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雌激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SMC)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为对象 ,观察正常对照组、去卵巢组及去卵巢 +雌二醇治疗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 :雌二醇治疗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较去卵巢组相比明显减少(P>0 .0 5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雌二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 ,可能是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药物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了在血管紧张素Ⅱ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和卡托普利、氯沙坦及二者舍用对其影响。结果:血管紧张素Ⅱ中低剂量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无明显作用,大剂量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单用氯沙坦对细胞凋亡无明显作用,卡托普利有一定的作用,二者合用时明显增加凋亡率。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具有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作用,大剂量作用尤为明显;合用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可明显增加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分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多倍体细胞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选取普通级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只,雄性,8月龄,大约3 kg;普通级SD大鼠2只,雄性,8周龄,大约200 g。人大隐静脉为2例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修补血管所得。在麻醉日本大耳白兔和大鼠后开腹腔获取下腔静脉,采用多种酶组合的消化液消化兔、大鼠以及人的静脉血管得到适合流式细胞检测的静脉血管平滑肌单细胞悬液,用碘化丙啶标记细胞,利用细胞流式仪分析兔、大鼠以及人的静脉血管平滑肌单细胞悬液各5 000个细胞,检测细胞DNA含量,DNA含量翻倍的细胞为多倍体细胞。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验证阳性对照HEK293细胞系中的多倍体的存在。结果流式结果显示分析的5 000个细胞中,阳性对照HEK293细胞的多倍体细胞为1 355个(27.1%),从2例患者中取得的大隐静脉多倍体细胞为310个(6.2%)和250个(5.0%);2只大鼠的下腔静脉平滑肌细胞中多倍体细胞为360个(7.2%)和450个(9%);2只兔的下腔静脉平滑肌细胞中多倍体细胞分别为270个(5.4%)和305个(6.1%)。结论成年的静脉血管包括人大隐静脉的平滑肌细胞中普遍存在一定比例的多倍体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肿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模型ECV304 -SKOV3和L929-H22 细胞 ,用免疫细胞化学测定促进血管形成因子的表达、RT -PCR测定其端粒酶活性 ,并与亲代细胞比较。结果 :ECV304 -SKOV3细胞和L929-H22 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明显强于亲代细胞ECV304、L929,分别为0.778±0.011、0.875±0.026、0.692±0.014、0.684±0.012(P<0.001)。ECV304 -SKOV3细胞表达血管形成因子MMP -9、bcl -2增强 (P<0.05) ,TN减弱(P<0.05) ;L929-H22 细胞表达MMP -9、TGF -β1、TN、bcl-2增强 (P<0.01) ;二者表达PCNA增强 (P<0.01)。结论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存活能力、血管形成因子表达增强 ,可能参与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脂联素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复苏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脂联素对TNF-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CAM-1、ICAM-1蛋白及mRNA的影响.结果 TNF-α(10 ng/ml)刺激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CAM-1和ICAM-1表达明显增强(P<0.01);脂联素对其则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 脂联素可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CAM-1和ICAM-1的表达,这可能对减轻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福辛普利对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并研究福辛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调控基因Fas、Bcl-2表达的变化和福辛普利对其的影响。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基因表达有较明显的诱导作用。福辛普利可抑制AngⅡ作用,对细胞凋亡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可影响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具有一定的的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作用和调节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尤其大剂量作用较明显。而福辛普利可明显抑制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角度探讨粉防己碱逆转肾血管性高血压血管重构的机制。方法:两肾-夹法制备肾性高血压模型,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主动脉和尾动脉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凋亡数量;[3H]-TdR掺入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粉防己碱对培养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粉防己碱能够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并使低血清和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粉防己碱逆转肾性高血压大鼠(RHR)血管重构的机制可能与诱导和敏化RHR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1 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 1.1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病理机制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病理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由血管中膜伸入到血管内膜后,成为粥样斑块和纤维斑块的细胞成分.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由该细胞成分大量分泌,从而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管腔变细[1].②PTCA术后再狭窄中的病理作用:研究表明,在PTCA术后数小时至数天里,可以产生血管损伤.根据血管损伤时期,可分为前期与后期.由冠脉血管痉挛所致血管狭窄称之为前期血管损伤[2].当血管内皮受损后,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则由静止-收缩的状态改变成为增殖-合成的情况.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相关的细胞因子作用下加速增殖.从而加快血管平滑肌细胞向血管内膜迁移,最终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4,(31):2898-2901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对人肺癌A549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黏附试验观察粉防己碱对A549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通过细胞迁移试验检测粉防己碱对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血管生成拟态试验观察粉防己碱对A549细胞体外类血管生成的作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粉防己碱对A549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5、10、20μmol/L粉防己碱作用A549细胞30 min后,细胞的黏附作用受到抑制,并与浓度呈正相关;与对照比较,5、10、20μmol/L粉防己碱处理A549细胞12、24 h后,A549细胞迁移数减少,A549细胞管腔形成数明显减少,管腔长度明显缩短;A549细胞以粉防己碱处理后,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VE-cadherin、VEGF的表达减弱。结论:粉防己碱可抑制A549细胞黏附、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拟态,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VE-cadherin、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家兔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体外培养的成功率。方法以传统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中的组织块贴壁法为基础,从动物选择、培养基配制、血管取材、组织块的大小和接种间距、培养液的量及换液量、细胞传代的时机等多个重要环节进行改进;用倒置显微镜、电镜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用平滑肌细胞特异性α-肌动蛋白(α-actin)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台盼蓝检查传代细胞的存活率大于97%;光镜下见培养细胞平行排列呈长梭形及"峰、谷"样结构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培养细胞中VSMC的纯度为97%;电镜技术观察到VSMC完整的超微结构。结论此培养方法能提高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的成功率,传代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稳定性好,可作为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吡咯列酮通过内质网应激致凋亡途径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影响。方法利用β-甘油磷酸钠联合丙酮酸钠制备钙化血管平滑肌细胞模型,予不同浓度(10、50、100μmol/L)吡咯咧酮干预。用Von Kossa染色及茜素红S染色观察细胞钙化程度,用甲基百里香酚蓝法测定各组细胞中钙含量,磷酸苯二钠法测定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PPAR-γ、GRP78和caspased-12表达。观察吡咯列酮通过内质网应激致凋亡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钙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其钙含量、ALP活性较普通细胞增多(P<0.01),而吡格列酮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钙化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含量、ALP活性,以及PPAR-γ、GRP78、caspase-12m RNA表达(P<0.05)。结论吡咯列酮通过内质网应激致凋亡途径作用可促进β-磷酸甘油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其作用可能与PPAR-γ及GRP78、caspase-12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粘附分子是指由细胞合成、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外,介导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基质粘附的一大类分子。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粘附分子包括整合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和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molecule-1,VCAM-1)在白细胞向激活的内皮细胞粘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的作用已比较清楚,但几年前有人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的内膜平滑肌细胞也表达ICAM-1和VCAM-1,这就引起了与这些分子相关问题的探讨。本文就ICAM-1和VCAM-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的调节及在动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毛茛有效部位D1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人胃癌细胞MGC803血管生成拟态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粘附实验检测毛茛有效部位D1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粘附作用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D1对MGC80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Matrigel肿瘤细胞类血管生成模型观察D1对MGC803体外类血管生成的影响;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D1对MGC803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的作用。结果毛茛有效部位D1可有效地抑制人胃癌细胞MGC803细胞粘附、细胞迁移和人胃癌细胞MGC803介导的血管生成拟态并呈剂量依赖性。半定量RT-PCR实验结果显示,D1能明显抑制MGC803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Sema 4D、VE-Cadherin、MMP2和Integrinβ5的表达。结论毛茛有效部位D1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Sema 4D、VE-Cadher-in、MMP2和Integrinβ5的表达来抑制人胃癌细胞MGC803细胞粘附、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拟态,提示毛茛有效部位D1是一个抗胃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血管重塑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温进坤 《河北医药》2002,24(5):331-332
血管重塑(vascular remodeling)是指血管内径或血管内径和血管壁厚度的适应性变化,其结构变化包括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增加;功能变化表现为顺应性降低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发生改变等。血管重塑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诱发的多基因、多因素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是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中的一种,其特征是良性平滑肌细胞、脂肪细胞和血管呈不同比例存在,发病率较低,尚缺乏统一的指南或共识。本文报道了1例子宫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疗经过,同时通过文献复习的方式探讨PEComa的临床表现、诊断、分子机制、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骨桥蛋白(osteopontin)是细胞外基质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性蛋白,因其介导骨细胞与骨基质的连接、参与骨基质矿化和重吸收过程而得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骨桥蛋白在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中的表达明显上调,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和外膜细胞的迁移,被认为是血管损伤后修复过程中重要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能否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细胞凋亡在再狭窄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取正常兔髂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及再狭窄髂动脉血管中膜组织进行平滑肌细胞培养,[3H] TdR参入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维拉帕米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通过电镜观察,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了解各组平滑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维拉帕米诱导下,平滑肌细胞的变化具有凋亡的典型特征。血管成形术后,细胞增殖及凋亡系统均被激活,再狭窄组细胞增殖程度增加26%,细胞凋亡激活程度增加19%,二者比例失衡。结论维拉帕米能够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而平滑肌细胞凋亡的相对减少在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分泌功能失调与平滑肌细胞增殖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是血管壁两种主要细胞,两者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源于循环因子和血管壁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内皮细胞损伤等所导致的分泌功能失调和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而引起的血管腔狭窄和痉挛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病理基础。本文从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状态下血管内皮分泌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细胞外基质(ECM)在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在增殖、分裂、分化及管腔形成中需要与丰富的ECM蛋白进行选择性的结合。整合素作为细胞外基质主要受体,并不能完全介导细胞外基质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糖胺聚糖(GAGs)也参与ECM的信号传导,作为ECM的共同受体,这些受体的信号传导过程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某些ECM蛋白片段的新功能还需进一步发现。此文将综述集中于ECM的分子,特别是有关血管生成和其向周围细胞传递开始或终止血管生成信号传导方面的能力及有关中药对ECM的促进及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与生长特性,为中药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形态,电镜鉴定,台盼蓝染色活力检测。结果:倒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呈现平滑肌细胞特征性的“峰—谷”状结构,台盼蓝染色约有95%以上的细胞为活细胞。结论:本培养方法简单、经济,经过一定时间的操作训练,即可成功培养出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