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70篇
药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手足口病再感染率和病原分布情况,分析其地理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8—2010年河南省手足口病个案资料,采用地理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再感染率和病原的分布特征。结果河南省2008—2010年手足口病再感染率约为7.74%。;其分布集中在豫中部(郑州市、平顶山市、许昌市等)和豫北地区(鹤壁市、焦作市等);手足口病发病率高的地区,再感染发生率亦高;在EV71流行期伴随着CoxA16或其他肠道病毒同时流行的地区再感染率较高。结论手足口病再感染存在地域差异,病原在不同地区存在变化,手足LI病流行期间肠道病毒血清型种类多的地区再感染发生率高,提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
2008年7-9月河南省多个地区出现以儿童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暴发,证实为肠道病毒Echo6型感染[1]。本研究筛选2株脑脊液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1.材料与方法:(1)标本及毒株:2008年河南省开封市、洛阳市各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标本,经人横纹肌肉瘤细胞分离得到病毒,并经肠道病毒VP1区通用引物扩增,测序后鉴定为Echo6病毒,分别命名为Echo6/Henan/116/2008和Echo6/Henan/127/2008。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南省2004-2010年斑疹伤寒的流行状况及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圆形分布法对河南省2004-2010年斑疹伤寒病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2004-2010年共报告斑疹伤寒病例172例,累积发病率0.1822/1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为0.0116/10万,2008年最高,为0.0385/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1,P<0.05)。各年病例均以散发为主,无暴发疫情及死亡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豫中和豫北地区,7-9月为发病高峰期,10~49岁年龄组高发,以农民和学生为主。结论河南省斑疹伤寒发病以散发为主,应加强以灭鼠、灭虱、灭蚤、环境卫生整治及宿主动物监测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以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河南省手足口病的重复感染率、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 筛选《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河南省2009年首次感染手足口病并在2010年底之前发生重复感染的病例资料,应用SPSS13.0,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河南省手足口病的重复感染率为1.14%.首次感染和第二次感染的时间曲线基本一致,高峰均在4月份;重复感染率的地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2.9355,P<0.0001);男性重复感染率(1.2%)高于女性(1.03%)(x2=6.5237,P<0.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重复感染率呈下降趋势(Z=-23.8574,P<0.0001);城市儿童重复感染率高于农村(x2=7.57,P=0.0059).年龄是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的保护因素(OR=0.735,95% CI:0.591-0.913),农村亦是其保护因素(OR=0.463,95%CI:0.287-0.748).结论 应关注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状况,尤其是对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内菌种保藏材料及保藏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开展我国生物资源保藏保护,作者检索了国内十一五以来的相关文献,综述了我国菌种保藏材料及保藏技术、方法等方面的进展.目前,国内菌种保藏材料上仍多采用明胶片、滤纸片、乳类、糖类、液体中药等;保藏技术和方法上仍以低温或超低温冷冻冷藏等为主.提示国内在菌种保藏材料及保藏方法方面有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6.
孙建伟  许汴利  陈豪敏  康锴  王彦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4936-4937,4940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时间的聚集性,探讨集中度和圆分布法的应用.方法 应用集中度结合圆分布法对河南省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时间集中度M值为0.595.圆分布法平均角(α)对应日期即手足口病集中发病倾向时间为5月11日,5月11日前发病数占全年49.65%,5月11日及以后发病数占全年50.35%.发病时间的68.28%可信区间为3月11日~7月10日,此时间段实际发病数占全年病例总数的74.15%.平均角雷氏检验P<0.01.结论 2010年河南省手足口病发病具有较强季节性,流行高峰期为3上旬~7月上旬,集中发病倾向时间为5月中上旬.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实施1/2万碘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地甲病基本控制阶段流行病学规律进行了探讨。通过470962人的病情调查资料分析,显示居民患病率、7—14岁中小学生肿大率较防治前显著降低。罹病程度依然是重1=3.07%>重2=2.22%>轻=1.55%。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由防治前的少、青、中年患病率最高,改变为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10岁以上各年龄组,男女患病率有显著差异,因此。男女患病率比值应以10岁以上调查对象的统计结果计算,结果分别为重11:2.48、重21:2.98轻1:3.84。现患病人的分型构成与病区类型、年龄、性别有关;分度构成表现为Ⅰ—Ⅱ°病例占现患的绝大部分。4119份尿碘分析表明,居民缺碘巳得到纠正。居民尿碘均值在150—200μg/gCr。各类病区的均值有一定的差别,该差别可能是外环境缺碘程度不同所致。出于碘盐加工不匀,保管不善和碘剂的重复使用,尿碘实际排泄量与理论获碘量不符,尿碘低于25ug/ger 和高于1000ug/ger 者仍占一定比例。病区健康人,生理增大和现患病人的尿碘水平无显著差异。24小时甲状腺摄~(131)碘率显著降低,重1为18.83±8.36%,重2为16.20±10.02%轻为6.77±6.76%。血请 TT_3,TT_4和 TSH 测定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无发现甲亢、甲低病例。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可以预测,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定时期,地甲病流行病学规律仍会发生改变。我们认为,目前大面积的地甲病防治工作,应抓好碘盐质量、碘盐质量监测和病情监测工作。在保证碘盐从加工到食用过程中碘丢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降低碘盐浓度。对于现患病人的治疗,弥漫型应根据尿碘水平决定治疗措施,结节、混合型则应手术治疗,不应盲目重复使用碘剂。由于诊断水平和手段的局限,现患病人中有一部分病例属于其他甲状腺疾病,应普及和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水平,使这部分病人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 在中国,除上海市外,各省、市、区均报告有碘缺乏病(下简称 IDD)。作为一条规律,尽管 IDD 的流行在山区是严重的,但在平原地区、甚至沿海省份也发现了严重病区。1984年完成的一个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在28个省、市、区的2700个县中有  相似文献   
9.
<正> 缺碘性地甲肿在供碘以后,我省内已达到中央地办规定的控制标准,反映垂体—甲状腺机能状态的诸指标已转为正常,这些已被许多学者证实。但是在这些功能正常后缺碘地区与非缺碘地区表现是否相一致,目前尚未见报导。对此我们进行了研究,观察补碘后的缺碘性地甲肿流行区人群甲状腺机能同非缺碘区是否一致,同时探讨有无其它影响甲状腺机能状态的因素存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