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复方决明提取物的降压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复方决明提取物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肾素活性(RA)、内皮素(ET)、心钠素(ANP)、醛固酮(ALD)等血压相关物质的含量。利尿实验测定尿量。结果 不同剂量的复方决明提取物均能降低SHR大鼠血浆的ANGⅡ含量和RA,但对ALD,ET,ANP及尿量均无影响。结论 复方决明提取物的降压作用与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有关,而与ALD,ET,ANP及尿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其对ANGⅡ、ANP及ET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Iso 1 mg·kg-1·d-1,背部皮下注射,连续10 d,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给予不同浓度的拳参正丁醇提取物或NS,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称重,麻醉后断头取血,取心脏称重后计算左心重量参数;放免法测定血浆ANGⅡ及心肌组织ANP和ET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左心室重量参数明显提高,血浆ANGⅡ及心肌组织ET含量升高、心肌组织ANP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拳参正丁醇提取物治疗组左心室重量指数下降,血浆ANGⅡ及心肌组织ET含量下降、心肌组织ANP含量升高.结论 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升高扩血管物质ANP及降低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ET和ANG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心钠素(ANP)的影响,探讨不同穴位对SHR血压影响的规律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HR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曲池组、足三里组、神门组、肩髃组及尾尖组,每组10只。10只同体重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分别电针"曲池""足三里""神门""肩髃"及尾尖,连续波,频率2Hz,强度2mA,电针30min。使用无创血压测量系统检测针刺前后各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AngⅡ、ALD及ANP含量。结果:曲池组、足三里组、神门组收缩压及舒张压较针刺前及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肩髃组、尾尖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针刺前及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池组和神门组治疗后收缩压低于肩髃组和尾尖组(P<0.05);曲池组、足三里组及神门组舒张压较肩髃组及尾尖组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血浆AngⅡ显著低于正常组,血浆ALD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曲池组、足三里组、神门组血浆AngⅡ及足三里组、神门组ALD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神门组血浆AngⅡ及ALD水平低于尾尖组(P<0.05)。模型组血浆AN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神门组血浆ANP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和肩髃组(P<0.05)。结论:电针"曲池""神门""足三里"可以即刻降低SHR血压,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对血浆AngⅡ、ALD及ANP的调整作用有关,并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心益气汤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大鼠心肌肥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实施肾上腹主动脉部分结扎术。假手术组和手术组不予治疗,强心益气汤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于术后第4周开始分别给予低剂量(24g生药/kg)、高剂量(72g生药/kg)强心益气汤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于术后第8周分别测定各组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左室质量指数(LVMI)、心肌细胞直径(MD)和血浆AngⅡ、ALD、ANP含量。结果:(1)强心益气汤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大鼠血浆AngⅡ、ALD、ANP含量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浆AngⅡ、ALD含量升高,ANP含量降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可见AngⅡ、ALD含量降低,ANP含量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2)强心益气汤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大鼠心肌肥厚和心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左室质量指数、心肌细胞直径均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肥大,核成方形,间质增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左室质量指数、心肌细胞直径、病理形态学变化都有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强心益气汤可对抗腹主动脉结扎所致心脏重构的影响,阻止和延缓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部分机制可能与减少机体AngⅡ、ALD和升高ANP机体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电针对急性脑缺血家兔环核苷酸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军  李汉先 《中国针灸》1996,16(5):38-40
28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8只)、急性脑缺血组(8只)和针刺组(12只)。夹闭家兔两侧颈总动脉使颅内血压急剧下降,造成急性脑缺血。分别测定正常、夹闭时和电针“人中”穴后家兔下丘脑及血浆中cAMP、cGMP和AⅡ含量。结果发现:急性脑缺血时,cAMP、cGMP浓度和cAMP/cGMP比值下降,脑中AⅡ浓度下降而血浆AⅡ水平升高。针刺“人中”后,可明显升高脑及血浆cAMP和AⅡ水平。  相似文献   

6.
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ET、NO和CGR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电针双侧“内关 间使”穴对急性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含量的影响 ,探讨针刺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及心包经穴与心脏相关联系的机制。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 ,血浆中的ET和CGRP含量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 ,NO含量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结果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ET含量明显降低 ,NO含量显著升高 ;电针“内关 间使”穴后血浆ET含量显著升高 ,NO含量显著下降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及电针“内关 间使”穴对血浆CGRP含量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ET和NO可能参与电针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以及心包经穴与心脏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针保护和修复血脑屏障的可能机制 ,为临床应用电针治疗急性脑梗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家兔自体血栓栓塞建立急性脑梗塞家兔模型 ,电针刺激督脉经穴百会、水沟治疗 ,观察电针对急性脑梗塞家兔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含量及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电针对急性脑梗塞家兔血脑屏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模型组脑组织中SOD水平显著降低 ,MDA含量显著升高 ;而电针组脑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 ,MDA含量显著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脑组织病理观察表明 :模型组血脑屏障破坏严重 ,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破坏程度显著减轻。结论 :电针对急性脑梗塞家兔血脑屏障具有明显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脑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 ,从而清除氧自由基 ,减少血脑屏障的破坏 ,减轻脑梗塞后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影响.方法: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及双抗夹心法检测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清(血浆)中PAF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内关穴后30min家免血清中PAF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可以调节血清(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含量,改善缺血心肌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DSS)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NO、ANG Ⅱ和ANP含量的变化。方法:应用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高、中、低剂量的DSS。测定冠脉流量、左心室收缩压及心肌组织NO、ANG Ⅱ和ANP含量的变化。结果:各剂量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均能有效地增加冠脉流量,增强左心室收缩压;三种剂量的DSS均能升高心肌组织NO含量(P<0.05);高剂量的DSS使心肌组织ANG Ⅱ(P<0.05)含量降低,低剂量的DSS使ANP含量升高(P<0.05)。结论:DSS可通过增加NO、ANP的合成,减少ANG Ⅱ的释放,扩张冠脉,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拳参正丁醇提取物(PBNA)的水溶性成份PBNA-413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ANGⅡ、ET及ANP含量的变化.方法:应用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高、中、低剂量的PBNA-413,放免法测定冠脉流量、左心室收缩压及心肌组织ANGⅡ、ANP及ET含量的变化.结果:PBNA-413能增加冠脉流量;使左心室收缩压升高;低剂量的PBNA-413能使心肌组织ANGⅡ及ET含量降低,使ANP含量升高.结论:PBNA-413可通过扩张冠脉、增强心肌收缩力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PBNA-413降低收缩血管的物质ANG Ⅱ和ET含量及升高舒张血管的ANP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用添加法比较不同浓度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和凝胶分离液抗凝作用的影响。结果:添加草酸铵浓度在1.8~21.3mg/ml范围内,对固形物含量15.8~31.6mg/ml的提取液和14.6~29.1mg/ml的凝胶分离液的TT值增加成正相关。结论: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凝胶分离样品的抗凝作用均有增强作用,随提取液浓度降低影响增大,而随凝胶分离液浓度增大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2.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1995-2001年中药内治、外治疗法及针灸治疗黄褐斑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大黄素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胰腺组织细胞转化因子β1(TGFβ1)的表达、DNA合成及总蛋白含量的影响,从胰腺再生角度探讨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雨蛙肽(caerulei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于大黄素治疗前后6、24、48、72及96h处死大鼠。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胰腺组织TGFβ1mRNA表达,同位素体外掺入法测定胰腺组织DNA合成以及Lowry′s法测定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结果大黄素治疗后血清淀粉酶显著下降。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炎诱导后6h未见TGFβ1mRNA表达。TGFβ124h后出现表达,72h时达高峰。大黄素治疗后6h即可检测到TGFβ1mRNA表达,且24、48h时表达均较非治疗组显著增强,并于48h时达最大值。同时胰腺炎诱导后72h,胰腺组织DNA合成显著下降,大黄素治疗后96hDNA合成明显增加,胰腺炎诱导后48h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下降,大黄素治疗后96h显著增加。结论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因子TGFβ1基因表达增强,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刺激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合成,增加胰组织DNA合成和蛋白含量,参与胰腺细胞修复、再塑过程。  相似文献   

16.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丁胺卡那霉素(AMK)单用及AMK与苯唑青霉素(OXA)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OXA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病源候论》在皮肤病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 ,该书着重讨论了皮肤病的命名、分类、病因病机 ,并阐发了《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理论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先天肾虚仔鼠发育过程中皮肤内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补肾填精法在生长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只雌雄比例为2∶1的大鼠进行配对,复合应激法刺激孕鼠构建先天肾虚仔鼠模型,根据将孕鼠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正常组,肾虚组,左归丸低、高剂量组(2,8 g·kg-1)。正常组不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肾虚组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造模给予左归丸悬浊液灌胃。切取出生后21 d仔鼠的背部皮肤,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仔鼠皮肤显微结构形态,测量真皮层和表皮层厚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仔鼠皮肤分泌型糖蛋白3a(Wnt3a)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和蛋白表达量,免疫双荧光检测皮肤内自噬指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人死骨片1-泛素结合蛋白p62(SQSTM1-p62)的表达。结果:正常组仔鼠皮肤层次清楚,结构正常,肾虚组真皮层胶原排列疏松,左归丸低、高剂量组皮肤组成基本正常;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仔鼠在皮肤的表皮层增厚,真皮层变薄(P<0.05);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厚度的改变明显恢复(P<0.05)。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仔鼠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同时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的LC3的表达上调,SQSTM1-p62表达下调;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可以逆转SQSTM1-p62和LC3的异常表达(P<0.05)。结论:左归丸可以通过增加仔鼠皮肤内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的表达,下调皮肤细胞自噬水平,改善先天肾虚仔鼠皮肤异常发育。  相似文献   

20.
中风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中风先兆证是与中风病有密切联系的临床综合症,它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以反复发作的眩晕、一过性偏身麻木、瘫软、语涩、晕厥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一部分患者可发展为中风病。大多患者如能及时治疗和调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