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对临床实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惠容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0):761-762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总学时 12 4学时 ,实验课 5 2学时 ,占总学时的4 2 %。护理学基础是由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1] 。因此 ,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 ,增强同学的动手能力 ,改变过去仅在课堂讲授理论后即在实验室演示、学生练习操作技术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走出实验室进入病房 ,结合临床所见 ,边操作、边讲授 ,直接面对病人 ,真实感强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 ,把两组的教学法作对比研究 ,以探索一条有利于现代护理发展的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结合临床注重实践推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临床实际,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系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1 方法多样的理论教学11 合理调整课时安排。《护理学基础》是在生理、生化、解剖、病理等课程之后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不仅理论教学与以上课程重复较多,实践性很强,而且内容繁多,根据这一特点,在系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将原来的154学时增加到26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占1/3,实验见习占2/3。12 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内容虽然变化不大,但由于学生入校时大多是从其他专业调剂的,加之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繁杂、琐碎,…  相似文献   

3.
陈红涛  宋小花  李剑 《护理研究》2009,23(7):1812-1812
铺床法是《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占学时较多、任务较重的护理操作项目之一,也是病室中最常用的操作之一,是每个护生(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作者在使用卷筒式套被套法教学过程中发现,尽管铺床法的课时较多,但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练习的时间仍然相对较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传统的方法拆离被套和棉胎所占用时间较多。时此,为了减少拆棉被所用时间,使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节约更多时间练习,通过实践作者设计了一种新的拆棉被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护理学基础课程模块化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级38名护理本科生为试验组,按照改革后的护理学基础一门课程5个模块进行教学,5个模块分别是模块Ⅰ-感性认识护理、模块Ⅱ-护理学基本理论、模块Ⅲ-一般性护理知识、模块Ⅳ-治疗性护理知识、模块Ⅴ-护理技能综合培训。2010级49名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按照改革前的专业思想教育——了解临床、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集中见习与岗前培训4门独立课程进行教学。结果 :实施护理学基础课程模块化改革后,2012级护生结课时的平均成绩为(86.50±5.02)分、优良率占49.4%、课程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8.40±0.71)分,平均成绩、优良率与改革前实施传统课程设置的2010级护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课程满意度高于改革前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学基础课程模块化改革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组实现减课程(4门减至1门)及减课时(总学时由290学时调整至260学时)的目标,应用后保持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且得到学生高满意度反馈。  相似文献   

5.
合作学习在专升本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卫琴  李惠萍 《护理研究》2006,20(8):735-736
我院自2003年开始招收专升本学生,学制2年,其中毕业实习1年,课堂教学1年,外科护理学仅40学时。因生源60%以上是来自临床医学等非护理专业应届专科毕业生。在有限的学时内让非护理专业学生尽快掌握外科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急重症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和健康教育,若按照传统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对开设《老年护理学》双语教学专业选修课的评价。[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78名开设《老年护理学》双语教学的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52.56%的学生认为《老年护理学》双语教学课时(54学时)过少,大部分学生认为英文授课比例、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需要改善,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无差异。[结论]《老年护理学》双语教学宜在大学三年级时开设,合理设置课时,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考核,并在授课时注意中英文比例。  相似文献   

7.
《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丽  文华 《护理研究》2005,19(1):89-90
《护理学基础》是高等护理教育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病人所需的护理技术。我校传统的《护理学基础》课程安排为总学时144学时,其中理论82学时,实验62学时,课程结束后在临床集中实习2周。然而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欠紧密,许多学生在见习时须重新复习以前所学的内容,使教学质量难以把握,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从2001年起,对《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原来的144学时增加为248学时,将理论一实验教学模式改为理论,实验,见习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现将教学改革实施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孙勤  左月燃  朱翠萍 《护理研究》2003,17(22):1358-1359
我校 2 0 0 0级护理大专临床护理课程采用李梦樱主编的卫生部规划教材《外科护理学》。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增多 ,教学参考学时是 14 0学时 ,我校教学计划《外科护理学》总学时为 96学时 ,学时明显偏少 ;该年级学生人数多 ,且生源复杂 ,教学难度较大。我们依据专业培养目标 ,改革教学方法 ,突出外科护理特色 ,顺利完成第一轮授课。现将 2 0 0 0级外科护理学理论考试成绩做一综合分析 ,旨在进一步提高授课效果和教学质量。1 基本情况1.1 护生情况  2 0 0 0级护理大专生共 176人 ,平均年龄 17岁 ,最小 15岁 ,最大 2 3岁。课前调查部分学生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对开设《老年护理学》双语教学专业选修课的评价.[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78名开设《老年护理学》双语教学的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52.56%的学生认为《老年护理学》双语教学课时(54学时)过少,大部分学生认为英文授课比例、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需要改善,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无差异.[结论]《老年护理学》双语教学宜在大学三年级时开设,合理设置课时,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考核,并在授课时注意中英文比例.  相似文献   

10.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护理技能,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是广大护理教师一直研究的课题。我们将反馈教学模式运用于护理技能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护理系2000级学生20人为对照组,2001级学生22人为实验组。1.2方法①教学内容:为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输液等五项护理技术操作。课时均为20学时,对照组理论讲授示教10学时,分组实验10学时,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即示范-分组实验-考核;实验组理论讲授示教8学时、分组实验12学时,采用反馈教学模式,即示范-实验课前…  相似文献   

11.
丛小玲  杨艺 《护理研究》2007,21(36):3370-3371
手术室护理是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总实验的30%以上。实验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是理解和巩固护理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的做法是:2学时教师进行角色扮演示教,模拟演示手术过程;2学时学生在实验室练习手术人员术前无菌准备;2学时“切开缝合”实验;2学时录像,2学时医院手术室见习。近年来,各大院校护理学生数量骤然增多,但是教学医院的规模和数量并没有随之而发展,仅有的几家教学医院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学生见习的需要,目前…  相似文献   

12.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实践性较强,护理技能操作常常作为衡量护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学生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对技能操作不够重视,对实训课程学习兴趣不高,练习效果不佳.尤其是近几年来男生占的比例逐渐增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1],男生对护理专业缺乏认同感,在实训课时更是兴趣不高,敷衍了事.朋辈辅学这种教学方式起源于香港地区,主要是指由学生作为朋辈老师辅助低年级同学,借助朋辈老师与学生具有相近的生活方式、学习经历、价值理念和学习生活上更容易产生共鸣的优势,从而达到情感相通,共同进步的目的[2].近年来内地院校引入这种教学方式后大多运用于较隐私的教育,如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我校结合学院特点,在2010届护理本科生的《基础护理学》课程的技能操作训练中使用了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临床实施的整体护理中,如何与患者交谈成为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时最担心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对我校护理专业二年级4个班202名学生进行了交流技巧练习的对比教学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增加交流技巧练习的教学内容十分必要,通过交流技巧练习,提高了学生的组织交谈能力,为临床实习奠定了基础,也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我校在四年制护士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安排学生每周一次(2~4学时)去医院课间实习。旨在强化课堂教学内容,增加护理操作技能训练机会,使其智力和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为了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用目标教学法指导课间实习,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就《护理学基础》课间实习贯彻目标教学法作一初步的探讨。1目标教学的要素特征及实施意义1.1理论基础的来源及特征目标教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其主要特征:以学生的外显行为变化作力目标分类…  相似文献   

15.
我院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符合我国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职业性高技能型、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服务人才.专业英语教学注重语言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课程设置:涉外护理,第二学年下学期,学时72学时,4学时/周.理论/实践各占1/2课时.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在专升本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卫琴  李惠萍 《护理研究》2006,20(3):735-736
我院自2003年开始招收专升本学生,学制2年,其中毕业实习1年,课堂教学1年,外科护理学仅40学时。因生源60%以上是来自临床医学等非护理专业应届专科毕业生。在有限的学时内让非护理专业学生尽快掌握外科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急重症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和健康教育,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达标。为此,我们在2004年专升本学生中尝试了小组合作学习,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及其特长,培养学生学习、合作、运用等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护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33,自引:9,他引:33  
朱玲  马翠萍  姚英 《护理研究》2004,18(19):1779-1780
实验教学是《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我校针对目前《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于 2 0 0 1年开始进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改革。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发现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目前我校《护理学基础》的课程安排为 :总学时 2 0 0学时 ,其中理论课 91学时 ,实验课 10 9学时 ,在以往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验课的比例。现将主要做法报告如下。1 护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在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安排3个学时实践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音乐治疗室、心理咨询与沙盘室、心理评估与测量室和团体辅导室,将2个班共127名护理本科生分组,让其轮流进入各实验室完成心理学基础实验(0.5学时)、心理测量实验(0.5学时)、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1学时)、团体辅导训练(1学时)的实践教学,课后发布角色扮演情景剧作业。学生均按要求提交了情景剧视频。在情景剧中,学生根据所选病种患者的心理正确应用了心理测量技术、心理咨询技术和心理治疗技术。通过护理心理学实践教学,学生初步掌握了护理心理的常用量表的使用、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今后,可尝试增加护理心理学临床见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重修护理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探索提高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效果的途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校参加过2门及以上护理专业基础课程重修补考的164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结果影响学习的因素排前3位的是:自己不认真学习,自身学习方法不当,听不懂;课程内容太抽象,教师讲课内容多速度太快,教师讲课枯燥,不生动,对课程不感兴趣,基础差听不懂等是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结论护理专业基础课程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教学和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首因效应、图式理论、小组教学理论、尝试教学理论、操作技能练习理论等多种不同教学理论的应用和PBL、CBL等相结合、角色扮演、障碍设置等教学法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等。认为护理专业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和多种不同的教学的方法与考评方式,能有效提高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教学效果,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