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症的MRI诊断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症的MRI表现和临床症状.结果15例中12例为早产儿,孕龄30~36周,平均孕龄33周.足月儿3例,其中2例有窒息缺氧史、1例有新生儿肺炎病史.MRI表现:脑室周围可见斑片状及长条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不清,灰质、白质分界不清,脑室周围白质显著减少,脑皮质与脑室缘之距离变小.临床表现:肢体瘫痪13例、智力低下9例、视力异常5例,抽搐及癫痫发作4例.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PVL的病变程度、范围,MRI表现比较有特点,临床表现与MR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2.
冯中全  洪斌  蒋忠仆 《中国现代医生》2012,(31):80-81,F0003
目的探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MRI证实的38例PVL的MRI表现。结果早产儿29例,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足月儿9例;MRI表现为脑室周围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脑室周围白质减少,侧脑室不同程度变形及/或扩大,部分患儿还伴有胼胝体发育不良。结论 PVL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清楚显示PVL的病变程度及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临床及MR I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PVL的临床及MR I表现。结果:44例有宫内窒息或难产。42例为早产儿,平均出生体重为2 025 g。有肢体运动障碍33例、智力低下11例、听力及语言障碍8例、视力障碍3例。44例可见脑室旁长T1长T2信号,其中异常信号局限在三角区周围的18例,局限在额角旁及后角旁分别为4例和2例,累及侧脑室体部周围白质及半卵圆中心的分别为12例和8例,2例脑室周围无明显异常信号。29例出现侧脑室三角区扩大变形,13例侧脑室体部扩大、变形,另外4例侧脑室形态无明显变化。19例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结论: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及侧脑室扩大、变形是本病的特征性改变,可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诊断应结合早产儿、低体重儿及窒息史等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入住新生儿科的早产儿由专人床边进行头颅B超检查,并定期随访;对就诊于小儿神经科的早产儿进行MRI扫描。结果38例早产儿于1周内B超检查均发现,在冠状位呈对称性倒三角形回声增高,旁矢状位侧脑室三角部外上方或脑室周围呈回声明显增高,第2次、第3次检查时发现5例有囊腔形成,2例脑室扩大;15例早产儿进行MRI检查,脑室周围白质T2信号异常增高11例,脑室增大脑室壁不规则9例,胼胝体变薄2例。结论头颅B超是诊断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早期、实用、可靠的方法,MRI在PVL的晚期诊断中临床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对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诊断价值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经MRI确诊的6例早产PVL患儿生后7d内、2~4周内及6个月后的常规MRI及DWI资料。结果全部惠儿首次检查DWI序列均表现为双侧脑白质异常高信号,而4例常规MRI中脑实质均未见异常信号影。第二次检查DWI序列脑白质可见不规则混杂信号影或囊性低信号影,常规MRI则显示相应部位点片状短T1稍短T2信号影或小囊状长T1长T2信号影。第三次检查3例于半年后进行,DWI序列示双侧脑室旁大小不等的囊性低信号,常规MRI显示相应病灶的长T1长T1信号影;另外3例分别于8个月及12个月后检查,显示囊腔逐渐变小、消失,脑白质减少、脑室扩大及变形、胼胝体变薄及脑萎缩。结论MRI对早产儿PVL的诊断及其预后的评估具有较大临床意义,DWI序列可作为早期诊断PVL首选的检查技术,而常规MRI是评价PVL后期脑白质损害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症(PVL)患者行MR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并评估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PVL的区域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30例早产儿,于生后1个月行头部MRI常规及DWI扫描,6个月后随访,对确诊PVL患儿的首次DWI图像人工画ROI,区域包括双侧脑室前角、体部及枕角周围白质,并测量各ROI的平均ADC值。结果共两例患儿诊断为PVL,白质从前到后区域的都显示ADC值减低,后份白质更为显著。DWI图像较常规图像异常信号的分布范围范围大。ADC值下降程度与PVL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DWI扫描及其ADC值较常规MRI能为PVL早期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特别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临床特点与核磁共振(MRI)表现。方法对2003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33例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新生儿期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后期可出现脑瘫、皮质盲、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与MRI晚期表现有较大相关性。参照Flodmark之MRI诊断标准,符合PVL20例(其中轻度15例,中度3例,重度2例),脑室旁白质持续病变5例,一过性病变8例。重症病例的发生与颅内出血伴脑室扩大密切相关。结论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可导致严重后遗症,尤重度PVL预后不良。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引起危重早产儿供氧供血障碍的因素,有望可减少PVL的发生。MRI对PVL晚期具有特征性表现,较适合后期随访及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期评价和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2月至2012年8月因缺氧而收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疑似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产儿57例,对其进行头颅B超检查,并同步进行DWI检查.结果 (1)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DWI脑室周围白质水肿区高信号.磁共振成像(MRI)呈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DWI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特异度为95%.结论 (1)DWI显示的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对称性弥漫性高信号是脑白质损伤的最早期表现.(2)DWI能发现早期脑白质损伤病变,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建议常规行头颅MRI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期评价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2月至2012年8月因缺氧而收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疑似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产儿57例,对其进行头颅B超检查,并同步进行DWI检查。结果 (1)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DWI脑室周围白质水肿区高信号。磁共振成像(MRI)呈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DWI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特异度为95%。结论 (1)DWI显示的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对称性弥漫性高信号是脑白质损伤的最早期表现。(2)DWI能发现早期脑白质损伤病变,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建议常规行头颅MRI检查。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轻、中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终期的MRI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新生儿轻、中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终期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围产期有轻、中度缺血缺氧病史,临床上表现为脑瘫的早产或足月产忠儿进行MRI研究。结果:51例中的19例早产儿MRI表现为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症;32例足月儿中25例MRI表现为分水岭区脑损伤,7例表现为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症。结论:早产及足月新生儿轻、中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终期均具有典型的MRI表现,MRI可作为显示其病理改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袁利 《海南医学》2008,19(2):111-1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及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MRI现.方法 对本院2002年9月~2007年4月PVL患儿行MRI检查19例.结果 19例均出现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白质减少,侧脑室体后部不规则(其中16例扩大),脑沟、裂加宽、加深,胼胝体发育不良(6例,MRI示胼胝体变薄).结论 MRI是诊断PVL的有效及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脑白质病的MR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5例儿童脑白质病的MR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5例儿童脑白质病中脱髓鞘病变29例,髓鞘形成不良性疾病3例,不明原因脑白质异常3例。MRI表现为脑白质片状长T2异常信号改变。结论MR能清晰显示异常白质,对脑白质病变的诊断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病理和临床与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泉脑白质营养不良的病理、临床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证实的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病例。结果:MR扫描7例均显示双侧脑室三角区周围白质内对称分布的异常信号,主要位于枕、顶、颞叶,胼胝体体部、压部,T1WI呈稍长T1信号,FLAIR像示高信号,呈典型的“蝶翼状”,1例于视放射区呈对称性的长T2信号。行增强扫描的5例患者,有4例见部分病灶周边显著强化呈花边样。结论: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MR检查能准确反映病变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脑白质损伤的临床特点与MRI表现.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2例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患儿新生儿期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MRI信号表现为等、短T1,等、短T2信号,DWI序列均为高信号.局灶性病灶和弥漫性病灶多位于脑室旁白质区.结论早期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患儿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性,MRI中DWI序列对早产儿早期脑白质损伤具有特异的敏感性,适合早期检查及后期随访及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I-FLAIR)序列成像评估无脑损伤早产儿脑白质发育情况.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157例无脑损伤早产儿的MRI资料和临床资料,以33名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早产儿按出生胎龄分为28~29周、30~31周、32~33周、34~35周、36~37周5组.对各组早产儿出生后1~3 d内及纠正胎龄为40周时和足月新生儿胎龄40周时行头颅MRI T2WI-FLAIR序列成像,测量白质低信号区最大截面积及信号强度比值.比较不同出生胎龄组早产儿白质低信号区最大截面积及信号强度比值,以及各组早产儿纠正胎龄为40周与足月新生儿胎龄40周时的白质低信号区最大截面积及信号强度比值的差异,并分析不同出生胎龄组早产儿白质中央区、周围区及邻近脑室区信号强度比值的差异.结果 28~29周、30~31周、32~33周、34~35周、36~37周组早产儿白质低信号区最大截面积均随着出生胎龄的增加而降低,信号强度比值均随着出生胎龄的增加而升高(P均<0.01),信号强度比值均按照枕、顶、额、颞叶的顺序依次降低(P均<0.01).32~33周、34~35周、36~37周组早产儿白质低信号强度比值均按照中央区、周围区及邻近脑室区的顺序降低(P均<0.01).不同出生胎龄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为40周时白质低信号区最大截面积均随着出生胎龄的增加而降低,信号强度比值随着出生胎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出生胎龄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为40周时白质低信号区最大截面积均大于足月新生儿胎龄40周时,信号强度比值均低于足月新生儿胎龄40周时(P均<0.01).结论 MRI T2WI-FLAIR序列成像能够定量评估无脑损伤早产儿脑白质的髓鞘化程度,是判断早产儿脑白质发育状况的一种重要的无创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46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丽萍 《当代医学》2009,15(28):83-83
痉挛性双瘫是脑瘫的最常见类型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多由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引起。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Derive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是继发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一种脑白质病变。随着新生儿医学的发展,特别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和发展,早产儿和分娩窒息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PVL亦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7.
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FVL)的CT、MRI表现。方法 对本院1996年7月-2003年4月PVL患儿行CT检查12例,MRI检查2例(1例加CT检查)。结果 14例均出现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白质减少,侧脑室体后部不规则(其中13例扩大),脑沟(裂)加宽、加深,胼胝体发育不良(MRI示胼胝体变薄)。结论 CT、MRI是诊断PVL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徐焱  陈波  常慧贤 《中外医疗》2010,29(25):41-42
目的探讨儿童脑白质病MR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具有完整临床及颅脑MRI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80例儿童脑白质异常分为4类:(1)儿童脱髓鞘病变43例;(2)髓鞘形成不良性疾病12例;(3)髓鞘发育延迟10例;(4)不明原因的脑白质异常15例。MRI表现为脑深部白质片状长T2信号改变。结论 MRI能清晰显示脑白质的异常,有助于提高儿童脑白质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瑞红 《广西医学》2007,29(12):1901-1904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是指脑室周围白质的缺血性损伤,目前已成为早产儿脑损伤的最主要类型[1],在早产儿的发生率为8%~26%,在应用呼吸机的早产儿中,发生率可高达38%~60%[2].在存活的早产儿中,约10%早产儿以后可出现痉挛性运动缺陷(脑瘫),约25%~50%早产儿以后主要表现为认知或行为缺陷或轻度运动障碍[3].可见正确认识、深入研究早产儿PVL对降低其伤残有重要意义.本文就PVL的发病机制、影像学诊断及防治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收集的64例PV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PVL的CT及MRI表现相类似:①均有不同程度的脑白质减少,单纯三角区周围减少5例,普遍性减少59例;②脑室扩大:单纯三角区扩大7例,伴有侧脑室体部及后角扩大47例;③侧脑室形态不规则,外侧壁僵硬28例;④白质内见斑片状、裂隙状低密度影12例;⑤局部脑沟增深达侧脑室外侧壁43例;⑥胼胝体发育不良12例。结论:儿童的PVL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