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研究通过前哨淋巴通道(sentinel lymph channel,SLC)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指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分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99 m锝硫胶体和亚甲蓝联合示踪法,通过SLC行SLNB,对检取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行连续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检查。结果:2008年7月~2010年8月3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成功行SLNB,检出率为96.8%(30/31),假阴性率为0(0/13)。检出SLN 1~3枚,共39枚,平均1.3枚。连续切片和HE染色检出阳性SLN 13例,其中微转移2例,阴性SLN 17例。结论:通过SLC行SLNB准确可靠,连续切片技术是准确评估SLN的重要病理检测方法,有助于精确指导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分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的有效手段。方法以^99mTc标记的硫胶体作为前哨淋巴结示踪剂,使用7探测仪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对41例临床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收集常规病理检查无转移的SLN行多层次连续切片,分别行HE染色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39例乳腺癌检出SLN,SLN检出成功率为95.1%(39/41例)。在常规病理学检查SLN无转移的20例中,连续切片H—E染色发现4例SLN微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7例SLN微小转移癌。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SLN微转移的检出率高于常规病理学检查(P〈0.05)。结论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方法,可提高SLNB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染色法活检的临床价值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I、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4例,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美蓝)的方法定位腋窝前哨淋巴结并对其进行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术后对全部淋巴结行连续切片病理检查。结果:64例患者SLN的检出率为90.63%;准确率为93.10%,灵敏度为88.24%,假阴性率为11.78%。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患者年龄、肿瘤位置、组织学分型与SLN的检出率无明显相关,肿瘤大小(>5cm)、腋窝淋巴结状态与SLN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腋窝淋巴结肿大与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假阴性率差异有显著性;而其它因素与SLNB的假阴性率均无明显相关。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态,亚甲蓝染色法可以成功确定SLN。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分布及其在活检中的意义.方法:用1%美蓝染色的方法,对96例可手术乳腺癌病人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分析SLN的分布与病人的肿瘤大小、部位和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关系.结果:96例中检出SLN 者83例,检出率86%,假阴性率12%,准确率96%.结论:88%以上的乳腺癌SLN位于腋下群,SLNB可以较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其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美蓝法示踪和定位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并探索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IHC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判断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灶的价值。【方法】66例乳腺癌患者,用美蓝示踪行SLNB,对SLN及腋窝淋巴结(ALN)进行HE染色;随机选取40例SLN进一步行细胞角蛋白19(CK19)的IHC染色及RT-PCR检测;比较3种方法对SLN微转移灶检出的敏感性、准确率及假阴性率的差异。【结果】66例中,美蓝示踪成功检出63例,检出率达95.5%。IHC与RT-PCR比较无差异,而与HE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美蓝法SLNB也有很高的检出率,由于常规病理检查对微转移的诊断率低,结合IHC及RT-PCR检测能则有效判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状态,提高SLN中微转移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蓝法示踪和定位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并探索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IHC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判断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灶的价值。【方法】66例乳腺癌患者,用美蓝示踪行SLNB,对SLN及腋窝淋巴结(ALN)进行HE染色;随机选取40例SLN进一步行细胞角蛋白19(CK19)的IHC染色及RT-PCR检测;比较3种方法对SLN微转移灶检出的敏感性、准确率及假阴性率的差异。【结果】66例中,美蓝示踪成功检出63例,检出率达95.5%。IHC与RT-PCR比较无差异,而与HE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美蓝法SLNB也有很高的检出率,由于常规病理检查对微转移的诊断率低,结合IHC及RT-PCR检测能则有效判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状态,提高SLN中微转移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 (sentinel lymph node, SLN)是否反映腋窝淋巴结状况. 方法 对47例乳腺癌患者行亚甲蓝染色法检测SLN,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与SLN进行对比分析,分析SLN检出率及临床特征. 结果 47例患者中成功检测出SLN 43例,成功率91.5%.检出SLN 76个,平均每例检出SLN 1.8个.2例出现假阴性,假阴性率为9.5%,无假阳性.47例患者中有19例SLN阳性,阳性率40.4%.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ALN)的敏感性90.5%,特异性100%,准确性95.3%. 结论 亚甲蓝染色法检测乳腺癌SLN经济实用,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亚甲蓝注射液染色示踪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09年12月经联合检测方法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182例,采用1%亚甲蓝注射液4 ml分4点注射于肿瘤周围或已切除瘤腔壁周围乳腺组织内,局部按摩5~10 min后,先行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两标本均标记送常规切片或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查。参照美国Louisvill大学对SLNB技术的评价标准:检出率=检出前哨淋巴结(SLN)的例数/接受活检的例数×100%;准确率=(SLN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SLNB总例数×100%;灵敏度=SLN阳性例数/腋窝淋巴结(ALN)转移例数×100%;假阴性率=SLN假阴性例数/ALN转移例数×100%。结果本组182例患者中,发现SLN 172例(检出率为94.50%),未发现10例,SLN全部染色143例,大部分染色16例,小部分染色8例,极小部分染色5例。SLN转移69例,微转移1例,无转移102例,未发现跳跃性转移。而ALND转移80例,无转移92例,灵敏度为87.50%(70/80)。SLN与ALN经病理检查完全符合162例,准确率为94.18%(162/172);假阴性10例,假阴性率为12.50%(10/80);假阳性0例。活检出SLN平均为1.5枚(0~4枚),ALN平均为12枚(10~36枚)。结论 SLN是肿瘤淋巴转移必经的第一站淋巴结,SLNB预测淋巴转移准确率高,亚甲蓝染色法在SLNB中安全价廉、效果好、易推广,SLNB可以取代ALND,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可行性、准确性以及比较几种方法对SLN转移灶检出率的差异。方法对86例乳腺癌患者用亚甲蓝示踪行SLN活检,获取的SLN分别进行常规HE染色、连续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测定CK19和MUCI粘蛋白、RT-PCR法测定CK19和MUCI粘蛋白,比较4种方法对SLN转移灶的检出率。结果86例乳腺癌患者中,80例检出SLN,检出率93.0%,共切除151枚SLN。SLN常规HE染色法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敏感性94.74%(36/38),准确率97.50%(78/80),假阴性率5.26%(2/38)。常规HE染色诊断检出率46.36%;连续切片诊断检出率54.30%;免疫组化检测检出率56.29%;RT-PCR法CK19、MUCI粘蛋白联合检测检出率73.50%。结论SLN活检可有效判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状态,RT-PCR法检测乳腺癌SLN转移最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亚甲蓝示踪乳腺癌效果的评价。方法:将术前确诊乳腺癌的患者进行乳腺癌组织及其周围注射亚甲蓝,术中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将染色与非染色淋巴结进行分类,并标明各淋巴结的所在组别。结合病理区分淋巴结转移的真阴性、假阴性、真阳性、假阳性。以此作为乳腺癌示踪技术的成功与否的依据。结果:63例检出的前哨淋巴结中,阴性26例,阳性37例,阳性率58.73%。65例腋窝淋巴结阳性38例,阳性率58.46%。SLN与ALN经病理检查完全符合者36例。2例前哨淋巴结阴性而腋窝淋巴结阳性,1例前哨淋巴结阳性而腋窝淋巴结阴性。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评价:灵敏度(SLN阳性数37/腋窝淋巴结转移数38)97.3%,准确度(SLN真阳性与真阴性的数之和60/S L N活检总数63)为95.2%,假阳性率(SLN假阳性的例数1/腋窝淋巴结转移例数38)2.6%,假阴性率(SLN假阴性的例数2/腋窝淋巴结转移例数38)5.2%。结论:使用染料亚甲蓝示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准确掌握适应症、示踪条件后,检出的淋巴结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高,临床应用简便,安全性高,能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连续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隐性转移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43例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SLN亚甲蓝示踪法活检,行SLN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对常规HE染色病理诊断阴性的SLN以100μm间距行连续切片后HE(SS HE)及CK19、SBEM、EpCAM免疫标记染色(SS HE+IHC),确定检测隐性转移的最佳间距及最佳免疫标记.结果 检出SLN者39例(72枚),每例患者1~4枚,平均1.8枚;检出非SLN 694枚,每例患者10~19枚,平均17.8枚.最大剖面HE染色阳性12例(27.9%),其中2例为微转移,CK19、SBEM、EpCAM阳性17例(39.5%);最大剖面HE阴性者通过SS HE检出隐性转移5例,其中微转移3例.SLN阴性的55枚淋巴结SS HE检出隐性转移5枚(9.0%),间距为100、200、300、400、500μm时SS HE+IHC隐性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9.0%、7.3%、7.3%、3.6%、3.6%,间距200、300μm与400、500μ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连续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提高0.2~2mm的微转移检测率,从而提高临床分期准确率,对后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0月我科共收治48例乳腺癌患者,采取美兰染色SLNB+术中超声,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术中冰冻切片。结果 44例成功行SLNB,成功率91.6%,术中冰冻切片发现5例SLN癌转移,4例未蓝染,行进一步腋淋巴结清扫术。结论美兰染色SLNB成功率较高、安全、价廉,前哨淋巴结状况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有重要预示价值,术中淋巴结彩超可增加SLN微转移的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NAC)后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转移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转移情况,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NAC后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完成NAC后行SLNB并行ALND的乳腺癌患者52例,选取未接受NAC行SLNB并行ALND的乳腺癌患者35例,采用99mTc硫胶体联合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SLN)并切除,常规清扫腋窝淋巴结(ALN)。术后对SLNB和ALND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2例接受NAC患者均检出至少1枚SLN,检出率为100%,检出SLN共计113枚,NAC后行SLNB的准确率为94.2%,假阴性率为8.1%, 灵敏度为91.9%,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3.3%。35例未接受NAC患者
均检出至少1枚SLN,检出率为100%,检出SLN共计73枚,未接受NAC患者行SLNB的准确率为94.3%,假阴性率为7.1%,灵敏度为92.8%,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77.8%。结论:NAC后的SLNB有可能逐渐取代ALND成为NAC后淋巴结阴性患者淋巴结处理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荧光影像系统联合亚甲蓝染料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体格检查及B超检查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0例,采用荧光影像系统联合亚甲蓝染料双示踪寻找前哨淋巴结(SLN),送快速病理检查,SLN阳性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阴性者不作ALND。结果:20例患者应用荧光影像系统联合亚甲蓝染料均成功检出SLN,平均用时15分钟,共检出SLN49枚,且荧光影像系统指示的SLN与蓝染淋巴结一致,其中4例因SLN阳性而行ALND。结论:荧光影像系统联合亚甲蓝染料用于早期乳腺癌SLNB,具有学习曲线和手术时间短,准确度和检出率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哨兵淋巴结活检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SLNB)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意义.方法 对2000年11月~2003年10月的179例临床T1-3N0M0期乳腺癌患者用美蓝注射于乳腺癌肿瘤瘤周后,进行SLNB,随后所有病例均行包括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内的乳腺癌手术切除.结果 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171例,检出成功率为95.5%(171/179).SLN检出1个者70例,占40.9%;2个者56例,占32.7%;3个以上者45例,占26.3%.SLNB的准确性为88.9%,灵敏度87.7%,特异度89.8%,假阴性率12.3%(9/73).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与假阴性率有关,原发肿瘤大于2 cm,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时易出现假阴性.结论 SLN转移情况基本能够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SLND),推测全腋窝淋巴结受累状况,对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SLN再行连续切片检查,提高检出率,指导临床腋淋巴结阴性(CNo)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范围的可行性。方法对本地42例采用染料法(1%美兰)进行SLNB,并对阴性的SLN再连续切片检查,随后行包括腋窝淋巴结清除的乳腺癌手术。结果42例中确认SLN34例,成功率81.4%,常规病理检查见SLN( )13例,SLN(-)21例。SEN(-)的21例中有“跳跃转移2例。总诊断符合率967%,假阴性率13.3%,对19例阴性SLN行连续切片检查,又检出2例阳性,假阴性率降至11.7%:结论SLN转移状况基本可反映乳腺腋淋巴结转移的状况。SLNB有望成为指导CNo期乳腺癌腋淋巴结清除范围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肿瘤转移的临床价值;分析影响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的因素.方法选择T1~2N0M0乳腺癌患者80例.取1%亚甲蓝3~5ml分四部位注射在乳腺肿瘤表面或取活检部位周围皮下组织内.此后,行不同方式的乳腺癌根治术,将所有SLN、非SLN送病理检查.将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与SLN进行对比;分析SLN检出率及影响检出率的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76例检到SLN,检出成功率95%(76/80),敏感度86.21%(25/29),准确性94.74%(72/76),假阴性率13.79%(4/29),特异性100%(51/51),总阳性预测值为100%(25/25),总阴性预测值92.73%(51/55).SLN检出率与术前化疗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无关(P>0.05).结论SLNB敏感度较高,基本能准确地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亚甲蓝染色法检测乳腺癌SLN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8.
乳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8例确诊的乳腺癌患考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atic node biopsy,SLNB)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乳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atic node,,SLN)用活性染料异硫蓝标记。SLN经常规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和连续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58例中有50例发现有前哨淋巴结,鉴别成功率86.2%,20例39个前哨淋巴结癌转移,SLN及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均末转移29例,SLN转移、ALN末见转移0例,SLN及ALN均见转移20例,SLN假阴性1例。常规病理切片阴性的SLN经过连续多层面切片1例见微小转移灶。结论 SLNB对于发现乳腺癌腋下淋巴转移有较高的敏感性,是一种有效、准确的评价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祝琴  孙治君 《重庆医学》2014,(26):3427-3430
目的:通过严格的筛查条件对早期乳腺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分析前哨淋巴结(SLN)对腋窝淋巴结状态预测的准确性。方法联合核素和亚甲蓝对266例全程在该科治疗的早期乳腺癌行SLNB ,然后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以病理检查为标准了解影响SLNB的相关因素。结果 SLN检出率100%,准确率98.50%,假阴性率4.44%,灵敏度95.56%;SLN的准确率与肿块大小、病理类型及腋窝淋巴结情况有相关性(P<0.01);SLN的假阴性率和肿块的位置相关(P<0.05)。结论核素联合亚甲蓝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行SLNB是可行的,SLNB可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使用国产染料亚甲蓝示踪和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Ⅰ~Ⅱ期乳腺癌患者112例,在乳晕下及肿瘤周围皮下注射亚甲蓝进行示踪和定位前哨淋巴结,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并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 112例中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109例.检出率97.32%(109/112)。109例检出前哨淋巴结中,前哨淋巴结阴性61例,前哨淋巴结阳性48例,阳性率44.04%。112例腋窝淋巴结阳性49例,阳性率43.75%。前哨淋巴结与腋窝淋巴结经病理检查完全符合者47例。2例前哨淋巴结阴性而腋窝淋巴结阳性,1例前哨淋巴结阳性而腋窝淋巴结阴性。灵敏度97.96%(48/49),准确性97.25%(106/109),假阴性率4.08%(2/49),假阳性率2.04%(1/49)。结论使用国产染料亚甲蓝示踪和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能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