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纵隔髓性脂肪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报道1例双侧后纵隔髓性脂肪瘤并回顾分析国内外病例报告.分析纵隔髓性脂肪瘤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切除,全部治愈,无复发、转移及恶变者.结论 纵隔髓性脂肪瘤为一种罕见良性无功能性肿瘤,早期多无临床表现,肿瘤较大可出现非特异性压迫症状.术前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主要依靠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本病一经发现,需行手术治疗.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结合临床病例.通过对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文献的综合分析,发现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扭曲的血管,平滑肌及脂肪组织组成,临床呈非特异性表现,影像学上有一定的特征性,黑色素瘤抗体(HMB-45)阳性、平滑肌抗体(SMA)阳性有助于诊断.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间叶组织瘤,由于其缺乏特异性表现,影像学上因其构成成分比例及分布的不同而表现多样,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易误诊为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脂肪瘤等.影像学上的特征及黑色素瘤抗体(HMB-45)阳性、平滑肌抗体(SMA)阳件在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早期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3.
张继峰  周学鲁 《广西医学》2005,27(4):531-532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瘤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报告本院1例29岁男性病人,并复习有关文献报道。结果 肾嗜酸细胞瘤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见于女性,单侧肾脏为主。临床症状有腹痛、腰痛和血尿等。影像学资料无特异性表现。结论 肾嗜酸细胞瘤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临床上少见,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4.
肾脏错构瘤4例误诊安徽省滁州市第一医院肿瘤科潘祖奎肾脏错构瘤(Hamartoma)又称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属瘤样病变,临床上无特异性症状,术前诊断较困难.本院近年来收治4例,均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钼铑双靶数字乳腺摄影在乳腺脂肪瘤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12月入我院治疗的35例乳腺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行钼铑双靶数字乳腺摄影后,对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浅层脂肪瘤23例,乳腺腺体间脂肪瘤11例,乳腺后间隙脂肪瘤1例.病灶密度为单纯低密度15例,病灶密度以低密度为主,所有患者均无钙化.结论 在进行乳腺脂肪瘤诊断时,将钼铑双靶数字乳腺摄影影像学征象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18例病例中,11例无症状,5例有腰部疼痛不适,2例血压增高。B超、CT或MRI诊断17例,1例误诊为肾上腺错构瘤。肿瘤发生于左肾上腺区10例,右肾上腺区8例。开放性手术12例,腹腔镜手术6例。结果 18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220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10~700 mL,平均80 mL。1例患者因失血较多(700 mL)输血400 mL,其余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输血。患者住院4~10天,平均6天,术中及术后均无手术并发症。肿瘤直径5~10 cm,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术后随访6个月~5年,无肿瘤复发。结论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方可确诊,手术切除预后良好。腹腔镜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 9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随访 6个月~ 8年。结果  9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 4例 ,腰背部胀痛不适 2例 ,均为体检或检查相关疾病时B超偶然发现 ,术前CT、MRI诊断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 ,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结论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CT或MRI的特异性影像即可诊断 ,对瘤体较小的无症状者可随访观察 ,对瘤体较大、生长迅速或有压迫症状者应施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均行肿瘤切除术.并经病理确诊.随访0.25~2年无异常.结论: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诊断需依靠CT、MRI的检查.手术是治愈的唯一方法.但有一定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病理确诊的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4例仅有10例术前诊断为异位胰腺,且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特异性,目前尚无特异性检查手段,术前确诊比较困难,误诊,漏诊相当普遍.结论 超声内镜及消化道钡餐造影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以减少误诊及漏诊,手术是治疗有症状的异位胰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子宫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脂肪瘤的病理特点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子宫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平滑肌脂肪瘤好发于绝经期,常发生于子宫体,由成熟平滑肌细胞和脂肪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构成.结论 子宫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良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易引起误诊,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Lipoma arborescens is a chronic, slowly progressive intra-articular lesion characterised by villous lipomatous proliferation of the synovium, usually involving the suprapatellar pouch of the knee joint. It is an uncommon cause of intra-articular masses that presents as slowly progressive painless swelling of the joint, which persists for many years and is accompanied by intermittent effusions. We highlight this condition to raise awareness of its clinical spectrum and imaging features, so that early diagnosis and appropriate treatment can be given, and misinterpretation of this condition as other more complex intra-articular masses is avoided. This pictorial essay aims to provide a brief yet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clinical features, distribution, morphological types and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lipoma arborescens, including its common differential diagnoses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2.
李新明  韩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0):2875-287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对颅内脂肪瘤的认识。材料:6例病人脂肪瘤通过CT与M R检查,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肿瘤位于胼胝体,1例位于右侧裂,另1例位于纵裂。结果:脂肪瘤在M RT1加权,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所有病例CT扫描均为低密度。结论:CT值为负值,脂肪瘤通常伴有先天性发育异常。CT与M R诊断十分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告1例原发性左心室脂肪瘤,并结合文献资料探讨其诊治特点。方法:复习病例和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左心室脂肪瘤极其罕见,迄今根据经手术病理证实仅11例,本例为第、12例且瘤体最大。结论:左心室脂肪瘤尽管为良性,但由于生长部位特殊,长大后可阻塞或压迫邻近结构导致左室流出道梗阻,室性心律紊乱,瓣膜功能障碍以及左室泵功能减损等严重后果,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用于诊断并治疗胃脂肪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至2011年胃镜检查发现的胃隆起性病变317例,经超声内镜检查,对初步诊断为胃脂肪瘤且直径小于2cm者行橡皮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切,切除后的瘤体送病理检查。结果:317例胃隆起性病变中,超声内镜初步诊断胃脂肪瘤28例,其中24例(85.7%)经病理确诊。24例中直径小于2cm的胃脂肪瘤20例,经内镜引导下治疗,术后2个月复查胃镜,其中直径小于1.2cm的18例胃脂肪瘤完全消失,直径1.2~2.0cm的2例脂肪瘤部分残留,治愈率为90.0%。结论:超声内镜诊断胃脂肪瘤具有无创、准确的优点;超声内镜引导下橡皮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直径小于1.2cm的胃脂肪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收集2011年8月~2014年8月间于我院诊治的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5例,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协助临床诊断和病灶范围,对收集的病例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术后经病理诊断均明确为滑膜软骨瘤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特征、诊断及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有关节区疼痛的症状,其中3例开口受限、3例关节区肿胀、5例患者X线平片见关节间隙增宽、5例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关节内占位性改变.采取开放性关节手术方案,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区无病灶残留.关于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在临床上的研究极为罕见,文献报道极少,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在诊断过程中常常需结合影像学、关节镜和病理学等检查,其中游离体是该疾病的重要特征,且多发于关节上腔.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需行手术治疗,临床常用手术方案为关节切开后行游离体和受累滑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Ramp损伤是膝关节半月板常见损伤,发病率较高,且因为临床表现不典型而不易诊断,目前其最有效的诊断方式是关节镜下探查。Ramp损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以重建半月板的稳定性、维持膝关节活动、解除疼痛、恢复关节运动水平、降低关节病风险为目的,手术预后总体良好。本文对Ramp损伤从解剖学、流行病学、生物力学、诊断及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Ramp损伤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用MPS对46例53个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检查。结果:息肉22个,间质瘤12个,脂肪瘤4个,异位胰腺3个,囊肿3个,外压性改变3个,食管静脉曲张2个,胃黏膜脱垂2个,胃窦早癌1个,无病变者1例。部分选择治疗的病灶术后诊断与MPS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MP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安全、简便、无创,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腘窝囊肿形态学分析的临床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频超声诊断48例腘窝囊肿的声像图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分析对照。结果高频超声影像囊肿形态有两种:椭圆形与逗号形。椭圆形23例,全部囊肿与关节不相通,与手术结果符合率100%。逗号形25例,其中17例囊肿与关节不相通;8例囊肿与关节相通,超声诊断符合只7例(囊肿与关节不相通5例,囊肿与关节相通2例),与手术符合率28%。逗号形腘窝囊肿25例中有11例行MRI检查患侧膝关节,MRI诊断2例不相通,9例有相通。结论超声对本病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并且囊肿形态能够确定,其形态对临床进一步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腘窝囊肿是否与关节腔相通,还不能完全用超声解决。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3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为 《医学综述》2009,15(8):1275-1278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的临床特点、机制、治疗及预防措施,提高对DTICH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的认识,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DTICH的临床资料,病例均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并CT复查确诊为DTICH,其中手术治疗22例,保守治疗14例。结果恢复良好25例,轻残7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DTICH多于急性期72h内发病。伤后24h尤高,是颅脑损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影响预后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Soft tissue malignancies are uncommon in adults and even rarer in children. Twelve children presented to the radiology department over a three-year period with a clinical diagnosis of a malignant lower limb mass. This diagnosis was usually based on the presence of a firm, painless mass. However, imaging revealed a heterogeneous group of benign pathologies: haemangioma (two cases), haematoma (two cases), aneurysm (two cases), and one case each of infection, myositis ossificans, Baker''s cyst, lipoma, muscle rupture, and venous malforma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re was only one malignant soft tissue neoplasm. A variety of imaging techniques were used but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colour flow Doppler was the single most helpful modality. The radiological diagnosis were confirmed by biopsy, surgery or clinical follow-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