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转子下短缩旋转截骨、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DDH)的疗效。方法采用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转子下短缩旋转截骨、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DDH患儿54例(62髋)。结果 54例均获随访,时间2~5年。髋臼指数由术前30~45°矫正至术后20~25°。功能评定根据周永德等标准:优49髋,良12髋,差1髋,优良率为98%。X线形态按照Severin分级法:优51髋,良10髋,可1髋,优良率为98%。结论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转子下短缩旋转截骨、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DDH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Salter骨盆截骨术和股骨旋转截骨术治疗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8例(24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其中男8例9髋,女10例15髋;年龄0.5~6岁,平均(3.2±0.3)岁。所有患儿均行Salter骨盆截骨及股骨小粗隆下旋转截骨手术治疗。结果 18例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6个月,平均为20个月。所有患儿切口一期甲级愈合,术后石膏或支具固定8~12周。其中,股骨头恢复中心复位16例22髋,1例1髋髋臼发育不良伴关节僵硬,1例1髋发生股骨头坏死。采用Makay改良DDH疗效评定法进行评定,术后疗效评定结果为:优14例18髋,良2例3髋,中1例2髋,差1例1髋。结论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应用Salter骨盆截骨术及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手术治疗,均可使患儿患肢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显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的发生,具有术后并发症少以及康复锻炼效果良好等优点。并且符合现代骨科追求矫正畸形的理念,术后效果确切,笔者认为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外翻截骨术治疗严重Perthes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10—2019-12采用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外翻截骨术治疗的11例(12髋)严重Perthes病。结果 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2.2~5.4)年。术后患儿双下肢长度差值平均为1.4(1~2)cm,髋关节活动度正常,无跛行或轻度跛行步态。术后患侧中心角、髋臼深度比、股骨头覆盖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根据髋关节功能Mckay评价标准:优8例、良3例,优良率100%。Stulberg分型:Ⅰ型9髋,Ⅱ型3髋,优良率100%。结论 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外翻截骨术治疗严重的儿童Perthes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极大程度避免或减小髋内翻、股骨大粗隆高位,以及臀中肌无力而出现的肢体短缩,走路摇摆步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1985年至2005年期间分别采用Salter截骨术、Pemberton截骨术和髋臼造盖成形术治疗6~15岁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56例(62髋).结果 31例(33髋)获平均8.5年(2.5~15年)随访,根据周永德疗效评定标准,优17髋、良11髋、中2髋、差3髋,总优良率为85%.Salter骨盆截骨术组优良率为87%;Pemberton截骨术组优良率为83%,1例股骨头坏死;髋臼造盖成形术组优良率为85%,1例股骨头坏死,1例严重髋关节僵硬;同时行股骨粗隆下截骨的22例(23髋)中无一例发生股骨头坏死和术后脱位.结论 正确选择术式是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术式的选择主要根据病理变化和年龄.股骨粗隆下截骨能有效降低头臼压力,减少股骨头坏死和再脱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骨盆Salter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联合股骨短缩内翻去旋转截骨治疗52例发育性髋脱位患儿(58髋)。术后2年根据Severin影像学标准和McKay功能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25~80个月。术后2年,根据Severin影像学标准评价疗效:优36例,良15例,可4髋,差3髋;根据McKay功能标准评价疗效:优41髋,良14髋,可3髋。结论应用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联合股骨截骨可以有效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但仍存在术后股骨头坏死情况,术前正确评估和手术精准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alter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1例发育性髋脱位患儿采用Salter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髋臼指数,评价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评价头、臼形态与相互关系及测量C-E角的优良率。结果患儿获得1~4年随访。治疗后患者的髋臼指数为21. 57±0. 24,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5. 02±0. 95(P 0. 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治疗后1年为20/21(95. 24%),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21(14. 29%)(P 0. 01)。头、臼形态与相互关系及测量C-E角的优良率治疗后为19/21(90. 48%),明显高于治疗前的2/21(9. 52%)(P 0. 01)。结论 Salter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Salter截骨联合股骨转子下截骨对髋关节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alter截骨联合股骨转子下截骨对髋关节发育的影响。方法对51例(59髋)发育性髋关节发良不良行Salter截骨联合股骨转子下旋转、短缩截骨治疗。测量术前、术后X线片臼头指数、CE角、髋臼指数、患、健侧股骨头骨化中心直径比率(FHDR),比较术前、术后变化。结果随访1~5年,经Salter截骨联合股骨转子下旋转、短缩截骨治疗后,臼头指数、CE角、髋臼指数及患、健侧FHDR都有明显改善,尤其是在术后2~3年变化最为显著。疗效:优66.1%(39/59),良27.1%(16/59),可6.8%(4/59),优良率93.2%。结论Salter截骨联合股骨转子下截骨是一种早期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疗效良好、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髋臼造盖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术矫正髋部畸形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髋部畸形功能障碍患者行髋臼造盖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术的疗效.方法 对7例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畸形愈合,颈干角增大或变小(右侧5例,髋外翻,颈干角>145°;左侧2例,髋内翻,颈干角<110°)行粗隆下旋转截骨术;另外2例陈旧性髋关节脱位伴股骨上端畸形行髋臼造盖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术.结果 术后随访2~4年,2例髋...  相似文献   

9.
Salter截骨术与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治疗小儿发育性髋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Salter骨盆截骨与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式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方法]运用Salter截骨增加关节包容,截骨纠正股骨近端畸形。对16例26髋进行了联合手术。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在术后得到随访,按M ckay临床评价标准,优16髋,良6髋,中3髋,差1髋。[结论]该联合术式针对发育性髋脱位的病理,经骨盆及股骨近端截骨,获得稳定、功能良好的关节。  相似文献   

10.
Pemberton手术加短缩截骨治疗大龄发育性髋脱位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Pemberton截骨术加股骨近端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为主多种辅助手段一期手术治疗大龄发育性髋脱位,评估术后髋脱位股骨头坏死和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方法]自2002年6月~2006年12月用Pemberton截骨术加股骨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7~14岁)发育性髋脱位149例,随访到101例(136髋),随访1年2个月~5年6个月,平均2年7个月.辅助手段包括:(1)术中髂腰机及内收肌切断;(2)单髋人字石膏制动;(3)术后4~6周拆石膏住院CPM活动髋关节加主动功能锻炼;(4)髋关节早活动晚负重.[结果]术后髋关节脱位16髋,占11.76%.按照Salter提出的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136髋中股骨头坏死38髋占27.94%.髋关节屈曲少于90°者31髋占22.79%.[结论]Pemberton髋臼周围截骨结合股骨粗隆下短缩截骨一期手术治疗大龄发育性髋脱位,疗效可靠,降低了术后再脱位、股骨头坏死率及髋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粗隆下短缩截骨结合Zweymuller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治疗CroweⅣ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12例(18髋) CroweⅣ型成人DDH患者采用粗隆下短缩截骨结合Zweymuller假体行THA手术。男1例(2髋),女11例(16髋),年龄33~51岁(平均47.7岁)。于术前、术后3、6、12个月,以后每年评估一次。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及Charnely评分,术中记录截骨及患肢延长长度,术后影像学检查对截骨面愈合情况、假体有无松动下沉及髋臼假体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12例患者均随访到,无死亡,随访时间21~46个月(平均42.3个月),1例发生患肢深静脉血栓;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7.50±23.78)分、Charnely评分(17.36±2.01)分均较其术前(37.01±10.42)分(t=1.82, P<0.05)、12.00±1.52分(t=2.83, P<0.05)明显提高;术中截骨长度平均(2.5±0.98)cm,患肢平均延长(4.24±1.06)cm;术后X线评价无截骨面不愈合及假体下沉及松动,截骨面愈合时间3~11个月(平均4.9个月),术后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较术前下降45.5 mm,术后髋臼位置良好,髋臼假体覆盖范围93.3%,具有较好初期稳定性;手术治疗优良率88.9%。结论粗隆下短缩截骨结合Zweymuller假体THA术治疗CroweⅣ型成人DDH早期临床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经典Salter截骨术和改良Salter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89例107髋患儿,根据术式不同分成两组:(1)经典Salter手术组47例56髋。严格按Salter手术进行操作,术后贝氏石膏固定。(2)改良Salter手术组42例51髋。截骨时用骨刀在髂前上下棘之间从前向后截断仅保留坐骨大切迹的少许皮质。用同种异体骨植入在截骨处,不用细克氏针固定,同时在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钢板内固定,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结果]本组病例随访76例,随访时间1~9年,平均5年。参照1994年全国小儿髋关节疾病专题研讨会修订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评价标准,经典Salter手术优良率为78.0%,平均总评分22.80分,为良。改良Salter手术组优良率为96.4%,平均总评分28.74分,为优。[结论]改良Salter手术组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疗效明显优于经典Salter手术组,而且改良Salter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少,外形及术后功能均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0年3月至2009年5月,对12例(13髋)Crowe IV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侧采用小臼杯结合髋臼内陷技术安置臼杯假体,股骨侧采用粗隆下短缩截骨放置股骨假体。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月~7年,平均42月,术后X线片显示髋臼假体均位于真臼内,无髋臼假体松动。股骨侧截骨处均骨性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roweⅣ型DDH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采用小臼杯、假体内陷技术、股骨短缩截骨能够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比较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与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对采用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或Pemberton髋臼成形术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手术治疗且获随访的141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7例采用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治疗(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男12例,女45例,年龄3~8岁;84例采用Pemberton髋臼成形术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手术治疗(联合手术组),男15例,女69例,年龄4~9岁。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2年进行Severin放射学评价,并采用Mckay临床评定标准评价2组疗效。结果: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患者随访30~52个月,平均38个月;联合手术组患者随访32~51个月,平均37个月。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7例再脱位,4例股骨头坏死,5例关节僵硬;联合手术组无再脱位、股骨头坏死、患肢缩短,2例关节僵硬。术后2年McKay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优27髋,良18髋,可12髋;联合手术组优52髋,良25髋,可7髋。联合手术组疗效优于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Severin X线评定标准结果: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优27髋,良15髋,可15髋;联合手术组中优53髋,良22髋,可9髋。联合手术组优于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结论:与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相比,联合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在术后减少严重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联合手术组患者对术后综合结果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股骨粗隆下截骨短缩结合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初步经验。方法本组7例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其中CroweⅢ型2例,CroweⅣ型5例。采用股骨粗隆下截骨短缩结合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5例进行了髋臼结构性植骨。术后随访Harris评分、肢体长度、步态、Trendelenburg征以及放射学改变。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9.1个月,股骨截骨处及髋臼植骨均愈合,旋转中心平均下降53mm(39~63mm)。Harris评分由术前35.9分(32~42分)转为术后84.6分(68~96分);其中疼痛评分术前为14.3分(10~20分),术后为40.3分(30~44分)。屈髋活动度术前平均为85.7°(60°~125°),术后为84.3°(70°~100°)。1例Trendelenburg征术后持续阳性;2例术后出现股神经损伤表现,术后6周恢复。无感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短期随访表明,股骨粗隆下截骨短缩结合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Pemberton骨盆截骨术治疗6岁以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的中期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骨科采用改良Pemberton骨盆截骨术联合或不联合股骨转子下旋转短缩截骨术一期手术治疗的DDH患儿60例(74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2例,女38例;手术时年龄(8.20±2.56)(6~15)岁。左侧20例,右侧26例,双侧14例。术前Tonnis分级Ⅱ级38髋(51.35%),Ⅲ级10髋(13.51%),Ⅳ级26髋(35.14%)。联合应用股骨转子下旋转短缩截骨52例(61髋),未联合应用股骨转子下旋转短缩截骨8例(13髋)。初次治疗50例(64髋),残余畸形治疗10例(10髋)。依照年龄将全部患者分为6岁≤年龄<8岁组和年龄≥8岁组。采集术前Tonnis分级和髋臼指数(AI)以及末次随访AI、中心边缘角(CE)和股骨头缺血坏死(AVN)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采用McKay临床评定标准和Severin影像学评定标准分别对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和放射学结果进行评估。采用χ2检验,单因素筛选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86±3.63)(2~17)年。术前AI=(37.18±10.67)°;末次随访AI=(14.11±5.76)°,CEA=(38.59±11.46)°。术后Severin评价优良率为71.6%,McKay评价优良率为74.3%;AVN发生率为18.9%(12例,14髋)。2个年龄组患者McKay评分和Severin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5,0.129)。是否出现AVN(均P<0.001)和术前Tonnis分级(P=0.002,<0.001)是影响术后McKay和Severin评分的主要因素。结论改良Pemberton骨盆截骨术是治疗6岁以上DDH患儿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发生AVN和术前Tonnis分级较高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3):1182-1185
[目的]初步观察以血红蛋白(hemoglobin,Hb)<80 g/L作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联合Pemberton骨盆截骨以及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后输血指征的安全性。[方法]对在本院行切开复位联合Pemberton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的DDH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儿术前及术后第1、4 d,6周行血常规检查测定Hb,配对t检验比较各时间点之间Hb的差别。以Hb<80 g/L为输注红细胞的指征,统计输血患儿比例,分析影响输血的相关因素。[结果]2010年11月2011年8月共有52例DDH患儿行切开复位联合Pemberton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其中男5例,女47例,平均年龄(2.43±1.37)岁。术前Hb平均为(124.35±11.13)g/L;术后第1 d平均为(101.57±10.71)g/L,较术前低(22.77±10.47)g/L(P=0.00);术后第4 d降至(93.98±8.74)g/L,较术后第1 d低(9.02±6.20)g/L(P=0.00);术后6周回升至(118.88±9.39)g/L,较术后第1 d高(17.31±9.90)g/L(P=0.00)。本组患儿均未发生失血性休克,共4例(7.69%)输血,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是否需要输血与性别、年龄、体重、侧别、脱位程度以及手术时间之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Hb<80 g/L作为DDH切开复位联合Pemberton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后输血指征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综合术式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8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回顾性分析从 1 985年 1月~ 1 995年 1月采用综合术式治疗先天性髋脱位 88例 (96髋 )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患儿年龄分 3组 ,结合其病理选择手术方法 ,包括切开复位、骨盆截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或同时股骨短缩。平均纠正前倾角 45°,切除股骨 1 .5cm。 2 .5~ 3 .5岁行Salter术 2 2髋、Salter 股骨截骨 7髋 ;3 .5~ 5岁行Salter 股骨截骨 1 9髋、Chiari 股骨截骨 1 6髋、髋臼造盖 股骨截骨 9髋 ;5岁以上行髋臼造盖 Chiari 股骨截骨 2 3髋。结果 :获随访 65例 70髋 ,平均随访 6 .5年 (4~ 1 4年 )。按Mckay临床评定标准 ,优良者 61髋占 87% ;可 3髋占 4 .3 % ;差 6髋占 8.6 %。差中有 3髋因半脱位再手术。 3髋有头坏死占 4 .3 %。结论 :根据患儿及其病理选择综合术式纠正头臼异常改变 ,恢复髋关节功能 ,减少复发 ,为一项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alter髂骨截骨联合股骨头圆韧带重建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Salter髂骨截骨联合股骨头圆韧带重建术治疗39例(44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结果患儿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按照吉士俊等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35髋,良6髋,可3髋,优良率达93.2%。结论Salter髂骨截骨联合股骨头圆韧带重建术治疗学龄前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Chiari截骨髋臼加盖延伸成形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方法与疗效,减少再脱位、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1998年5月~2007年10月采用改良Chiari截骨+髋臼加盖延伸成形/联合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58例(63髋)为治疗组,随机选取同时期Chiari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60例(60髋)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术后均随访5 ~ 12年,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再脱位并发症、远期功能疗效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改良Chiari截骨+髋臼加盖延伸成形/联合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好,容易掌握,治疗风险较低;便于在相关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