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氧化应激与细胞外基质胶原沉积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平衡法检测31例IPF患者血清PCⅢ和LN浓度,采用硫巴比妥酸反应底物法(TBARs)进行血清MDA测定。结果 IPF患者血清MDA、PCⅢ、LN与健康对照对比明显升高(P〈0.01)。血清MDA与PCⅢ、LN呈显著正相关(r=0.896,P〈0.01;r=0.832,P〈0.01)。结论随着IPF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MDA的升高,血清细胞外基质成分PCⅢ、LN均有升高趋势,说明脂质过氧化可能促进细胞外基质PCⅢ、LN的合成,使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加,促进了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血硫化氢与细胞外基质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平衡法检测30名IPF患者血清PCⅢ、LN和HA浓度,用比色法测定血浆H2S浓度,并用SPSS 19.0软件对实验结果和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IPF患者PCⅢ、LN和HA含量与健康对照对比明显升高(P<0.01),而H2S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②血清H2S与PCⅢ、LN和HA呈负相关(r=-0.389,P<0.05;r=-0.715,P<0.01;r=-0.687,P<0.01).结论 随着IPF患者H2S浓度下降,血清细胞外基质成分PCⅢ、LN和HA均有升高趋势,说明内源性H2S可能参与IPF的疾病过程,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粘连蛋白(LN)水平与临床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9例已确诊的IPF患者进行呼吸困难程度调查、拍摄常规胸片、检查血气及运动肺功能后得出临床影像生理(CRP)评分,根据CRP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低分组、高分组,与健康对照组同时测定血清PCⅢ和LN水平,并对各组PCⅢ、LN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1)CRP评分与PCⅢ测量值作等级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s′=0.723 8(P<0.01),呈正相关关系。低分组与对照组血清PCⅢ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2 3),高分组与对照组、低分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 CRP评分与LN测量值作等级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s′=0.622 7(P<0.05),呈正相关关系。血清LN水平低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组与低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CRP评分系统可评估IPF患者病情程度,血清PCⅢ及LN水平可作为评价肺间质病变活动性的重要的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患者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转化生长因子 - β(TGF - β)含量的变化 ,并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Ⅲ型前胶原 (PCⅢ )水平作为胶原代谢的标志 ,探讨TGF - β在IPF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正常对照组 8例 ,IPF组 16例 ,行支气管镜检查后取BALF并同时抽血留取血清 ,采用ELISA法测定BALF中TGF - β、PCⅢ水平及血清中TGF - β水平。 结果 :IPF组BALF中TGF - 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血清中TGF - β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IPF组BALF中PCⅢ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IPF组BALF中TGF - β水平与PCⅢ水平呈线性正相关 (γ =0 .79,P <0 .0 1) ;IPF组患者BALF中TGF - β水平和血清中TGF - β水平呈线性正相关 (γ =0 .77,P <0 .0 1)。 结论 :IPF患者肺内TGF - β表达水平升高 ,其变化水平与肺内成纤维细胞的活动性及胶原代谢的活动性相关 ,推测TGF - β是促进IPF患者肺内胶原代谢及肺纤维化形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氮质血症患者(A组)、30例尿毒症患者(B组)及35例正常人(C组)血清中HA、LN、PCⅢ、C-Ⅳ及肌酐(Cr)浓度,并分组进行两两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的HA、LN、PCⅢ及Cr水平与C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而C-Ⅳ的差别却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的HA、LN、PCⅢ、C-Ⅳ及Cr水平与A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在所有患者人群中,四项指标与Cr均呈正相关(均P<0.05).B组血清HA值与LN、PCⅢ,LN与C-Ⅳ呈正相关(均P<0.05);LN与PCⅢ,HA与C-Ⅳ,PCⅢ与C-Ⅳ之间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HA、LN、PCⅢ和C-Ⅳ四种细胞外基质成份血清水平变化与肾功能损害程度有关,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尿毒症患者细胞外基质四种成份血清水平之间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慢性重型肝炎在肝硬化前期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的含量变化.方法 对6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A、LN、IV-C、PCⅢ的测定并分析.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血清HA、LN、IV-C、PCⅢ含量在肝硬化前期处于高水平.结论 测定血清HA、LN、Ⅳ-C、PCⅢ能反映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轻重,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含量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和酶法分别对25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血清HA、LNI、V-C、PCⅢ及TBA水平含量测定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肝病各组之间HA、LN、PCⅢ、Ⅳ-C及TB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HA、LN、Ⅳ-C、PCⅢ及TBA升高趋势为: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CAH)(重度)<肝硬化组(LC)<肝癌组(HCC);各组患者血清HA、LN、Ⅳ-C、PCⅢ及TB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测定血清HA、LN、Ⅳ-C、PCⅢ及TBA水平既能反映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轻重,又能了解肝细胞炎症活动及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1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并与肝组织活检纤维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肝纤维化活动水平及程度呈密切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能较好地反映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慢性化程度和肝纤维化的活动水平及程度,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72例急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HA、PCⅢ、Ⅳ-C和LN水平。结果 血清中HA、PCⅢ、Ⅳ-C和LN的水平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依次升高,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明显高于急性肝炎(P<0.05)。结论 测定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对肝纤维化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和酶标法分别检测217例肝病患者的血清TBA、HA、PCⅢ、Ⅳ—C、LN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肝病不同程度间TBA与HA、PCⅢ、Ⅳ—C、LN水平升高有显著差异,大多数组血清TBA、HA、PCⅢ、Ⅳ—C、LN水平均随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结论:联合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BA、HA、PCⅢ、Ⅳ—C、LN水平,不仅能反映肝纤维化的轻重,又能了解肝细胞炎症活动,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腺苷酸脱氨酶( ADA)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 HA)、层黏蛋白( LN)、IV型胶原( C IV)及Ⅲ型前胶原( PC Ⅲ)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乙型肝炎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ADA活性,HA、LN、C 1V、PC 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ADA活性,HA、LN、C IV、PC 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测定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DA的活性与HA、LN、C IV、PCⅢ水平的变化,既能了解乙型肝炎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又能反映肝纤维化趋势,对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早期进行诊断、治疗,减少肝硬化的发生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峰  司端勤  朱维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0):1244-1246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176例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和92例健康查体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HE水平。结果:随着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升高,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HA、LN、Ⅳ·C,PCⅢ水平逐渐升高,血清CHE活性逐渐降低,血清CHE活性与HA、LN、Ⅳ·C、PCⅢ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0.958、-0.964、-0.971。结论:血清CHE水平是反映肝实质细胞损伤和肝纤维化程度的敏感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测定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含量,探讨四项指标在肝病患者向肝纤维化发展过程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130例肝病患者和11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进行以上四项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肝病组之间HA、LN、PCⅢ及CⅣ水平含量与正常健康查体组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急性肝炎组HA、LN、PCⅢ及CⅣ有轻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轻度肝炎时HA、LN、PCⅢ及CⅣ仅轻度升高,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在慢性肝炎中重度及肝硬化、肝癌时,HA、LN、PCⅢ及C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肝炎时,PCⅢ的灵敏度最高,可达70%.慢性肝炎轻度时HA灵敏度最高为44%.慢性肝炎中重度时HA的灵敏度可达95%.肝硬化和肝癌组HA和CⅣ的灵敏度都超过90%.结论 HA是诊断肝炎及纤维化最灵敏的指标.联合检测血清HA、LN、PCⅢ及CⅣ水平能够反映出肝病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程度高低,对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层粘蛋白(LN)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和酶标法分别检测217例肝病患者的血清TBA、HA、PCⅢ、IV—C、LN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肝病不同程度间TBA及HA、PCⅢ、IV—C、LN水平升高差别有显著性,大多数组血清TBA、HA、PCⅢ、LN水平均随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结论:联合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BA、HA、PCⅢ、IV—C、LN水平,不仅能反映肝纤维化的轻重,又能了解肝细胞炎症活动,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G(IgG)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及放免法(RIA)测定6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8例肝硬化(LC)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gG、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IgG、HA、LN及PC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 1);慢性乙型肝炎 中度组HA、PCⅢ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硬化组IgG、HA、LN、PCⅢ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0.01),各指标水平均以肝硬化为最高。肝硬化Ⅲ、Ⅳ期IgG、HA、LN、PCⅢ水平明显高于0、Ⅰ、Ⅱ期(P<0.05或P<0.01),Ⅳ期 IgG、HA、LN及PCⅢ水平明显高于Ⅲ期(P<0.01),0~Ⅱ期各组LN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IgG、HA、LN及PCⅢ水平随肝纤维化分级升高而增高 (P<0.01或P<0.05)。结论:IgG水平及HA、LN、PCⅢ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相一致,可作为肝纤维化动态观察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逢梅 《广西医学》2004,26(11):1616-1617
目的 探讨各型慢性肝病中血清透明质酸 (HA)、层黏蛋白 (LN)、Ⅲ型前胶原肽 (PCⅢ )含量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 (RIA法 )检测 2 5 8例各型慢性肝病患者及 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A、LN、PCⅢ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慢肝轻、中、重组、重肝及肝硬化组血清HA、LN、PCⅢ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HA、LN、PCⅢ水平及异常率随炎症分级上升而增加。结论 血清HA、LN、PCⅢ仅能反映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对慢性肝炎纤维化诊断及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技术对100例慢性肝炎患者和40例健康体健者的血清进行血清HA、LN、PCⅢ、ⅣC含量的测定,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40例正常对照血清HA、LN、PCⅢ、ⅣC较中度肝炎和重度肝炎以及肝硬化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与轻度肝炎患者未见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组血清HA、LN、PCⅢ、ⅣC含量较轻度、中度、重度以及健康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1)血清HA、LN、PCⅢ、ⅣC含量在慢性肝炎者中均有升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脏的实质性损伤.(2)血清HA、LN、PCⅢ、ⅣC含量有助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联合检测148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A、PCⅢ、IV-C和LN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血清HA、PCⅢ、IV-C和LN水平在慢性肝炎中度、高度及肝硬化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联合检测HA、PCⅢ、IV-C和LN含量可较好的反映肝纤维化及肝实质损害的程度,并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酶标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转化因子-β1(TGF-β1),放免法检测转化因子α(TGF-α)、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和层粘蛋白(LN).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TIMP-1、HA、PCⅢ、C-Ⅳ和L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MMP-1、TGF-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标志物中TIMP-1、HA、PCⅢ、C-Ⅳ和LN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MMP-1、TGF-β1价值欠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期前胶原(PCⅢ)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水平,采用肝组织活检,对其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分别进行分级和分期,分析上述3个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血清HA、LN、PCⅢ含量随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变化而改变,其中HA敏感度较高,在G1,2S2期升高幅度明显增大,LN与PCⅢ则分别在G3S4期和G3S3期才有大幅上涨.病理变化与2项或3项异常符合率分别为27.54%和72.46%,提示以上3个血清学指标能够反映出慢性乙型肝炎的严重程度,但若仅用单项指标来反映炎症和肝纤维化的程度,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差.结论 血清HA、LN、PCⅢⅡ水平检测可用于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及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