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鼠模拟晕船适应过程中血清六种无机元素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大鼠模拟晕船适应过程中血清钾、钠、钙、镁4种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铁和锌的变化。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拟晕船组,模拟晕船组大鼠用模拟晕船装置变速刺激1h,1/d,利用异食癖观察其晕船表现。重复刺激1、3、7、21d后分批处死。另有部分大鼠模拟晕船21d后停止刺激,休息14d后再次模拟晕船3d,处死,分别取血清,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体内钾、钠、钙、镁及微量元素铁、锌的变化。结果:钾、钠、钙、镁等元素,晕船后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大多呈降低并随机体的适应逐步恢复。其中钾含量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微量元素铁在晕船后D1即明显降低,锌在D3出现降低,此后恢复正常。结论:晕船刺激造成机体应激,引起血清钾、铁、锌降低;重复刺激引起机体适应,上述元素含量逐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大鼠晕船适应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的 建立大鼠晕船适应动物模型。方法 将经过筛选的 4 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晕船组、晕船适应组及适应对照组 ,实验组动物进行模拟晕船刺激后分不同时间处死。主要以异食癖行为的发生与消失来判断大鼠晕船及适应的产生 ,同时结合大鼠晕船及适应发生前后行为的改变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β 内啡肽 (β EP)和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来辅助证明大鼠晕船适应的产生。结果 在接受模拟晕船刺激的第 3天大鼠异食高岭土量 [(0 .8± 0 .0 2 )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0 .0 3±0 .0 1)g],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从第 8天起大鼠异食高岭土量开始减少 ,到第 16天正常对照组和晕船适应组大鼠异食高岭土量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晕船发生后 ,大鼠血浆ACTH[(16 4 7.83± 10 8.2 1)pg/ml]和β EP[(5 19.2 2± 6 3.35 )pg/m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10 6 9.6 9± 15 8.96 )、(2 5 7.91±4 3.12 )pg/ml],晕船适应组、适应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浆ACTH和β EP含量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晕船组大鼠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 [(2 .89± 0 .30 ) μg/mgpro]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3.38±0 .31) μg/mgpro],正常对照组、晕船适应组和适应对照组间大鼠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对大鼠受模拟晕船刺激适应过程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晕船对照组(Ⅰ)、晕船组(Ⅱ)、低氧预处理后晕船组(Ⅲ)3组。Ⅲ组大鼠先接受模拟5km低氧环境4h/d,连续5d。低氧结束次日起Ⅱ、Ⅲ两组接受模拟晕船刺激2h/d,连续15d。测定大鼠每日高岭土摄入量、体增重和进食量。结果Ⅲ组大鼠晕船适应期间高岭土摄入量高于Ⅱ组(P<0.05),且Ⅱ、Ⅲ组均高于Ⅰ组(P<0.05);Ⅱ、Ⅲ组大鼠晕船适应期间体增重均低于Ⅰ组(P<0.05),Ⅱ、Ⅲ组间无差异(P>0.05);各组大鼠晕船适应期间进食量无差异(P>0.05);Ⅱ、Ⅲ组高岭土摄入量均在晕船第12天起与Ⅰ组无差异(P>0.05)。结论低氧预处理可能加重大鼠晕船症状,但不明显影响其体增重、进食量及其晕船适应的时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谷物发酵液对急性缺氧大鼠某些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评价其抗缺氧效果,为研发新型抗缺氧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和缺氧治疗组。缺氧治疗组每日以谷物发酵液(200 mg/mL)4 mL分2次灌胃,其他2组以同样方法灌以等体积蒸馏水,连续7 d。至第7 d灌胃1 h后,缺氧2组置于低压舱内海拔8000 m停留5 h后,迅速活杀取其全血、大脑、心肌、肝脏和后肢骨骼肌样品,按试剂盒方法测定其生化指标。结果缺氧治疗组的全血乳酸含量〔(16.99±4.55)mmol/L〕显著低于缺氧对照组〔(24.82±4.51)mmol/L〕(P<0.01),而接近于常氧对照组〔(15.76±3.09)mmol/L〕,其他组织的乳酸含量均呈现类似变化。缺氧治疗组的心肌ATP含量和骨骼肌糖原含量〔(66.05±7.63)nmol/μg、(1.75±0.56)mg/g〕则分别显著高于缺氧对照组〔(57.90±5.32)nmol/μg〕、(0.86±0.36)mg/g〕(P<0.05,P<0.01),但也接近于常氧对照组〔(64.85±6.28)nmol/μg、(1.11±0.45)mg/g〕,其他组织的ATP和糖原含量变化也类似。各组血糖浓度和心肌LDH的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谷物发酵液对缺氧动物的能量代谢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晕船程度及脑区与血清铁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晕船程度及对脑区与血清中铁含量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Ⅰ)、单纯晕船组(Ⅱ)、低氧 晕船组(Ⅲ)。Ⅲ组先接受模拟低氧处理4 h.d-1,共5 d。而后Ⅱ、Ⅲ组接受晕船刺激2 h.d-1,共5 d。记录高龄土摄入量,实验结束取大鼠大脑皮质、小脑、脑干、下丘脑及血清,原子吸收法测定样本铁含量。结果Ⅱ、Ⅲ组高龄土摄入量〔(0.927±0.219)g(、1.707±0.534)g〕均高于Ⅰ组〔(0.302±0.241)g(P<0.01)〕,且Ⅲ组高于Ⅱ组(P<0.01);Ⅱ、Ⅲ组大脑皮质、小脑、脑干及血清中铁含量均低于Ⅰ组(P<0.01),且Ⅲ组均低于Ⅱ组(P<0.01);Ⅱ、Ⅲ组下丘脑中铁含量接近Ⅰ组;高龄土摄入量与大脑皮质、小脑、脑干与血清中铁含量均呈负相关(r为-0.601~-0.541)(P<0.05),而与下丘脑中铁含量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氧预处理加重晕船程度,机制可能与晕船后多脑区中铁含量进一步降低有关,脑铁代谢在晕船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瘦素对创伤大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为阐明瘦素促进创伤愈合作用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创伤对照组和瘦素治疗组。3组大鼠均用5%Na2S背部脱毛。瘦素治疗组和创伤对照组大鼠背部制做皮肤缺损创面(2.0 cm×2.5 cm),并分别用瘦素蛋白溶液0.1 ml(约含瘦素2.0μg)和等体积生理盐水涂抹,每天1次,连续7 d后处死大鼠,取血、伤口肉芽组织及正常对照组大鼠相应部位脱毛皮肤检测血清和皮肤组织抗氧化指标。结果瘦素治疗组肉芽组织MDA水平〔(0.142 2±0.065 7)mmol/g〕明显低于创伤对照组〔(0.221 2±0.086 1)mmol/g,(P0.05)〕,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0.185 5±0.033 6)mmol/g〕;而瘦素治疗组肉芽组织SOD活性〔(45.91±7.04)Nu/g〕、蛋白含量〔(114.98±7.01)mg/g〕分别明显高于创伤对照组肉芽组织〔(34.15±8.55)Nu/g、(104.01±14.17)mg/g,(P0.05,P0.01)〕,接近和低于正常对照组皮肤水平〔(39.54±7.69)Nu/g、(148.60±7.68)mg/g,(P0.01)〕。创伤对照组与瘦素治疗组大鼠血清MDA、GSH水平及SOD活力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瘦素能明显改善创伤组织局部的氧化应激损伤,增强其抗氧化能力,这可能是瘦素发挥促进创伤愈合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砷对仔代大鼠生长发育不同时期脑组织氧化应激状态影响和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探讨砷致脑损伤的机制。方法雌性大鼠于受孕后第6天开始以自由饮水方式分别暴露10、50和100 mg/L的NaAsO2水溶液,连续染毒直到仔鼠出生后第42天,分别于仔鼠出生后第12小时、第28天、第42天处死仔鼠,取大脑皮质、海马结构进行氧化性指标测定,并在第42天观察仔鼠大脑皮质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仔鼠出生后第12小时,100 mg/L砷染毒组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7.23±2.32)nmol/(mg.Pr)〕明显高于对照组〔(4.58±0.95)nmol/(mg.Pr)〕,出生后第28天、第42天,100 mg/L砷染毒组大脑皮质MDA含量明显升高,而海马结构中MDA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脑中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含量在仔鼠出生后第12小时、第28天,各砷染毒组均未发生显著改变,但在出生后第42天100 mg/L砷染毒组仔鼠大脑皮质〔(21.57±12.55)mg/(g.Pr)〕、海马结构〔(21.55±10.59)mg/(g.Pr)〕中GSH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6.20±4.59)mg/(g.Pr)〕、〔(39.38±20.65)mg/(g.Pr)〕,并且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力也呈明显降低趋势。脑组织的透射电镜观察显示50 mg/L砷染毒组仔鼠脑组织神经元呈空泡变,核染色质聚积于核膜下,核肿胀,呈水样变性。100 mg/L砷染毒组仔鼠脑组织神经元内质网极度扩张,游离核糖体消失。结论砷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进入仔鼠体内,并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脂质过氧化,从而破坏脑组织生物膜结构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8.
晕船及适应过程中大鼠血浆及脑氨基酸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模拟晕船及适应后大鼠血浆及脑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为进一步研究防治晕船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Crampton模型模拟晕船刺激,以异嗜高岭土行为作为判定大鼠晕船及晕船适应的指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晕船及晕船适应过程中大鼠血浆及脑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模拟晕船刺激1d后,血浆胱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显著升高,Gly、Pro含量显著下降,BCAA/AAA的比值升高;脑内Ala、Cys+Met、Tyr、His以及总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模拟晕船刺激21d后血浆及脑内游离氨基酸无明显变化,脑内Glu/GABA显著升高。晕船耐受与晕船易感大鼠血浆及脑内游离氨基酸含量、血浆BCAA/AAA比值及脑内Glu/GABA比值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晕船刺激使实验大鼠血浆和脑内氨基酸含量发生明显改变,其中有些与神经递质合成有关的氨基酸改变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重组粉尘螨Ⅱ类变应原(rDerf2)建立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模型的方法。方法将30只6~8周龄雌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PBS组(阴性对照组)、卵清蛋白(OVA)组(阳性对照组)和rDerf2组(实验组)。实验组分别于第0、7、14天用rDerf2对小鼠腹腔进行注射致敏;再于第21天开始,连续7d进行雾化激发;对照组分别用PBS和OVA代替。最后一次雾化激发后24h内处死动物,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LAF)中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用ELISA测定BLA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7和IFN-γ的含量及血清中IgG1、IgE抗体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BALB/c小鼠肺组织呈现明显的炎症性病理改变;rDerf2组的BALF中白细胞总数〔(17.39±1.03)×106/L〕及嗜酸性粒细胞(EOS)〔(1.61±0.03)×106/L〕计数,均明显高于PBS组(P<0.01);BALF中IL-4〔(78.92±9.06)pg/ml〕、IL-17〔(201.63±31.26)pg/ml〕与PBS组比较呈明显的高水平表达(P<0.01);而IL-2〔(8.29±1.27)pg/ml〕和IFN-γ〔(51.04±15.85)pg/ml〕的含量则显著下降(P<0.01);上述指标在脾细胞培养上清中出现类似的变化。rDerf2组血清中IgE〔(37.63±6.57)IU/ml〕、IgG1〔(16.68±2.90)μg/ml〕的含量表现为Th2型反应增强趋势;但OVA组和rDerf2组间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rDerf2腹腔注射致敏后再雾化激发的方式能够成功构建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硫酸铟亚慢性经口染毒对大鼠的肾脏损害作用。方法选取4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硫酸铟低剂量组(52.3 mg/kg)、中剂量组(104.6 mg/kg)和高剂量组(261.4 mg/kg),每组8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1次/天,5天/周,连续染毒8周,染毒结束后收集24 h尿液;次日处死前称重,并收集血液和肾脏。采用试剂盒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肾组织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和尿液中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血液、尿液和肾组织中的铟含量;采用HE染色对肾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大鼠一般状况正常,体重稳定增长,在染毒第7周和第8周时,高剂量染毒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1.27±0.55)、(0.40±0.01)和(0.30±0.06)μg/L],3个剂量组大鼠血铟[(44.10±23.10)、(52.08±21.03)和(67.42±45.98)μg/L]、尿铟[(0.72±0.13)、(2.75±0.15)和(4.31±0.33)μg/L]和肾铟含量[(1.36±0.83)、(1.52±0.49)和(2.87±0.20)μg/g]均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染毒组大鼠血清中Cr明显高于对照组[(66.06±18.62)μmol/L和(46.53±7.95)μmol/L,P0.05],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大鼠血清BUN含量[(3.98±0.82)mmol/L和(4.09±0.7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4.77±0.49)mmol/L,P0.05];3个剂量组血清和尿液中β2-MG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3个剂量组大鼠血清T-AOC水平[(4.87±2.36)、(4.50±2.33)和(4.00±3.29)U/m L]和肾组织GSH水平[(6.41±1.86)、(5.06±2.09)和(2.77±2.64)μmol/(g pro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20±5.43)U/mL和(14.74±6.47)μmol/(g prot),P0.05];中、高剂量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炎症性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肾小球肿胀、肾小管结构异常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结论硫酸铟灌胃染毒会引起大鼠肾脏铟的蓄积、发生氧化损伤、病理改变以及功能障碍等。  相似文献   

11.
12.
13.
用原位灌流的大鼠回肠研究了赖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和缬氨酸对锌吸收动力学的作用。赖氨酸对大鼠回肠锌吸收动力学常数以及快速相和慢速相半衰期、回肠锌吸收率均无影响。苯丙氨酸、酪氨酸和缬氨酸能增加回肠锌吸收率。其中苯丙氨酸组K_921)、K_(12)、K_(02)的值均高于对照组。缬氨酸组K_(21)和K_(12)值高于对照,并且快速相T_(1/2)缩短。酪氨酸组K_(21)值较对照组高,而K_(12)、K_(02)值以及快速相、慢速相半衰期无改变。本研究的结果提示:苯丙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能促进锌在大鼠回肠的吸收。氨基酸对锌吸收的促进作用与其对锌的配合物稳定常数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16.
医护人员营养KAP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雯  余力黎  饶志勇  尚进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449-450,515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为今后对医护人员进行营养教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成都市某医院医护人员2 6 4人进行营养KAP的现况调查。结果:医护人员营养知识(K)、态度(A)、行为(P)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 . 2 33、0 . 12 7、0 . 4 85 ,P <0 . 0 5 )。营养知识受年龄(r=0 . 2 4 5 ,P =0 . 0 0 0 )、专业(r=0 . 36 5 ,P <0 . 0 1)、学历(r=0 . 315 ,P =0 . 0 0 0 )影响较大,而态度、行为与年龄、职业等因素无关(P >0 .0 5 )。调查对象的营养知识不足,但具有良好的接受营养知识和改变自身行为的态度。结论:非常有必要对医护人员进行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州市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的家庭聚集性特征,为今后各型病毒性肝炎防制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2008年8~11月全市12个区、县级市1~59岁户籍人口,其中家庭成员完全接受调查的完整户数为3101户。用自制统一问卷对人口学基本特征、相关疫苗免疫史、既往患病情况等进行调查,并现场采集静脉血进行各型肝炎血清学检测。分析甲型、乙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甲、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家庭聚集性特征。[结果]广州地区甲型、乙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甲、戊型重叠感染的家庭聚集率分别为:68.94%,10.94%,10.54%,11.16%。对各型肝炎的家庭聚集性地区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甲肝的家庭聚集率农村与城市之间有差异(P﹤0.05),农村高于城市,其余各型肝炎聚集率地区之间比较没有差异(P﹥0.05)。[结论]广州地区甲型、乙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加强以户为单位的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措施对降低广州市各型肝炎的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陈坤  宋亮  俞维萍  蒋沁婷  张扬  范春红 《营养学报》2006,28(4):342-345,349
目的:研究蛋氨酸合酶(methioninesynthase,MTR)、胸苷酸合酶(thymidylatesynthase,TS)基因多态性,叶酸、蛋氨酸摄入量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140例和对照343例),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多态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及其与叶酸、蛋氨酸摄入量之间的联合作用。结果:MTR2756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显著增高(OR=2.04,95%CI,1.22~3.39)。TS5’-UTR多态与叶酸摄入量之间的联合作用与结直肠易感性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TR2756G等位基因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TS5’-UTR多态与叶酸摄入量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健康KAP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KAP)影响因素,为学校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郑州市407名中学生健康KAP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中学生健康KAP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如学习成绩、年龄等)和母亲的因素。[结论]对中学生的健康教育要从多方面着手,尤其要关注学习成绩差和亲子关系不良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