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调整生活习惯、应用抑酸药物及手术治疗。考虑到长期用药的依从性以及长期使用抑酸药物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等因素,部分患者倾向于采用微创内镜手术治疗。近年来GERD的内镜治疗术式在不断发展,内镜下射频消融术、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经口无切口胃底折叠术等手术方式均为临床提供了新的选择。内镜手术虽然为微创治疗,但仍属于侵入性操作,通过规范合理的术前评估挑选出符合适应证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背景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害,可引起胃灼热、胸痛、反酸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GERD通常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为toupet胃底折叠术,疗效较好。已有研究显示Stretta射频治疗可明显改善GERD症状和患者生活质量。目的 对比Stretta射频治疗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确诊为GERD并行toupet胃底折叠术或Stretta射频治疗的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行toupet胃底折叠术者73例(toupet胃底折叠术组),行Stretta射频治疗者45例(Stretta射频治疗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反流情况,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6个月DeMeester计分、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疾病转归。结果 随访结束时,toupet胃底折叠术组失访3例,Stretta射频治疗组失访2例,最终共11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式与时间在DeMeester计分、LES压力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式、时间在DeMeester计分、LES压力上主效应显著(P<0.05)。Stretta射频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DeMeester计分低于toupet胃底折叠术组,LES压力高于toupet胃底折叠术组(P<0.05)。两组吞咽困难、腹胀、腹泻、慢性疼痛、GERD复发、因GERD严重并发症死亡发生率、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反流次数〔RR=1.202,95%CI(1.729,3.981),P=0.031〕、DeMeester计分〔RR=1.567,95%CI(1.132,2.170),P=0.001〕、LES压力〔RR=1.302,95%CI(1.809,2.096),P=0.037〕是toupet胃底折叠术组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治疗后6个月反流次数〔RR=1.583,95%CI(1.168,2.145),P=0.022〕、DeMeester计分〔RR=1.792,95%CI(1.422,2.258),P=0.004〕、LES压力〔RR=1.653,95%CI(1.365,4.477),P=0.015〕是Stretta射频治疗组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 与传统toupet胃底折叠术相比,Stretta射频治疗在不增加预后风险的情况下,同样能够明显改善GERD患者食管内pH及压力,有望进一步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顽固性GERD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治疗效果以及折叠术对术后返流症状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7月行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患者资料,随访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反酸等症状,总结临床体会。结果:1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并加做胃底折叠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3.2±4.1)d,术后住院天数(7.1±2.6)d,术中出血(5.2±1.9)mL,手术时间(78.5±26.8)min;术后无1人死亡,随访患者1例6个月时出现反酸症状,1例1年后出现吞咽困难症状。结论: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加Dor胃底折叠术应作为治疗贲门失迟缓症推荐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加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腹腔镜行食管裂孔疝修补加胃底折叠术治疗的12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临床症状消失,无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在亚洲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一直被公认是治疗GERD的首选内科药物。约有30%的患者属于PPI难治性GERD,胃底折叠术是治疗GERD的首选术式,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目前内镜下微创技术通过改善抗反流屏障成为治疗GERD的新思路。本文主要就内镜技术调节食管下段括约肌收缩功能,改善His角角度,修复胃食管阀瓣紧密性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射频消融技术,内镜下胃底折叠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改良Heller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2年16例行腹腔镜下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联合Dor(前180°胃底折叠缝合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6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2例因食管黏膜穿孔行一期缝合修复,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无明显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腹腔镜改良Heller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手术比药物控制GERD症状更好加拿大研究人员将104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接受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LNF)或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2组。入组前患者停用一切药物,其初始总等级评分(GRS)约为82,GERD评分为30,未用药的24h酸反流约为10%。1年后接受PPI组平均GRS为73.3,GERD评分为12.82,24h酸反流为5.44%;而LNF组的对应值分别是90.2、8.46和1.5%。由此可见,LNF比使用PPI更能明显提高GERD患者的满意度(Digestive Disease Week 2006)。  相似文献   

8.
纪红宇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9):125-12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1例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随访五年,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是亦存在着争议,消化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间还是存在着观念上的差异,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的观念逐渐被接受,将会造福于更多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均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部分胃底折叠术,其中5例术中应用补片。术后症状完全缓解,无手术并发症,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加胃底折叠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1999年3月至2004年4月,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27例;其中25例为胃底360°折叠包裹术(Nissen 术),2例为胃底270°部分包裹折叠术(Toupet 术)。结果 27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全部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5~4h,平均2.2h;失血10~150ml。术后24~36h 进流质饮食,无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4~7天,平均5天。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具有疗效确定、安全和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Dor胃底折叠术联合His角重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短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腹腔镜Dor胃底折叠+His角重建术(Dor+His角重建组,41例)或单纯Dor胃底...  相似文献   

12.
胃底折叠术对于治疗婴幼儿和儿童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常见的术式。这篇报道描述了过去十余年连续1000多例腹腔镜下Nissen胃底折叠术的经验。所有患儿年龄在5d~18岁,体重在1.2~120kg。使用5号套管针技术及根据患者的大小选用5m m或3m m的器械来施行手术。在1050例胃底折叠术中,腹腔镜下成功完成了1048例。平均手术时间从前30例患者的109m in降到后30例患者的38m in。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26%和4.0%,术后平均1.1d出院。胃折叠手术的失败率为4.0%。这项研究根据10年来大量的手术经验证实在儿童人群中腹腔镜下尼森手术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张玲  邹多武 《中国医刊》2023,(3):243-245
<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治疗方法除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外,还包括内镜手术和外科手术干预。随着内镜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GERD内镜治疗手段也逐渐增多,包括内镜下射频消融术、经口无切口胃底折叠术(transoral incisionless fundoplication,TIF)、抗反流黏膜切除术(anti-reflux mucosectom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的方法和结果。方法:对9例诊断明确的食道裂孔疝病人进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其中单纯修补2例,修补加胃底折叠术7例,术后随访。结果:9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死亡。单纯修补组2例,1例术后2月症状复发,1例术后2年症状复发,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食道吞钡检查未见疝复发:修补加胃底折叠7例,1例术后发生皮下气肿,保守治疗好转,随访2年未见症状复发。结论:腹腔镜下食道裂孔疝修补中胃底折叠术是治疗食道裂孔疝和胃食管返流性疾病的又一选择。该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经胸治疗小儿混合型食管裂孔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一2014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胸外科经胸手术治疗39例混合型食管裂孔疝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16例,年龄2~63个月。术前均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全部经左胸手术。胃底折叠组(食管裂孔疝隔肌修补+Thai胃底折叠+胃固定术)20例,胃底未折叠组(单纯食管裂孔修补+His角加固)19例,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2组患儿均顺利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胃底未折叠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胃底折叠组(t=3.07、3.09、3.69,P<0.05);术后胃食管反流、复发、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975、2.000、0.676,P>0.05);随访1.5~8.5年,胃底折叠组中复发2例,术后短期呕吐2例,长期间断呕吐1例;胃底未折叠组术后3个月内呕吐2例。患儿均无明显并发症,进食及生长发育良好。结论经胸行食管裂孔修补+His角加固手术治疗年龄较小的混合型食管裂孔疝患儿疗效满意,手术创伤较传统的胃底折叠术小,对于特定的需经胸手术的患儿可进一步尝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406,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使用腹腔镜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使用腹腔镜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其中2例加做胃底270.部分包裹折叠术(Toupet术),18例加做胃底360.折叠包裹术(Nissen术).结果 20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全部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2h,失血10~150ml;术后24~36h进流质饮食,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5d.结论采用腹腔镜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具有疗效确定、安全和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从腹腔镜胃底折叠术的早期研究结果看到了希望,但仍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 Nissen胃底折叠术(LNF)联合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
V)(LNFHSV)与传统LNF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效果,为LNFHSV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实施 LNFHSV 的GERD 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实施LNF的36例GERD患者作为
对照,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
和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烧心严重程度评分和术后Demeester评分等临床指标。 结果:2
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和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FHSV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LNF组(P<0.05);LNFHSV组患者
术后烧心严重程度评分和Demeester评分明显优于LNF组(P<0.05)。结论: LNFHSV是
治疗GERD,尤其是伴有高胃酸分泌的GERD患者的有效手术方式,其治疗效果优于LNF。
  相似文献   

20.
在GERD处理中非处方药治疗起什么作用?Barrett食管病人发生腺癌的危险性有多大?胃底折叠术对术后的进一步内科治疗需求有何影响?是否影响食管腺癌发生的危险性?GERD病人何时需要进行转诊、内镜检查或手术?GERD内镜治疗有效的证据是什么?不同质子泵抑制剂的疗效是否存在重要的临床差异?GERD与食管外肺部症状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