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柴芩清肝汤分煎和合煎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克  张丽  闫广利 《中医药信息》2010,27(1):106-107
目的:以指纹图谱方式,研究柴芩清肝汤传统合煎与分煎混合液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以常规方法制备柴芩清肝汤的分煎和合煎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考察并确定最佳的色谱条件,对柴芩清肝汤的合煎和分煎提取物进行测定,比较两者指纹图谱的差别。结果:柴芩清肝汤分煎混合液中共检出20个峰。分煎和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组成存在差异,分煎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率大于合煎提取物,且共有化学成分的组成比例也不同。结论:柴芩清肝汤分煎和合煎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及其共有成分比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补肾方分煎和合煎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以指纹图谱层方式,研究补肾方分煎和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以常规方法制备补肾方分煎和合煎的提取物,采用HPLC法,考察并确定最佳的检测波长、不同品牌的C18填料的色谱柱,并采用优化的色谱条件对补肾方的合煎和分煎提取物进行测定,比较两者指纹图谱的差异.结果:分煎和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组成存在差异,分煎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率大于合煎提取物,且共有化学成分的组成比例也不同.结论:补肾方分煎和合煎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及其共有成分比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小青龙汤分煎液与合煎液中甘草苷的含量.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5 μm,4.6 mm×150 mm),以乙腈-0.5%冰醋酸(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1,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25℃,分析小青龙汤合煎液与分煎液中甘草苷的含量.结果 小青龙汤分煎液中甘草苷的平均含量大于合煎液中甘草苷的含量.结论 与合煎液比较,分煎液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总量统计矩法,以HPLC指纹图谱方式,研究补阳还五汤分煎与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以常规方法制备补阳还五汤分煎与合煎的提取物,并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对补阳还五汤的分煎与合煎提取物指纹图谱参数进行计算,比较参数的差异.结果:单个对照品统计矩加合参数与混合对照品统计矩参数比较可知,(-λ)T.j=1的加合性为96.21%,12σr.i=1的加合性为129.6%,平均加合性为97.47%.单味药材统计矩加合参数与药材处方液统计矩参数比较可知(-λ)T.j=1的加合性为70.50%,(-2σ)r.i=1的加合性为81.97%,平均加合性为50.55%.结论:分煎与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组成存在差异,该法具有对指纹图谱进行加合性分析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中药茵栀黄汤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单煎与共煎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阐明单煎与共煎的差别。方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plus-C18(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流量1.0 mL/min,柱温30℃,通过采集12批茵栀黄汤HPLC指纹图谱,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对3批单煎混合液与共煎液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峰面积进行分析,阐明两者化学成分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建立茵栀黄汤HPLC对照图谱,标定27个共有峰,指认12个色谱峰,分别为4-新绿原酸、6-绿原酸、8-隐绿原酸、10-栀子苷、13-芦丁、15-异绿原酸B、16-异绿原酸A、18-异绿原酸C、20-黄芩苷、25-千层纸素A苷、26-汉黄芩苷、27-黄芩素;3批单煎与共煎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60以上。结论:建立茵栀黄汤指纹图谱,为其质控提供有效的方法;单煎与共煎化学成分组成一致,但峰面积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乳康舒传统合煎液与其经过分煎制成的免煎配方颗粒混合物的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 采用HPLC色谱指纹图谱法,比较乳康舒免煎配方颗粒和乳康舒汤剂两者指纹图谱的差别,并通过相似度软件分析两者的相似性.结果 乳康舒配方颗粒中共出13个色谱峰,确认出其中的12个色谱峰.乳康舒合煎液和混合免煎配方颗粒指纹图谱的相关系数为0.839.结论 乳康舒合煎液同其分煎制成的免煎配方颗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基本相同,其共有成分比例相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华盖散的分煎液与合煎液汤剂中的有效成分橙皮苷进行含量比较.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柱(5μm,4.6 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醋酸-水(34:4:62),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柱温为25℃.结果 华盖散分煎液中橙皮苷的平均含量小于合煎液中橙皮苷的含量.结论 橙皮苷在华盖散分煎液与合煎液中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结果为该复方的研制开发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HPLC测定半夏厚朴汤不同煎液中厚朴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用合煎、分煎方法制备的半夏厚朴汤汤剂中厚朴酚含量的变化。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Diamonisl C18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8∶22),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294 nm。分析半夏厚朴汤合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厚朴酚的含量变化。结果:半夏厚朴汤分煎液中厚朴酚的平均含量等于合煎液中厚朴酚的平均含量。结论:分煎液与合煎液比较,2种煎液中厚朴酚的含量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小青龙汤的分煎液与合煎液中的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进行含量比较。方法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5μm,4.6 mm×150 mm),以甲醇-0.1%磷酸(8∶9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7 nm,柱温为25℃。结果小青龙汤合煎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平均含量高于分煎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平均含量。结论小青龙汤分煎液与合煎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用合煎、分煎方法制备的泻心汤汤剂中黄芩苷含量差异及体外抗菌作用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AgilentHypersil ODS-C18色谱柱(5μm,4.6×125 mm),以甲醇-水-磷酸(35∶65:0.2)为流动相,流速为1 m l.m in-1,检测波长为270.8 nm,分别测定泻心汤和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泻心汤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泻心汤和煎液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显著小于分煎液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泻心汤和煎液对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分煎液、分煎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合煎液。结论与合煎液比较,分煎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显著偏高;体外抗菌作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不同分组条件下合煎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取不同配伍分组,煎煮后测定目标成分的含量,两组间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适合合煎.结果:①龟甲、穿山甲与含挥发油的药物合煎,造成挥发油无法提出;②龟甲、穿山甲降低生物碱的煎出率;③大黄等药材降低龙胆苦苷的煎出率;④含生物碱的药材降低大黄中蒽醌成分的煎出率.结论:动物药影响挥发油的提取;含龙胆苦苷、生物碱类的药材不宜与大黄药材合煎.  相似文献   

12.
宋金春  刘红  刘薇芝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5):1136-1137
 目的以指纹图谱的方式,研究当归(A)、川芎(B)、红花(C)不同组合方式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将方药组合成5组(ABC、AB+C、AC+B、BC+A、A+B+C)进行提取,并用RP-HPLC法进行分析,比较其色谱指纹图谱。结果5种组合提取液中化学成分组成存在差异,ABC合煎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率大于其他各组的提取物,且5种组合的化学成分组成比例的差异较大。结论当归、川芎、红花不同组合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及其共有成分比例存在差异,3味药合煎成分煎出较完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3种煎煮工艺所得的四君子汤进行药效学评价.方法:采用大黄造成的大鼠脾虚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传统煎煮汤剂、常压煎煮汤剂、高压煎煮汤剂10,5,2.5 g·kg-1组,西沙必利阳性对照组(0.008 g·kg-1).采用利血平腹腔注射造成小鼠脾虚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传统煎煮汤剂、常压煎煮汤剂、高压煎煮汤剂(13.2,6.6,3.3 g·kg-1),香砂养胃丸阳性对照组(2 g·kg-1),以一般体征、血清胃泌素、脏器指数、唾液淀粉酶、D-木糖排泄率为指标,比较3种煎煮工艺的药效学差别.结果:2种脾虚动物经过四君子汤治疗后,其脾虚症状得到显著改善,3种煎煮工艺所得四君子汤均能显著改善脾虚动物的脾虚症状,指标结果显示传统煎煮稍优于机器煎煮,但3种煎煮工艺的不同的四君子汤对脾虚动物的治疗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3种煎煮工艺所得四君子汤对脾虚动物的治疗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和人参水煎剂对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大鼠力竭运动为模型,A组不做任何训练,常规饲养,自由饮食;B组力竭运动组;C组:力竭运动后灌喂加味四君子汤组;D组力竭运动后灌喂人参水煎剂组.实验动物在训练5周后,取心肌组织,用Hu-12A型透射电镜75 KV观察A、B、C、D四组心肌结构、局部和细胞器,比较其不同.结果:力竭运动可造成大部分心肌细胞的肌丝溶解,大量线粒体肿胀,一些区域的肌膜不完整,致使心肌细胞线粒体等细胞器外溢.而灌喂加味四君子汤组、灌喂人参水煎剂组心肌纤维结构,细胞器较正常饲养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加味四君子汤和人参水煎剂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法优选八珍汤水煎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八珍汤水煎煮工艺.方法:以芍药苷、总多糖、浸出物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对八珍汤水煎煮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水煎煮工艺为浸泡30 min,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30 min.结论:优选的水煎煮工艺稳定合理,为八珍汤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多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桂圆益气补血汤煎煮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桂圆益气补血汤的煎煮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测定阿魏酸、黄芪甲苷含量,流动相分别为甲醇-0.05%磷酸溶液(60:40),乙腈-水(33:67),检测波长分别为320,203 nm。以干膏得率和黄芪甲苷、阿魏酸、总多糖含量的综 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煎煮时间、料液比、煎煮次数对桂圆益气补血汤煎煮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煎煮工艺条件为加12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36 min,煎煮前浸泡30 min;浸膏得率39.3%,阿魏酸、黄芪甲苷提取量分别为18.24,68.17 mg·g-1,多糖得率6.80%。结论:优选的煎煮工艺条件稳定且重复性好,适用于桂圆益气补血汤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优选栀子的水提醇沉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优选栀子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采用HPLC-DAD在238,440 nm处检测特征峰,以栀子苷峰面积和HPLC指纹图谱确定的14个化学成分峰面积之和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栀子水提工艺的影响,考察提取液相对密度、醇沉浓度、搅拌速度和醇沉时间对栀子水提液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在238,440 nm处分别确定了栀子中10,4个化学成分的特征图谱。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30 min;最佳醇沉工艺为醇沉浓度70%,药液初始相对密度1.10 g·mL-1,搅拌速度200 r·min-1,醇沉时间10 h。结论:采用已知、未知结构成分HPLC指纹图谱相结合的方法优选的工艺准确性更高,为中药提取工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