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83-1185
目的:观察PT方案联合化疗对女性绝经后性激素的动态影响及补肾益气类中药的解毒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区组对照和自身对照实验设计,回顾性调查接受PT联合化疗的女性结肺癌术后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酮(P)、睾酮(T)和促卵泡激素(FSH)的变化。61例患者分为单纯中药组、PT组、PT+中药组和对照等4组,化疗均为1疗程/月,共6疗程。分别在化疗前、化疗结束时(化疗开始6个月)和化疗开始12个月时监测各组的LH、E2、PRL、P、T和FSH。结果:PT组的LH、PRL和E2、和T均明显下降,化疗结束时有所回升,但化疗结束后6个月(化疗开始12个月时)仍低于化疗前和对照组的水平;PT+中药组的LH、PRL、E和T下降不明显,化疗开始12个月时回升于化疗前和对照组的水平。FSH则相反,PT组的FSH化疗后血液浓度明显升高,化疗开始12个月时仍未降至化疗前和对照组的水平;PT+中药组的FSH升高不明显。单纯中药组及对照组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各组观察期内P无明显变化。结论:PT方案联合化疗均可导致女性肺癌术后患者多种性激素水平失常。补肾益气类中药有不同程度的解毒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更血停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对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并有手术指征的64例患者,按配对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从月经第1天起每天给予更血停胶囊1粒,连续口服90天后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只行手术治疗。两组均于卵泡期和手术前1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生殖激素〔包括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治疗组服药前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即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子宫肌瘤及肌层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 服药后治疗组血清E2为〔(167.0±85.9)pmol/L〕、P为(1.9±1.0)nmol/L、FSH为(10.4±2.1)IU/L、LH为(12.0±9.8)IU/L,均维持在早卵泡期水平;最大子宫肌瘤体积由(380.4±21.0)cm3缩小至(162.3±14.8)cm3(P<0.01);治疗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更血停可明显减少子宫肌瘤组织中的ER、PR的表达,使子宫肌瘤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散结镇痛胶囊治疗促排卵后卵巢囊肿的疗效。 方法 将58例促排卵后卵巢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应用散结镇痛胶囊治疗1个月,对照组采用期待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卵巢囊肿变化。随访囊肿完全消失时间及4个月内受孕情况。 结果 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两侧卵巢无>1.0 cm液囊且 E2<280 pmol/L)率为81.8%(27/33)、52.0%(13/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2 (220.54±96.23)p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372.56±330.62)pmol/L(P<0.05)。LH、FSH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囊肿消失时间为(1.18±0.46)月,短于对照组(1.96±1.34)月(P<0.05)。4个月内治疗组妊娠率为60.6%(20/33),对照组为32.0%(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散结镇痛胶囊治疗促排卵后卵巢囊肿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究针刺加中药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机理,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50例:A组患者予以避孕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与促排卵药氯米芬治疗;B组,予以中药治疗;C组予以针刺及中药联合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月经情况,基础体温,性激素水平,排卵及卵泡等指标。结果: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率为100%,显著高于A,B两组(P<0.05)。治疗后,C组基础体温双相率7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患者基础FSH(14.6±2.9)IU/L,基础E2(53.2±12.4)pg/ml显著高于A,B两组,基础LH(25.4±5.8)IU/L,T(1.0±0.2)μG/L显著低于A,B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和中药结合治疗可通过调理月经,调整双相基础体温,性激素水平,促进排卵来达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分析不孕症女性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泌乳素(PRL)、雌二醇(E2)以及促黄体生成素(LH) 的检测结果,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择广州女子医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40 例不孕症女性作为 本研究的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来广州女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50 例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 FSH、PRL、 E2、LH 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FSH、PRL、LH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2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有 25 例患者治愈,治愈者与对照组女性的血清 FSH、PRL、E2 以及 LH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女性不孕症与其血清 FSH、PRL、E2、LH 性激素水平具有密切关系,临床诊断 可通过检测性激素水平为不孕症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石翠  施凌佳 《新中医》2022,54(16):32-35
目的: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10例PCOS患者作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8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LH/FSH、泌乳素(PRL)、游离睾酮(FT)、雄烯二酮(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H、LH/FSH、PRL、FT、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LH、LH/FSH、FT、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PR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间FSH、LH、LH/FSH、FT、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23.8%,观察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龙胆泻肝...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滋肾育胎丸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分析患者内分泌指标、卵巢形态及卵巢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PCOS女性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滋肾育胎丸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3个月后的月经周期第2~4天抽取静脉血,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水平。采用三维超声测定2组患者卵巢体积及卵巢血流动力学参数[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值(VFI)]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LH、T、E2、FSH水平及VI、FI、VFI、子宫内膜厚度和卵巢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H、T、E2、FSH水平分别为(7.85±1.54)mIU/mL、(1.38±0.84)nmol/L、(65.84±10.31)pg/mL、(5.07±0.98)mIU/m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卵巢VI、FI、VFI值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卵巢VI、FI、VFI值(2.99±0.87、33.24±3.53、1.38±0.1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有增厚,但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7.99±1.68)mm明显高于对照组(6.58±1.24)mm(P<0.05)。治疗后2组患者卵巢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缩小,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PCOS后,患者内分泌、卵巢血流动力学等指标以及子宫内膜厚度测值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及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综合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肝郁痰湿型患者月经及排卵情况等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0例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先口服西药炔雌醇环丙孕酮3个月,之后治疗组加用中药和穴位埋线法治疗;对照组加用氯米芬口服,并肌注促性腺激素(HMG)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内分泌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雌二醇(E2)、泌乳素(PRL)水平,观察临床疗效,并随访停药3个月后的月经(周期、量)、优势卵泡生长数、排卵率、卵泡刺激综合征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LH、LH/FSH水平,对照组LH、LH/FSH、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两组月经情况及两组优势卵泡数、排卵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问治疗后比较,LH、LH/FS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705);停药3个月后,月经情况、排卯率、卵泡刺激综合征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卯泡生长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及炔雌醇环丙孕酮综合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月经情况,提高排卵率,下调LH、LH/FSH水平,且不易引起卵泡刺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葆宫止血颗粒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0 月驻马店广济医院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 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葆宫止血颗粒。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止血时间、 子宫出血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0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 治疗后LH、E2、FSH、P以及PR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出血控制时间(18.89 ± 1.74)h、完全止血时间(35.85 ± 3.22)h 均短于对照组的(27.11 ± 2.84)h、 (47.69 ± 3.57)h,子宫出血评分(5.86 ± 0.66)分、子宫内膜厚度(4.33 ± 0.97)mm 均低于对照组(8.13 ± 0.82)分、 (6.82 ± 1.04)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葆宫止血颗粒治疗有利于提高止血效果,缩短止血时间,改善患 者性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出血评分,且不会带来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药补肾调周序贯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患者口服补肾调周中药,每日1剂,连服6个月,或服至确认妊娠。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性激素水平[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睾酮(T)、催乳素(PRL)]、卵巢大小变化情况,及治疗6个月内的妊娠率。结果 6个月内,妊娠率为23.8%(10/42)。治疗6个月后,43例未妊娠的患者T、LH及LH/FSH明显下降,月经周期缩短,双卵巢体积减小(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SH、E2及PRL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补肾调周序贯疗法能调节PCOS患者月经周期,降低其T、LH、LH/FSH水平,缩小卵巢体积,改善临床妊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绞股蓝皂苷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与血浆硫化氢(H2S)浓度的影响.方法 58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照体重相匹配的原则分为空白对照组(7只),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模型组,51只).建立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分别给予绞股蓝皂苷大剂量组(9只,1 g/kg·d-1),绞股蓝皂苷小剂量组(9只,0.5g/kg·d-1),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9只,模型组)以纯净水灌胃.检测肝组织、血浆硫化氢浓度变化,及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变化.结果 ①血浆硫化氢浓度:与模型组[(2.67±0.41) μmol/L]比较,绞股蓝皂苷大剂量组[(3.83±0.47) μmol/L]、小剂量组[(4.30±0.43) μmol/L]降低(P<0.01).②肝组织硫化氢含量:与模型组[(237.8±33.05)pmol/min/mg/protein]比较,绞股蓝皂苷大剂量组[(275.81±36.07) pmol/min/mg/protein]、小剂量组[(333.52±37.94) pmol/min/mg/protein]升高.③血糖:与模型组(18.84±4.24) mmol/L比较,绞股蓝皂苷大剂量组(10.86±3.46) mmol/L、绞股蓝皂苷小剂量组(14.78±3.39) mmol/L降低(P<0.01);绞股蓝皂苷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P<0.01).④甘油三酯水平:与模型组(3.97±0.64) mmol/L比较,空白对照组(0.96±0.09) mmol/L、绞股蓝皂苷大剂量组(1.83±0.56) mmol/L、绞股蓝皂苷小剂量组(2.82±0.66) mmol/L均降低(P均<0.01).结论 绞股蓝皂苷可升高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浆、肝组织的硫化氢浓度,呈剂量依赖性,改善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糖、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与氧化苦参碱联合用药的肝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 SD 大鼠12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 Rg1(Rg1)组、氧化苦参碱(OMT)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各10只。分别复制高脂饮食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和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2种模型,观察Rg1,OMT及联合用药的肝保护作用。结果 Rg1和OMT均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Rg1组分别为(2.76±0.22)mmol/L、(1.24±0.17)mmol/L、(112.39±12.91)U/L、(195.16±12.99)U/L;OMT组分别为(2.35±0.19)mmol/L、(1.09±0.09)mmol/L、(90.57±10.25)U/L、(186.45±13.14)U/L,P<0.05或0.01],升高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 mRNA和PPARγ mRNA[Rg1组分别为(0.64±0.05)、(0.77±0.07);OMT组分别为(0.67±0.07)、(0.73±0.06),P<0.05或0.0)],减轻脂肪肝程度,且联合用药组[分别为(1.87±0.21)mmol/L、(0.77±0.10)mmol/L、(58.78±8.87)U/L、(149.78±11.27)U/L、(0.81±0.09)、(0.89±0.05)]效果优于Rg1组和OMT组(P<0.05或0.01);Rg1和OMT均可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Rg1组分别为(146.75±5.11)U/L、(147.53±7.31)U/L;OMT组分别为(148.24±4.32)U/L、(93.90±14.22)U/L,P<0.01]水平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Rg1组为(5.54±1.06)nmol/g,OMT 组为5.85±0.91)nmol/g,P<0.01],提高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Rg1组为(91.61±9.26)U/mg prot;OMT组为(86.19±8.51)U/mg prot,P<0.01],降低SQS评分[Rg1组为(2.7±0.4);OMT组为(2.9±0.5),P<0.05];联合用药组ALT、AST、MDA、SOD[分别为(92.21±4.36)U/L、(52.08±7.56)U/L、(3.68±0.54)nmol/g、(99.67±13.13)U/mg prot]效果优于Rg1组、OMT组。结论 Rg1与OMT有协同护肝作用,对肝脏PPARα、PPAR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Sofflor yellow,SY)对胶原诱导的小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小鼠血小板"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yclic AMP,c AMP)水平的作用。方法: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 AMP的水平。结果:0.25 g/L和0.5 g/L的SY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24.06±3.65)%和(62.36±7.1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的c AMP水平(2.06±0.13 pmol/108 plts)相比,0.25 g/L和0.5 g/L的SY使血小板的c AMP水平分别升高到(2.48±0.20 pmol/108 plts,P<0.05)和(3.52±0.28 pmol/108 plts,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Y对胶原诱导的小鼠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升高血小板c AMP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加用益气?垢紊鲋幸┒月雅菀鹤ひ蜃应? (TGFβ1)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补肾二仙汤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肾二仙汤治疗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免疫调节机制。方法60例卵巢早衰患者按照就诊次序以2:1比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补肾二仙汤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人工周期疗法,疗程6个月。停药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和T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29/40例),对照组为45、0%(9/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下降,雌二醇(E2)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FSH值降低[(22.57±12.49)IU/L],与对照组[(31.10±14.50)I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205)。治疗组治疗后CD4升高、CD8降低、CD4/CD8比值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二仙汤有助于改善卵巢早衰,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单用诺和龙(瑞格列奈)与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0例,分为诺和龙组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60例和单用二甲双胍组(对照组)60例,治疗3个月,评估疗效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2纽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比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但体重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餐后2h血糖(8.55±2.1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9.48±3.12)mmol/L(P〈0.05),但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二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安全性分析表明,患者对诺和龙有较好的耐受性,尤其是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诺和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T2DM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玉屏风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2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02)和治疗组(n=118);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结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治疗组口服玉屏风胶囊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7.29%)显著高于对照组(68.63%),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鼻甲体积评分(1.79±0.36)显著低于治疗前(2.51±0.48),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鼻甲体积评分(1.79±0.36)显著低于对照组(2.13±0.38),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4(109.53±38.64 pg/mL)、IgE(139.07±50.38 IU/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IL-4(147.47±47.29 pg/mL)、IgE(178.53±53.08 IU/mL),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12(67.84±12.36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46.81±14.94pg/mL),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玉屏风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胡钢英  江洪  胡笑容 《中医药研究》2013,(11):1293-1295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与平均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 16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及不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检测患者的HMGB1和糖化白蛋白(GA)浓度.结果 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相比较,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空腹血糖[(7.98±1.15)mmol/L vs(4.83±1.07)mmol/L]及GA表达水平[(19.35±4.04)% vs(10.18±3.65)%]均增高(P〈0.05).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高于不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5.82±1.15)mg/L vs(3.18±0.98)mg/L,P〈0.05)].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血清HMGB1水平亦明显高于不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8.91±1.36)ng/mL vs(5.09±0.91)mg/mL,P〈0.05)].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血清HMGB1水平与GA水平间呈明显正相关(r=0.505,P〈0.05).结论 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GA水平间呈正相关,血糖水平的升高可能促进HMGB1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归肾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归肾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妊娠率及治疗前后激素(T、LH、E2、FSH及PRL)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LH、E2及T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FSH 和PRL治疗后没有明显变化,且两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1年内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肾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及妊娠率,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内分泌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