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云  雷洋 《中医药导报》2021,27(3):19-22
目的:探讨益心泰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兼血瘀水停证大鼠心肌AMP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丙基硫氧嘧啶(PTU)混悬液灌胃及阿霉素(ADR)腹腔注射复制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兼血瘀水停证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心泰高剂量组、益心泰中剂量组、益心泰低剂量组和曲美他嗪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药物组给予相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心泰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兼血瘀水停证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丙基硫氧嘧啶(PTU)混悬液灌胃及阿霉素(ADR)腹腔注射复制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兼血瘀水停证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心泰颗粒高剂量组、益心泰颗粒中剂量组、益心泰颗粒低剂量组和曲美他嗪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药物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灌胃同等体积的蒸馏水,1次/d,共4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心率、尿量、力竭时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BNP、全心质量指数(HMI)水平。结果:各药物组大鼠的心率、血清BNP、HMI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而尿量、力竭时间、LVEF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益心泰颗粒低剂量组大鼠尿量、力竭时间、LVEF低于曲美他嗪组(P0.05),而心率、血清BNP、HMI均高于曲美他嗪组(P0.05);益心泰中剂量组大鼠尿量、LVEF低于曲美他嗪组(P0.05);益心泰高剂量组大鼠各指标与曲美他嗪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心泰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的心率、血清BNP、HMI值均明显低于益心泰颗粒低剂量组(P0.05或P0.01);益心泰颗粒中剂量组大鼠的力竭时间及高剂量组大鼠的尿量、力竭时间、LVEF均明显高于益心泰颗粒低剂量组(P0.05或P0.01)。结论:益心泰颗粒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兼血瘀水停证的证候,且益心泰颗粒中、高剂量组疗效优于益心泰颗粒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3.
王巍  罗玉寅  廖骏 《新中医》2020,52(22):1-5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方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 大鼠心肌纤维化 (MF) 和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 只 SD 大鼠随机选择 10 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 CHF 模型。模型制备成功的 50 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活血通脉方高、中、低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每组 10 只。阳性对照组按 1.5 mg/kg 的剂量灌胃赖诺普利;高、中、低剂量组按 16.0、8.0、4.0 g/kg 的剂量灌胃活血通脉方;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灌胃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 次,持续 4 周。计算各组大鼠心质量指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收缩率(LVFS)及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5''-单磷酸腺苷(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 γ (PPARγ)、辅助激活因子-1α (PGC-1α) 蛋白及 mRNA 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 LVEF、LVFS、AMPK、PGC-1α 蛋白及 mRNA 相对表达下降 (P<0.05),心质量指数及 TGF-β1、MMP-9 水平升高 (P<0.05)。与模型组比较,活血通脉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 LVEF、LVFS 及 AMPK、PGC-1α 蛋白与 mRNA 相对表达升高(P<0.05),心质 量指数及 TGF-β1、MMP-9 水平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活血通脉方中、低剂量组LVEF、LVFS、AMPK、PGC-1α蛋白及 mRNA 相对表达较低 (P<0.05),心质量指数及 TGF-β1、MMP-9 水平较高 (P<0.05)。结论:活血通脉方能显著提高CHF 大鼠心功能,改善大鼠心肌纤维化,提高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其机制可能与上调 AMPK、PGC-1α 表达,下调 TGF-β1、MMP-9 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9,(10)
目的探索强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兼血瘀水肿证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凋亡的影响。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缬沙坦组(13.35 mg/kg)、强心颗粒组(9.26 g/kg),采用阿霉素联合丙基硫氧嘧啶双重因子攻击技术建立大鼠模型。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大鼠的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线粒体跨膜电位、心肌组织ATP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yto-C、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 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强心颗粒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善,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心肌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1),心肌组织ATP水平显著增加(P0.01),Cyto-C、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减低(P0.01),Bcl-2/Bax比率显著升高(P0.01),且显著优于缬沙坦组(P0.01)。结论强心颗粒可通过调控线粒体凋亡通路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兼血瘀水肿证大鼠的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参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评价NT-proBNP、超声心动参数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0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的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行超声心动检查。检验不同中医证型与NT-proBNP及超声心动参数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值越大(r=0.498,P〈0.05);NT-proBNP水平与中医证型亦有相关性,即NT-proBNP水平按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顺序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416,P〈0.05)。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EF)在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与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中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56.2%)〉气虚血瘀水停证(37.0%)〉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9%);心功能Ⅲ级患者中气虚血瘀水停证(52.5%)〉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34.4%)〉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13.1%);心功能Ⅳ级中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5.4%)〉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19.2%)〉气虚血瘀水停证(15.4%)。结论NT-proBNP、超声心动EF值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能反映中医证型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医证型由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转化,心功能呈现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对气虚血瘀证心衰大鼠心肌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与假手术组,造模组采用结扎左冠前降支致心梗后气虚血瘀证心衰大鼠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曲美他嗪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8 周后采集大鼠心肌,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比较各组大鼠心肌线粒体蛋白质组学差异,并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对差异蛋白进行回复性验证。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有差异而曲美他嗪可使差异趋势逆转的蛋白点为18 个,经质谱分析成功鉴定出10个蛋白,主要涉及能量代谢、氧化损伤、应激反应、细胞骨架、细胞分化增殖等功能。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模型组Stress-70、Nucleophosmin 表达上调,ATP-α表达下调,曲美他嗪组Stress-70、Nucleophosmin 表达下调,ATP-α表达上调,与蛋白质组学结果一致。结论:曲美他嗪可一定程度调节模型大鼠心肌线粒体蛋白质组学变化,其干预机制可能与改善能量代谢、抗氧化损伤、减轻应激反应及调节细胞分化增殖等功能相关。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研究曲美他嗪对气虚血瘀证心衰大鼠心肌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的影响,结果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衰超声指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评价心衰超声指数、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7例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心衰超声指数,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T-proBNP与心衰超声指数呈正向相关关系,心衰超声指数升高,NT-proBNP也会升高(r=0.634,P0.01)。NT-proBNP按心肺气虚、血瘀饮停→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肾气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型转化递增,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82,P0.01)。心衰超声指数也按心肺气虚、血瘀饮停→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肾气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顺序递增,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658,P0.01)。结论:心衰超声指数、NT-proBNP与CHF中医证型存在明显相关性,可用于指导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分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七片对缺血性心脏病大鼠模型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建立缺血性心脏大鼠模型,将48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七片组和曲美他嗪组,每组12只。丹七片组大鼠以5000 mg/kg的剂量灌胃丹七片溶液,曲美他嗪组大鼠以60 mg/kg的剂量灌胃曲美他嗪溶液,其他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治疗1个月后评价各组大鼠的心脏功能、心肌组织和细胞病理改变、心肌ATP水平及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分子表达水平。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丹七片组大鼠的LVIDs和LVIDd分别减少了2635%和2073%,而EF和FS分别增加了3161%和4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丹七片组的心肌细胞排列较为整齐,细胞水肿减轻,细胞间隙减小,炎性细胞减少。与模型组比较,丹七片组大鼠的心肌ATP水平显著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丹七片组大鼠PGC-1α的阳性染色评分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丹七片组大鼠的AMPK、SIRT1、PGC-1α、MFN1、MFN2和SOD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丹七片可以在缺血性心脏病大鼠模型中发挥心脏保护功能,并上调ATP的产生。丹七片可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分子,改善能量代谢并还调节线粒体的生物合成,从而改善大鼠心脏功能并防止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基于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信号通路对舒张性心衰(DHF)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运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DHF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12.72 g·kg~(-1)·d~(-1)),酒石酸美托洛尔组(0.004 5 g·kg~(-1)·d~(-1)),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的去离子水,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药物连续干预8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中单磷酸腺苷(AMP),二磷酸腺苷(ADP),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采用投射电镜检测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AMPK,PPARα,PPAR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MP,ADP含量显著升高,ATP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酒石酸美托洛尔组大鼠AMP含量明显降低(P0.01),ADP含量下降(P0.05),ATP含量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线粒体数量减少,形态异常;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酒石酸美托洛尔组大鼠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形态明显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大鼠AMPK蛋白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PARα,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酒石酸美托洛尔组PPARα,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是通过改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激活AMPK并上调AMPK/PPARα信号通路的表达,从而改善衰竭心脏的能量代谢,延缓心衰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客观指标规律,探讨BNP、CRP、LVEF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217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正常体检者23例作为对照组。对217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抽取血液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BNP,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所有病例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LVEF,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F病人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NP的水平随心力衰竭加重而上升,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72,P=0.000〈0.05);CHF病人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随心力衰竭加重而降低,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527,P=0.000〈0.05)。BNP水平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819,P=0.000〈0.05),BNP水平按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增;心功能等级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407,P〈0.05),按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增;LVEF与中医证型间存在负相关性(r=-0.69,P=0.000〈0.05),LVEF按照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减。CHF病人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RP水平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713,P=0.000〈0.05),按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增。心功能各分级之间CRP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CRP随心衰程度加重而逐渐升。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BNP、CRP、LVEF具有相关性,BNP结合CRP水平、LVEF可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中医分型提供一个较为客观、量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555-2558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入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40例HF-PEF患者,分为心血瘀阻证、水饮内停证、血瘀兼水停证和非血瘀水停证4组,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FFA、H-FABP含量,比较各组间二者的差异性,应用线性相关评价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FFA、H-FABP的相关性,并应用Logistic回归向前最大似然估计模式评价中医证型与FFA、HFABP的相关性。结果:HF-PEF患者NT-proBNP、FFA、H-FAB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NT-proBNP与FFA、H-FABP正相关(r=0.673,P0.01;r=0.629,P0.01),且FFA对NT-proBNP的影响大于H-FABP;FFA与心血瘀阻证负相关,H-FABP与心血瘀阻证、水饮内停证正相关,NT-proBNP与中医证型不相关。结论:FFA和H-FABP可能成为HF-PEF诊断的预测因子,同时亦可能是HF-PEF患者心血瘀阻证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血瘀证患者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9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治疗组7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桃红四物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证属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的患者NT-proBNP水平为(2 025.74±45.7)ng·L~(-1),证属气虚血瘀水停证型的患者NT-proBNP水平为(2174.23±108.1)ng·L~(-1),证属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的患者NT-proBNP水平为(2 347.26±62.6)ng·L~(-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为82.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治疗血瘀型CHF临床疗效显著,NT-proBNP水平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郭志华教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内科常见疾病、急危重及疑难病症。益心泰是郭志华教授依据中医理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运用益气活血、利水消肿功效的中药组方而成,用于治疗心气亏虚、血瘀水停型心衰患者,郭志华教授临床治疗心衰,辨证重视气虚、血瘀、水停,善用益心泰加减治疗,知常达变,随证加减,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启迪良多,受益匪浅,现将其运用益心泰治疗心衰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脾气虚模型大鼠心肌PGC-1α/NRFs/TFAM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非经非穴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劳倦过度和不规则饮食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针刺组给予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治疗,非经非穴组予以电针双侧非经非穴点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共治疗7 d。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PGC-1α、NRF1、NRF2、TFAM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PGC-1α及NRF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大鼠心肌组织PGC-1α、NRF1、NRF2、TFAM的mRNA表达以及PGC-1α和NRF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心肌组织PGC-1α、NRF1、NRF2、TFAM的mRNA表达以及PGC-1α和NRF1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升高(P0.05),非经非穴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上调脾气虚大鼠心肌组织PGC-1α、NRF1、NRF2、TFAM基因以及PGC-1α和NRF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通过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提高线粒体呼吸功能,进而调控能量代谢而发挥健脾益气作用。  相似文献   

15.
魏孟玲 《中医药研究》2012,(11):1284-1286
目的探讨补心气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心气虚损证的疗效。方法选取纳入试验的CHF患者77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两组在保持原西药强心利尿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9例予补心气口服液口服,8周后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改善CHF患者中医症状、运动耐量及西药停减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心气口服液对CHF心气虚损证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拯阳理劳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阳气亏虚血瘀兼痰饮型慢性心力衰竭(CHF) 的临床疗 效。方法:将68 例阳气亏虚血瘀兼痰饮型CHF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 例。对照组予 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拯阳理劳汤加味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 数(LVEF)、心输出量、6 min 步行试验(6MWT)、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LVEF、心输出量、6MWT 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气短、乏力、心 悸、怕冷、口唇紫暗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结论:拯阳理劳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阳气亏虚血瘀兼痰饮型CHF 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衰宁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大鼠心肌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yl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10 mg·kg^-1),心衰宁合剂高、中、低剂量组(62.4、31.2、15.6 g·kg^-1)。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余组采用阿霉素(2.5 mg·kg^-1)腹腔注射制备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每周1次。造模6周结束后,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余各组分别给予药物干预,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以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明确心肌纤维化程度;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B型钠尿肽(BNP)水平;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AMPK、PPARα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BNP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和心肌FFA水平明显升高(P<0.01),AMPK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PARα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心衰宁合剂各剂量组均降低血清BNP水平(P<0.01)及血清和心肌FFA水平(P<0.01,P<0.05),心衰宁合剂中、高剂量组可降低AMPK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P<0.01,P<0.05),还可升高PPARα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心衰宁合剂可以减轻心力衰竭大鼠BNP含量,降低心衰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底物FFA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PARα、AMPK的蛋白与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与甲状腺激素(T3、T4、TSH)、心房利钠多肽(ANP)、心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周缘纤维缩短速度(mVcf)、A峰/E峰(A/E)]的关系。方法将100例CHF患者分为4个证型组,检测各组心功能参数、ANP、甲状腺激素,并与对照组(23例)相同指标比较。结果CHF兼水肿血瘀证患者血浆A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3较对照组、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与兼血瘀证组明显降低(P<0.0l,P<0.0l,P<0.05,P<0.01);LVEF、mVcf较心气虚证、兼阴虚证、兼血瘀证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与兼血瘀证组的T4水平较兼水肿血瘀证组均明显升高(P<0.05,P<0.01,P<0.01);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兼血瘀证与水肿血瘀证组的A/E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均<0.01)。T3与LVEF、T4均呈正相关(r=0.200,P<0.05;r=0.293,P<0.01);与ANP呈负相关(r=-0.263,P<0.01)。T4与A/E呈负相关(r=-0.226,P<0.05)。结论T3、T4降低与ANP增高可能是CHF兼水肿血瘀证患者LVEF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T4降低则可能为CHF4型中医分型患者A/E比值逐步增高而导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逐渐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鹏军  苗阳  刘玲玲 《世界中医药》2013,8(12):1397-1399,1403
目的:探索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与N端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各18例,检测患者血中NT-proBNP及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的含量,比较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NT-proBNP及cTnT含量的差异,进一步对差异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差异指标与阳虚水停证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心力衰竭阳虚水停证较气虚血瘀证NT-proBNP及cTnT含量升高(P〈0.05);阳虚水停证与气虚血瘀证NT-proBNP及cTnT的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曲线下面积0.91,cTnT曲线下面积0.79(P〈0.05);cTnT及NT-ProBNP与阳虚水停证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分别为0.50、0.72(P〈0.05)。结论:NTproBNP及cTnT可以为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辨证分型提供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分布水平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患者80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格检查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虚血瘀组18例、气阴两虚兼血瘀组23例、心脾阳虚水停兼血瘀组21例、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组18例,分别检测、比较两组血清H-FABP及BNP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H-FABP、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而呈增高趋势;血清H-FABP水平与BNP水平呈正相关;观察组各中医证型间血清H-FABP及BNP水平不同,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组心脾阳虚水停兼血瘀组心气阴两虚兼血瘀组心气虚血瘀组。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H-FABP水平较高,在各中医证型间存在差异性,可作为中医证型量化指标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