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促透剂对刺山柑果凝胶膏中有效成分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筛选有效的促透剂。方法选择不同质量分数的氮酮、丙二醇以及氮酮与丙二醇的不同质量比例组合物为促透剂,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用HPLC测定接收液中有效成分芦丁的含量,考察不同促透剂对刺山柑果凝胶膏中芦丁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和透皮速率常数的影响。结果 20mg.g-1氮酮促渗效果较好,其促渗倍数为1.26倍,芦丁的透皮速率常数为5.45μg.cm-2.h-1。结论不同促透剂对刺山柑果凝胶膏中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的影响有差异,其中20mg.g-1氮酮能够有效促进凝胶膏中芦丁的体外透皮吸收,可作为刺山柑果凝胶膏的促透剂。  相似文献   

2.
张丽莹 《药学进展》2004,28(1):33-36
目的 :研究促渗剂对氨氯地平凝胶剂透皮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取简单小室法 ,用离体小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 ,计算含不同促渗剂的 2 %氨氯地平凝胶的累积渗透量Q及渗透速率k。结果 :1%~ 5 %薄荷脑、1%~ 5 %氮酮对 2 %氨氯地平凝胶的累积渗透量Q及渗透速率k均显著地提高 (P <0 0 1) ;10 %~ 30 %丙二醇显著地降低 2 %氨氯地平凝胶的Q与k值 (P <0 0 1) ,并明显抑制薄荷脑、氮酮的促渗作用 ;薄荷脑与氮酮的联用则无联合增效作用。结论 :提示薄荷脑、氮酮可作为促渗剂在氨氯地平凝胶剂中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促透皮吸收剂对菌克软膏中硝酸咪康唑透皮吸收的影响,并筛选最佳透皮吸收剂及用量。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裸鼠皮为透皮屏障,HPLC法测定含量,计算累积透皮量。结果累积透皮量检测表明,不同促渗剂的促渗强弱顺序依次为3%氮酮>5%丙二醇>5%油酸>3%薄荷脑>不加促透剂,不同用量的氮酮促渗作用强弱顺序依次为5%氮酮>3%氮酮>1%氮酮>菌克。结论几种促透剂对菌克软膏中硝酸咪康唑均有促透皮吸收作用,其中氮酮的促透效果最好,且5%氮酮的促透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秋水仙碱凝胶剂基质和相应的透皮促进剂,为制备秋水仙碱透皮给药新制剂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并通过RP-HPLC法测定接收液中秋水仙碱的含量。结果3种基质的秋水仙碱凝胶体外透皮比率为Carbopol基质凝胶>HPMC基质凝胶>CMC-Na基质凝胶。以Carbopol为基质,加入几种透皮促进剂后,秋水仙碱凝胶的体外透皮速率为丙二醇>冰片>氮酮>薄荷油。结论凝胶剂作为秋水仙碱透皮吸收新剂型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蛇床子素凝胶剂的处方。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接受液中蛇床子素的含量,考察不同浓度卡波姆、不同促渗剂单用及合用对经皮渗透的影响,以透皮速率Jss为指标优化蛇床子素凝胶剂处方,并对蛇床子素凝胶剂物理性质进行表征。结果 0.5%卡波姆的透皮速率较高;几种不同的促渗剂对蛇床子素凝胶剂透皮吸收具有促进作用,促渗剂单用考察中,氮酮:3%>5%>1%,油酸:5%>1%>10%,冰片:3%>5%>1%,合用考察中:5%异丙醇+3%冰片>5%,2%异丙醇+3%氮酮>3%氮酮+5%油酸。结论 5%异丙醇与3%冰片合用后,促渗效果较二者单用表现明显的协同作用,为蛇床子素经皮给药制剂处方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痛舒方为治疗痛经的临床常用方,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将该散剂改良为凝胶膏剂,并考察其体外透皮吸收性能,为其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建立综合评分标准,结合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法确定凝胶膏剂的基质用量。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延胡索乙素、芍药苷、粉防己碱、乌药醚内酯为评价指标,考察加入不同比例氮酮促渗剂对凝胶膏剂体外透皮渗透量的影响。结果 痛舒凝胶膏剂基质的最优处方为聚丙烯酸钠0.50 g、甘氨酸铝0.1 g、保湿剂8.00 g(甘油∶丙二醇=8∶2)、酒石酸0.1 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明胶1.75 g(CMC-Na∶明胶=1∶3),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结果表明,透皮促渗剂比例为3%时药物透皮效果最好。结论 用最优处方制备的痛舒凝胶膏剂,具有骨架型缓释制剂的特性,为痛舒方外用新剂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促渗剂对甲睾酮透皮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各种促渗剂对甲睾酮喷雾剂透皮作用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Franz透皮扩散池,以离体鼠皮为屏障,制备包含不同种类和浓度的促渗剂的甲睾酮乙醇溶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睾酮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结果:薄荷素油和月桂氮卓芯酮均可显著促进甲睾酮透皮吸收,其透皮效率为:月桂氮芯卓酮-薄荷油(4%~6%,v/v)>月桂氮卓芯酮-薄荷油(2%~8%,v/v)>10%薄荷素油>10%月桂氮卓芯酮>无促渗剂。结论:薄荷油和月桂氮卓芯酮体积比为6%~4%(v/v)时比使用单一促渗剂时对甲睾酮的乙醇溶液具有更佳的促渗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取简单小室法,用离体小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计算含不同促渗剂的2%酮洛芬凝胶的累积渗透量Q及渗透速率k。比较其结果,1 ̄5%薄荷脑、1 ̄5%氮酮对2%酮洛芬凝胶的累积渗透量Q及渗透速率k均显著地提高,10 ̄30%丙二醇显著地降低2%酮洛芬凝胶的Q与k,并明显抑制薄菏脑、氮酮的促渗作用;薄荷脑与氮酮的联用并无联合增效作用。提示薄荷脑、氮酮可作为促渗剂在酮芬胶剂中单独全盘和。  相似文献   

9.
采取简单小室法,用离体小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计算含不同促渗剂的2%酮洛芬凝胶的累积渗透量Q及渗透速率k.比较其结果,1%~5%薄荷脑、1%~5%氮酮对2%酮洛芬凝胶的累积渗透量Q及渗透速率k均显著地提高(P<0.01);10%~30%丙二醇显著地降低2%酮洛芬凝胶的Q与k(P<0.01),并明显抑制薄荷脑、氮酮的促渗作用;薄荷脑与氮酮的联用并无联合增效作用.提示薄荷脑、氮酮可作为促渗剂在酮洛芬凝胶剂中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茶碱透皮贴片,并考察其体外经皮渗透性。方法:以丙烯酸酯压敏胶为骨架材料,月桂氮酮和丙二醇为促渗剂,用离体人皮和Franz扩散池作为体外经皮释药模型,研究茶碱贴片体外渗透性。结果:茶碱贴片中的药物经皮渗透符合零级动力学,4%月桂氮酮和20%丙二醇有较好的促进渗透作用,其增渗倍数分别为不含促渗剂的茶碱对照贴片的2.30和2.04倍。结论:茶碱贴片体外经皮渗透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1.
费艳  许建辰 《中国药房》2008,19(10):747-749
目的:考察5种促渗剂在不同浓度下对苯妥英钠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Franz卧式扩散池,在离体透皮试验装置上,以0·9%的生理盐水作为接收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收液中苯妥英钠的含量并计算经皮累积透过量和稳态渗透速率,观察苯妥英钠经不同促渗剂(3%、5%、10%油醇,3%、5%、8%薄荷醇,0·5%、1%、3%桉油,1%、3%、5%氮酮,3%、5%、8%N-甲基吡咯烷酮)处理过的小鼠腹部皮肤的渗透性。结果:5种促渗剂对苯妥英钠经皮吸收均有促渗作用,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不同透皮促渗剂在最佳浓度时促渗作用的大小顺序为:5%N-甲基吡咯烷酮<5%油醇<5%薄荷醇<1%桉油<3%氮酮。结论:1%桉油和3%氮酮对苯妥英钠的促渗作用相似,但是氮酮使苯妥英钠的滞后时间延长,并且用量较大,因此桉油对苯妥英钠的促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氯雷他定包合物凝胶的体外透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英  陈心舒  夏晓静 《中国药房》2010,(29):2727-2730
目的:制备氯雷他定包合物凝胶,并进行体外透皮研究。方法:将氯雷他定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形成包合物后再制成凝胶;采用Franz扩散池,以离体鼠皮为透皮屏障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比较氯雷他定包合物凝胶(实验组)与加入1%氮酮透皮促进剂(阳性组)及不含促透剂(阴性组)的氯雷他定凝胶的稳态透皮速率(J)。结果:所制包合物凝胶外观光滑、细腻,黏度适宜;实验组与阳性组的J值分别为(17.82±0.569)、(18.44±0.952)μg.cm-2·h-1,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阴性组((6.180±0.214)μg·cm-2·h-1)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雷他定与HP-β-CD形成包合物后能提高氯雷他定凝胶透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葛根素经皮给药系统,并对其体外透皮性能进行考察。方法:以月桂氮酮为促透剂,卡波姆980为凝胶基质,制备葛根素经皮给药系统,用RP-HPLC法进行定量,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测定了32 h葛根素对离体大鼠皮肤累积渗透量。结果:葛根素累积渗透量拟合方程:Q=11.12t-45.18(r=0.9635),32 h累积渗透量为(335.18±51.45)μg/cm2。结论:葛根素以零级动力学透过皮肤,所研制的葛根素经皮给药系统体外渗透性能良好,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14.
奥沙普秦凝胶剂体外透皮实验条件及促渗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汤韧  张宜 《中国药房》2001,12(6):331-333
目的 :考察载药量、介质组成、促渗剂月桂醇(LA)和氮酮(AZ)对奥沙普秦(OXP)凝胶剂体外透皮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Franz双室渗透装置 ,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 ,进行体外渗透试验。结果 :在有效透过面积5 77cm2条件下 ,载药量大于1 2g ,接收液乙醇∶生理盐水=7∶3(v∶v)时 ,实验结果稳定 ,重现性好 ;月桂醇促渗作用强于氮酮 ,混合促渗剂3 %AZ +10 %LA效果最佳。结论 :通过对OXP凝胶最佳透皮实验条件和促渗剂的选择 ,为研究OXP透皮给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同时对凝胶剂体外透皮试验的标准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不同促渗剂对马钱子碱贴剂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艳  陈军  李磊  蔡宝昌 《中国药房》2011,(3):195-197
目的:研究不同促渗剂对马钱子碱贴剂体外透皮促渗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不同种类促渗剂制备马钱子碱贴剂;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雄性大鼠皮肤为模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拟合马钱子碱透皮吸收的累积透过量和透过速率.结果:以3%氮酮制备的马钱子碱贴剂具有较好的体外透过速率及累积透过量;促渗剂合用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透皮促进剂对吡罗昔康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制备吡罗昔康凝胶并评价该制剂的经皮渗透特性。方法以大鼠皮肤作为试验材料,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采用智能透皮试验仪考察吡罗昔康经皮渗透参数。结果月桂氮革酮、薄荷醇、尿素均能促进吡罗昔康的渗透,其中月桂氮革酮和丙二醇联合应用时,促透效果最好;以羟丙基纤维素为基质的吡罗昔康凝胶比以卡波姆为基质的凝胶渗透效果好。结论选用月桂氮革酮与丙二醇为透皮促进剂,以羟丙基纤维素为基质制备的吡罗昔康凝胶剂,药物的经皮渗透性最佳。  相似文献   

17.
尼莫地平水凝胶贴剂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娟  金涌  王毓洁  周轶凡 《中国药房》2010,(29):2714-2717
目的:制备尼莫地平水凝胶贴剂,并考察不同因素对尼莫地平体外透皮性的影响。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骨架材料制备尼莫地平水凝胶贴剂,采用透皮扩散试验仪,以离体小鼠皮肤为屏障进行体外透皮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并计算药物累积透皮量Q和透皮速率常数Js。以Q值和Js值为指标,筛选投药量、透皮促进剂的种类(薄荷醇、氮酮、油酸)和用量。结果:最佳投药量为4 mg·cm-2,不同透皮促进剂对尼莫地平均有透皮促进作用,其中以5%油酸作用最显著。以5%油酸为透皮促进剂制备的样品的透皮吸收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Js值为28.10μg·cm-2·h-1,12 h单位面积Q值为342.58μg·cm-2。结论:尼莫地平水凝胶贴剂可以开发为经皮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在辣椒碱凝胶剂中作为增溶剂和促渗剂的作用。方法:以相溶解度法考察辣椒碱与HP-β-CD的相互作用。制备含HP-β-CD的辣椒碱凝胶剂和含月桂氮酮、乙醇的凝胶剂,并以上市辣椒碱软膏Zostrix为阳性对照,分别比较其经皮渗透率、镇痛作用、抗炎作用以及对皮肤的刺激性。结果:辣椒碱与HP-β-CD包合的表观稳定性常数为1 061.7 L/mol;与Zostrix软膏和含月桂氮酮、乙醇的凝胶相比,HP-β-CD使辣椒碱的透皮吸收显著提高(P〈0.01);抗炎、镇痛的效果依次为含HP-β-CD凝胶≈Zostrix软膏〉月桂氮酮乙醇凝胶。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为月桂氮酮乙醇凝胶〉HP-β-CD凝胶≈Zostrix软膏。结论:HP-β-CD能与辣椒碱发生较强相互作用,在辣椒碱凝胶中作为增溶剂和促渗剂,可以显著促进辣椒碱的皮肤渗透性,提高辣椒碱的抗炎、镇痛效果,且不会对家兔的完整皮肤产生刺激性。  相似文献   

19.
仓惠  任丽莉  陈国广  刘雅娟 《中国药房》2013,(45):4250-4252
目的:制备奥昔布宁透皮贴剂,并对其体外透皮性进行研究。方法:以奥昔布宁为主药,聚丙烯酸树脂E100为辅料,制备奥昔布宁透皮贴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渗透促进剂(3%、5%氮酮,5%、10%、15%三醋酸甘油酯,5%、10%肉豆蔻酸异丙酯)对奥昔布宁透皮贴剂的稳态透皮速率(z)的影响,选出最佳渗透促进剂;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上和初黏力、持黏力为指标.考察增塑剂癸二酸二丁酯、交联剂丁二酸用量和载药量对贴剂透皮性的影响,优化最佳处方。结果:最佳渗透促进剂为15%三醋酸甘油酯;最优处方为增塑剂25%、交联剂6%、载药量25%;制备的奥昔布宁透皮贴剂的体外为6.24gg/(cm2·h),初黏力为22号钢珠,持黏力为81min。结论:制备的奥昔布宁透皮贴剂具有良好的透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