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太原市妇幼保健机构运营状况,为机构自身建设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方法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机构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对太原市11个妇幼保健机构运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1太原市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市级和县级均为独立机构,地市级妇幼机构为差额/全额拨款单位,区级和县级妇幼机构则以全额拨款的方式为主。开展住院服务的机构占27.27%,不开展住院服务的占72.73%;2人力资源情况:与卫生部颁布的《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试行)》中规定的编制下限比较,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缺编112人,区级缺编17人,县级缺编60.50人。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地市级76.74%、区级77.03%、县级78.35%;3资产情况:地市级的固定资产和专业设备固定资产都远远高于区级和县级,但如果按人均固定资产计算则是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最高,其次为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区级最低;4运营情况: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年门诊量253 261人次,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县级的年门诊量5 520人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1太原市妇幼保健机构以独立形式和全额拨款为主;2太原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都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的现象;3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购建房屋面积严重不足,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4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业务开展有特色,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门诊服务则待提高,应积极探索妇幼保健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沈阳市妇幼机构运营状况,为机构自身建设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方法: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和相关调查表,对沈阳市16个妇幼保健机构运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①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市级和县级为独立机构,区级分别有9.10%机构隶属CDC,18.20%隶属医院;调查的56.25%的机构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5.00%为全额/差额拨款,18.72%为差额拨款;6.25%有住院服务,93.75%无住院服务。②人力资源情况:按照1986年卫生部颁布的《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中规定的编制标准,市级编制平均缺乏65人,区县级平均缺少30.73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学历和职称偏低;平均每个妇幼保健机构在职职工总数49.44人,市级127人,区县级44.27人;每个机构平均卫生技术人员39.75人,市级96人,区县级36人;按照1995年我国《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沈阳市市级75.59%不达标,区县级81.32%达标;市级机构本科以上学历占卫生技术人员的57.29%,区县级占22.22%;副高以上职称市级机构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4.38%;区县级机构占5.92%;市级机构保健人员与群体保健人员占职工总数的51.97%和7.09%,区县级机构占职工总数的43.82%和18.07%;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费用占机构业务年收入的6.92%,继续医学教育达标率99.19%。③资产情况:沈阳市级机构建房屋面积2 070 m2,区县级1199.18 m2。④运营情况: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平均总收入615.91万元,市级业务收入(含医疗和药品收入之和)2 100.45万元,区县级160.01万元。妇幼保健机构总收入构成显示,财政补助收入市级399.08万元,区县级316.64万元。沈阳市级每年门诊量60 490人次,区县级平均11 511.2人次。结论:①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以独立形式和全额拨款为主;②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不足;③市区县及购建房屋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④财政投入经费总额市区县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门诊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山西省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能力。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核实的方法,抽样调查山西省11个市级和119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儿童保健业务用房、人力资源、业务开展等情况。结果 山西省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儿童保健服务能力发展不平衡,部分机构业务用房紧张或不符合儿童保健业务用房规定。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儿童保健人员职称、学历较低,儿童保健业务单一,心理发育评估和干预能力亟待提高。结论 山西省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妇幼保健机构要针对各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特别是贫困县妇幼保健机构的儿童保健服务的薄弱环节进行业务支持,不断提高其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周红  张燕  万英  庄永彪  郑佳瑞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03-4507
目的:分析2006~2011年云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发展现状,为新医改进程中云南省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年度监测网络直报系统,连续6年收集云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相关数据信息,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云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1年云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在职职工总数、固定资产、业务收入、年门(急)诊人次及出院人次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8.8%、97.1%、168.7%、60.8%、72.1%。2011年全省平均每所妇幼保健机构以上指标分别为34.5人、450.1万元、262.8万元、29 338人次、624人次。结论:6年来,云南省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不断加大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使妇幼保健机构在物力、财力及服务能力方面均有较大提高,但妇幼保健机构缺乏人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自身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妇幼保健特点不突出等问题仍然是阻碍云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省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状况的调查,掌握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配置现状及产出发展趋势,并对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配置与产出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基于现代化的网络传输系统开发《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实现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信息网络实时直报。结果:①截至2005年底,28个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平均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81.4人。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者占16.5%,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41.3%。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平均拥有固定资产8 903.18万元,专业设备固定资产3 470.09万元,业务用房面积16 482.8平方米,床位227.0张。人均年业务收入15.63万元,人均年诊疗714.2人次,保健人员下基层525.9人天、为基层人员举办培训班11.3期,开展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37.2次。②与2002年相比,2005年卫生技术人员、固定资产、业务用房、财政补助收分别增长了1.6%、117.6%、48.4%、10.6%。③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产出,保健人员下基层天数、举办培训班期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次数、人均年业务收入、人均诊疗人次逐年上升。④资源配置与产出综合评价结果显示,7个较好的省级妇幼保健院,均为开展了临床服务的独立机构,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结论: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现有资源与其承担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不匹配,主要表现在,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欠缺,政府对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不足。另外,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有临床服务独立机构的资源配置与产出情况明显好于没有临床服务或者隶属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机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宏观政策调整对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机构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系统”相关数据,统计分析2012年~2019年间江苏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和运营等方面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2012年~2019年间,江苏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各项指标呈逐年增长趋势,开展住院服务的妇幼保健机构各项指标的平均水平高于未开展住院服务的机构。整体来看,开展住院服务机构的各项指标在2017年~2018年间年度增幅较为明显,未开展住院服务的各项指标(除固定资产总额和年业务收入)在2016年~2017年间增幅较为显著。结论:江苏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整体发展态势较好,生育政策、卫生与计生服务资源整合、分级服务等妇幼健康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进一步促进了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机构设置(有无住院服务)、不同地区(东、中、西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差异,从而为开展妇幼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加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数据,对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指标进行描述性和趋势分析。结果按卫生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试行)》中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配备40人的标准,在无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的比例为97.6%~98.6%。在有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东、中、西部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的比例分别为82.7%、89.4%和90.1%。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保健人员数,以及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在2004-2008年间无明显增加,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及人才分布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尤其西部地区妇幼保健人才队伍的数量和素质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0-2014年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和运营情况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2010-2014年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监测数据,从资源、服务及运营等方面对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及东、中、西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发展状况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人力资源、资产、服务提供及机构运营等方面指标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就机构固定资产、设备及门急诊人次指标而言,西部地区发展较快,水平逐渐高于中部地区。结论整体来看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数量与质量、财政补助收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应进一步加强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继续实施西部地区倾斜政策,同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自身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持续推进机构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十余年来卫生计生资源整合、合作开展工作情况,评价卫计合作的好处。方法整合扬州市计划生育指导所和市妇幼保健院,将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生殖健康等服务在同一平台展开,统一人事、财务、工作、考核奖惩管理。结果 2013年全市孕产妇保健管理率为99.9%;婚检率90.26%;妇女病普查率为98.03%;出生缺陷率为4.47%;婴儿死亡率为2.4%。合作后院所业务收入上升420%,职工平均收入上升212%,固定资产上升639%。结论卫生计生资源整合共享,有力推进了卫生计生工作同步发展,呈现出"1+1>2"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状况,为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通过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收集2005—2011年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服务提供及运营情况等数据,并对东、中、西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配置、服务提供以及运营等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我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资源配置、服务提供、机构运营等方面均有所增长,东部地区发展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各地区均存在人员编制不足、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与职称不高、政府投入不足等现象。结论应进一步增加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投入,提高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朱颖贤  梁志江  蔡敏  王雄虎 《现代医院》2023,(4):497-500+504
目的 了解广东省区域间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现状和差异,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2019年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运营表和妇幼卫生年报资料获取相关指标的数据,分析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按照行政区划,将广东省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4个区域,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4个区域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广东省目前共有120家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其中珠三角48家、粤东19家、粤西18家、粤北35家。在硬件资源配置方面,珠三角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每千人口床位数为0.21,比粤东和粤西地区高,而且每机构的业务用房面积、固定资产和万元以上设备台数均比其他三个地区高。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珠三角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最高,为0.38,且每机构的正副高人员数和硕博士人员数也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地区。在服务能力方面,珠三角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和年活产数分别占全省的74.1%、57.51%和50.38%,珠三角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医学遗传与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心理卫生、儿童五官保健、高危儿管理和乳腺保健的服务项目开展比...  相似文献   

12.
包桃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4,(17):2657-2660
临潭县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是卫生局下设的二级医疗机构,承担着10万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工作。该研究运用相关的文献和实地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临潭县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如人员严重不足,工作负荷量大,保健水平相对偏低等。临潭县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有如下特点:专科模式向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方向发展,预防为主的妇幼保健,护理成为保健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村级保健人员具有无可替代的初级保健作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有复杂多样的职能,如完成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对该辖区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妇幼卫生服务进行考核与评价,组织实施该辖区母婴保健技术培训,负责该辖区妇幼卫生信息的统计等。结合具体实际,提出建议政府加大对妇幼保健机构投入,建立妇幼保健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机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环节,培训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素质等观点。对促进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二孩政策"背景下系统分析山东省妇幼保健资源配置状况,为进一步优化妇幼保健资源配置、应对急剧增长的妇幼保健服务需求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基尼系数评价分析方法。[结果]山东省妇幼保健资源的规模一直处于稳步增长态势;2014年每万人口拥有妇幼保健机构床位数1.66张及妇幼保健卫生技术人员2.18人;保健机构床位资源和卫生技术人员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及0.23;山东省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以35岁以下年轻人员为主,学历以大专为主(占42.58%),职称以初级为主(占60%)。[结论]山东省每万人妇幼保健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保健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较好。为应对"二孩政策"下急剧增长的妇幼保健服务需求,山东省应稳步提高妇幼保健资源的规模,重视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一步优化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和职称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全国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服务开展及医务人员工作负担情况,掌握妇幼保健机构人员配置状况对其服务开展的影响,为政府决策部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及制定卫生人力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根据《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的要求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抽取了432所妇幼保健机构开展调查.调查妇幼保健机构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服务开展情况、未开展的原因以及人员配置.结果 省级、市级、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岗职工总数分别超过原核定编制数的66.3%、45.1%和28.2%.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和妇女保健未开展服务项目的比例均超过25%,其中43.6%是由于人员数量不足,13.4%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未开展的比例为45.7%,其中35.2%的原因是由于人员数量不足造成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服务中未开展服务项目的比例均高于省、市两级机构,人员不足和技术水平受限分别占38.4%和29.2%.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未开展项目的比例为11% ~ 13%;三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名医生日均门诊量分别为28.5人次、18.9人次和13.6人次,每医生日均负担住院床日分别为3.2、2.9、1.7床日.结论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均存在明显的人员编制不足、人员数量和能力不足的情况,工作负担高于综合性医院,影响了妇幼保健机构业务的开展和服务的提供,建议增加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配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变目前人力严重不足的现状,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贫困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现状,为健康扶贫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提高贫困地区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能力。方法 :在全国832个贫困县的737个妇幼保健机构开展问卷调查,对机构的卫生人员数量、构成和质量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贫困县妇幼保健机构的平均卫生人员为66人,卫生技术人员52人,医护比1∶0.88,卫生技术人员高级和中级职称占比为6.07%和27.32%,研究生和大学学历占比为0.20%和20.30%。结论 :贫困县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应增加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优化卫生人才结构,提高卫生人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贫困县妇幼卫生服务现状,为改善贫困县妇幼卫生服务、实现精准脱贫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全国832个贫困县737个妇幼保健机构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孕产妇分娩情况、妇幼保健机构孕产妇服务能力情况和孕产期保健水平。结果 2014年平均每贫困县的孕产妇在县级医院分娩占55.35%,其中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分娩占22.23%;妇幼保健机构剖宫产人次数占分娩人次数的36.78%;高危孕产妇率为17.92%,孕产妇死亡率为17.68/10万。结论贫困县县外分娩比例大;剖宫产中非因病理产科问题占比高;中西部地区住院分娩率低;高危孕产妇和孕产妇死亡率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东营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能力方面的基本状况,为做好儿童保健学科建设,增强服务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考近年国内有关文献设计调查表,对东营市内6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2012年儿童保健服务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能力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2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的管理情况和儿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3基本儿童保健服务项目开展较好,高端专科保健服务开展少。结论东营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的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但各县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专科服务能力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山西省妇幼保健机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山西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现状,为机构自身规范化管理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指导信息。方法:借助国家妇幼保健中心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对山西省131所妇幼保健机构2009年的人力资源、设备情况、收支情况等信息资料进行描述。结果: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卫生技术人员达标率低;妇幼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偏低、结构欠合理;妇幼保健机构特别是基层妇幼保健机构设备落后,后续发展资金剩余不足。结论:①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合理进行人员配置,合理引进人才;②努力加强妇幼保健队伍人员素质建设;③增加资金投入,改善设备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山西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卫小春2015年,山西省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的内容将从单纯的医疗资源,扩展到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卫生监督、计生技术等公共卫生计生服务领域,实现卫生计生资源的全面下沉。基层卫生计生服务是保障群众健康的"前哨",而构建分级诊疗的根基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否真正承担起首诊和合理转诊的责任。2015年,山西省将加大医疗卫生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力度,把资源下沉的内容从医疗服务扩大到公共卫生服务和计生技术服务等各个领域,把资源下沉的链条从县级延伸到乡镇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投向基层。  相似文献   

20.
广东39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广东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现状,为政府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结合机构的资质续证工作,调查广东省通过续证评审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分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非珠江三角洲地区),统计分析各机构人员、设备、技术能力、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前后变动状况.结果 共调查39家续证机构.各地职业卫生投入有了明显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加4.02亿元,工作用房增加7.72万m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增加357名(45.71%),高级职称人员增加62人(45.59%),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增加212人(59.05%),每万名职工增加职业卫生技术人员0.21名.新增各类仪器设备1 091台(套),职业卫生检测认定项目增加323项.结论 2004-2008年间,广东39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非珠江三角洲地区机构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以适应工业迅猛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