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八段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唐山市西山道社区围绝经期妇女100人,年龄45~55岁,Kupperman评分≥11分,且CES-D抑郁评分≥20分。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试验组采用八段锦进行训练,对照组顺其自然,3个月后进行Kupperman评分和CES-D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Kupperman评分和CES-D抑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Kupperman评分和CES-D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比较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八段锦可缓解围绝经期躯体症状,改善围绝经期抑郁,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50例围绝经期抑郁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维生  李俊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1):1372-137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抑郁障碍的治疗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HAMD对50例围绝经期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评分并与30-39岁女性抑郁障碍患者相对照。结果:围绝经期抑郁障碍患者各项抑郁表现与30~39岁女性抑郁障碍患者无明差异,但用抗抑郁药治疗6周后效果不如30~39岁女性抑郁障碍患者。结论:围绝经期抑郁障碍患者除抗抑郁药治疗外,重点是给予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秦薛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7):66-67
目的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30例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生活干预,干预前后进行SCL-90评定。结果生活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中的抑郁指数、焦虑指数、躯体化指数、人际关系指数、强迫指数等比较,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活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及改善症状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1):134-137+141
目的观察解郁1号方联合八段锦干预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12月在温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PSD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盐酸舍曲林治疗,试验组予解郁1号方联合八段锦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PSD患者抑郁情况及相关心理状况进行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评价1次;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患者血清中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HAMD、SCL-90躯体化、抑郁、其他(饮食睡眠)因子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HT和BDNF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5-HT和BDNF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和脱落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1号方联合八段锦治疗PSD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能与提高患者5-HT、B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心理护理的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护理水平。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11月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的60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在激素替代治疗过程中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对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围绝经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过程中施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可以显著改善心理焦虑、抑郁症状,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中医药综合疗法对社区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干预,改善患者症状。 方法 从上海市嘉定区6个社区各纳入30例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共计180例,均于2016年2—8月入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心理疏导,每月为患者进行一次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包括口服中药、针刺、耳穴及八段锦。3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改良后的Kupperman评分进行比较,并评判临床疗效。 结果 疗程结束后,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改良的Kupperman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在潮热出汗、失眠、易激动、抑郁、疲乏、心悸方面较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眩晕方面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易激动、抑郁方面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中医综合干预模式对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疗效,能改善诸多症状,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   相似文献   

7.
围绝经期门诊患者抑郁焦虑症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绝经期指女性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这一时期的妇女经常出现血管舒缩症状、精神神经症状、生殖泌尿道变化及骨质疏松等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1].抑郁、焦虑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常见的精神方面的症状,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女性心理精神卫生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对194名围绝经期门诊初诊患者进行了抑郁、焦虑方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围绝经期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 围绝经期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药物对照组(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电针组,各30 例,采用汉密 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经过12 周的治疗,2 种治疗方法对围绝经期轻中度抑郁 障碍患者均有显著疗效,电针组总有效率高于药物对照组(P <0.05);电针组HAMD-17 总分低于药物对照 组(P <0.05);电针组抑郁症状、入睡困难症状评分较药物对照组低(P <0.05)。结论 电针可有效干预围 绝经期轻中度抑郁障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抑郁状态是女性在自然绝经期前、后发生的以焦虑、抑郁为主要特征的、非特异性心理综合征。女性围绝经期由于激素代谢的紊乱,常出现各种躯体症状和心理障碍,从发病情况来看世界范围内女性抑郁症的发生率是男性的1.5~3.0倍。围绝经期妇女是抑郁症发生的高发人群之一。围绝经期妇女的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造成雌激素缺乏,使患者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能力、工作和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躯体疾病的病死率也上升。在治疗上除了相应的药物治疗外,护理干预有重要的作用。现将我们对38例围绝经期抑郁状态的患者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伴有抑郁障碍的冠心病患者加用黛力新合解郁安神颗粒干预的疗效.方法 50例冠心病心绞痛伴有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抑郁组和抑郁干预组,干预组患者在冠心病二级预防基础用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合解郁安神颗粒,观察其心绞痛、心电图和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2例干预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善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优于抑郁组.结论 黛力新合解郁安神颗粒的干预效果明显提高了冠心病并抑郁障碍的疗效,改善了抑郁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玫瑰解郁汤联合穴位埋线及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有抑郁症的血液透析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玫瑰解郁汤联合穴位埋线、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玫瑰解郁汤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84.9%,对照组有效率5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玫瑰解郁汤联合穴位埋线、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醒脾解郁方对轻中度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共61例,按入组时间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1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安慰剂(醒脾解郁颗粒模拟剂),试验组给予醒脾解郁方配方颗粒。2组患者均每日服药1剂,上下午分服,共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症中医证候要素量表分数变化情况,治疗前后外周血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腺嘌呤核苷二磷酸(AD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含量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疗效: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24总分以及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绝望感5类因子,SDS总分,中医证候气虚与气滞分数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HAMD-24总分以及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认知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绝望感6类因子,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2个单项因子,HAMA总分及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2类因子,SDS总分,SAS总分,中医证候气虚、气滞、痰湿分数均下降(P<0.05),HAMD-24评分总有效率为93.55%(显效率为70.97%)。在作用机制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AMP含量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外周血ATP含量升高(P<0.05)。安全性指标: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恶心,试验组2例患者出现腹泻,均在短期内自愈(2~3 d),未出现肝肾功能损伤的病例。结论与中药安慰剂相比,醒脾解郁方可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躯体症状,且可以提高外周血ATP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醒神解郁汤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专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舍曲林50 mg,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神解郁汤,1剂/次,2次/d。所有患者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2、4、8周)评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进行血清Th17/Treg、BDNF水平检测。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BI指数评分、BDNF、Treg、Th17水平等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各时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 < 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提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BDNF[(27.31±5.20)ng/mL]、Treg水平[(6.52±0.93)%]高于对照组[(23.03±5.62)ng/mL、(4.52±1.51)%],Th17[(0.30±0.16)%]、Th17/Treg(0.10±0.06)水平低于对照组[(0.41±0.27)%, 0.16±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醒神解郁方联合舍曲林可改善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是调节血清Th17/Treg-BDNF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用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医疗效指数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①按HAMD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研究组和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②按中医疗效指数评估临床疗效,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具有较好疗效,提示中医辨证治疗抑郁症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恶劣心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恶劣心境(肝郁脾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逍遥归脾汤联合米氮平治疗)和对照组(单用米氮平治疗),每组40例。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和第8周末,分别观察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治疗第8周末,观察并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疗效和西医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4周和第8周末,两组SDS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第8周末,治疗组SDS和HAMD评分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在中医症状(包括精神抑郁、胸胁作胀、胸闷心悸、脘痞纳呆、善太息、月经不调、脉弦细)总有效率及西医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逍遥归脾汤联合米氮平治疗恶劣心境(肝郁脾虚证)的疗效优于单用米氮平。  相似文献   

16.
颐脑解郁方治疗抑郁症肾虚肝郁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颐脑解郁方治疗抑郁症肾虚肝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肾虚肝郁型患者随机分为颐脑解郁组和氟西汀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颐脑解郁方、氟西汀治疗,用药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2、4、6周时,对两组的汉密顿(HAMD)减分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HAMD减分疗效均不断提高,颐脑解郁组的前后变化更为明显,但两组间HAMD减分疗效在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颐脑解郁组和氟西汀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均不断提高,颐脑解郁组的前后变化更为显著,颐脑解郁方对抑郁症肾虚肝郁型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氟西汀,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颐脑解郁方治疗抑郁症肾虚肝郁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解郁活血方对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解郁活血方对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4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抑郁症对照组(18例)、氟西汀治疗组(18例)和解郁活血方治疗组(18例);另设脑梗死后无抑郁症对照组18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0 d和60 d的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解郁活血方治疗组治疗后30 d、60 d SDS评分与治疗前和同期的抑郁症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30 d和60 d MESSS评分和ADL评分与治疗前和同期的抑郁症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解郁活血方治疗组与氟西汀治疗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解郁活血方治疗组的副作用少且症状轻.结论:解郁活血方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还能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候肝硬化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的差异,探讨肝硬化患者不同精神心理状态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他评量表的方式,对符合研究要求的肝硬化患者填写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计算评分,进行精神心理状态的评估;同时采集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并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肝气郁结、脾虚湿盛、湿热蕴结、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6个证型),比较不同中医证候肝硬化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差异。结果:共有208例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结果显示,各证型HAMA评分依次为肝气郁结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虚湿盛脾肾阳虚,肝气郁结型最高,与脾虚湿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依次为肝气郁结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虚湿盛脾肾阳虚,肝气郁结型最高,与其他5型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评分依次为:肝气郁结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蕴结瘀血阻络脾虚湿盛,肝气郁结型最高,与湿热蕴结型、脾虚湿盛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Child-Pugh C级患者的HAMA、HAMD、PSQI评分均高于Child-Pugh A级患者(P0.05,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与中医肝气郁结的病机关系密切,且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而加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解郁丸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住院的360名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及患者是否接受中医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住院基础治疗、康复治疗及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解郁丸口服治疗,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1个月、3个月后行NIHSS评分、HAMD评分、SD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评分均降低;干预1个月后两组组间比较、组内比较NIHSS评分、HAMD评分、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干预3个月后NIHSS、HAMD、SDS评分组内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丸联合帕罗西汀组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帕罗西汀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