 %。结论 :神经肌电图电生理检测在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格林 -巴利综合征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5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春英  郑金瓯 《广西医学》2006,28(7):1012-1014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表现与神经电生理的关系.方法将53例GBS的临床特点与电生理检测结果作分析.结果本组53例GBS患者临床表现为对称性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部分病人可伴颅神经损害(10例)和植物神功能障碍(5例),13例有前驱感染史;大部分病人可见蛋白细胞分离;53例病人有48例在所检神经中至少有1条出现神经传导速度(NCV)传导波引不出或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等异常,42例F波引不出或潜伏期延长或出现率下降.结论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可作GBS有效的辅助诊断检查之一.联合NCV和F波可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查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GBS患者进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F波、EMG及电生理动态监测.结果:GBS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末端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F波出现率降低,潜伏期延长或消失;EMG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电生理动态观察示:临床症状改善早于神经电生理恢复,EMG明显异常者预后差.结论:电生理检查对GBS的诊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银霞  吴荷花  张国华  齐晓飞  张哲林 《北京医学》2017,(11):1142-1145,1149
目的 分析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AMAN)患者临床和神经电生理学特点,并与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AIDP)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AMAN患者,Hughes评分3~6分,选择同期住院的Hughes评分3~6分的AIDP患者30例,对2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AMAN患者年龄<50岁,病前腹泻多见.AMAN电生理特点为,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波幅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均正常,下肢腓总神经远端运动神经末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延长,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轻度减慢,余神经DML及MCV均正常;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明显降低,F波潜伏期正常,F波未引出比率高.AIDP患者电生理特点为,SNAP波幅及SCV均降低,运动神经DML延长,MCV减慢,下肢胫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结论 AMAN为单纯运动神经受累,感觉神经正常,运动神经以轴索损害为主,电生理表现为CMAP波幅明显降低,可伴有传导阻滞,F波未引出比例高.AIDP既有运动神经的受累,又有感觉神经的受累,电生理表现为SCV和MCV减慢,DML延长,F波出现率降低,F波潜伏期延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5例多发性硬化MS病人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改变,从中证实MS存在周围神经的阶段性脱髓鞘病损。方法:本组从60例MS中经肌电图检查,发现15例MS病人存在周围神经的异常电生理改变。结果:肌电图显示运动传导速度(MCV)减慢的10例,感觉传导速度减慢的8例,波形离散的3例,3例测定了F波,潜伏期均延长,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纤颤电位。结论:MS患者不但出现CNS的脱髓鞘病损,而且部分病人同时存在PNS的脱髓鞘病损。  相似文献   

16.
赵晓燕  钱利萍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5):322-322,326
目的探讨酒精性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3例临床确诊酒精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行定量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检测,共检测104条运动神经,78条感觉神经及60块肌肉。结果出现上下肢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者占75.6%,SCV减慢者占61.5%,有运动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者占86.5%,MCV减慢者占19.2%,F波异常者占78.5%,EMG提示有神经源性损害者占38.4%。结论酒精性周围神经病是广泛的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检测是一项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7.
结扎大鼠髂总动脉对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结扎大鼠髂总动脉后对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为临床缺血性神经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结扎实验大鼠髂总动脉,采用MS-302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在术后不同时间测量量双侧坐骨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同时体对照研究大鼠坐骨神经缺血后其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缺血侧神经传导速度于术后明显减慢,至术后48h减慢最为显著,以后随侧支循环的建立逐渐恢复,术后28d接近正常侧传导速度。结论:大鼠坐骨神经局部缺血亦可导致其传导速度减慢,神经血供逐渐恢复后,其传导速度亦可恢复。  相似文献   

18.
对磷酸三邻甲苯酯(tri-o-cresyl phosphate, TOCP)染毒母鸡进行坐骨神经不同纤维成份传导速度和兴奋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实验组动物在染毒后14天首先出现第5波(类似于C纤维)传导速度减慢及各类神经纤维兴奋性降低,染毒后21天时上述改变加重,并出现第1波(类似于A_α纤维)传导速度减慢。提示,坐骨神经第5波传导速度变慢和各类神经纤维兴奋性的降低,对变性轴突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肌电图的感觉分离现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肌电图存在感觉分离现象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0例均进行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MCV、SCV)、F波检测。检测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以及双侧尺神经、胫神经F波的潜伏期及出现率。针极肌电图检测单侧外展拇短肌、肱二头肌、胫前肌和股四头肌。结果20例确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肌电图检查出现:双侧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在正常范围,19例双侧或单侧或单条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或波幅减低,1例双正中、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未引出明显反应。结论在临床表现典型的吉兰-巴雷患者肌电图出现了这种感觉分离现象更支持诊断。神经电生理的检查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1例(131侧)腕管综合征患者作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检测分析,并与正常值对比。结果:131侧正中神经中6侧运动神经动作电位、7侧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消失;95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腕部潜伏期(DML)延长;114侧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47块拇短展肌见有失神经电位。其中,拇指~腕段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是最敏感的指标。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