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儿童和青少年超重的发生率已达警戒水平。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定义为体重指数超过1960年正常标准年龄性别的第95百分位数)的比例过去30年来增加了2倍。超重的急剧增加并非局限于美国儿童和青少年;在其他国家儿童超重亦正在增加24。体重较大使儿童和青少年容易罹患多种见于成人的肥  相似文献   

2.
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患者迅速增加,合并多种肥胖并发症,增加成年后肥胖及相关并发症发病风险,减少预期寿命。目前国内尚无药物批准用于儿童青少年减重治疗,代谢手术是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中重度肥胖儿童青少年患者可选用的减重措施。国内外研究显示,此类人群代谢术后,有效减重,改善、逆转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肥胖相关并发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成人类似,术后补充和监测营养元素利于减少远期营养不良相关并发症,同时需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本文综述国内外儿童青少年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术式及随访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6~12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特征,为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深圳市罗湖区4所小学1140名6~12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结果深圳市6~12岁儿童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82%和7.33%;采用BMI/Kaup指数评价方法调查儿童肥胖率为30.87%。男童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均高于女童;调查儿童肥胖超重比(OOR)为1.90,预示学龄前儿童发生肥胖的危险相当高。结论深圳罗湖区6~12岁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形势严峻,在小学生中开展肥胖的预防与控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体力活动的减少,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参照现代儿童学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儿童平均体重的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9/6为重度肥胖。另一统计资料显示: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有80%过渡为成人肥胖症,而肥胖与多种疾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小儿肥胖症的治疗及社区干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成年人肥胖与小儿肥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 ,10 %~ 2 0 %的肥胖婴儿将成为肥胖儿童 ,4 0 %的肥胖儿童将成为肥胖青少年 ,75 %~ 80 %的肥胖青少年将成为肥胖成人 ,因此对小儿肥胖的干预实际上就是从源头上阻止成年后肥胖发病率的增加。肥胖不仅对儿童、青少年的正常心理、生理发育有较大的影响 ,而且使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等成年病在儿童期即提前出现。立足于小儿肥胖的治疗、干预 ,对提高未来人口的素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 小儿肥胖的个体治疗由于小儿生长发育的特殊性 ,许多在成年人中适用的减肥措施并不能在儿童中…  相似文献   

6.
米杰  程红 《中国医刊》2007,42(5):17-20
肥胖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全球范围的流行病(globalepidemic),目前全球10亿以上成人超重,其中3亿肥胖。WHO预测,到2015年,全球成人超重人口将达到23亿,肥胖人口超过7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肥胖率均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美国1/3的成人超重或肥胖,其中1/3属严重肥胖;我国成人接近1/4的人口超重或肥胖。与此同时,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也在迅速增长,全球近1/10的学龄儿童超重,其中1/4肥胖;近20年,我国城市学龄儿童超重和肥胖率上升了近10倍,肥胖已经或正在成为儿童青少年最严重的流行病。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发生率也同步上升。MS是一组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代谢异常或危险因素的综合征,成年MS患者中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数倍。要控制未来慢性病发展趋势、减轻疾病负担,就要在儿童期着手预防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和分析四种基于身高、体质量的儿童肥胖的评价标准.方法 选取上海市2 347名7~8岁的儿童,其中男生1175名,女生1 172名,测量其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分别采用身高别体质量法(1985)标准(WFH 1985标准)、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WGOC标准)、欧洲国际肥胖工作组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IOTF标准)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CDC标准)评价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结果 ①男生超重发生率为IOTF标准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标准(P<0.05),女生超重发生率IOTF标准明显高于WGOC标准和CDC标准(P<0.05);男生肥胖发生率IOTF标准明显低于其他三个标准(P<0.01);女生肥胖发生率IOTF标准明显低于WFH 1985标准和WGOC标准(P<0.01).②WFH 1985标准和WGOC标准对肥胖和超重的评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FH 1985标准和WGOC标准比IOTF和CDC标准更适合我国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的筛查.  相似文献   

8.
林小梅  许贤照  李惠萍  杨天煌 《海南医学》2013,24(24):3729-3730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泉州地区2 060名7~18岁的儿童青少年,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筛选出超重和肥胖。结果泉州市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1.6%和6.7%。其中男生的总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272和9.785,均P〈0.01)。结论泉州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日益增多,对儿童的青少年超重肥胖预防和干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区儿童超重和肥胖的评价标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和分析四种基于身高、体质量的儿童肥胖的评价标准。方法选取上海市2347名7~8岁的儿童,其中男生1175名,女生1172名,测量其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分别采用身高别体质量法(1985)标准(WFH1985标准)、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WGOC标准)、欧洲国际肥胖工作组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IOTF标准)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CDC标准)评价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结果①男生超重发生率为IOTF标准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标准(P〈0.05),女生超重发生率IOTF标准明显高于WGOC标准和CDC标准(P〈0.05);男生肥胖发生率IOTF标准明显低于其他三个标准(P〈0.01);女生肥胖发生率IOTF标准明显低于WFH1985标准和WGOC标准(P〈0.01)。②WFH1985标准和WGOC标准对肥胖和超重的评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FH1985标准和WGOC标准比IOTF和CDC标准更适合我国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的筛查。  相似文献   

10.
如果公共卫生部门不设法预防儿童及青少年肥胖,不设法有效普及此项工作,那么在不远的将来,医生们就有可能要面对大量的肥胖儿童。其中很多人会表现出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有关的特质,有一些会遭到社会歧视,而另一些会出现社会心理疾病。已有研究显示,肥胖的青少年以后有可能成长为肥胖的成人,但要转变青少年肥胖的趋势目前仍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因此,对医生而言,当务之急是给予这种慢性病适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克拉玛依市区儿童青少年肥胖与父母社会经济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丽  周黎黎  赵迎春 《海南医学》2012,23(1):126-128
目的 掌握克拉玛依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与其父母社会经济状况的关系.方法 测身高、体重,采用国内儿童青少年年龄-性别-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调查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结果 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13.6%、7.67%,男性高于女性,各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和肥胖在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较高中检出率高.结论 克拉玛依市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已达1/5,与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科  范歆 《医学综述》2009,15(16):2489-2491
随着肥胖儿童人数的增加,儿童代谢综合征(MS)发生率不断地升高。儿童期肥胖是成人肥胖的危险因素,也是MS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肥胖儿童的MS发生率明显高于体质量超标及正常的儿童,并且MS及其各组分(如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的发病率)随着体质量指数的上升而增高。肥胖已经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及早诊断并采取干预措施,遏制儿童肥胖和MS的流行和发展。治疗包括饮食及生活方式调整、增加运动,必要时辅以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克拉玛依市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及探讨部分影响因素。方法:对克拉玛依市区9969名中学生测量身高、体重,登记性别、民族,采用国内儿童青少年年龄—性别—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调查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结果:总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是13.7%、7.6%,男生超重为16.0%,肥胖为10.0%,女生超重为11.4%,肥胖为5.3%,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汉族学生超重14.6%,肥胖8.7%,维吾尔族学生超重10.8%,肥胖3.8%。各民族问有差异。超重和肥胖在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较高中检出率高。结论:克拉玛依市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已达1/5,男性高于女性,汉族高于雏吾尔族,与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随着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患病率快速上升,肥胖相关疾病的研究日益深广。本文就儿童青少年肥胖与成人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超重、肥胖对儿童行为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肥胖对儿童心理、行为方面的影响,选有代表性的3所党校,选取8 ̄12岁儿童327人,用身高标准体重法筛查出肥胖儿童,按1:1:1的比例随机选出同年龄、同性别的超重儿童以正常儿童作对照组。测定方法采用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进行现场答卷、测试。结果表明:高年龄男生组儿童,在情绪障碍和社会合作能力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均数间两峡谷比较,正常组与肥胖组、超重组与肥胖组在情绪障碍方  相似文献   

16.
最近普遍认为儿童肥胖症有增加趋势。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且儿童肥胖可延续至成人,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然而儿童肥胖预防引起世界瞩目,因此为了阐述小儿饮食生活习惯与肥胖症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幼儿园儿童体格、饮食习惯、活动量和双亲学历等情况在白城市部分幼儿园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合理适用的蒙古族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体质指数(BMI)参考值标准.方法 取“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蒙古族通辽校点2000年的调查数据,有效人数为5 563人,以BMI为指标采用有序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对样本划分最优年龄段,再结合百分位数法确定超重、肥胖的界值点.结果 男女均划分为7~8岁、9 ~11岁、12 ~13岁、14~ 15岁、16~18岁共5个最佳年龄段,以每个年龄段的85百分位为超重的界值点,95百分位为肥胖的界值点,建立了蒙古族儿童青少年的BMI参考值标准,共计20个参考值.结论 该研究所建立的参考值标准针对蒙古族儿童青少年,突出了简单、实用的特点,可为蒙古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筛查、防治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对其身体机能的影响,为客观认识其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资料,依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筛查分类标准》,筛查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以肥胖人数为基数,按性别、城乡频数匹配(1∶1∶1)随机抽取超重和非超重个体,采用单因变量和多因变量多水平模型,综合分析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对其身体机能的影响。结果:单因变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超重儿童青少年收缩压、舒张压比非超重者平均增加5.25 mmHg和3.44mmHg(1 mmHg=0.133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脉搏、肺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儿童青少年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和肺活量比非超重者平均增加10.15 mmHg、6.34 mmHg、1.44次/分和390.0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变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超重儿童青少年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肺活量均比非超重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儿童青少年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比非超重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肺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可导致其身体机能下降,肥胖造成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徐州市儿童单纯性肥胖调查及不同诊断标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调查徐州市小学生单纯性肥胖患病情况 ,比较标准体重法与新标准BMI法判断儿童肥胖的差异。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徐州市 2 5所小学 1~ 5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并体检。结果 标准体重法 ,徐州市 7~ 11岁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总检出率分别为 13.3%、17.4 % ,肥胖 -超重比 (OOR)为 0 .8;新标准BMI法 ,徐州市 7~ 11岁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总检出率分别为 12 .2 %、11.3% ,OOR为 1.1;新标准男、女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均低于标准体重法 (P <0 .0 1) ,而OOR值略高于标准体重法。结论 徐州市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均较高 ,但OOR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尽快实施有效干预措施可能控制或遏制儿童肥胖的高发趋势 ;新的儿童肥胖判断标准更符合实际 ,且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20.
肥胖儿童与脂肪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1]。但儿童肥胖并不意味着健康,儿童肥胖与成人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及脂肪肝等发生直接相关[2,3],正确认识儿童肥胖症并予以及时处理,对儿童的健康发育极为重要。现将肥胖儿童与脂肪肝(fattyliver)或脂性肝炎(steatohepatitis)有关的文献综述如下。1 肥胖儿童脂肪肝的发生率单纯肥胖儿童并发肝脏损害的报道不多[4]。因此,肥胖儿童肝脏的脂肪变性(steatosis)发生率尚不明确[5,6]。Tominaga等[6]报道810例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