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HFMD)的最常见肠道病毒之一。EV71侵染取决于病毒、宿主及环境的多重作用,特别是介导EV71病毒与宿主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反应功能异常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EV71易感关系密切。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白细胞介素类(IL-4,IL-8,IL-17F和IL-18)、趋化因子类(MCP-1,IP-10)及抗病毒蛋白类(OAS,HLA)相关基因被筛选发现与EV71易感及病程恶化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EV71感染相关遗传易感基因筛选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A组柯萨奇病毒(Cox-A)和埃可病毒(Echo)等,EV71型不仅可引起手足口病,而且还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瘫痪等疾病[1].  相似文献   

3.
正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是人类肠道病毒的一种。EV71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其中以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最为常见。2007年以来,EV71感染相关HFMD在我国婴幼儿人群中持续流行,发病率高,并导致一定比例的患儿死亡。由于EV71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儿童普遍易感且隐性感染比例高,常规  相似文献   

4.
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l6)是引起手足口病最为常见肠道病毒,其中EV71是引起当前我国手足口病的病原优势株?。目前临床对EV71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和早期诊断试剂是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经济有效地措施,为此进行以下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6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为全球流行的儿童传染病之一[1],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COX)A4,5,8,9,10和16型及COX B 2,35和7型,肠道病毒(enteroviruses,EV)71型,艾柯病毒(ECHO virus)等,尤以COXA16型及EV71型最常见。近10年来,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海口地区儿童家长手足口病认知情况与肠道病毒71型(EV71)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海口地区所有的免疫预防接种门诊中随机抽取出10家,在相应免疫预防接种门诊中对2017年4-10月期间携带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发放自制的《海口地区儿童家长手足口病认知情况与EV71疫苗接种意愿调查问卷》,收集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分析海口地区儿童家长手足口病认知情况、EV71疫苗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共派发8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88份,有效问卷收回率为98.50%。有77.66%的儿童家长表示知道手足口病,并且有66.50%的儿童家长认为手足口病是严重传染性疾病,而对于手足口病是什么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等问题选中正确答案的比例均低于50.00%,并且大部分儿童家长不知道EV71是手足口病的常见病毒、EV71疫苗、EV71疫苗可预防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比例均超过70.00%。经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长文化程度(较高OR=1.895)、家长获取育儿信息的渠道(较多OR=1.842)、认为手足口病是严重传染性疾病(OR=3.725)、认为EV71是手足口病的常见病毒(OR=4.011)、知道EV71疫苗(OR=4.104)、EV71疫苗可预防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OR=4.272)均是海口地区儿童家长EV71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海口地区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的了解程度依然有所欠缺,后续应加强手足口病的宣传,并根据EV71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制定应对措施,以提升儿童家长EV71疫苗的接种意愿。  相似文献   

7.
<正>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 71)、A组柯萨奇病毒(Cox A)和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其中EV 71型易引起儿童重症甚至死亡,对婴幼儿危害较大,自2008年开始列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手足口病(HFMD)是南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最常见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作为一种致病性较强的肠道病毒血清型,EV71在近30年引起全球各地HFMD爆发性流行,近来频繁的发生在东南亚及周边地区[1-4].2008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发生多名儿童EV71感染致死事件,相继全国多个城市出现HMFD暴发.研究表明我国南方地区一直存在EV71病毒的活动,5岁以下人群的抗体水平普遍较低[5],提示EV71病毒对人群尤其是幼儿的危害一直存在,一旦条件具备,将有发生暴发的可能性.为掌握HFMD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了解影响该病发生、感染、传播的相关因素,开展了HFMD流行特征和发病危险因素的调查.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手足口病患儿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为病原感染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的病毒型别是柯萨奇病毒(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2008年全国大部分省份报告手足口病,且出现EV71引起的死亡病例.监测表明天津市报告的手足口病例主要病原体为EV71和CoxA16,其中81%为EV71感染.尽管EV71引起的临床症状、病原学、诊断等比较明确,但是EV71感染的传播模式、危险因素等仍然不十分明确,且少有研究[1].为此我们开展了1:2病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hie virus A16,CA16)和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感染较常见.其中EV71感染易引起重症,并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神经源性肺水肿而危及生命[1-2].现对200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所辖医疗机构诊断及报告的212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1.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儿童传染病,主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CV)、肠道病毒71型(Entero virus A71,EV-A71)和埃可病毒(Echo virus,EV)的部分血清型[1],主要传染源为患儿和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率较高,病原体在湿、热的环境中易于生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感染情况,为病原学诊断提供经验.方法 采用病毒分离和RT-PCR法对AFP病例中分离到的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进行EV71检测.结果 36例NPEV病例中检出阳性16例,扩增长度为226bp,经证实为EV71.结论 AFP病例中肠道病毒所占比例高,EV71为常见血清型;RT-PCR诊断敏感、快速,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最常见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2007年我县开始有散在病例报告,随后手足口病例报告逐年增加。现将2010年铜陵县手足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其病原复杂,以EV71和CoxA16最为常见。本研究分析抚州市手足口病优势病原,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07-01-2019-06-30抚州市11县区送检手足口病病例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共检测标本576份,阳性338份,阳性率为58.68%,构成比以CoxA16(36.09%)最高,其次为CoxA6(32.54%),CoxA10(1.18%)最低;优势病原CoxA16和CoxA6交替出现。不同地区的EV71(χ~2=45.98,P<0.05)、CoxA6(χ~2=37.14,P<0.05)、CoxA16(χ~2=61.22,P<0.05)和其他EV(χ~2=19.65,P<0.05)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岁儿童占总阳性病例的98.22%,不同年龄的EV71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5,P<0.05。结论抚州市手足口病优势病原随季节和地区变化,<5岁儿童为高危人群,CoxA6已成为第2位病原,仅次于CoxA16,各地针对不同优势病原采取不同防控策略,加快其他EV分型研究。  相似文献   

15.
99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足口并且病近年在儿童中常见流行,该病的主要原体为柯萨病毒A组16型(C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二者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难以区别,但EV71引起的症状较重,并可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瘫痪及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病发症[1].  相似文献   

16.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表现,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脑脊髓炎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预后差,病死率高[1].多种人类肠道病毒可引起HFMD,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最为常见,其中重症病例中EV71感染占70%~85%、死亡病例占比大于90%[2].  相似文献   

17.
正1手足口病发病率高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CoxA)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5岁以下儿童中常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集体机构如托幼机构或学校发生暴发流行。患儿大多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感染EV71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5种常见蔬菜汁对手足口病EV71病毒所引起细胞病变(CPE)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5种蔬菜汁对RD细胞的细胞毒性,并在对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MNCC)范围内,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研究5种常见蔬菜汁对手足口EV71病毒病毒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最具抗病毒效果的蔬菜汁为生菜汁,并在病毒感染可能出现的3个环节对生菜汁的抗病毒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生菜汁可能在抗感染的三个环节均发生作用。结论:生菜汁具有体外抗EV71病毒的作用,可能为疾病未来的防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HFMD)病原体分布情况及流行趋势,为HFM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5年1—12月某院确诊的HFMD住院患儿,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对HFMD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通用型、肠道病毒71(EV71)型和柯萨奇A16(CoxA16)型核酸检测。分析不同月份、性别、年龄组、感染类型患儿EV阳性检出率及各型别分布情况。结果 2015年共采集837例HFMD患儿咽拭子标本,其中EV阳性标本380份,阳性率为45.40%。病毒分型结果显示:EV71阳性标本110例(28.95%);CoxA16阳性标本7例(1.84%);EV71+CoxA16阳性标本6例(1.58%);其他EV阳性标本257例(67.63%)。该病从4月份开始进入高发期,5~6月达到最高峰,7~12月持续高发。不同月份患儿EV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不同年龄组患儿EV阳性检出率、EV各型别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HFMD病例的EV阳性检出率为65.34%,高于普通病例的27.06%(P0.001)。EV71型感染患儿中重症病例比率为90.00%;由其他EV感染所致的患儿中重症病例比率为60.70%;EV71+CoxA16双重感染的患儿全部为重症病例。不同感染类型患儿EV各型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15年该院收治的HFMD住院患儿的EV感染型别主要以非EV71、非CoxA16的其他EV为主,对高发季节、3岁以下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应高度关注,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20.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以手、足、口多发疱疹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自限性疾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肠道病毒EV71是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具有噬神经性,可引起患儿神经症状甚至死亡。本文将对EV71病原学特征、发病机制、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改变进行讨论,以便更加深入了解EV71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